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491贴子:26,936,611

【转】金蛇拜年送吉祥 盘点以蛇命名的尖端武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吾王镇楼


IP属地:辽宁1楼2013-02-09 14:02回复
    龙飞神州辞旧岁,蛇舞中华贺新春。蛇是十二生肖之一,排位第六,为巳。所以,今年农历年也称蛇年。蛇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较为特殊的认知,或崇拜或尊敬,或憎恨或害怕,一直备受瞩目。
    由于蛇在自然界常常扮演捕食者的角色,特别是毒蛇的刚猛凶狠很符合作战武器的形象特征,许多导弹武器和攻击型武器常以“蛇”来命名的。有的直接以音译来确定,有的则富有更为深刻的内容,体现了武器的先进性能。
    蛇年说蛇,确实有趣。蛇的形象,也由于新的一轮生肖的到来变得更加可爱。在蛇年来临之际,玩味蛇文化也别有一番情趣。
    -------【转自环球网】


    IP属地:辽宁3楼2013-02-09 14:03
    回复
      2025-08-07 14:3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怪蛇-5”空空导弹属于第五代,是当前最先进的空空导弹。它将为战斗机飞行员提供全向供给能力,发射距离从近距到超视距;采用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和复杂的红外对抗系统,无论目标作何种规避机动或采用何种干扰措施,该导弹均可取得很高的杀伤概率,并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双波段焦平面阵列导引头和先进的制导算法,能在下视、不良背景和云层条件下拦截小型目标。


      IP属地:辽宁10楼2013-02-09 14:09
      回复

        黑曼巴蛇(Black Mamba)是世界上最恐怖的蛇之一,此蛇最独特的,便是它的口腔内部为黑色,当张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上颚前端在攻击时能向上翘起,使其毒牙能刺穿接近平面的物体。前沟牙毒蛇,毒液为神经毒,毒性极强。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传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惧的蛇类,不仅有着庞大有力的躯体,致命的毒液,更可怕的是它的攻击性及惊人的速度。民间有传说它在短距离内跑得比马还快,更有传说一条遭围捕的黑曼巴,几分钟内竟杀死了13个围捕它的人!虽然这只是传说,且先不论属实与否,但黑曼巴的确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击性最强的蛇类。
        黑曼巴蛇在南非土语中又称为mokopa'莫克帕',肯特隆公司的“莫克帕”模块式导弹是与丹尼尔军械公司为南非空军研制“石茶隼”攻击直升机同步研制的。“莫克帕”导弹具有高达1万米的最大射程,装有串联式聚能破甲战斗部。“莫克帕”导弹可以安装多种导引头,可选用半主动激光、毫米波和热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 “莫克帕”导弹也提供多种地面发射型系统。肯特隆公司已研制出“莫克帕轻型多用途车”导弹发射塔,可以安装在能承重800kg的任何平台上。发射塔上装有一组安装在桅杆上的传感器组件和4枚导弹。
        上面的小图为南非'石茶隼'(Rooivalk)攻击直升机携带'莫克帕'(Mokopa)反坦克导弹。
        壮哉我黑曼巴!


        IP属地:辽宁14楼2013-02-09 14:11
        回复

          黑曼巴蛇在捕食的时候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在地面爬行,在攻击的一瞬间它们的头可以窜到大约一米的高度,而即使在爬行的过程中它们的头也可以保持高于地面五十厘米的高度。这种夸张的攻击姿态在蛇的世界中是比较少见的。它们拥有极好的视线,这也使他们在攻击上拥有很大的优势。当然,有毒蛇真正的武器还是剧毒的毒液,这使黑曼巴蛇的主要狩猎对象比如蝙蝠蜥蜴都没有任何存活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受到真正威胁的时候黑曼巴蛇也会迅速逃回栖息的洞穴,同时攻击途中所有阻拦自己的生物。
          黑曼巴蛇也许是非洲最致命的蛇之一,毒性与黄金眼镜蛇不相上下,如比较伤人纪录,鼓腹蝰蛇等在当地造成的案件比较多,可能比较危险;但如论攻击性,那就一定是黑曼巴蛇。而黑曼巴蛇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平均来说,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为100-120毫克,最多可达200毫克,这足够杀死13-20个人或一匹重600公斤的长颈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的后果是相当严重,通常在被咬后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时间能达到被咬后15-30分钟内立即死亡。


          IP属地:辽宁15楼2013-02-09 14:12
          回复

            由于黑曼巴蛇的毒素是神经毒素,所以被黑曼巴蛇咬伤后,身体得到了彻底的瘫痪,像喝醉了酒一样轻飘飘的,在麻痹的情况下,受害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的征状,然后死去。由于非洲过去文明落后,没抗蛇毒血清,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基本上是毫无生存希望的,随着现在血清的面世,被黑曼巴蛇咬伤的死亡机会相对降低了。
            黑曼巴蛇的毒液藏在口中的两颗中空的大牙里,每当咬到猎物的时候黑曼巴蛇嘴里可移动的嘴骨就会把两颗毒牙往前顶,把毒液注入目标体内。毒液可以使目标迅速麻痹这样方便黑曼巴蛇一口把猎物吞下去,其体内的生化酶可以让消化工作在猎物到达胃部之前就开始,这样即使是最难消化的食物也会在几个小时内消失。


            IP属地:辽宁16楼2013-02-09 14:13
            回复

              九头蛇(HYDRA)是一种传说中有九个头的大蛇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欧洲传统中的九头蛇名为希腊语:δρα,英语:Hydra(译为“海德拉”,意为“水蛇”)。传说生物,在古希腊神话里出现最为频繁,另外《波斯古经》、《圣经》、非洲传说、中国神话中也可以看到。
              图片中的古希腊陶器外壁彩绘有赫拉克勒斯杀死九头蛇怪的场景,赫拉克勒斯杀死九头蛇怪是这位古希腊神话英雄十二大伟绩中的第二件。
              “九头蛇-70”系列非制导火箭弹配备多种战斗部结构,士兵可以手持发射。“九头蛇-70”火箭弹应用广泛,可有效攻击区域压制目标。该火箭弹可由多种旋翼和固定翼飞机发射,包括美陆军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美海军陆战队的“眼镜蛇”攻击直升机、美空军F-16“战隼”战斗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战斗机。


              IP属地:辽宁17楼2013-02-09 14:14
              回复

                图片中的雕塑是古希腊的九头蛇也称勒拿九头蛇(Lernaean Hydra),因其所居沼泽在勒拿湖附近而得名。它是体形硕大的水蛇之属,关于其头的个数,说法不一。帕萨尼西斯(Pausanias)认为只有一个,西蒙尼特斯(Simonides)说有五个,托普塞(Edward Topsell)增加至七个,到了狄奥多罗斯(Diodorus Siculus)那里甚至多达一百个。但大部分典籍都以九头为准,尤其指出最当中那个头刀枪不入(也有说是金色的)。
                美国陆军于1996年提出“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PKWS)概念。十余年来,作为唯一公开报道的机载制导火箭弹项目,APKWS尽管在研制进度上一再拖延,以致至今也未“修成正果”,但其每一次进展都会引起武器专家的高度关注。
                美军现役的“九头蛇”-70与其他非制导火箭弹一样,也存在命中精度差的问题,其最大射程处(6000米)的圆概率偏差高达100米。换句话说,如果想直接命中6000米处的一辆坦克,理论上需要发射100枚火箭弹。在1990~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鉴于“九头蛇”-70无法有效打击伊军的士兵、简易掩体、轻型装甲车等点目标,美国陆军不得不动用“海尔法”反坦克导弹。但每枚“海尔法”造价超过5万美元,用来对付这些非坦克点目标实在不划算。之后,美军在巴拿马、索马里和海地的军事行动中,非制导火箭弹进一步暴露了附带破坏大的缺点,很容易在人群密集地区中造成误伤,归根到底仍是命中精度差的缘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曾一度要求直升机发射非制导火箭弹时要尽可能靠近目标,例如对付卡车大小的目标时,发射距离要求控制在1000米以内。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不仅因为“浪费”了火箭弹的射程,也因为现代作战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允许直升机过于靠近目标,否则自身就很容易成为“靶子”。


                IP属地:辽宁18楼2013-02-09 14:15
                回复
                  2025-08-07 14:2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火箭弹是在“海德拉”70非制导火箭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有时也称为“小海尔法”,配用激光导引头和制导部件,与陆军的“海尔法”导弹相比,成本低、精度高。APKWS II设计为在城区环境中使用,命中精度率且附带毁伤小。洛克希德·马丁及雷声公司也参与了APKWS II项目的竞标。
                  出于控制APKWS单位成本的考虑,BAE系统公司和雷声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半主动激光制导技术,但在如何将制导组件安装到“九头蛇”-70火箭弹上,双方的设计思路可谓大相径庭。雷声公司主张将激光导引头安排在火箭弹的头部,其好处是在火箭弹发射前导引头就能锁定目标。由于“九头蛇”-70火箭弹的战斗部及引信均位于头部,因此这种设计将改变战斗部及引信的原有位置,进而需要重新鉴定、测试和确认火箭弹的杀伤力。BAE系统公司设计的制导组件称为“分布式孔径半主动激光导引头”(DASALS),位于火箭弹中部,即战斗部和发动机之间。这种布局对战斗部及引信没有任何影响,允许APKWS配用“九头蛇”-70几乎所有类型的战斗部,但缺点是导引头无法提前锁定目标。以激光导引头的视场大小衡量,雷声公司的方案无疑更具优势。不过,按照BAE系统公司的设计,其激光导引头的光学采集装置均匀分布在4个鸭式舵的前缘,因此当鸭式舵弹出后激光导引头同样能获得较大的视场。


                  IP属地:辽宁19楼2013-02-09 14:16
                  回复

                    海蛇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爬行纲,海蛇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有毒。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现存的海蛇约有50种,它们和眼镜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为剧毒蛇。世界上大多数海蛇都聚集在大洋洲北部至南亚各半岛之间的水域内。少数几种海蛇,如长吻海蛇、青灰海蛇、 环纹海蛇和青环海蛇等在温带海域中也经常见到。中国国沿海分布着扁尾海蛇亚科和海蛇亚科的l5种海蛇:青环海蛇,长吻海蛇,平颏海蛇,环纹海蛇、黑头海蛇、淡灰海蛇、半环扁尾海蛇、青灰海蛇、小头海蛇、海蝰、兰灰扁尾海蛇、扁尾海蛇、**海蛇、棘眦海蛇、棘鳞海蛇等。这些海蛇主要生活在南海、北部湾及海南、台湾、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沿海,而长吻海蛇在全国沿海各省均能见到。两栖海蛇共有5种,性情相当温和,可以任人摆布。与其它胎生海蛇不同,两栖海蛇是卵生的,在产卵季节,两栖海蛇经常成群结队到固定的海岛上去产卵,菲律宾的加托岛就是海蛇常去的海岛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这些岛上进行商业性的捕蛇活动,目前在加托岛每年捕蛇18万条,琉球群岛也有类似的捕蛇活动。


                    IP属地:辽宁21楼2013-02-09 14:18
                    回复

                      铜斑蛇(Copperhead)是种毒蛇,与响尾蛇和水蝮蛇有亲缘关系它的头部呈铜红色,所以叫铜斑蛇。铜斑蛇长约3英尺(90厘米),每只眼睛下边都有一个感热坑,可以帮助它确定猎物的位置。它以啮齿类小动物为食,也捕食鸟类、青蛙和昆虫。雌蛇一般在夏末产下1到14条幼蛇。铜斑蛇分布范围从马萨诸塞向西南延伸一直到德克萨斯中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多出没于多岩石、多树木的山坡上,或是在沼泽地和河流边上。
                      “铜斑蛇”制导炮弹是为反装甲目标而发展的,专门为对付苏联及华约部队的装甲优势而设计的。其目的旨在把常规火炮变成能够精确地完成反装甲任务的远程武器。1970年,美国陆军罗德曼实验所的工程技术研究人员提出了激光制导炮弹的设想方案。
                      1971年由陆军陆军武器研究与发展局和陆军火箭导弹局拨款160万美元进行了制导炮弹的内部系统论证研究,委托碧加丁尼兵工厂和罗德曼实验所等单位进行了可行性研究。1972年2月得克萨斯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获得了样弹研制合同,分别开始了竞争性研制,以便美军确定由谁来主导该项目。


                      IP属地:辽宁23楼2013-02-09 14:19
                      回复

                        两年后,两家公司分别拿出了原型样弹,1974年,美军在国家靶场分别对两家公司的12枚样弹进行了打靶测试,测试成绩相差悬殊,德克萨斯公司的12枚样弹仅命中1枚,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则12发8中。1975年6月美国国防部武器系统科研-装备审查委员会授权马丁·玛丽埃塔公同开始全面研制。1979年12月份,该弹进入试生产阶段。1979年11月结束研制,“铜斑蛇”制导炮弹正式定型。到1981年7月,“铜斑蛇”炮弹初具使用能力。
                        M712式“铜斑蛇”炮射制导炮弹在研制期间,在结构上做过多次改动。为使组件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对制导系统全部重新装配。全面研制期间,弹体中部增加了十字稳定翼,使炮弹具有低伸滑翔能力,即便在云层低于900米以下时也能达到最大射程,并能增大探测范围,一般能使射程增大18-20%,即由16公里增至20公里。


                        IP属地:辽宁24楼2013-02-09 14:20
                        回复

                          M712式“铜斑蛇”炮射制导炮弹的研制周期大约10年。美国陆军用于研究、试制和1981年以前三年试生产的费用大约为6亿3千万美元(其中可行性研究花费160万美元,试制经费为800万美元,全面研制经费为1.54亿美元),此后“铜斑蛇”的采购量逐年增加:1982年1交付2000发,1983年和1984财年分别购买了2800发,1985财年购买了5250发,1986财年购买6900发,第六个生产批次是1990年,生产了7783发。到1992年,美国陆军共耗费16亿6千万美元(包括研究和发展经费),采购了30642发“铜斑蛇”炮弹,大约折合每发“铜斑蛇”54000美元。至2004年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陆军的弹药库里仍保留着大约19000枚“铜斑蛇”制导炮弹。


                          IP属地:辽宁26楼2013-02-09 14:21
                          回复

                            响尾蛇(Sidewinder或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为响尾蛇。
                            “响尾蛇”AIM—9是世界上第一种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红外装置可以引导导弹追踪热的目标,如同响尾蛇能感知附近动物的体温而准确捕获猎物一样。美国“响尾蛇”系列共有12型,AIM—9L属系列中的第三代,被称为“超级响尾蛇”,1977年生产,弹长2.87米,直径127毫米,速度M2.5,最大射程18530米,可全方位攻击目标,最善于近距格斗,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发射后不用管”。据不完全统计报导,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被它击落的飞机有200多架。该弹于1983年停产,被更先进的导弹取代。
                            响尾蛇登场!!!!


                            IP属地:辽宁28楼2013-02-09 14:22
                            收起回复
                              2025-08-07 14:20: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响尾蛇是一类属于响尾蛇属(学名Crotalus)及侏儒响尾蛇属(学名Sistrurus)有毒的蛇。它们都在蝮亚科这类有毒蛇的分类之下。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敌人(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肉食性,喜食鼠类、野兔,也食蜥蜴、其他蛇类和小鸟。常多条集聚一起进入冬眠。卵胎生,每产仔蛇多达8~15条。主要分布于南、北美洲。
                              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其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蛇尾有一条条角质的环纹,这些角质环纹膜围成了一个空腔,当其尾巴晃动时,在空腔内就有气流振动,发出“嘶嘶”的声响。这声响是用来警告敌人和引诱小动物的一种捕食方法。
                              1949年,美国福特航宇通讯公司和雷锡恩公司开始研制的近距空对空导弹。最初空战导弹的雏形是把战机里面掏空,安上高爆弹药,再装上无线电等飞行控制系统,完成几百公里以外的攻击。后来红外空战导弹的研制开始提上日程。几年后,空战导弹初步成形。弹长近3米,直径120余毫米,弹体由铝管制成。弹头前端玻璃罩内是寻的系统,由一组硫化铅热感电池及聚焦光学部件构成。寻的段后面,是4片三角翼,可调控方向。导弹中段是爆炸段,由高爆炸药及引信组成。导弹后段,是火箭发动机,外加4片尾翼。


                              IP属地:辽宁30楼2013-02-09 14: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