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花若镜吧 关注:1,374贴子:45,788
  • 6回复贴,共1
〖徐州琴书〗  原名丝弦,清代用扬琴伴奏,故又称扬琴。1949年后改名称徐州琴书。徐州琴书是在明、清小曲的基础上,由“小曲儿”、“小吹儿”、 “唱曲儿”、“唱孩子”等一步步演变而成的乐曲系、联曲体的曲艺种类。演唱时韵味独特,艺人坐中间打板击琴,伴奏者列左右,以扬琴、坠子、手板为主,配有三弦、软弓胡琴、古筝、瓷碟等。

徐州琴书源远流长,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书的《百戏竹枝词》里即有“徐沛《叠断桥》”的记载。先后又有《丝弦小曲》、《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百雪遗府》、《雪里梅花》等单刊本问世,曾在全国各地演唱。民国年间,琴书与其他曲艺多在徐州奎东巷、张公祠、校场、菜市场等处演出,遇有庙会节庆,摆地摊唱琴书者比比皆是,深受徐州人民欢迎,曾有“街头巷尾有琴声,大人小孩都哼哼”的极盛场面,且影响到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徐州琴书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唱、对唱、三人坐唱和多人联唱等。唱腔也很丰富,除“四句腔”、“剁子板”等板式外,尚有《叠断桥》、《满江红》、《上河下河调》、《呀儿呦》、《银纽丝》等数十个曲牌。演员演唱时,可以根据唱词的内容及语句格式不同而自由运用。传统剧目有《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李双喜借年》、《巴儿狗告状》和小段《马前泼水》、《猪八戒拱地》、《王二还家》等。其代表人物有魏兴岐、杨士喜、张二妮等。徐州琴书与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并称为“江苏三书”。


1楼2007-06-15 21:00回复
    没多大兴


    3楼2007-06-16 13:44
    回复
      2025-08-17 17:12: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拍电影,拍自己喜欢的武侠


      5楼2007-06-16 14:02
      回复
        那得看我同不同意了~


        7楼2007-06-16 14:04
        回复
          嘿嘿


          9楼2007-06-16 14:14
          回复
            呵呵...哈哈...


            11楼2007-06-16 14:31
            回复
              这个...那个...回头再说吧~


              13楼2007-06-16 1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