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23日漏签0天
工业工程吧 关注:34,056贴子:248,30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工业工程吧
>0< 加载中...

工业工程高校生就业竞争分析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iefree51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转、


  • iefree51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产品制造工艺流程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工厂设施规划与布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工程工程本科生学习阶段,要培养学生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根据培养目标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基础性、工程性、实践性”三大特征,包括在四个模块: (1)工业与生产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设置设施规划与设计、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统计分析、质量管理、工业工程基础、人因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课程。 (2)电子信息工程模块:主要设置材料力学、微机原理、CAD制图、机械设计制造、机械原理、电子制造工艺学、电工电子学等机电类课程。 (3)计算机应用模块:主要设置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应用、生产模拟与仿真、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课程。 (4)实践教学模块:除金工实习和计算机综合训练以外,设专业认识实习、ERP沙盘模拟、生产实习、MIS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等内容。 这些课程模块体现了IE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电子信息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工业与系统工程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为手段,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的办学思路。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从事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工作研究等管理工作,也能从事电子制造产品设计、系统设施规划设计等技术工作,还能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并能在服务领域充分施展才能。 3提升工业工程本科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教学模式实现途径 3.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IE专业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 3.2开展研究性教学 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学研相结合;实施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发展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在研究性教学中主要注重以下两点[6]:一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中。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求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专业老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在寒暑假到企业中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并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形成一个校内、校外实习并重,目的明确的实践认知体系。通过这些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并能将平时所学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提高该专业个体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3加强实践性教学 本校的IE专业实践环节,除学校统一规定的入学教育和军训两课社会实践以外,利用当地国内知名的企业,如漓泉啤酒公司、桂林橡胶机械厂、桂林广陆数控有限公司、柳州重型工程机械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制造公司等,作为该校IE教学实践基地,使实践环节全部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鼓励学生从大三开始积极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积极申报和参与全国大学生实验项目,以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积极性。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特别是新建专业的学校更是如此[7]。针对IE专业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并有丰富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有助于建设一支结构优良、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本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或到国外有关高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专家为兼职教授;举办学术报告,开阔视野,加强学术交流;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如本校与用友软件公司共建ERP实验室,进行ERP软件开发项目合作,与桂林橡胶机械厂、桂林优利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研究课题,为教师们创建了科研平台,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3.5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学校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努力促进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工业工程专业就业指导工作中,更要把以人为本细化为以学生为本,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理念,开展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形式多样的就业教育,努力做到职业指导的“信息化、系统化、全程化、个性化”。


2025-10-23 06:38: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efree51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同时专业老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向用人单位推荐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学生应该主动了解现状,积极面对这种状况,调整心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积极接受社会的挑选;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在研究IE专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更要在IE专业课程体系和实验环节的设计和应用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于加速高素质应用型IE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结合学校机械、电子和通信学科办学优势,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成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该专业2003~2011届已毕业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被用人单位以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岗位聘用的占40%~50%,每年的考研录取率在5%左右。实践表明,工业工程专业必须面向就业市场,与时俱进,应从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五个方面进行专业改革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工业工程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工业工程人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工业工程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