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磊情感●〓缘〓●吧 关注:13贴子:2,549

回复:【乱世情缘】航空母舰 ======有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83年2月22日,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该舰又被称为1143.5级, 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 
 

  “库兹涅佐夫”号全长306.3米,水线长279.9米,宽37米,吃水9.87米,标准排水量53000吨,满载排水量65000吨,最大排水量 660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29节。其飞行甲板长304.4米,宽72米,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 7米。其人员编制为1960,其中600余名航空人员。 

  “库”舰装载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主力为4座SA-N-9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 2座30mm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AK-630型6管30mm炮4座,射程2500 米,发射率3000发/分。 

  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12000千米。其电子设备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1部MR-710“顶板”三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 4部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9;8部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SA-N-11;1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扰箔条发射器。 

  “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 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苏-25UGT教练机和2架卡-29RLD预警直升机。 

  前苏联航母的发展可谓历尽沧桑,在经过“莫斯科”和“基辅”两代“准航母”之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动用了800多个行业的专家和大约7000多个工厂、制造厂最终建成了“库兹涅佐夫”号,圆了拥有大型航母的长久梦想。不幸的是,在千辛万苦地催生出“库”号之后,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再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库”号后续舰“瓦良格”号被中止建造,待价而售;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毁,致使俄罗斯航母发展再遇重大挫折,“库兹涅佐夫”号也只能成为一 个生不逢时的“独生子”。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其载机苏-27K 
 
 贴子相关图片:


18楼2007-06-09 10:10
回复
    .


    19楼2007-06-09 10:11
    回复
      2025-08-31 15:16: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超级大国时代,前苏联曾经拥有过全球第二的强大海军,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展开激烈竞争,但是在航空母舰这一项上,前苏联却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差距直到前苏联解体时也没有弥补上,风雨飘摇中的俄罗斯看来也无法在短时间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航空母舰。 

        与美国海军相比,前苏联在航母发展上可以说是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直到1967年才出现了“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但这是个非驴非马的东西,无法称其为航母。又经过几年努力,前苏联在70年代中期终于拥有了使用垂直起降飞机的“基辅”级“战术航空巡洋舰(前苏自称)”,这才算是初步走上了发展航空母舰的正路。 



        “基辅”级共建造了4艘,分别是: 

        第1艘“基辅”号,1143级,1970年7月21日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1975年1月3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现役,被卖到中国; 

        第2艘“明斯克”号,1143.2级,1972年12月29日在明斯克船厂开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8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现役,被卖到中国改为游乐设施; 

        第3艘“新罗西斯克”号,1143.3级,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厂开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1982年9月12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现役; 

        第4艘“戈尔什科夫”号,原名“巴库”号,1143.4级,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1987年1月服役,1994年在一场大火之后便始终处于搁置状态,极有可能在改装后被卖给印度。 

        “基辅”级航母全长273米,水线长249.5米,宽47.2米,水线宽32.7米,吃水10米,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巴库”号分别为38000吨和455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0000马力,续航力为13500海里/18节。全舰编制1600 人。 
       

        与美国乃至西方其它国家航母的最大区别是“基辅”级上装载有大量武器装备,除了舰载机,仅凭其本舰的强大火力,“基辅”级仍能发挥一定作用。前3艘上的反舰武器为4座双联装SS-N-12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该导弹射程高达550公里;防空武器有双联装SA-N-3中程舰空导弹(射程37千米)发射架和SA-N-4近程舰空导弹(射程12千米)发射架各2座;反潜装备为1部双联装SUW-N-1反潜导弹发射架、2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和2座RBU- 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另有4座76mm双联自动炮和8座30mm单管自动炮。 

        第四艘“巴库”号上的武器装备则有较大改变,双联装SS-N-12反舰导弹发射架增加到6座,撤除了SA-N-3和SA-N-4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改为4组先进的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每组6个发射筒,每筒备弹8枚,全舰备弹193枚,防空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双联装76mm炮也被撤除,改为2座单管100mm自动炮。反潜导弹、反潜火箭和鱼雷也被撤装,改为2座RBU-12000十联装反潜导弹发射器。 

        “基辅”级上装备了大量各型电子设备:1 部“顶帆”三座标对空雷达,1部“顶舵”对空/对海雷达,1部“顶结”归航引导雷达,4部“十字剑”以及“低音帐蓬”、“枭叫”火控雷达等,另有“马颚” 舰壳声呐和“马尾”拖曳声呐。“巴库”号在电子装备上进行了大改进,以1部“天空哨兵”大型相控阵雷达代替了“顶帆”、“顶舵”、“顶结”雷达,但是在舰桥最高和出现了1部“顶板”三座标值班预警雷达。 

        “基辅”级总共载机33架,分别为:12架雅克-38“铁匠”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19架卡-25“激素A”或卡-27“蜗牛”反潜直升机,另有2架卡-25“激素B”直升机用于超视距引导。 

      “基辅”号


      20楼2007-06-09 10:11
      回复
        .


        21楼2007-06-09 10:11
        回复
          从二战后的情况看,美国发展的是8-10万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英国等国发展的是2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而只有主张国防独立的法国独树一帜,走的是 3-4万吨级中型航母的路子。60年代,法国先后建成了2艘功能、设备比较完善的“克莱蒙梭”级中型航母,满足了法国海军的需要。 

            该计划于1952年提出,第1艘R98“克莱蒙梭”号于1955年11月在布勒斯特船厂开工,1957年12月下水,1961年11月建成服役。第2艘 R99“福煦”号在圣·纳泽尔大西洋船厂开工,后又将舰体拖曳到布勒斯特船厂完工,该舰于1960年7月下水,1963年7月服役。 
          克莱蒙梭号 克莱蒙梭号 克莱蒙梭号 
          福熙号 福熙号 福熙号 

           

            “克莱蒙梭”级全长265米,宽31.7米,吃水8.6米,从龙骨到舰桥高达51.2米,分为15层甲板,标准排水量24200吨,满载排水量 32780吨,主机为2台蒸汽机,总功率126000马力,双轴双桨,最大航速32节,15节时续航力7500海里。该舰编制人数1821人,其中空勤人员483人。 

            “克莱蒙梭”级具有与美国大型航母相同的斜角甲板和相应设备。其飞行甲板长259米,宽51.2米,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舰前部的轴向甲板,长90米,设有一部BS5蒸汽弹射器,可供飞机起飞;另一部分是斜角甲板,长163米,宽30米,甲板斜角为8度,设有一部BS5蒸汽弹射器和4道拦阻索,既可供飞机起飞,又可供飞机降落。在右舷上层建筑前后各有一部16×12米的升降机。它的机库长180米,宽24 米,高7米,总面积4320平方米,分隔成3个库区。 

            “克莱蒙梭”级舰建成时的舰载武器为8座100mm自动炮,后来改装时用2座八联装“响尾蛇”舰空导弹取代了其中4座。它的电子设备主要有:1部DRBV-23B对空雷达,2部DRBI-10和1部DRBV-15对海雷达,1部1226导航雷达,1部NRBA-51助降雷达,2部DRBC-32B/C火控雷达等。舰载机40余架,分别是8架F8E“十字军战士”战斗机,15架“超级军旗”攻击机,4架“军旗IVP”侦察机,8架“贸易风”固定翼反潜机,2架“超黄蜂”直升机和2架“海豚”直升机。这是理论数字,作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这2艘航母服役后进行了多次改装。“克莱蒙梭”号于1977年11月至1978年11月, “福煦”号于1980年7月至1981年8月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大改装。主要内容是对动力等设备进行大修;改善舰员居住条件;对飞行甲板和起降装置进行整修;安装“森尼特”战术数据系统;安装了作战指挥用的内部电视系统;改装了弹药库,以便存放AN-52型战术核武器。 

            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1987年2月至1988年10月,两舰又先后进行了第二次大改装。主要内容是用“响尾蛇”舰空导弹取代4座100炮;加装2座“萨盖”电子干扰系统;增加“锡拉库斯”卫星通讯系统;提高弹射器和升降机的性能等。 

            “克莱蒙梭”级航母也可执行两栖作战任务,这时它装载30-40架大型直升机和1个齐装满员的陆战营,也可以混合装载18架大型直升机和18架攻击机。 

            随着法国海军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首舰--“戴高乐”号于2000年9月正式服役,“克莱蒙梭”级航母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克莱蒙梭”号已于1997年7月退役,“福煦”号也于2000年退役并出售给巴西海军。 

          “福煦”号航空母舰


          22楼2007-06-09 10:11
          回复
            .


            23楼2007-06-09 10:11
            回复
              .


              24楼2007-06-09 10:12
              回复
                .


                25楼2007-06-09 10:12
                回复
                  2025-08-31 15:10: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6楼2007-06-09 10:12
                  回复
                    .


                    27楼2007-06-09 10:12
                    回复
                      .


                      28楼2007-06-09 10:13
                      回复
                        ,


                        29楼2007-06-09 10:13
                        回复
                          不知道中国的什么时候问世?


                          30楼2007-06-09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