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吧 关注:3,866,857贴子:116,951,049
  • 3回复贴,共1

转兔吧的干货 J20和T50的雷达波对比图 有人看得懂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150 兆赫/VHF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2. 600 兆赫/UHF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3. 1.2 GHz/L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1楼2013-01-13 15:29回复
    111111111111111111111

    4. 3 GHz/S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5. 6 GHz/C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6. 8 GHz/X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2楼2013-01-13 15:30
    回复
      2025-08-12 12:08: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7. 12 GHz/Ku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8. 16 GHz/Ku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9. 28 GHz/Ka 波段 J-20 和 T-50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结果。
      以上是 Michael J Pelosi 博士和 Carlo Kopp 博士用计算机模型对天然不雕琢,未涂脂抹粉的 T-50 和 J-20 原型机进行雷达反射截面积模拟的结果。从上至下的 9 组图显示的分别是雷达信号为 150 M (VHF 波段),600 M (UHF 波段),1.2 G (L 波段),3.0 G (S 波段),6.0 G (C 波段),8.0 G (X 波段),12.0 G (X 波段),16.0 G (Ku 波段),以及 28.0 G (Ka 波段) 赫兹时 J-20 和 T-50 雷达反射强度的空间分布,颜色越冷越浅意味着雷达信号越弱。上述 9 个波段的对应波长分别是 2 米,0.5 米,0.25 米,0.1 米,5 厘米,3.75 厘米,2.5 厘米,1.875 厘米,以及 1.071 厘米。J-20 和 T-50 基本平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均呈现典型的 “领结式” 分布 (如果二者的生产型继续使用原型机的圆截面发动机喷管,而非传说中的矩形横截面喷管,则狒狒屁股的存在将使雷达反射截面积倾向于呈现 “吃豆人” pacman 分布),前向隐形性能最佳,侧向有比较明显的反射波瓣。对手是工作于 2 米波段的 VHF 雷达时,J-20 和 T-50 的隐形性能均不理想,即使在信号控制最为努力的机首方向也仅挤入了 “准隐形” (-10 至 0 分贝) 区,且侧向反射波瓣宽度极大。随着威胁源波长变短,J-20 和 T-50 雷达隐形性能的表现均逐渐改善,面对高波段雷达 (S 波段及更高频率) 时,外形设计远较 T-50 精细的 J-20 在信号控制水平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Carlo Kopp 是坚定的挺俄派,一贯认为 TG 的军事现代化高度依赖毛熊技术,但此公面对毫无感情倾向的计算机模拟结果,也不得不承认 J-20 的隐形性能显在 T-50 之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取消腹鳍,改装矩形横截面喷管,消除翼身过渡段和机身侧面的圆弧过渡区,J-20 的侧向和后向隐形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 T-50 平台除了改用 F-22 风格尾喷管外,已经没有多少改进的余地 (除非整体设计完全推倒重来,否则对隐形性能十分不利的机身中央隧道无法填平,偏小的侧壁倾斜角度也不可能增大),成熟版 J-20 与 T-50 隐形性能的差距将比原型机阶段更大。


      4楼2013-01-13 15:31
      收起回复


        5楼2013-01-13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