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氏之子,自幼修道,得以超五行,越阴阳。上遨天阙,下游地府,无所阻碍。时有一少年与之共游。二人俱入于天,则众神敬少年而轻某氏子;俱入于地,则众鬼畏少年而蔑某氏子。
后某氏子观之,见此少年游于山林,而群兽拜之,游于深渊,则蛟龙尊之。二人同游至海外仙山,众仙与少年相友。某氏子遂疑从心生,凝神以视少年。则少年之形象倏忽而失。某氏子大惊,问众仙:“此少年何人也!昔与我游者。”
众仙答曰:“曩汝之所游与者,造化也。夫造化者,以道为神,以德为精,以化为气,无象无名,无所不处。以大视之则大,以小视之则小。人视之则为人,兽视之则为兽,鱼视之则为鱼,鬼神视之则为鬼神,少年视之则为少年。汝心不定,则造化无形。虽然,而造化一也。”某氏子曰:“吾自以为通天彻地,以今观之,则吾之鄙也甚矣。视异则造化之形异,造化一也,万物亦一也。”
自此之后,某氏子常与造化游,而造化不复有常形矣。某氏子遂得近于龙虎鬼神。
后某氏子观之,见此少年游于山林,而群兽拜之,游于深渊,则蛟龙尊之。二人同游至海外仙山,众仙与少年相友。某氏子遂疑从心生,凝神以视少年。则少年之形象倏忽而失。某氏子大惊,问众仙:“此少年何人也!昔与我游者。”
众仙答曰:“曩汝之所游与者,造化也。夫造化者,以道为神,以德为精,以化为气,无象无名,无所不处。以大视之则大,以小视之则小。人视之则为人,兽视之则为兽,鱼视之则为鱼,鬼神视之则为鬼神,少年视之则为少年。汝心不定,则造化无形。虽然,而造化一也。”某氏子曰:“吾自以为通天彻地,以今观之,则吾之鄙也甚矣。视异则造化之形异,造化一也,万物亦一也。”
自此之后,某氏子常与造化游,而造化不复有常形矣。某氏子遂得近于龙虎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