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吧 关注:948,998贴子:10,824,435

回复: 强烈要求国家审查国家林业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88楼2013-01-02 14:54
回复


    289楼2013-01-02 14:55
    回复
      2025-08-13 18:45: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90楼2013-01-02 14:57
      回复
        附文:敬一丹提《反虐待动物法案》议案! (转载)
         内容:目前,中国没有一部完整的旨在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不受虐待的法律,如《反虐待动物法案》(或《动物保护法》)。由于没有相关立法,中国社会早已出现严重虐待动物问题,如广泛的家畜屠宰前注水、活熊取胆等等。这些恶劣行为不仅伤害动物,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损害国家形象。因此,特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制定《反虐待动物法案》议案。(据新华社)

         




        292楼2013-01-02 15:26
        回复


          294楼2013-01-02 16:48
          回复
            有必要在此认识一下中医药。
            附文:中外论中医药!(文摘)
            李连达: 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西医进入中国才一二百年,在此之前,我们的老祖宗是靠什么保证健康呢?在过去,中医属于经验医学,是古老的科学,但近年来,我们也按照现代科学的标准和要求在发展,使中医医学从古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所以我们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本斯: 尽管中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及很大一部分人的基本医疗措施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但只有极小一部分中药的益处是被科学研究证实过的,绝大部分的疗效仅仅来自于长期存在的信念。
            李连达:在过去,中药是大锅汤、苦药汤,里面具体有什么成分也并不清楚,什么疗效和副作用也不知道,是一笔糊涂账。现在,中药精制提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西药的四十几种剂型,中药都有了,比如片剂、胶囊、注射剂、气雾剂等。当然,使用理论依然遵照中医理论,所以是中药现代化,而不是中药西化。
            本斯:实验室鉴定了来自澳大利亚海关的15种中药,然后发现其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乃至濒危动物成分;从中药中检测出了马兜铃属植物,此类植物含有马兜铃酸,可引起肾和肝脏损伤,以及膀胱癌;这些产品的标签毫无诚实可言。他们所声称的成分与实际的成分完全不一致。
            李连达:文化差异导致医学理论不同,中药在世界各国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在100多个国家,中药都是以食品、保健品身份进入的,没有一个是以处方药的合法地位进去的,包括中医诊所,在国外并不被认可是诊疗机构、大夫身份,而是当做理发店、按摩店之类的服务行业对待的。其实,中药出口主要是政治影响,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中药真正的使用者还是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使用中药的人也主要是华人,所以一年的出口需求量并不大,主要是政治影响比较大,说明中药可以达到国际水平,走向世界。
            本斯:本斯等人首次使用了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来对中药进行检测。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检出数以千计的DN**段。研究人员将这些结果与数据库中的记录相对照,就能得知这些DNA是来自于哪些植物或动物。 本斯及同事在实验室中检测了包括熊胆粉羚羊角牙痛一粒丸八宝清心散在内的15种中药,既有片剂,也有丸剂、散剂和茶叶。结果他们发现,羚羊角标注的成分是100%来自羚羊的,但实际上含有大量山羊和绵羊的DNA。另一种叫做漠南天宝(音)丸的药,含有鹿和牛的DNA,后者可能会触及某些宗教或文化禁忌。检出的动物,除了上述几种之外,还有水牛、蟾蜍,包括列为濒危动物的羚羊、黑熊和犀牛。消费者在把中药作为一种治疗选项之前,需要知道相关的法律和健康安全问题。本斯等人一共在这些中药样本中检出了68个科的植物。


            295楼2013-01-02 17:45
            回复
              最常见的是山毛榉科、菊科、禾本科、唇形科、茄科和伞形科植物,样本中有70%的中药包含了以上之中的至少三种。西方学者表示,对于其中检测出濒危动植物和有害物质并不感到惊讶。 本斯还从牙痛一粒丸明目上清丸中检出了与麻黄和细辛接近的成分,这些中药具有潜在的风险性,因为来自此类植物的成分在高剂量时是有毒的。”“美国食品**管理局(FDA)自2004年就把麻黄列为有毒草药,并且禁止了含有麻黄的产品。
                中医会讲以毒攻毒以毒攻毒的说法完全有道理……西药里的许多成分如果吃多了也会是具有毒性的。本斯说,更主要的问题在于,许多中药和中医是自我监管的,如果标注、成分或剂量不准确,那就可能对消费者造成问题。
                他和同事表达了这样一种担心:如果草药对毒性成分和剂量标注不明确的话,那么消费者如果同时吃下中药和西药,药物的相互作用就可能造成复杂的风险。
              许多人在提起中药的贡献时会讲到屠呦呦的成功——来自中国古老医药的青蒿素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疟疾药,然而一些混合的中药也有可能含有自然形成的毒素、重金属污染物,以及为了让药物看起来更有效,还有可能会人为添加类固醇。


              296楼2013-01-02 17:45
              回复


                298楼2013-01-02 18:26
                收起回复
                  2025-08-13 18:39: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99楼2013-01-02 22:49
                  回复
                    2完善动物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2.1破解严重的“餐桌污染”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近年来, 由用药和饲料引起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非典”、“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因动物产品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举世震惊。但现在仍然有部分不法饲养人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 他们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了大量激素等催生(促长)药物,以达到其目的。这种行为在摧残动物的同时也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危害。以猪为例,猪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饲料后,虽然会提高瘦肉量,但同时也伴随着心跳加速,四肢颤抖,骨质变得疏松,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产品以后,也会随之中毒。2009 年2 月在广州就发生了70 多人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而中毒的事件。另外,动物在运输途中和宰杀时如果遭受突然的恐怖和痛苦,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形成毒素,对食用者也是非常有害的。不但伤害了动物,而且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1]。
                      当前,我国面临着的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这从《食品安全法》修改过程中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程度可见一斑,在《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短短一个月内,社会各界共提出了11 327 条修改意见。
                      因此, 为了破解当前我国面临着的严重的食品安全(尤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完善动物保护立法, 严禁这种盲目利用添加剂伤害动物的行为,消除耐药性、药物残留等一系列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隐患, 以避免由用药和饲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构筑起周密且有效的食品安全屏障,进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01楼2013-01-03 11:21
                    回复
                      2.3逾越“动物福利壁垒”,满足我国农产品(尤其是动物源性产品) 国际贸易竞争的需要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 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是我国不可推卸的国际义务。由于世贸组织现行规则中已包含有一些动物福利的规定[3],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规则。
                        此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密切挂钩。我国农(动物) 产品的传统市场和主要销售地-欧盟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带有“动物福利壁垒”性质的法令。如,年, 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就通过法令要求,年之后在欧盟范围内禁止用动物进行化妆品毒性和过敏实验, 不允许其成员国从外国进口和销售违反上述禁令的化妆品。2004 年,欧盟又规定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鸡蛋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是“自由放养的母鸡所生”还是“笼养的母鸡所生”,这意味着农产品生产过程将成为交易中不可忽视的条件。而,我国目前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尚延续传统的方式:
                        饲养过程中随意添加不安全的饲料成分, 加工过程中大量采用血腥味浓重的屠宰方式。这些做法明显损害了我国农畜动物的福利,背离了“动物福利”标准的要求, 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容易因不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而丧失竞争优势,甚至被限制市场准入。2007 年,我国的猪、羊及蛋产品总量超过了7 990 万t,但出口量微乎其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我国动物产品的生长不符合欧美等主要市场地的动物福利贸易标准。
                        “动物福利壁垒”像“绿色贸易壁垒”一样,既有合理合法的一面,又有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的一面。
                        当前“动物福利”已经事实上成为国外消费者选择农产品(尤其是动物源性产品)时的指导原则。商品美誉度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忠诚度随着动物源性产品的“血腥程度”而递减。虐待乃至残酷地杀死动物,实际上是自绝财路、将自己的产品自拒于市场之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促进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动物保护立法, 通过立法强制改善动物的待遇,提高出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整体质量,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动物产品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303楼2013-01-03 11:22
                      回复
                        2.4改变当前动物不尽人意的生存状况, 延缓野生动物物种灭绝的势头在我国, 动物的生存现状相当糟糕,其中尤以农场动物为甚。我国许多养殖场中动物的生存空间极为狭小、空气极为浑浊,对动物有害的添加剂被随意加入饲料;国内很多屠宰场中宰杀动物的方法非常野蛮,动物在排队等待宰杀的过程中能现场听到同伴临死前的惨叫,亲眼目睹鲜血从同伴身上汩汩冒出和同伴的肉体怎样被分割;“注水牛”、“吹猪” 等残忍宰杀动物的行为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上见怪不怪的普遍行为。
                          野生动物也在劫难逃,有些地方高价收购野生动物的皮毛,紫貂、狐狸等到处遭捕杀,数量日渐稀少;个别地区食用野生动物的风气日盛,自20 世纪年代后,全国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截至年底,我国共有脊椎动物约6 300 种,陆生野生动物余种。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物种受到的直接或间接威胁日益严重,不少野生动物因而濒临灭绝,目前已经有300 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人类的活动作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已成不争的事实[4]。
                          为了人类不会成为地球上的唯一居民,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致缺少动物玩伴,为了我们的后代不会孤单寂寞, 我国应当尽快完善动物保护立法,以推动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进而延缓物种灭绝的趋势,避免出现动物物种大面积灭绝的悲剧。


                        304楼2013-01-03 11:23
                        回复
                          2.6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促进其健康成长我国现行中小学有关生物课常常有类似如下的教学内容:实验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用 把活生生的青蛙或兔子开胸剖肚,看它们五脏的位置,看它们神经的跳动、血怎样流动、肌肉怎样颤抖等等。有的学生因此几天吃不下饭,更严重的每天晚上因惧怕作恶梦而彻夜难眠。平时,家长、老师通常都教育小孩要善良、要宽容、要善待和对周围的人友爱, 可是当他们被老师鼓励着亲手将青蛙或兔子活活肢解时,他们会怎样理解"爱"这个词? 怎样看待这个社会?这和教他们玩暴力游戏有啥区别?他们能做到善待和友爱周围的人吗?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关于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写道:“许多儿童折磨并粗暴地对待那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小鸟、蝴蛛或其他这类可怜动物,这种行为应被制止并予以纠正, 因为它将逐渐地使他们的心甚至在对人时也变得狠起来。…那些在低等动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寻求乐趣的人…将会对自己的同胞也缺乏怜悯心或仁爱心”。康德也说过:如果不想窒息人类的情感,则人必须以仁义之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对人也会变得残忍。我们可以从对待动物的态度来判断他的为人。美国犯罪学家的研究更是表明:一个人在儿童期间虐待动物,是其在成年后虐待儿童和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前期表现, 而且其犯罪机率也比从小关心爱护动物的同伴要高得多。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健心智的过程,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 如果让其生活在虐杀动物成风的环境里,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他们将逐渐习惯残暴对待动物的方式, 进而使他们产生扭曲的心理。因此, 立法加强动物保护, 不仅是出于保护动物的需要,更是帮助青少年塑造美好心灵,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需要。


                          306楼2013-01-03 11:24
                          回复
                            2.7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和谐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秩序, 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和谐与暴戾水火不容, 即使对待动物也不应有残酷的虐待。
                              范·威芬说过:“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决定于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生命被尊重的程度”。人道主义者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认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变得真正文明起来” [7]。美国学者伯格认为: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的道德堕落,一个民族若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地对待动物, 也将面临危急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险。塞尔特认为:禁止残酷对待动物,并不仅仅是为了作为受害者的动物,也是为了人类自己。我们真正的文明,我们民族的进步,我们的人性……都与道德的这种发展有关[8]。印度圣雄甘地也说过: 一个国家的伟大可视其如何对待动物加以衡量。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态度如何, 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9]。因为对待动物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人们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10]。
                              和谐的本意就是要消除残酷和暴戾之气[11]。一个真正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不应该忽视生命存在与漠视流血痛苦, 其中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本身和不会言语但感觉丰富的动物[4]。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充满残酷暴戾气息(即使是在人与动物之间) 的和谐社会吗? 当我们以极不文明的方式对待与我们一样具有喜怒哀乐的动物时, 文明仅仅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已,整个社会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蕴涵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表现在精神层面上,要求摒弃对抗自然的文化,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匹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生态文明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追求和积极参与, 需要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动物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爱护、善待动物,保障动物福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12]。而通过完善动物保护立法,通过法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必将促进人们保护动物意识的全面提高, 进而可以有效地制止这种不文明行为发生, 推动全社会范围内保护动物、爱护动物良好风气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307楼2013-01-03 11:25
                            回复
                              2025-08-13 18:33: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8改善我国国际形象, 提高国际声誉2005 年3月,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段名为“惨绝人寰的时尚,每件皮草都残酷”的视频,曝光了河北省萧宁县尚村皮毛交易市场活剥貉皮和狐狸皮的血腥场面。之后,对于国人这种虐杀动物、漠视生命的现象, 美国的有线新闻台和欧洲的一些媒体大肆加以渲染,对我国不友好的势力更是借题发挥, 滥用康德在其著作《道德形而上学》中阐述的道理-“如果我们放纵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实际上是对‘恃强凌弱’这一强盗逻辑的默许,长期如此,这种现象必然会在人类自己内部出现,必会导致强势个体轻视弱势个体,最后引发强势个体虐待弱势个体” [13]! 他们甚至不惜上纲上线,将其延伸至政治层面,趁机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渲染我国对邻国的潜在威胁,不断刺激我国周边小国、弱国的敏感神经,挑起其不安情绪,极大地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对我国的国际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如果我国立法上有完善的动物保护规定, 人们自觉地爱护和保护动物, 则此类负面事件将无从发生,国际反华势力将无法找到口实,我国的人权事业必将迈上新台阶,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将极大改善,国际声誉的进一步提高则是水到渠成的事。


                              308楼2013-01-03 1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