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照吧 关注:5,643,629贴子:89,212,859

回复:【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系列策划:先辈的旗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美联军用砍刀在缅甸的崇山峻岭绵延600英里的密林中砍出一条路来向密支那发起进攻。经过11周残酷的密支那攻击战,中国驻印军和美军以伤亡6000多人的惨重代价,才艰难啃下了日军的所有堡垒。图为1945年2月10日,缅甸密支那一座佛塔前,2名美军士兵在一座泥土加草根堆成的坟前鲜花致敬,那里埋葬着他们的中国战友。摄影者:约翰.加德曼。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照片。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55楼2012-12-01 11:33
回复
    1944年12月16日,中国军队攻克八莫后24小时,中国驻印军新1军新38师的士兵在吃饭。摄影师:莱普尼茨。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发布。


    56楼2012-12-01 11:34
    回复
      2025-09-05 00:02: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44年12月25日,在战斗间隙,中国士兵在用竹筒做成的淋浴管下洗澡。摄影师:上等兵,乔治.寇科瑞克。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58楼2012-12-01 11:35
      回复
        在列多公路旁的一座康复营,史迪威将军向一群中国残疾军人脱帽致敬。这些伤残军人将在这里学习编织,铁匠等职业技能以便脱下军装,重返社会。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


        59楼2012-12-01 11:36
        回复
          1945年1月23日,在缅甸南坎以东20英里的木司,中国驻印军新1军的士兵与中国远征军士兵相遇。中国远征军的被服是国内供应,而中国驻印军的被服是美国供应的。图为中国驻印军新1军新38师第113团的士兵打开美制食品与中国远征军第53军第116师的士兵分享。摄影师:怀特。


          60楼2012-12-01 11:36
          回复
            1945年1月22日,中国驻印军新1军新38师第113团与中国远征军第53军第116师在缅甸木司会师,一同升起一面青天白日旗。摄影师:怀特。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


            61楼2012-12-01 11:37
            收起回复
              1945年2月26日,中国驻印军第50师副师长正在命令1个侦察排前出巡查。摄影师:谢瑞尔。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


              62楼2012-12-01 11:37
              回复
                1945年2月24日,缅甸战事大局已定,中国驻印军坦克第1营正在经过缅甸腊戎向前方挺进继续扩大战果。
                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63楼2012-12-01 11:41
                回复
                  2025-09-04 23:56: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45年3月2日,在中国腾冲,1名美军摩托车手让中国儿童搭乘顺风车。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64楼2012-12-01 11:42
                  回复
                    美军火神特种部队的1名士兵刚刚从缅甸来到昆明。在等待车辆的时候,他在和1个中国小男孩聊天。 语言都不通 怎么聊啊。。。。


                    65楼2012-12-01 11:43
                    回复
                      1945年2月5日,印缅战前司令及中国驻印军总指挥丹.索尔登中将和中国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在木司检阅已经胜利会师的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陪同的有新1军军长孙立人和远征军副司令黄琪翔中将。


                      66楼2012-12-01 11:43
                      回复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进入中国,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在这条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上有近六百架飞机坠毁,超过一千人牺牲,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的名字,这些年轻的美国飞行员,把他们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天空。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只有纪念碑上这些名字。 图为1945年10月2日,一架B-24轰炸机沿着著名的“驼峰航线”飞跃喜马拉雅山山脉。虽然这张照片摄于战后,但是却非常直观的体现出了驼峰航线的艰险。


                        67楼2012-12-01 11:44
                        回复
                          随着滇缅印大反攻进入尾声,中国方面决心投入新6军,第18军,第74军等精锐部队在湖南芷江与日军进行一次大决战,1944年12月11日,运输机将在缅甸作战的新6军空运中国湖南参加芷江会战。图为1名新6军士兵在云南沾益将一匹军马从飞机上牵下。(云南沾益是新6军去湖南参战的途中的1个中转站)


                          68楼2012-12-01 11:45
                          回复
                            1945年6月5日,空运回国的中国驻印军新6军在湖南芷江向日军发起反击。图为新6军的105毫米榴弹炮阵地。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摄。


                            69楼2012-12-01 11:46
                            回复
                              2025-09-04 23:50: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新6军作为中国军容最好的部队将到南京接受日军投降。图为1945年9月5日,中国驻印军新6军27000人从湖南芷江空运南京。


                              70楼2012-12-01 1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