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到了1月的时候,我们为了应对广东联考,在联考之前半个月飞回了广东,在广州的画室进行针对联考的适应性训练。在这个时候,发现虽然留在广州学习的同学虽然去画室之前在专业上并没有和我们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在联考前,他们的专业学得似乎比我们好多了。尽管我们去北京学习的同学在头像上占点优势,不过他们的素描静物和色彩确实好不少,而速写也在其独特的风格上走得相当远。我算是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所谓美术学院的“风格”的差别有多么的大了。不过,这个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们到北京学习的这批同学,普遍的反应都是之后更勤奋了。
与在北京的画室设在庄园不同的是,我们在广州的这间画室貌似是由工厂改建的,残留着工厂时代的建筑结构,一楼还有一家玻璃厂在生产营业。不过这里对学生的管理更成熟,对考勤与奖罚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饭菜更好吃一点。而且就算不在画室里面吃,广州丰富的饮食文化也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呵呵。对比在北京吃的是各种盒饭,在广州吃的实在是太好了。在这短短的16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到底是有多喜欢广东的吃的东西。画室里的各种有组织的教学项目也会让人觉得相当的充实,也可能是因为临近联考,也容不得自己放松,只能争取时间画好画。
不过,在广州的学习的时候,还是明确的注意到,这里学习的画法与在北京的时候相差还是挺远的。在广州的画室,感觉到画的色彩的对比更为强烈,而且允许一些重而灰的大色块存在。而素描也更注意黑白对比的表现力,物体也比在北方的画的大得多。速写以线描为主,而且流行用不能修改的秀丽笔,以达到更鲜明的画面对比效果。当然,画画要求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对于基础良好的同学来说,这个问题算不了什么。我自觉自己基础不是很好,所以也只好暂时地向这种方面靠近一下。
考试的那天还是有点紧张的,高中的美术老师,美术班的班主任都跑到华南师大(考场)来给我们支持,而我为了消解一下压力也在学校里瞎逛(找厕所……)。考试还是比较顺利的,题目并没有很出乎意料,一切都在理所当然中。考试的座位相当的窄,并不允许在原位很方便地舒展开来,所以在上午考试开始之前,我就要求要到课室后面的空旷位置画画,在美术考试中,这是允许的。之后也有几个考生也跟着我走到后面去画。因为当时考虑到色彩换水浪费时间之类的问题,所以还准备了两桶水,两块调色板,另外还买了一大瓶“农夫山泉”以作后备用水。不过我平时对水的管理还当比较到位的,到画完第二桶水还是清的,而调色板也只用了一面半。农夫山泉也送给清洁打扫的阿姨了。然而联考的时候还是差不多画出在北京的那种画面,看来这些习惯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易改变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