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在吧 关注:12,549贴子:247,119

【原创】《悟空传》书评:说一个你我都熟悉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再喂一次大角


1楼2012-11-27 13:05回复
    一、界限
    其实很难以一个完整严谨的思路来写《悟空传》的书评,无论是谁要去把《悟空传》从头到尾认真分析下来,一定会有挫败感的。思绪繁杂,只能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了。我相信今何在在他大学的时候一定是哲学书和诗歌看多了,所以才会写出这样一个稀里糊涂又很难读的东西。
    不如就先来谈谈“界限”吧。
    相信大多读者都会在这个点上收获相同的触动。
    “这就是界限。”唐僧说。
    “是的,这个世界有你不能到达的地方,有你不应到达的地方,有你一辈子也不会去到达的地方,你的世界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大,界限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可你却以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但是事实上我真能选择一个方向,而那恰好是界限所规定好的?”猪八戒问。
    “是的,那就叫选择。是界限选择你,事实上你没有任何选择。”
    用阴谋论来解释《西游记》可谓殊不高明。一味将悟空看做经天纬地的大英雄,将天庭看做十恶不赦的恶徒,将这个故事看做黑白对立的两面,更不免落了下乘。其实今何在在《悟空传》时期的文章,内容太复杂了,用语又太喜欢故作朦胧了,这一点在《九州》的系列中有所好转,但是在《西游日记》里又会故态重萌。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不妨借用他后来在《十亿光年》的开篇中的一段来解释:“我不希望被任何的距离限制,我希望当我的思维践越到任何一个地方时,都不会弹出报错窗口说:‘对不起,这个想法是被禁止的’。”
    我们生下来,就是被捆住了的人,不仅仅是有形的专制和外物,还有你瞧不见的物役和众役,甚至你自己的内心,都会是你的界限。
    那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能够勇敢自信地反抗政治专制和政府高压的人,未必能够跳出多数人的口舌舆论的束缚。
    你以为你的父母,你的师长,至于你的领导、国家、体制,你以为你可以击毙这一切你恨透了的东西,但是你一样有可能会被你的同胞们大众们绑架成为奴隶。
    如果你不肯泯于大群,大众就会变成鞭子,攻击迫拶,俾之靡骋,杀人之于无形。
    你当你自己没有感受到吗?中国有时候也能是个顶爱平等的国家。有稍稍显得特出的人,就要有旁人拿长刀来削他。所谓“皆灭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吧。《悟空传》中写了那么多庸众,那些总是微微笑着的文武神仙,你看着他们,心里一阵厌恶。然而当你合上书时,你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也不过是那样一个自以为是的常人罢了。
    即便你破除了一切的外物的束缚了,你以为你已经成为顶自由的人了,你回头一看,你突然意识得到你已经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了。即使你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自己,可是你还是意识到了呀,终究有一天整个世界会把你变成那样一个人的!那样一个被称之为庸众的人啊!那样一个不肯承认自己的凡庸,非要用自己庸俗人生经验做标杆去揣测那些精彩万分的人们的人!
    这世间千百年来,唯有教人做非人的人,未有教做人的人。所谓“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这么多年了,这么一句出息的话人口相传,能做到的却有几人?
    我们都是党制与爱国教育的末路鬼。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被腐败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想要与权欲搏斗却又不得不屈服。最后被毁灭了全部人性,死的时候只剩一个懒惰、贪婪、麻木、缺德的躯壳。
    由于我们的怯懦,软弱,我们就是这样一辈子跪在地上生活着,昂首给那些玉帝王母们唱着诺,脖颈上套着锁链。一旦我们低下头,链条就会把我们吊死。
    在这个世间,为了不成为一个庸众,我们究竟要付出多少代价?
    经历了无数痛苦,经历了生死,失去了宝贵的东西,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那些毁于战火,再无寸草的地方,那些永生不死的怪鸟。我们总以为我们已经走了够远的路了,总以为我们已经流了够多的血了。我们总以为大好头颅抢地尽碎,总该将这铁筑也似的界限之地砸个窟窿。


    3楼2012-11-27 13:08
    回复
      2025-09-03 17:07: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切已经太长久的太长久了,可是当你回过头来,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你就是看不见太阳升起来。你超出了一个边界,就又得到了一个边界,你的空间越来越大,但你想要找的东西,你就越找不到。
      仅仅,只是为了回去那一片花果山。那一片山,山上的有枯藤老树,奇花瑞草,交鸣着的鸟啼与泉声。那一片重重的谷壑,从山中吹来风,那一片隐隐的歌声。
      你为了这些东西流血殆尽了,根本来不及去想这些值不值得,你只是一味以为自由就是顶重要的东西。
      是呀,那是自由啊。只要这样想着,似乎又觉得,一切的牺牲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神仙原来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灵物的”,可你非要做。我就是要走到那个只属于我的地方,做一个仅仅只是我的我。
      最重要的是,那里有一个你理想中猜度的太阳,它很美,虽然它和你平常看见过的太阳没有什么两样。你为此死去,也没有关系么?
      所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他们杀了我了,我还可以用眼睛瞪他们。眼睛是会被挖走了,我们还可以用嘴骂他们,嘴被封上了,“那是麻烦一点,不过,我还可以想,只要我还活着,他们总不能禁止我想什么。”
      是啊,总没有人能阻止我们想什么吧?
      其实除却发布方式是在网络平台以外,《悟空传》几乎符合一切对于自发性激情创作的定义。纯粹即兴式的,靠灵感迸发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的美国,被称作“垮掉的一代”的创作手法。
      如果放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悟空传》毫无疑问可以是一个即兴写作的好作品。十分可惜,在垮派最兴盛的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土地一片黑暗。在世界各地一片欢呼的时代,中国正陷在最集体狂热的黑暗中,做些最疯狂的恶事,发出最开心的大笑,以报效最伟大的祖国。
      其实我一直觉得,如果要分点分段,完成按文章思路理顺了分析下来的工作,《西游日记》比《悟空传》要轻松简单多了。那种独茧抽丝的结构,比《悟空传》的混乱要严谨的多,要文学性的多。
      其实从某些角度看,《西游日记》的确比当年那个二十一岁的小子写出来的东西要成熟的多。
      但是并不是说《西游日记》就比《悟空传》更精彩。不是的,因为对今何在而言,我一直觉得成熟是多余的,文不加点不加修饰才是人们渴望看到的。
      据说今何在是一个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写作的作家,我觉得与其定位为“想象力”写作,不如说是靠“灵感”写作:发乎于心,张扬“自性之光”。任不可知力量推动地写作,这种让头脑被各种意象纷至沓来占领的写作,听从语言的洪流宣泄于纸上的写作。
      没有构思的一种即兴式写作方式。
      我看还是不要深入讨论这一点了,那样的阐释未免又有过于玄奥的意思了,而且也过分严肃无聊了些。我只是以为如果引入爱默生和惠特曼那样的超验主义的概念,那就是人人都具有内在的神性。人为了实现其潜意识,要通过接触发源于“超灵”。体现在自然中的真善美。在这样的创作中,人获得了人人都具有内在的神性,写出来的作品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神性的力量。其实用柏拉图的“迷狂说”来解释今何在的《悟空传》更合适。
      说句实话,我在读书之前,一直觉得写作是一种,只要自己可劲的努力,经过专业训练,认认真真专注会神,就一定能获得的一种技能。
      其实是我想多了╤▽╤。
      有些人一出生就有这样的才华,所要当心的,不过是别叫这样的才华绝种了罢了。
      不够聪明剔透没有才华的作者,秉着自杀式并且谋杀式的文笔,写出些不忍卒读的文章的,大概都是恨透了他的读者们,每一次提笔就是一次物理性伤害。这样的人才是大地复仇者,每一次走过世间,都留下尸横遍野的背景定格住的身影。
      而有才华的人,他写一句随随便便的话,就像是能闪出天才之光,那些光就是能够刺入你的内心,闪瞎你的狗眼。你除了点头称道,或者勤劳模仿以外,别无他法。
      因而我又想起来了今何在在《听说江南要和我比写书》里对江南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你适合勤勤恳恳黄牛每天算着字数写字苦思推敲,要是一辈子坚持加上超水平发挥赚的钱,可以抵三分之一个蔡骏。”哈哈,他这句话说得很毒的,辛辣无比,非常贴切。(而且还非要提蔡骏哈哈。)


      4楼2012-11-27 13:08
      回复
        今何在就是这种只用靠灵感,就可以笔不辍耕地一直写下去的人。只要把他从一切法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就可以如同一匹狂暴的悍马,奔跑在最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远比那些受过训练的家马要威风得多。
        算了不说了,跑题了(o′?‘o)。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联想到那些无数的,帮我们弄得心力交瘁的生活的漩涡。然而《悟空传》时代的今何在,他心里想的束缚与界限,可能仅仅只是个很虚幻的指向。可能和那些现实的条约、潜规则、体制无关,与我们在社会上目见的那些灾难、悲剧还没有多大关系,与政治也毫无干连。
        我至今为止仍然认为,《悟空传》是他大学期间啃多了哲学书的产物,因而弥漫的那股普遍的过程主义的思想。
        天真可爱主义,也许更贴切。(你够
        那个时候的今何在,其实可能并不那么在意民族、国家这些读之血脉勃张的词,亦相信文明不过是虚空的余霞。不担心文化的统一,也不担心流俗的反叛。都不重要。当人的生命压缩成极短的节点,遵循意愿便是一切的准则。我所为,为我所想,那种自由何等高贵。
        而当那个时候的我们说到自由,并非在谈“国事”,而是在讨论你。
        个人存在于浩瀚宇宙可堪毫里之末,微茫的前景几乎没有意义。然而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生而不同,其生命不过短短一百年,在这个时间点上:还有什么比以“自己”活下去更重要呢?
        当你呼啸着在天地间挣脱了这一个枷锁的时候,紧箍儿怎么可能压住这样的一个人呢?怎么可能压得住和那么那么多愿意用自己的命换他的自由的人。
        “当年也不知是谁与我们说,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是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是。
        自由于我高贵,非为流血之多,为我即是我,无人高高在上。
        其实我之所以要说这些,并不是想要阐述什么大道理。关于《悟空传》中突破束缚,追求自由的这样那般坚硬如铁的大话,都讲的够多了不是吗。
        这道理所有人都懂,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敢这么做呢?
        我记得我在《西游日记》的书评里曾经说过:“看见认输的猴子你们并不会失望,看见弱爆了的猴子你们并不会失望,看见妥协折衷退让的猴子你们也并不会失望,会让你们失望的是看到一个和其他人没有区别的猴子。你害怕从里面看见那个人,和你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人群一模一样,你害怕他已经变成一个可爱的好人了。”
        熙熙攘攘的人群,同走在这一条路上,阳光照射之下仿佛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一旦黑暗将临大地,就会有一个身影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向苍穹,让黑暗的天空被一道闪电光亮划开。
        而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
        需要的,亦不过是勇气而已。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身不由己地降生在各自的世界上的,我们一旦排斥了一切外物对独立性的奴役,把人还原成了一个只有自我的灵在,我们不也就成为,那样一个光溜溜的羸弱的小猴子,赤裸地站在这个迷茫的世界上了吗?
        “那个孱弱而充满希望的小猴子”,他又能战胜什么呢,他除了毁灭,也做不了什么了。那样的人生,觉得很累吧。回头一看,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战斗了那么久呀。我们究竟反抗了什么,打败了什么呀。
        如果事实是这样子呢?
        如果自由带来的绝不是欣喜,而是惶恐,如果事实上是这茫茫宇宙却只剩我一人的感觉。如果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必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决定。这样的自由,你现在还想要吗?
        反抗了,之后,怎么办呢?
        你不如猜猜看好了。那些真正的痛苦的,自己给自己设立的枷锁,那些你心甘情愿套上的锁链,你猜猜看,你舍得取下来吗?


        5楼2012-11-27 13:08
        回复
          有没有人。
          你够了,不要继续说下去了,我不想知道这些。
          我们的勇气啊,实在是很脆弱的东西。
          为什么人不能无滞无碍地轻歌曼舞呢?
          是啊,你孜孜追求的,那个自由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真正自由的、没有一点拘束的生活是没有计划的、是没有任何人安排的,不确定的。
          但是它不能建立起具有建设性的、健康的人与人的关系!更不能升华到为社会、为他人的责任与奉献中!
          但是这难道不令人向往而恐惧么?
          那些难以预料的事正静静等待着你,你只用接近就可以了,只要你活着。
          可是这样的生活让你害怕了。你懦弱了,你害怕看到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了,你害怕出现你完成不了,你走不动了的苦痛了。
          我过了许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反抗什么的生活了。如果给我一个枷锁,给我一个规则,给我一个限制,我大概会反而很是安心吧。
          至少不必让我自作主张了。
          或者如果我没有办法消除这些痛苦,至少让我忘记好了。
          古来今往,天灾人祸,留下的这些伤疤,留下的这一一的疼痛,那些对死去的亲人的悲伤,那些不停萦绕着自己生命的的某件耻辱,就算你幸运地躲过了这些东西,结果也只能是死亡。
          为什么那些“勾销了生死簿,还把所有九幽十类皆除了名”的努力,最后只不过使自己的同伴变成了花果山上空的那些怪鸟。为什么保卫家乡的战斗,却不过是使那里毁于战火,再无寸草,成为人间地狱。为什么只是扶起了自己爱的人,就要把我们变成猪!
          这就是命运啊!无比神奇美妙的命运啊。
          真是揪心的玩笑不是吗。上天总是有些自以为是的幽默,在这样的笑话之中瞧着世上的众人血淋淋的哭泣。“需要多么高的智慧,才能想出这些绝妙的安排啊!伟大的上苍啊,众生都战栗在你的威严之下!”
          这个世界的残酷在于,人连挣扎的悲壮之美都不配享有,只剩下好卑微好龌龊地蠕虫一般的扭曲与挣扎。
          我觉得《悟空传》其实是很厉害的东西,很多人用文笔的疏懒和情节的松散来攻讦他,然而这些是没必要的。
          这个世界上有为了讲故事而存在的小说,这种小说努力的目标,就是把故事讲得足够精彩就好了。而又有一些小时候,是为了揭示一种内心的困惑才写的。那样的小说作者越是写作,越是迷茫痛苦,读者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那就好像读者抓着作者以为他能为自己解除心中的困惑,而作者抓着读者,以为他是自己的救命稻草。两个人互相纠缠,你揪着我的脚踝,我拉着你的手臂,扭作一团,掉落在了沼泽里。越是挣扎就越是深陷,滚去滚来,滚进了一片黑暗之中。
          一切恍如堕入泥淖,越是挣扎,就越是会伸展向自己了解不了的方向。
          这样的小说,很厉害呀。
          尤其是今何在这种煽情催泪到极限的神笔法,配合这样的故事,实在是绝配呀,只有他才能写出来的东西。
          今何在一直特别擅长于利用那种时急时缓的节奏时间,那种感觉,才将你的情绪波动如潮汐般牵引,让你时涨时落,不能自已。
          伊丽莎白曾经说过:“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凡事我所想到的真正懂得或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的利用。”
          节奏使得小说在情节结构上达到完整,甚至具有真实性。而如果失去这种支撑,小说就会完全崩溃。
          今何在十分善于利用这样一种写作方式,譬如对话的开头,总是很平淡而舒缓,“咦,那边那个会变色的东西是什么?好象个大白薯。”之后随着作品的展开,充满了饶舌和斗嘴的冷烂欠风格。“老白薯,你敢再说一遍?”“你叫我什么?——妖猴!”“老白薯!”“妖猴!”然而这样的卖萌的风格之中,矛盾却逐渐激化,使整个对话的节奏加快,一味的紧张,旋律演奏地泠泠淙淙,轻快跳跃。可是这些只不过是为了之后突然一个激烈的高潮的铺垫。对话会突然由轻松愉快的对话,一转而向揪心的,直击人心扉的话语,“孙悟空站直了身,点点头:‘多谢,我就是那只妖猴我的名字叫做孙悟空,听清楚些。因为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


          7楼2012-11-27 13:11
          回复
            那些真正振聋发聩,让人瞠目结舌的短小精悍的一句话,时间仿佛叮的一声,在那句“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上戛然而止,措手不及的震撼的力量。
            一切归于死一般的宁静。
            这也就是猴子用来煽情的手法之一,很可恶。
            譬如他那些煽情的技法——不断搞笑的铺垫,突然迸发的情感与热力,就是为了让你不经意的一个瞬间裂开了头脑,整个人仿佛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狂笑,一半在恸哭的——那种笔法就是他对于节奏信手拈来的运用。
            唉,可惜这种运用我是学不来的,因为实在是这种节奏把握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好像是中国的新诗,倘若抛开了古典的格律节奏,而随着内心情绪起伏的节奏,那的确是只有诗人才能敏感地感受到的节奏。请你想象,就好像是在落着雪又刮着风的一个早晨,风声和海涛声,和松涛声,把银色的雪团吹得弥天乱舞。在那一阵与一阵之间,有一个和死一样沉寂的间隔,连屋檐上的滴落都听得一清二楚,而那时候你们能感受到的那种一起一伏,一起一伏,即使那样一个节奏啦。
            人的心理欣赏毕竟是一种具有节奏感的感性秩序,小说如果符合了人心理的活动节奏,就会使读者感到心情舒畅,一种阅读的快感。因为矛盾的解决必须要有一个紧张舒缓的过程,如果激烈的高潮没经过充分准备就迅速转化,读者就会感到生硬突兀,就会破坏了小说的艺术性。
            其实讲多了。
            在穆旦的诗中,曾经这样说过:
             “当多年的苦难以沉默的死结束,
             我们期望的只是一句诺言,
             然而只有虚空,我们才知道我们仍旧不过是
             幸福到来前的人类的祖先。”
            其实归根结底,就算不理会其他百万千种的痛苦,一切的根源,还是死亡。
            没有办法啊,我们的一生已经足够痛苦,结果迎来的却只是死亡。我们连个他世都没法被许诺,实在不知道还能期盼些什么。
            “我知道我说的绝不是这个,可他们从不说真话,我只能在梦里思考,但一醒来就全忘记,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想了什么,我一旦在清醒时思考,就是痛苦的开始。”人一开始去知道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难过。生命的泥土会被委弃在地面上,上苍毫无怜悯地践踏,倾轧,直到你含辛茹苦的一生以腐朽终结。如此苦痛人生,若是失去了忘却的机制,人要生生被这无尽无奈伤、害悲怆尘世给痛死了。
            可是没有法子,人总要去记住的,即便痛苦,今何在笔下的这些人物也非要去记住。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罢了,他们怎么就不是呢?这群人好像天生就是蠢货,非要一辈子打死也不松口,撞破南墙也不回头。其实明明那么多事情,当时耗费了许多精力,回过头来看看,那东西根本不算个什么玩意。
            为什么不忘掉呢?
            大概是因为如果全部都忘掉了,人也实在没有什么活的希望了吧。
            那只猪,在那里说着,“我是一个和你一样不肯忘记前世而宁愿承受痛苦的人。”
            这个忘却与记住的主题,在《西游日记》中得到了深化。很多在《悟空传》中没有想通的问题,他都一一在十二年后慢慢地告诉了自己,也告诉了我们。
            只是当年的我们,对着这样一本和我们同样困惑的《悟空传》,心里一团糊涂,如同火烧火燎,实在手足无措。
            只好强硬地告诉自己:没有法子,就先这样吧。
            与其逃离,不如睁眼直面人生吧。


            8楼2012-11-27 13:11
            回复
              恩,沙发是我的了。


              IP属地:陕西12楼2012-11-27 13:17
              收起回复
                好久不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2-11-27 13:50
                收起回复
                  2025-09-03 17:01: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长了!!!!!!!!!!!
                  我记得上次不是和你讲过了
                  写这些东西要精简
                  精简!
                  现在这文章原来想要表达的味道少了好多好咩!
                  哼唧~~~~~


                  IP属地:北京14楼2012-11-27 18:02
                  收起回复
                    丫头写书评都好长啊。。。。


                    15楼2012-11-27 20:38
                    回复
                      顶!写的真好!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11-28 00:00
                      回复
                        最后一句话正解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11-28 08:55
                        回复
                          肉兔的ID原来是这个……!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2-11-28 09:02
                          收起回复
                            马了明天看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2-11-29 00:18
                            回复
                              2025-09-03 16:55: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写得好!太有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2-11-30 2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