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东南。
棣州一—隋置。地在黄河下游出海之处。初置时在阳信(今山东阳信南),唐迁厌次(今惠民东南)。宋治今惠民。
韩州——辽金韩州在今辽宁昌图,治所在今县北。
朝歌一一商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彭城——指今江苏徐州。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东汉建彭城国。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县于元初撤销,并入州治。
彭蠡一—指今鄱阳湖。
彭郎矶——江西彭泽县西北沿江有一石矶,名彭郎矶,与江中小孤山相对。
蒋山——即南京钟山,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此得名。
蒋州——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蒋州,炀帝改丹阳郡。
葭萌——古蜀王弟葭萌为苴侯,秦用人名为地名,置县于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为汉寿。
葵丘——齐桓公会诸侯处,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境。
粟末水——古粟末水即今吉林第二松花江。
惠州——宋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今广东惠阳东)。明清有惠州府。民国废府,府治为惠阳县。今有惠州市、惠阳县。
越州——隋炀帝时改吴州为越州,治会稽(今绍兴)。参见“绍兴”。
雄州——周世宗取契丹瓦桥关置。明改雄县。
雁门关——今雁门关在代县西北,系明代所置。古雁门关在关西雁门山上,又称西径关。元废。
辋川——唐诗人王维有别业在辋川。即辋谷水,在今陕西蓝田南。
雅州——隋雅州以严道(今四川雅安)为治所。清雍正时设雅州府。民国废府。
雅克萨——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漠河东黑龙江北岸。
紫荆山一—在广西桂平北,金田村即在山前。
景德镇——本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因烧瓷作贡品闻名,乃改称景德镇。本属浮梁县,解放后分出置景德镇市。
鼎州——宋真宗时改朗州为鼎州,参见“常德”。
黑水都督府——唐在黑水靺鞨地置,辖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治所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犍为——汉犍为郡初置时治所在今贵州遵义西,后迁今四川宜宾西南、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地有今川南及滇黔各一部。南朝梁废。隋有戎州键为郡。
犍陀罗——古国名,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阿富汗东部。犍陀罗佛教艺术,吸收古希腊的影响,自具特色。
筑——今贵州贵阳简称“筑”。明有贵筑司、贵筑乡,清为贵筑县(清贵筑与新贵二县同处府治,旋省新贵。民国以府治为县。贵筑后移息烽城,即今息烽)。
皖——安徽天柱山即皖山,安徽因而简称为皖。
集庆——1329年,元改建康路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取集庆,改为应天府。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失街亭即此。他处颇多假托,不可信。
循州——隋循州(龙化郡)治归善(今广东惠州东)。南汉移于今龙川,以惠州为祯州,循州所辖仅循江(东江)上游之地。明废。
棣州一—隋置。地在黄河下游出海之处。初置时在阳信(今山东阳信南),唐迁厌次(今惠民东南)。宋治今惠民。
韩州——辽金韩州在今辽宁昌图,治所在今县北。
朝歌一一商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彭城——指今江苏徐州。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东汉建彭城国。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县于元初撤销,并入州治。
彭蠡一—指今鄱阳湖。
彭郎矶——江西彭泽县西北沿江有一石矶,名彭郎矶,与江中小孤山相对。
蒋山——即南京钟山,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此得名。
蒋州——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蒋州,炀帝改丹阳郡。
葭萌——古蜀王弟葭萌为苴侯,秦用人名为地名,置县于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为汉寿。
葵丘——齐桓公会诸侯处,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境。
粟末水——古粟末水即今吉林第二松花江。
惠州——宋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今广东惠阳东)。明清有惠州府。民国废府,府治为惠阳县。今有惠州市、惠阳县。
越州——隋炀帝时改吴州为越州,治会稽(今绍兴)。参见“绍兴”。
雄州——周世宗取契丹瓦桥关置。明改雄县。
雁门关——今雁门关在代县西北,系明代所置。古雁门关在关西雁门山上,又称西径关。元废。
辋川——唐诗人王维有别业在辋川。即辋谷水,在今陕西蓝田南。
雅州——隋雅州以严道(今四川雅安)为治所。清雍正时设雅州府。民国废府。
雅克萨——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漠河东黑龙江北岸。
紫荆山一—在广西桂平北,金田村即在山前。
景德镇——本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因烧瓷作贡品闻名,乃改称景德镇。本属浮梁县,解放后分出置景德镇市。
鼎州——宋真宗时改朗州为鼎州,参见“常德”。
黑水都督府——唐在黑水靺鞨地置,辖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治所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犍为——汉犍为郡初置时治所在今贵州遵义西,后迁今四川宜宾西南、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地有今川南及滇黔各一部。南朝梁废。隋有戎州键为郡。
犍陀罗——古国名,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阿富汗东部。犍陀罗佛教艺术,吸收古希腊的影响,自具特色。
筑——今贵州贵阳简称“筑”。明有贵筑司、贵筑乡,清为贵筑县(清贵筑与新贵二县同处府治,旋省新贵。民国以府治为县。贵筑后移息烽城,即今息烽)。
皖——安徽天柱山即皖山,安徽因而简称为皖。
集庆——1329年,元改建康路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取集庆,改为应天府。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失街亭即此。他处颇多假托,不可信。
循州——隋循州(龙化郡)治归善(今广东惠州东)。南汉移于今龙川,以惠州为祯州,循州所辖仅循江(东江)上游之地。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