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地方志吧 关注:489贴子:3,006
  • 8回复贴,共1

《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葬军军山之史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阳国志》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历史、地理著作,《四库全书》入史部载记类,近人则往往将其列入地方志中,并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作者常璩(qú,音渠)(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东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人,曾撰有《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 》、《 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 。《 华阳国志 》十二卷 ,所涉及的疆域 , 北起今 陕 甘 南部 ,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边境,西起今川西地区,东至长江三峡地区。时间自从远古蚕丛、鱼凫的传说时期起,至东晋咸康五年(三三九)止 ,
《华阳国志》在卷七中记载:(建兴)十二年(二三四)春,丞相亮以流马运,从斜谷道出武功,据五丈原,与司马宣王李本衍宣字。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 ,使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秋八月,亮疾病,卒於军,时年五十四。 还葬汉中定军山。冢足容棺,敛以 时服。谥曰忠武侯 。


1楼2012-11-21 11:33回复
    《华阳国志》全书十二卷,约十一万字。全书内容,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至四卷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历史、地理,其中也记载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史、民族史、军事史等,但以记地理为主,其类似于“正史”中的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西汉末年到东晋初年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和李氏成汉四个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这一部分略似“正史”中的本纪;十至十二卷记载了梁、益、宁三州从西汉到东晋初年的“贤士列女”,这部分相当于“正史”中的列传。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前言》里指出:“从内容来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体裁来说,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常璩将历史、地理、政治、人物、民族、经济、人文等综合在一部书中,这点无论是从体例上还是内容上,都具备了方志的性质,但又明显区别于传统方志只偏重于记载某一地区的特点,这种区别,正是常璩之《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华阳国志》千百年来能挺拔于方志之林并成为方志之鼻祖的主要原因之一。


    2楼2012-11-21 21:00
    回复
      2025-08-30 12:32: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常璩,字道将,纷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北)人,生卒不祥。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掌若佩人称“蜀史”。此职使其得以接触大量文献,进行广泛实地调查之便,为编纂是书提供了条件。


      3楼2012-11-21 21:01
      回复
        目录第一卷 巴志
        第二卷 二、汉中志
        第三卷 蜀志
        第四卷 南中志
        第五卷 公孙述刘二牧志
        第六卷 刘先主志
        第七卷 刘后主志
        第八卷 大同志
        第九卷 李特雄期寿势志
        第十卷 先贤士女总赞
        第十一卷 后贤志


        4楼2012-11-21 22:13
        回复
          绝对不是衣冠冢。定军山应该是真墓。


          来自贴吧神器5楼2012-11-26 10:56
          回复
            回“老勉县”:大家应该对“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之句这样来理解:安葬诸葛亮时,其墓大小只能容下一幅棺木,给诸葛亮身上也只穿了几件生前平时随身所穿的衣服,(意即没有另外添置华丽的衣冠进行厚葬)。而决不能理解为衣冠冢。


            6楼2012-11-27 11:13
            回复
              武侯葬于定军山,早有定论


              来自贴吧神器7楼2012-11-30 10:04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12-09 16:19
                回复
                  2025-08-30 12:26: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楼2013-03-04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