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本完整的德文原本小册子中,每一个梦都以古老的神话语言开始:“很久很久以前......”小小的做梦人使用这种语言是为了暗示。她感到每一个梦都宛如一种神话传说那样有趣。她想把它们讲给爸爸听,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女孩的父亲试图根据梦的来龙去脉来解释梦的意义,但是,他却没有办法这样做,因为仿佛不存在任何与梦有关的个人联想。
当然,只有极为了解这个女孩、能够绝对肯定她的梦的真实可信度的人,才能排除这些这些梦是意识的精心制作的可能性。(不过,即使这些梦都是想象的产物,它们对于我们的理解能力依然是种挑战的力量)既然是这样,女孩的父亲就坚信,这些梦是有根据的。对此我没有任何理由表示怀疑。我本人也认识那位小女孩,不过,那是在她把自己的梦献给她爸爸之前的事。所以我没有机会就这些梦来向他询问。她在国外生活,大约那个圣诞节的一年以后,她死于一种传染病。
她的梦具有一种明显的奇异特征,梦的主导思想具有一种观念上的非同寻常的哲学意味。例如,第一个梦说,邪恶的怪物杀死了其它的动物,不过上帝却运用神界的恢复原状或曰复原的魔力来使它们全部复活。在西方世界里,这种复活的观点人人皆知,它贯穿整个基督教的传统。在《使徒行传》第三章第二十一节中,我们看到这种复活的观点:“天必留他(耶稣),等到万物复兴的时候......”早期教会的希腊主教们(例如奥里根)尤其信奉这种观点,他们坚持认为,在时间终止之际,救世主将把万物恢复成原有的完美状态,然而在此之前,根据《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十一节,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物”的古老的犹太教传统已经存在了。《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第二十二节在下述的经文中表述了一种同样的观点:“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要复活。”
人们可能会猜想,这个女孩在接受宗教教育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种观点,但是,这个女孩几乎不具备任何宗教背景知识。她的父母仅仅是名义上的新教教徒;而他们有关《圣经》的知识事实上只不过是靠道听途说获得的。尤其不可能的是,他们曾向他们的女儿解释过归复原状这种意蕴玄奥的意象。可以肯定,她的父亲从来就未听说过这种神秘的观念。
在十二个梦中,有九个梦都深受毁灭和复活的主题的影响。此外,这些梦中没有一个梦显示出任何具体的基督教教育或者影响的迹象。相反,它们倒是与原始神话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由出现在第四个梦和第五个梦中的另一主题--宇宙起源的神话(人和世界的创造)进一步证实。从我刚才引用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第二十二节里可以找到同样的联系,在我引用的这段经文中,亚当和耶稣(死亡和复活)同样也被联系在一起。
救世主耶稣的总体观念隶属于那种全世界范围内的、先于基督教的英雄和救星的主题,虽然英雄被怪物吞噬掉了,但是,他却以一种神奇的形态再次出现,战胜那曾经吞噬掉他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怪物。没有人知道这种神话主题起源于何时、何地。甚至,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去探索这个问题。不过,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一代人仿佛都知道,这种主题是作为传统从先前的某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设想,它“起源”于当人类还不知道他具有英雄神话的时代,也就是说,起源于当人还未有意识地对自己所说的一切进行思考的时代。英雄形象是一种原始意象,从远古时代起它就已经存在了。
孩子们制作的原型的复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时人们可以相当肯定孩子没有接触传统的直接途径。在我举的这个例子中,女孩的家人与基督教只保持一种表面上的接触。毋庸置疑,人可以用象是上帝、天使、天堂、地狱、以及邪恶这类观念来表现基督教的主题。然而,这位小女孩用来处理这类主题的方式,却完全指向了一种非基督教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