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格斗吧 关注:76,660贴子:1,344,366
  • 8回复贴,共1

关于挨打的训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格斗前,打人和挨打的机率是相等。人是状态的,不挨的人从没有。
正确战略思想:是用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利益。


1楼2012-11-04 21:20回复
    挨打训练,就是训练在挨了一拳(脚)时,身体会本能连续打出组合拳反击,对手打中你的瞬间,也对手产生空门、重心比较固定的时候,反击得好立时反败为胜。要打出成功的挨打反击,起码做好以下5点:
    (1)被击时,要保证你的重心稳定,站都站不稳,就别再想反击的事了,前面的活马训练了,会提高挨打时的重心稳定性;
    


    2楼2012-11-04 21:21
    收起回复
      2025-11-25 23:46: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挨打方法,头部中拳时千万别侧头去躲(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会让你晃动的头部全吃掉拳头的力量,容易晕倒;正确做法是头微低,咬牙绷紧脖子,硬受一拳,头最好一动不动,这样力量就会由脖子传到全身分散吸收,头部的振荡就小得多,这个也是“整”。
      对胸腹部的打击,稍含胸收腹,用力绷紧肌肉,受击瞬间鼻孔喷气(如同练硬气功时的击打排气)。由于胸腹肌肉绷成一整块,将受力点变成整面,再通过排气缓解对内脏的压力和振荡。头部受击也喷气,易使全身绷紧,头脑清醒些。
      当然平日,对易受击的部位,还是要练练肌肉与“硬功”,抗击打能力才会有基础。攻击要讲究“整”,挨打也要讲究“整”,才能把伤害减到最小。
      


      3楼2012-11-04 21:22
      收起回复
        (3)挨打技巧,能少挨打当然更好。全力击打晃动的沙包会有别扭的感觉,这是因为距离计算不准确使拳击发力会稍早或稍迟,这时拳击在沙包上的力量就大减。因此格斗时尽量保持移动就会少挨打和挨得轻(前题移动中有一定稳定的下盘);
        由于攻击时移动就相对比较固定,易受反击,要改良这个问题,方法:出拳时,腰部有偏转,稍加大这种偏转,最好用步法微调配合,这样不但能使你的拳头更有力,也不影响速度,但使你的身体中心线在攻击过程发生了改变,于是你在对手眼中就会觉得这个人的中心线老是晃动,击打时既难打中,也难吃上力。
        另外,挨打时上面说要用“整”来硬抗,但这个受力点当然不能是鼻子之类的部位。学会挨打时,能稍偏转用肉厚的地方代替也是技巧,这也得练。
        


        4楼2012-11-04 21:22
        收起回复
          (4)挨打反击训练,由轻到重地练挨打,挨打同时立即连续反击,针对用不同的攻击打出相应反击,用什么套路反击更有效,打得更精准,反击时自身破绽少,这些只能通过实战训练慢慢改进,练到了单凭挨打感觉都能有四成机会知道对方的攻击方式,闭着眼都能立即打出反击,说明就练得不错了。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训练,挨打了,想通过观察再找机会反击就很难成功,这一种本能式的反应,要让对方有一下子捅了马蜂窝的感觉。
          另外即使被打得重心不太稳,也要做出反击动作(不能是大开空门那种,最少也要有封阻作用),阻吓对方,减减对方的攻势,令对方下一拳不敢用全力,二是争取重新调稳重心的时间。


          11楼2012-11-05 13:56
          回复
            (5)挨打强力反击训练,设用棍击刺圆球,本要击其中心,但圆球移动了,力量只打在圆球侧面,于是原本可以把圆球远远击出的力量只圆球旋转出不远。所以在挨打技巧中,强调攻击时有意偏移中心线,用的正是这个原理,另外在抗摔训练中,要让对方用不力,用的也正是这原理。不过挨打时的拳脚攻击速度很快,要像圆球一样得消力,实际上是非常难做到的。
            下面是改良的训练,做得好有一二成机会反而KO对方。将受到攻击时,身体反向前冲、同时偏转(也稍有偏移)身体中心线,身体顺势通过旋转发力出拳,这三点是同步进行的,其实只是一个动作,就像走路时,你的脚、腰、手会同时在动一样。
            解释:身体反向前冲,可令对手距离判断容易错误,发力不完全(攻击力下降);偏移身体中心线,使对方的攻击难吃上全力以致部分拳力落空,反令自己的重心向你扑来,正好迎上你猛力击出的一拳,如果能击中,会很重。
            这个有点采用身体作诱饵的味道,如是预先设计好,成功率会更高些。这种反击方法要反复练,才能练出感觉。要速战速决,或技术好的对手,用上效果不错,但不能多用。


            13楼2012-11-05 20:51
            回复
              张立德先生说的这种手法(详见上面的贴图)来源一些内家拳。
              原理:人在一拳击空自己的关节反受压力,这一瞬间的关节比平时脆弱得多。
              用法举例,两人在进步才能击打的距离上(留足够反应时间),对手击胸,我后退到让拳头能碰到衣服那样避过,猛地身体向前用胸口顶拳,下挫,身体带向前偏转的力,发力要像抖身一样干脆,对手的手不及收回,关节就容易在自身压力及你施加的压力受伤。
              这种方法看上去很神奇,符合一些内家传说。我试练过,能唬一般人,但实战风险很大,更不要说用头部来施展了。
              后来我研究多了,想明白了,主要是从70年代后,现代格斗的步法流畅快捷了很多,拳速也快打快收进步很大,也就是说使用这种方法时,对反应时间、对速度、时机的要求高了很多,超出一般人的生理极限,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要求身比拳快么?这能练成么?除非对手的出拳的毛病一大堆。
              提醒一句,用手代替胸按这个拳理来施展,是可以考虑,但要讲究方法。我尊重张前辈,所举列的大师不是说他,有些东西要与时俱进,时代局限性并不能否认前辈贡献。


              23楼2012-11-07 12:14
              回复
                要实战,就不要对格斗抱浪漫想法,否则会像新兵一下走进了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一样失措。格斗是拳拳到肉的铁血运动。
                这是我通过实践检验自已感觉最合理实用的一些技法,普通人几分钟就能领会掌握,本来挨一拳倒,变成挨几拳都不倒,还能反击,但不能使你不痛。而反击效果则决定于你的训练水平,这个没办法进行神功灌顶,只能指明道路给你参考。
                看似简单,但都需要种种实践浪里淘沙,还有学习新技术、特别是改良技法,都不是愉快的经历,而是挨虐的回忆。


                24楼2012-11-07 12:25
                回复
                  2025-11-25 23:4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欢迎武友来讨论,但看了一些回复,真是哭笑不得。某些人认为这个挨打训练是教人站着不动让人打,甚至要害也不避,那就请再仔细看全文再讨论。其实做为原创贴,论述技术的时候,即使理解相同,但每个人的表达都不尽相同,断章取义就更容易了。
                  这里的挨打是指当你防守、闪避全部失效时,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减少伤害,如何保持反击能力,如何在反击中避免再次挨打,如何学会高效的反击技术,通过反击训练,趁机反败为胜是不少的,因为这是对方在攻击距离内最近,防守破绽最大的时候。
                  我习武二十多年,回首再看,觉得技艺虽不佳,但路走得还算对,但有些地方还可以走得更快,所以开了这个帖进行分享。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很多人说练了很久,一实战就是王八拳,这很正常,因为近身战的时候,攻击速度往往快于反应速度,人体在自我保护意识下,就选到最自然也本能的王八拳做攻击手段。
                  但更糟的是一挨打,就很慌乱,本大有机会取胜也变败,但这也很正常。因为很多人习武很久,都没有做好格斗中挨打的准备,梦想可以很浪漫,但现实很公平。即便是世界顶尖高手,每场格斗很少不会挨打,即使对上手下败将,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取胜。上面的训练可以帮助一些武友较快度过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实战关。


                  33楼2012-11-09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