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当别的女童在两棵榆树扯上皮筋,一边蹦跶一边唱着“马兰开花二十一”的时候,当别的男童“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的时候,王姬她左手《字典》,右手《史记》——还不是连环画,是那种半篇古文半篇注解的大部头。大部头里有那么多的字都不认识,即使平时熟识的两个字,把它们搁在这样一部黄黄的有点霉烂气味的大部头里,她也吃不准它们的准确含义。看上半篇《史记》,王姬差不多要“翻卷”整本字典。
父亲也能看出她的抵触情绪,于是循循善诱地给她讲《史记》里面的故事,讲吕后如何除掉戚夫人,戚夫人又是如何成为人彘……听到紧张处,父亲见她完全入迷,这才狡黠地收网——“想听下面的故事吗?”“想!”王姬说完,父亲就搬出这本大部头来,“想知道的话自己看书去”。
暑假漫长的午后,她听到窗户外面有小朋友跟她招呼,“王姬,快出来跳皮筋呀!”她在这边看《史记》看得能咬碎后槽牙,没留神,连饭都烧糊了。她非常害怕。那个年代孩子一犯错,免不了棍棒加拳脚。父亲回来之后问她为什么烧糊了,她耷拉着脑袋说是因为看《史记》。没想到,父亲突然多云转晴,由怒转喜地说:“太好了,今天我可以不批评你了。”那个时候王姬才知道读书可以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