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吧 关注:4,051贴子:120,076
  • 6回复贴,共1

老三感人至深之处,主要体现在他对静秋的爱情里那二个不作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三为什么感动人?我认为,不在于他因爱去怎样帮助静秋(年青人都会争取那样去做),也不在于他患绝症早逝而失去静秋的爱(此点只是博得人们的同情,为他惋惜)。老三感人至深的爱情事迹,主要在于他对静秋的爱有二个不作为(举措);一不作为:老三和静秋在热恋中有很多机遇能做夫妻间的那事,而老三却始终不与静秋去做…。二、老三患绝症,自感时日不多,为了静秋今后的幸福,他忍痛割爱,谎称已与丹娘结婚之事由来拒绝静秋的爱,激怒静秋由爱生恨来断绝静秋对他的情缘。他这种作为即视为反作为(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意去解也等同于不作为)。这两个不作为非一般人能做得到。我与老三是同时代人,在爱情上自己同样身历了这二个不作为。唯区别之处在老三是天不由他。而我是事不由人,我是农民,女友招为国家干部,两人身份地位不对等。回想自已当年在爱情上的二个不作为,点点滴滴的心历情绪,如打翻了五味瓶,至今难以言表…,不提也罢。自七月里守着看了“山楂树之恋”后,老三在爱情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引起了我的同感共鸣,隐藏心中四十年之久的似有似无的一个问答清晰地跳跃出来;那个年代的我们为什么做到了这二点?同样的我,同样的爱情,假于发生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做到那二个不作为吗?我真地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


1楼2012-10-16 03:00回复
    我非常赞同和欣赏“迷你百合小女人”“不同的年代造就不同的人”这句话。这句话对我这个过来人而言是太重要了,视为我们那个时代的经典之概作。如此高度的认知,难得!


    7楼2012-10-18 14:12
    收起回复
      2025-11-11 17:30: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迷你百合小女人;说声谢谢的应该是我。我曾想抛砖引玉,用老三爱情故事来提示“老三为什么会是老三”这一叙试,以唤起后生们去进位思考。而你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的年代造就不同的人”一语概之(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来超前解答了这一爱情案题,可见你思维敏锐,见解深刻、全面,有独到之处。给了那个时代过来人正想听到的,出自于后生代们的答案,给了那时代人的…定义,应该谢谢你。不因为同时代人的老三的爱情故事,象我这把年纪的人在这里说情论爱,不说别人,自己也会笑话自己。正因为自己曾有与老三相似不尽是的爱历而留藏在了心中一个自己至今也说不清道不尽的、不易启口的“疑惑”:初恋的感觉至世难忘,初恋的情人同生活在一个天地两个屋檐下,偶尔见面,心神传递的机缘避免不了。面对着今天追求物欲享受的灯红酒绿环境,人的私欲极易膨胀。此一时彼一时,已不青春的我们是继续着用心去感受对方还是去圆一次年轻时想圆而未圆的另一个梦呢…?实实在在是一个心结。时时颇有红楼梦里的宝玉,黛玉“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一样的心灵惋叹!


      8楼2012-10-19 13:46
      收起回复
        感谢2004如此高的评价,我愧不敢当。作为过来人能得到你们的理解,我心足矣。


        10楼2012-11-02 02:14
        回复
          雪花纷飞hi:去细琢丹娘挺着大肚子在丈夫的陪同下巧遇静秋们的那埸景、那对话即可明喻…


          13楼2012-12-18 00:05
          收起回复
            雪花纷飞hi;你细看电视连续剧“山楂树之恋”第30集近末尾镜头静秋去勘探队找老三讨“说法”,巧遇长林,两人来到勘探队正遇上丹娘陪同老三从队部上吉普车返回…静秋责询老三;你是要和丹娘结婚是吗?老三答;是…。为此老三挨了长林一顿痛揍…。第32集中情:静秋陪同钟萍到医院检查钟萍是否怀孕…出医院大门转角处瞅见丹娘挺着大肚子在丈夫的陪伴下买水果…从钟萍热嘲冷讽丹娘的那几句话里,你可明喻老三与丹娘的假结婚…还有丹娘对静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用心去感受…爱。“山楂树之恋”的情感迭复在31-32集的一些镜头里达到高潮,特别是静秋听了钟萍的自述加点拨,静秋自悟出老三的人性闪光点;“不是他得不到(静秋),而是他主动放弃的…”。不能不为之感叹!


            17楼2012-12-26 22:32
            收起回复
              雪花纷飞hi;你是对照原著,我是分柝电视剧,两人都有出处和道理,并不矛盾。我个人浅识;艺术作品只要不违背其核心思想,一些生活细节是可以加工或者省略的…只要它点出了主题,其故事情节又能感动人,就是一部好作品。我粗览了小说,确实写得好,但其里面未必就没有艺术加工,如果作者把她的生活原样搬上作品,谁看? 我钟情于电视剧,是因为活生生的人物表情、故事场景再现,更能打动人些。


              18楼2012-12-28 1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