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官途吧 关注:184,653贴子:2,990,251
  • 2回复贴,共1

《第九区》 不一样的科幻电影,值得你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eill Blomkamp是从哪冒出来的,相信《第九区》上映以前全世界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履历表中最辉煌的一页不是他曾用多么有限的$导出多么惊世骇俗的作品,而是他作为Peter Jackson殿下的弟子,得到了师傅对制造光怪陆离角色形象及视觉**的真传,所以,《第九区》在Peter殿下的高徒,Neill Blomkamp的打磨下成为了一部血结合血腥、癫狂等B级片元素与紧张、写实、大气等科幻元素的惊悚杰作。
在《魔戒》三部曲诞生之前,Peter就作为一名B级片的忠实拥趸把好莱坞闹腾的够呛,《宇宙怪客》、《群尸玩过界》、《恐怖幽灵》...无一不是血肉暴力&离奇想象的结合体。《魔戒》之后,Peter殿下做为好莱坞活着的最伟大导演之一,已达到了没有中意IDEA绝不出手的高度,年轻时的B级片理想怎么办,只好出资做制片,让爱徒代为完成。
电影拍摄前,Peter殿下掏出3000万$让Neill自由支配,如果是拍都市喜剧,这3000万$对于从未拍过正规长片的小导演来说还真是挺可观的,可人家要拍的是CG、军队、重型武器一个都不能少的科幻片,区区3000万$的投资好像有点抠门,而据《好莱坞报道者》介绍,片中几乎全部外星人都是CGI制作!真佩服Neill的资金控制能力,片场的缺钱窘相也可想而知。
又一部手提摄影纪录片
去年冬末,一部用纪实方式拍摄的《科洛弗档案》横空出世,以超低成本在1月烂季爆出首映3日4000$的惊世开局,虽然碍于品质平庸最终未能破亿,但该片手提摄影+纪实带来的真实观影效果还是为好莱坞开辟了一条比较新颖的拍片形式。可能是碍于被嘲东施效颦的心理负担,《科洛弗档案》的纪录片模式并未被片商们广泛使用,今年夏末的《第九区》可算是第一部像模像样的“跟风之作”。
不同的是,《第九区》并未像《科洛弗档案》那样通片使用纪实手法来拍摄,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将剧情&纪实溶为一体。纪实部分穿插着采访、电视新闻、监视器录像等多种叙述手法,而剧情部分却与普通科幻片无异。你可以说《第九区》纪实的不彻底,但因此前已有《科洛弗档案》为了坚持纪实而削弱戏剧冲突、阻碍剧情发展的先例,所以导演Neill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应该说是非常明智的,也正这些叙述手法的穿插结合,才使《第九区》具备了紧张、写实、大气、娱乐性等科幻片需具备的所有要素。
当贫民窟里注满了外星人
将在其他科幻片中一向势强的外星人赶到贫民窟(片名《第九区》的所在地),并受尽人类的残暴虐待,《第九区》的故事实际上暗藏着种族歧视这个棘手的社会问题。不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永远无法了解他人的痛苦,向对方实施酷刑的同时却在抱怨人家弄疼了你的手,当人类与外星人生活在一个星球,人性残酷、阴险的一面被完全激发出来,《第九区》在用一种辛辣直接的方式为人类敲响警钟,于是,一个顶着全世界舆论压力将“反人类”意识付诸于行动的非典型英雄角色Wikus诞生了。
Wikus这个人物出场时的表现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婆妈、唠叨、道貌岸然,他的确是对待贫民窟里外星人态度最友好的一个,但也只是一派衣冠禽兽中的一员而已。直到他不小心将外星人花20年时间研发的“流体”喷到脸上,开始了他的变异之旅以后,才深刻体会到人类对外来生物实施的暴行。这里要狠狠的夸一下导演Neill的处理方式,在几乎没有纪实手法的辅助下,在剧情已经往俗气靠拢的情况下,导演用沾满血肉的摄像头,将人类为了违规实验而将弱者推至绝地的卑劣嘴脸揭露的酣畅淋漓!
而对于那个荡气回肠的结局,任何语言在它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Wikus为了掩护一对外星人父子GO HOME而真的变成了那个在人类眼中恶心丑陋的异类,在废墟中为妻子折一朵小花,导演将一个残酷的结局丢给观众,刺激观众去思考,并让这种绝望如台风过境一般在观众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1楼2012-10-11 23:29回复
    没有人看过这部电影么?


    2楼2012-10-11 23:41
    回复
      2025-08-30 21:4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起


      6楼2012-11-04 14: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