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来贴拙作说说我对格律的理解吧。
记梦
寻幽入深巷,路尽有人家。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黛瓦生春草,莓墙落乳鸦。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帘风乱絮,几点雾沾花。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寂寂无人语,空闻琴与琶。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个是前两天写的一首规整的五律。好不好先不管它,重要的是我要说在没有更改平仄以前,不如现在好。
首先是路尽有人家的家字,定下来这首诗是麻韵的,这个韵自己很喜欢,总觉得有点点童谣的感觉,适合写一些温和清远的景致。
第一句是特种拗救。
颔联原本是黛瓦生春草,莓墙度红杏,通联写一种颜色之美。但是红杏是出韵也不合辙的,所以按韵索字,找到了鸦,这样一来,不但静中有静不似原来死板了,而且颜色也统一到冷素清净上来,更符合意境。
颈联本来是一帘风中絮,几点雾里花。又是不和平仄的,所以改为了风乱絮和雾沾花,用动词置换了量词,也增加了动的效果。
尾联开始只想到了前半句而没有想到后半句,纯粹是从麻韵里面挑字,找出来琵琶的琶字才成了句。最开始想到的是琴与琶,但是经过建议也觉得两种乐器,声音太大了,不太合意境。于是再根据平仄去想,这里的平仄可以使仄仄平,和平仄平,琴与琶是平仄平,所以试着改为仄仄平,于是想到了断续琶,这个组词虽然并不出现在古诗中,但是我觉得还是比较说得通的,不过并不是最好。所以还在纠结。
不如大家给点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