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吧 关注:39,398贴子:779,492

回复:【原创】十年,十年(三国策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策见周瑜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心中更气,不由怒道:“是什么?你倒说说看看。”
周瑜被孙策陡然加重的声音吓了一跳,却实在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他,反正孙策在自己面前总是阴晴不定的,只怪自己还被他吃的死死的,正要发话,却听孙策怒道:“我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多了,譬如说一心一意,不滥交。”
饶是周瑜脾气好,也经不起孙策如此说辞,高声怒道:“孙伯符,用不着指桑骂槐,有什么话不如开诚布公的说开好了,我周瑜做得正行得直,不怕你胡说。”
“我胡说?”孙策冷笑着,“你前夜里怎么说的,我孙伯符跟你表白就是世俗难容,转眼你便与人同进同出,还同睡了呢,怎不怕世俗难容?”
周瑜冷笑了几声,原来是为这个,昨夜里确实多饮了几杯,否则必是给蒋干另安排房住的,可就是同榻怎么了,他周瑜与蒋干年幼相交,同榻还少么?又不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值得孙伯符一早便像审贼一般么?想着倒消了几分气,嘴角不由起了个弧度,不再理会孙策,只向案边椅上坐了。
孙策正在气头上,却见周瑜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更是火上浇油,顾不得脸面高声吼道:“你这是什么态度?做了还意犹未尽么?”
周瑜笑道:“伯符兄,我尊称你一声伯符兄,可并不代表你真是我的兄长,更不代表你可以管我的私事,我交什么样的朋友,夜晚与什么人同榻而眠与你并不相干,左不过伯母已给你看好了人家,我劝你还是管管自己是正紧。”
“什么看好人家?你别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倒来委派我的不是,几时我母亲去看人家了,你倒给我说清楚。”
“说清楚什么?你的事我也懒怠管,你也休要再打我小厮的主意,什么孙左周右,没得叫人笑话。”
却听孙策几声冷笑,怒道:“好,好,好,你可是说前日里我母亲与伯母上香一事,我倒不来说你,你还敢挑头,那日伯母央我母亲一道给你看未来媳妇儿去了,江家的大姑娘,生的姿色秀丽,倒配得上你。”




71楼2012-11-02 08:59
回复

    第三十一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 5
    却听孙策几声冷笑,怒道:“好,好,好,你可是说十五我母亲与伯母上香一事,我倒不来说你,你还敢挑头,那日伯母央我母亲一道给你看未来媳妇儿去了,江家的大姑娘,生的姿色秀丽,倒配得上你。”
    周瑜一愣,细细回味他母亲那日的作风,看起来孙策说得不假,倒像是真的在给自己说媳妇一般。
    孙策犹不解恨,只在一边恨恨道:“你母亲颇是满意,只等你父亲回来便去提亲的,早则今年年底,迟则明年开春,必是娶进家门来的,江大姑娘人长得好不说,家里又是长女,极会理家,必把你管得死死的,看你以后还能不能跟姓蒋的同塌而眠。”
    周瑜心里发笑,这话里的酸味都漫出来了,只觉得醋气冲鼻,偷眼瞧瞧孙策,似也不像刚才那般讨厌了,可是就算不讨厌也并不代表孙策可以管自己的私事,话还说得这么难听,说到底是一点也不信任自己,自己怎么会。。。。。。
    “算了,伯符兄,你我之间必是有些误会,搁过不提了好么?你今日这么早来找我,还有些别的事么?”
    孙策长长叹了口气,“我也不耽误你前程,我在你面前也不过是个笑话,你就当我从来未说过哪些话,全当他是个屁。”
    周瑜不由“扑哧”笑出声来,“说过就是说过,怎么可以当做是个屁,就算是个屁,还有异味的啊。”
    


    72楼2012-11-02 09:01
    收起回复
      2025-11-04 05:27: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还真当我说话放屁啊,周瑜你太过分了,你。。。。。。你把碧水剑还我。”
      周瑜一愣,倒没想到孙策竟如此开不起玩笑,不由冷笑,“当真要还么?”
      孙策本是冲口而出,却见周瑜这样一副态度,也硬了起来,“自然要还,碧水剑是我家传至宝,只可托付给倾心相交之人。”
      “好,那你拿去。”周瑜说着便开了书柜的暗盒,从里面取了个长布包,扔给孙策道:“我早说过不要,你硬塞给了我,如今又来索要,好没有道理。”说着眼眶儿倒有些红起来,心里不由委屈万分。
      孙策接过时,见碧水剑拿上好的丝绸包了,丝绸布包倒与他的“游龙枪”一个料子,一个画面,心里便有些后悔自己说话莽撞了,千不该万不该问周瑜讨还碧水剑,倒一点回转的余地也没有了,他生性刚直霸道,从不肯服个软,双手使劲的握了握剑柄,解了布包挂在腰间,转身往软椅后提了包裹,跨了枪就要往外走。
      周瑜猛然瞧见,不由惊慌道:“伯符兄,你要去哪里?”
      孙策笑了笑,神色不胜凄凉,轻声道:“反正你也说了媳妇儿,这里也没我什么事,不如去洛阳走一遭,能助我父亲一臂之力自然最好,要不然见见世面也总比在这儿看着你这张臭脸好。”
      周瑜见他说话带着几分赌气,忙好言劝道:“你这一走,丢了伯母众弟妹如何是好,战场无眼,你是孙家长子,可不要鲁莽行事。”
      孙策兀自背对着周瑜,声音竟有几分呜咽,“母亲与弟妹在周府,我放心的很,你不会亏待了他们。”说着疾步出门而去。
      “孙策,你个混蛋。。。。。。”

      


      73楼2012-11-02 09:01
      回复

        第三十二章 歌不尽乱世烽火(1)
        夕阳古道,北风惨栗,道边的白杨树粘满霜雪,尽是树挂,道边的河流也失去了往日的欢腾,似乎恬静的睡着了,只在夕阳下泛着凌冽的光芒。古道上,两骑骏马一左一右飞驰而过,左侧的蓝衣少年神情倨傲,霸气外露,偏生得神姿俊秀,长身玉立,此人便是人称“小霸王”的孙策了;右侧少年一身大红袍子,脸色明显要柔和些,观其面容,倒比蓝衣少年更加俊俏几分,只眼神中射出点点精光,一看便知是足智多谋之人,不是周瑜是谁。两人挥鞭赶马,足足又赶了大半个时辰,直至天彻底暗了下来才找了个山坳将马系了取火休憩。
        孙策就马鞍上取了水壶扔给周瑜,“要不是你在路上拦截纠缠,也不至于现在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语气有几分抱怨却又欢喜。
        周瑜提着水壶猛灌了几口,才缓过气来,孙策在一边道:“这水是凉的,慢些喝,别待会又喊冷。”
        周瑜只顾围着火堆烤火,不去理他,孙策在那里又絮叨开了,“你要跟了来也没什么,你倒是准备点东西啊,就空着手骑个马就来了,也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话意还是抱怨的,却连傻子也听得出来语气里却带着浓浓的幸福味儿。
        周瑜瞥了孙策一眼,心里有气,若不是他早上说走就走,自己怎么会就这么跟了出来;若是他在半路听自己劝阻,待准备好了东西再一起出发,现在又怎会这样狼狈,倒还数落自己的不是,真是越想越气,讥讽道:“有这些力气,不如想想晚上怎么过,冻也要冻死了。”
        孙策笑了笑,“你只管把心放肚子里,我还能害你不成。”说着又捡了些柴火堆在边上,方便睡觉时用。又拿马刀割了些茅草,找了个平整的地方铺了,将他自己的坐骑牵了,在马耳边嘀咕了几句,那马像是听懂了一般,便在茅草边躺了下来。
        周瑜只看得哑然失声,他本以为割了茅草是给他两个睡的,却不曾料到是给马睡的,脸上不由红了红,幸亏映着烛光,孙策未曾看得分明。
        却听孙策高声叫道:“你把披风解了拿过来。”
        周瑜心下奇怪,但这些天与孙策相处下来,知道他在正紧事上不会瞎咋呼,只得亲自捧了过去,却见孙策一边将披风齐整的铺在茅草上,一边说道:“取着马腹的温度,晚上睡觉就不冷了。”
        周瑜奇道:“你把披风都铺下面了,拿什么盖?”
        孙策指指自己身上的披风道:“不还有一领么?”
        周瑜心里隐隐感动,脱口而出道:“那你自己呢?”
        孙策双眼盯着他,就跟看怪物似地,“我当然睡你边上啊,难道你要我在火堆边坐到天亮啊,就你一人会冷,我是铁打的不成。”
        周瑜脸上一红,嘟囔道:“早知道你没按好心。”
        “你早上不是说了么,同塌而眠怎么了,又不干什么见不得人的龌蹉勾当,再说了,就算干了,也没人瞧见不是,哎呦。。。。。。你属狗的啊,乱咬,要不是我衣服穿得厚。。。。。。”


        81楼2013-01-19 11:39
        回复

          第三十四章 歌不尽乱世烽火(3)
          怀里熟睡的人儿似乎听进去了,抽泣了一阵沉沉进入了梦乡,孙策心里感慨兴奋却怎么也睡不着,只瞧着周瑜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公瑾,你放心,从今往后,我只一心一意对你,绝不负你。”
          一夜好眠,周瑜轻轻动了动身子,那人却紧紧的抱着,周瑜心里长长叹了口气,昨天到底还是。。。。。。却见孙策轻轻的打着鼾,大约是他动了动的关系,只见孙策手不由自主的抓着披风紧紧的往他脖子里塞,周瑜脸上发烫,心里却隐隐有股甜蜜的汁液在流淌。
          不声不响的等了会儿,孙策伸了个懒腰,睁开朦胧的双眼,却见周瑜脸色红红的注视这自己,雪肤乌发,眼神如同溪底青苔般柔软,只觉得眼前焕然发光,岁月竟如此静和美好,不由笑道:“好长的觉,要是以后一睁开眼就能看见公瑾就好了。”
          周瑜脸上红晕不退,心里却嘀咕着,今日怎么这么好,倒唤起“公瑾”来了。见他已彻底醒了,便起身道:“我们今日早些赶路,好找个舒服点儿了旅店住住,明天就能到洛阳城外了。”
          孙策“嗯”了声,破天荒的没有打趣,周瑜见昨日靠着的坐骑早自己找草去了,自己的马儿却还栓在哪里,笑道:“你的马儿倒是听话。”
          “那是自然,”孙策言语中颇有自豪之意,“这是一匹难得的好战马,还是我父亲前年生辰之时送的,也跟了我两年了,只是没有名字,公瑾,你给他取了名字好了。”
          周瑜笑道:“我哪有你的文采,什么孙左周右的,多会取名字。”
          孙策脸上一红,轻声道:“我只是想着你每天叫这个名字,就能想到我,我老家在富春江畔,那里的习俗是夫在左妻在右,所以叫孙左周右,哎呦哦,你别生气,我下次不敢了。”
          周瑜抬起脚,作势又要补上一脚,孙策早一跳一跳逃开了,边逃边笑道:“周公瑾谋杀亲夫啦,快来人,周公瑾谋杀亲夫啦。。。。。。”
          周瑜气极,大声吼道:“闭嘴,再吵阉了你。”
          孙策笑道:“你要阉了我,吃亏的可是你自己哦,反正我是不会让你离开半步的。”
          周瑜听闻羞红了脸,转身取了披风系上,上了马疾驰而去,孙策在后面笑吟吟的追着,“公瑾,你等等我。”
          两人越往北走,人烟却越来越稀,不时由饿殍横尸路边,周瑜越看越心惊,回头道:“伯符,这儿离洛阳至少还有一天的路程,就已经这幅模样,真不敢想象洛阳城现在已经怎样一副景象。”
          孙策下了马,细细看了看才道:“有饿死的,也要被杀死的。”说着指了道边一具几成骷髅的尸体道:“这大约是被割了肉吃掉的。”
          周瑜胃里一阵恶心,“你怎么知道?”
          孙策神色肃穆,“这样大冷的天,不可能是腐烂所致,他全身已无一片完好的肉,脸上却凝固着笑意,大约是自愿给家里人吃掉的。”
          周瑜愣了愣,想不到孙策为人霸道,却能如此心细如尘,心里不由佩服了几分,两人见路上尸体甚众,只能慢慢前行。又走了数十里路,却远远瞧见一大群人争相涌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胜风尘的模样。


          83楼2013-01-19 11:41
          回复

            第三十七章 尘缘从来都如水(1)
            “什么不要还你,是你强要了回去的。”说着撇了撇嘴,甩出一句“谁稀罕。”到底伸手接了去。
            两人嬉闹了一阵,孙策正燃了火堆,忽然一些细微的声响传入耳膜,孙策双目四望,笑道:“公瑾,果然不出你所料。”
            周瑜取了碧水剑在手上,却见孙策脸上不动声色,只高声叫道:“哪里的朋友,出来见见,黑灯瞎火的,别伤了和气。”
            倒一副黑道中人的派头。
            果然见树影后涌出十数个人,衣着破烂,脸上却凶相毕露,打头的一人喊道:“我兄弟众人穷的没法,欲借两位小兄弟的马匹行囊一用,你两位可速速离去。”
            孙策回顾了周瑜一眼,见周瑜面上也十分的平静,便笑道:“我们兄弟二人路上粮食盘缠已用尽,只剩马匹还需明日赶到洛阳,不便相送,尔等快快离去,免得小爷起了杀心一个不留。”
            却听匪徒间传来阵阵讥笑之声,一壮年汉子发话道:“老大,你瞧这两个小子嬉皮嫩肉的,必是富家子弟,尤其那个红袍的,看着就叫人欢喜,不如一起劫了去叫兄弟们玩玩,玩厌了还能卖个好价钱。。。。。哎呦。。。。。。”
            “怎么回事?”匪徒中一片喧闹。
            “哎呦,老大,有人拿石子儿偷袭我。”
            “不是偷袭。。。。。。”话音未落,孙策一枪刺到,口发秽语之人应声而倒。
            孙策冷哼一声,已把枪头拔了出来。
            不过霎时的惊讶,这帮匪徒也是在刀口舔血的,急拔了刀来战孙策,孙策举枪高声狂笑。
            “公瑾对不住了,你送得好枪,用这卑贱的血开封了。”
            话音立时埋没在一片刀抢交错的崩裂之声,不时有惨叫声传来,周瑜回身将碧水剑悬于马匹之上,自取了水灌了几口,忽然若有所悟,急忙转身道:“伯符,留着那个孩子。”
            枪头硬生生的收住了,孙策喘着粗气不悦道:“你倒是早些说。”
            周瑜急忙赶过去时,却见那孩子早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战栗,年纪不过十三、四岁,模样倒还清爽,只是全身散发着异味,这样的冬天却只一件破裳,裸露的小臂尽是青红淤青,周瑜见孙策的枪头依然指在孩子的项间,急忙拦道:“伯符,若不是这个孩子,你我险些丧命。”
            孙策莫名其妙,“此话怎讲。”
            周瑜见那孩子此刻才恢复了三分人色,却只盯着自己的水壶,赶紧递过去道:“先喝一口吧。”
            孩子眨巴了几下眼睛,颤声道:“我会弄脏水壶的。”
            孙策一把抢过水壶塞过去道:“叫你喝你就喝,哪那么多废话。”
            许是孙策气力大,那孩子又吓得不轻,竟一跤跌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了。
            周瑜横了一眼,轻声叹了口气,只得过去伸手道:“我们先过去火堆边坐,这里血腥气太重了。”
            -----------------------------------------------------------------------------------------
            注,标题由来,取自偶尔看到的一句诗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90楼2013-01-22 18:53
            回复

              第三十八章 尘缘从来都如水(2)
              周瑜横了一眼,轻声叹了口气,只得过去伸手道:“我们先过去火堆边坐,这里血腥气太重了。”
              那孩子盯着周瑜的手,露出疑惑压抑的眼光,周瑜见他甚是犹豫,小小年纪必是吃够了苦,又生出三分恻隐之心,便笑道:“走吧。”
              那孩子犹豫了会儿,终于伸出手来,似又考虑到什么似地,急将手缩了回来,在衣襟上狠狠的擦了几下,才羞涩的将手交到周瑜手上,周瑜笑了笑,略使力气便拉了起来往火堆边去了,却见孙策早已盘腿坐了,正拿丝巾细细的擦着枪,见周瑜带了孩子过来,只不解的看着他。
              周瑜安顿孩子坐下,笑道:“你先喝水吧,伯符他脾气不好。”
              孙策气得翻了个白眼,心里更惊讶,“有必要对了小贼寇这样好吧。”
              却听周瑜温和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孙策更气,没见得对自己这样温和过,想着便在肚子里把自己骂了几回,这醋的对象也太差了吧。
              那孩子偷偷看了眼周瑜,小心翼翼的道:“吕蒙。”
              “吕蒙,好名字,白日里伯符分粮的时候,你频频向我使眼色,莫非这匹贼寇当时就盯上了。”周瑜轻声问道。
              吕蒙轻轻点了点头,低着头道:“你们这样的大好人,他们不应该抢的,沿路抢劫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他们混迹于灾民之中,看见略有富裕的,便都劫了杀了。”
              孙策脸上红了红,看来刚才他有所误会,若有所悟般的道:“所以刚才的声响也是你故意弄出来的。”
              吕蒙见孙策也对他和颜悦色,脸上才褪去了恐惧之色,轻声道:“他们本想等你们睡熟之后动手的。”
              周瑜点了点头道:“吕蒙,你心中自有正义邪恶之分,又有急智,不可再与这样的人为伍,时间长了就真的误入歧途,不能回头了。”
              吕蒙听了,脸上羞红,眼中却涌出泪水来,哽咽道:“我自己知道,可是老大说只要我听话,他们就给我钱给我娘治病,我娘快要死了。”
              孙策听了叹了口气,转头对周瑜道:“这也难怪他,还是个孝子。”
              周瑜见吕蒙坐得艰难,心中若有所思,便对孙策道:“你包袱里不是有金疮药,拿来,我看他伤得不轻。”
              孙策起身,将游龙枪插进土中,转身往马背取了递给周瑜,周瑜却红着脸道:“你往那边转转去,这上药也没什么好看的。”
              孙策哑然失笑,不由叹道:“你这个人,有时候就是拎不清,莫非他是女孩子不成,若真是女孩子,你不是也看不来么?”
              却见周瑜、吕蒙两个脸比火堆都要红,都快烧起来了,只觉得莫名其妙,只得拔了枪踱了开去。
              周瑜转身道:“好了,我给你上点药。”
              吕蒙忙起身道:“不可,哪里很脏的,不能。。。。。。”
              周瑜见他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满脸羞愤之色,心下不忍,将药递过去道:“那你自己上药吧,我刚才见你走路的姿势,别是发脓了,那地方。。。。。。以后倒不好治。”说着也跟着孙策的方向而去。


              91楼2013-01-22 18:53
              回复

                第三十九章 尘缘从来缘如水(3)
                周瑜见他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满脸羞愤之色,心下不忍,将药递过去道:“那你自己上药吧,我刚才见你走路的姿势,别是发脓了,那地方。。。。。。以后倒不好治。”说着也跟着孙策的方向而去。
                孙策正依在树边发呆,见周瑜跟了来,便问道:“这么快上药上好了?”语气中倒颇有几分不屑。
                周瑜朝不远处的尸体堆看了眼道:“下手也太狠了。”
                孙策怒道:“本来打一顿打发了也就算了,谁叫那人出这样的龌蹉念头,不杀不能平我愤。”
                周瑜一惊,知道是刚才匪人出言侮辱他,孙策才起得杀心,不由生出了几分感动,却听孙策又道:“干那个事,真会疼得连路也走不了么?”
                周瑜不知孙策所指,问道:“什么意思?”
                孙策却轻声道:“那个金疮药有用吗?要是有用以后倒要多备几瓶,我去年查书籍说要用消炎润滑的膏药。”
                周瑜楞了会儿才会意出孙策的话中之意来,不由羞红了脸,狠狠的投了几把眼刀,心里却知道这对孙策使毫无用处的,转念一笑道:“伯符如果真心喜欢公瑾,公瑾心里也是感动的,只是我受不得痛,我希望将来用药的是伯符,等伯符考虑好了,随时可以开口。”
                说着伸出右手,轻轻的抚摸孙策的脸颊,促狭道:“这皮肤水嫩的,大爷喜欢。”
                孙策膛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只盯着周瑜两眼射着不可置信的光芒,结结巴巴道:“你。。。你说的是真的。”
                周瑜心情大爽,笑道:“你还有时间,仔细去找找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药物,爷尽量不弄疼你。”
                回头却见吕蒙捧着个药瓶,惊诧的看着他们两个,周瑜一阵羞愧,急忙道:“这个。。。吕蒙,你别误会,我和伯符闹着玩儿的。”
                “啊?闹着玩儿的呀,吓死我了,那我就当你刚才什么也没说过。”孙策故作轻松的向吕蒙迎去,亲切的笑道:“吕蒙,你上好药了呀?”心里却暗暗感激,真解了围了。
                吕蒙心里轻声笑了笑,正色道:“吕蒙山里野童,幸得两位兄长所救,现下告辞了吧。”
                周瑜楞了楞道:“你一个人上路吗?你年纪这么小,还是跟我们一起去洛阳吧。”
                吕蒙脸上立刻浮了层忧戚之色,“谢两位兄长好意,只是我得去找我娘,就算真的已经不能救了,我也得回去陪她最后一程。”
                孙策周瑜两个皆是孝子,听得吕蒙之言,不由也心下难过,周瑜更是叹了口气道:“我出门也未通知我母亲,真不知道她急成什么样了。”说着从腰间解了玉佩交到吕蒙手上道:“我们身上确实没带什么银两,这是块上好的青玉,还能换几付药,你也莫说不要,这玉对我来说不过身外之物,若是用在该用的地方,倒是能救你母亲一命,只是再也不要跟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莫要失了骨气。”
                吕蒙攥着青玉,两眼早不争气的滴下眼泪来,说话也带了鼻音,“大恩不言谢,以后若是还能与二位兄长相逢,只要兄长们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93楼2013-01-23 18:13
                回复
                  2025-11-04 05:21: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四十章 尘缘从来缘如水(4)
                  吕蒙攥着青玉,两眼早不争气的滴下眼泪来,说话也带了鼻音,“大恩不言谢,以后若是还能与二位兄长相逢,只要兄长们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三人抱拳告别,周瑜怜他年幼,又是深夜上路,一直目送出很远,吕蒙也不时回头来望,直至整个身影没入黑夜之中,孙策笑道:“再看再看,不如跟了去算了,平日里这么冷的一个人,他倒是投你缘。”
                  周瑜黯然了会儿方道:“我只是想着你我出生在丰食鼎盛之家,平日里父母也不肯为难半点儿,哪像吕蒙,小小年纪已历经人世险恶,却还能保持着做人的良知,实属不易,你说过,人在最困顿的时候,肯定希望有人能帮着一把。”
                  孙策拉了周瑜坐在边上,填了块柴道:“所以,你是为了我的话帮助吕蒙。”
                  周瑜不自觉的拉了拉披风,把自己包得更严实些,连着帽子遮住了大半个头,“不是,我只是不想欠了人情下来。”
                  孙策点了点头,伸手去解周瑜的披风,周瑜惊的弹跳起来,羞道:“伯符兄,你不要胡来。”
                  孙策眯着眼睛叹了口气,“公瑾,你能不能不要时时想着这事,就算你想要,这大冷天的我也没兴趣啊,再说你我都没娶过亲,我还。。。还没经验呢。”
                  周瑜呆了呆,任由孙策替他解了披风,只觉得冷风吹着更加难以阻挡,孙策夹了披风坐在火堆边,敞了双臂道:“快坐过来。”
                  “不要。”周瑜脱口而出。
                  “你刚才的提议我会仔细考虑的,所以,现在,不要顾虑,过来,这样冷得夜,我们必须互相取暖,否则只能冻死了。”
                  周瑜扭捏了会儿,到底熬不过冷夜,便在孙策身前坐了,孙策手上一用劲,周瑜整个人倒进他怀里,幸亏是背对着,否则以周瑜脸上的惊愕羞涩的表情,孙策必要取笑半日的。
                  孙策拿了披风盖在周瑜身上,双手环在他胸前,自己却将头抵在周瑜肩头道:“公瑾,让我靠着休息会儿,折腾了这大半夜,明儿我还要去会战神呢。”
                  周瑜颤了颤,问道:“不是去汜水关伯父处么?”
                  孙策迷糊着,“唔,公瑾不安好心啊,叫我让父亲打死么?”
                  周瑜一愣,这要来洛阳的话,纯粹是诓自己的呀。
                  “伯符。。。。。。伯符。。。。。。“
                  回应却只是轻轻的鼾声。
                  明天就要到洛阳了,也许只能到虎牢关外,路上逃难的人说吕布已屯兵虎牢关外,明天必会约战,伯符此去必是要一偿夙愿的,孙伯父屯兵汜水关,一时三刻还得不着消息,自己的父亲可是随在军中,掌管这全联军的粮草,明日一旦识破,叫自己怎么办好?
                  这个孙伯符,做事情从来不肯前前后后仔细考虑番,想着怎样就怎样,叫自己怎么办好呢?
                  却听孙策在那里自言自语道:“公瑾,公瑾,你说怎样都好,我不为难你。”
                  “伯符,你还醒着么?”连唤了几声,那人却依旧轻鼾声不绝,才知是梦话,不由轻轻叹了口气,明天,明天要怎样过?


                  94楼2013-01-23 18:13
                  回复

                    第四十一章 自是英雄出年少(1)
                    周瑜睡得迷迷糊糊间,只觉得一股冷风直侵进身体,浑身打了个寒颤,睁开眼看时,见火堆已熄灭了,正迎着寒日的日出,红彤彤的耀眼,照得苍茫大地更显孤寂。
                    周瑜转了转酸痛的脖颈,见孙策睡意深重,只得轻轻的扭了扭酸麻的腰肢,不对,好像有什么硬物顶在腰上,周瑜立刻反应了过来,孙策你真不要脸,脸上却似染上了胭脂一般。
                    轻轻的唤了几声,那睡梦中的人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周瑜只好试着挪开一点儿,却被孙策抱得更紧了。
                    “你还要装睡到什么时候?”
                    “唔,没有装睡,唔。。。你动了我才醒的。”孙策迷糊不清的嘟囔着。
                    “那可不可以放开你的手,我腰都断了。”
                    “额?”孙策抬起头,“哎呀,脖子断了。”放开周瑜,孙策使劲的揉捏自己酸胀的脖颈,“这一晚上睡得太不舒服了。”
                    周瑜顺势从孙策怀里钻了出来,看了会儿日出,只见红日周围,霞光浸染,云彩轻舒漫卷,心里不由开阔了几分。催促道:“快点,我们出发吧,今天你可以看看吕布不世出的神将风采了。”
                    孙策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忙打点了东西,周瑜见孙策满脸的兴奋样,不得不提醒道:“伯符,你我父亲都在军中,此次去,只可以看,不可以露面,不要给孙伯父和我父亲惹了麻烦,你要显神威,以后有的是机会。”
                    孙策正色道:“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我昨夜见你哀声叹气不敢安睡,大约就在愁这事儿吧。我说过我不会做让你为难的事的。”
                    周瑜见说,才稍稍放了心,两人赶马至大路,果见沿路三三两两血肉模糊的士兵越来越多,孙策见路上有些连血迹都还没干透,便下了马,挑了两副像样的盔甲与周瑜一道穿了,找了僻静的地方,才敢到虎牢关外,挤在一堆士兵堆里,倒也没什么人注意他两个。
                    却见董卓军中一红脸将军挑着一方赤绩,在联军寨前大声叫骂,“爷是关西华雄,何人前来应战?”孙策一看,险些连心脏都蹦出了喉咙,轻声道:“那赤绩好像是我父亲的。”
                    周瑜心里一惊,忙问道:“你可看清楚了?”
                    孙策被他一问,倒又有些疑惑起来,却见从联军寨中驰出一员骁将,打马便与华雄厮杀起来,战不三个回合,便被华雄斩于马下。周瑜见不得这般血腥,不时将眼光转向他处,孙策却在心里暗暗为华雄叫好。
                    却见联军寨中又打马出来一员提斧大将,不过三五回合,又被华雄一刀斩了,周瑜在一边道:“联军中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么?我看他们连你一分都不及。”语气中颇有自豪之意。
                    孙策心里高兴,忽道:“拿得出手的来了。”
                    周瑜再看时,见一布衣将身长九尺,胡子垂在胸前,倒有二尺来长,丹凤眼,卧蚕眉,面色比华雄还要红上几分。却听联军钟楼之上鼓声大作,喊声四起,如山崩地裂一般,却见那长须汉子手持青龙大刀,更不搭话,只一踢马肚,那马却像箭一般飞身出去。


                    96楼2013-01-25 09:02
                    回复

                      第四十二章 自是英雄出年少(2)
                      周瑜再看时,见一布衣将身长九尺,胡子垂在胸前,倒有二尺来长,丹凤眼,卧蚕眉,面色比华雄还要红上几分。却听联军钟楼之上鼓声大作,喊声四起,如山崩地裂一般,那长须汉子手持青龙大刀,更不搭话,只一踢马肚,那马却像箭一般飞身出去。
                      周瑜正欲细看,却见寒光闪处,血花飞溅,直有数尺之高,那长须汉子一个飞身上前,提了华雄人头,策马奔入寨中。只看得众人膛目结舌。
                      孙策道:“只不知为何不乘胜大军掩杀过去。”
                      周瑜笑道:“人多意见多,怕是还没商量好吧。”
                      却见董卓大寨中拔了“华”字旗,自有小兵来收了华雄的尸体,联军寨中笑喝声震天。
                      “怕就要笑不出来了。”
                      孙策不知周瑜所指,周瑜朝董卓营里努了努嘴,孙策再看时,却见营寨前挂了“吕”字旗,迎风招展,不胜威武。
                      孙策心里激动,便有人来发窝头,周瑜将自己的份又让了一半给孙策,孙策道:“我一个够了。”周瑜笑了笑,塞到孙策手上,叹气道:“保留点力气,过会子用得上。”
                      两人相视一笑,孙策心里甜滋滋的,到底还是周瑜了解他。
                      正午过不多久,便有小将挑了一个首级出来叫唤:“渤海太守袁绍可在,尔等图逆,太傅袁槐首级在此。”
                      袁槐是袁绍、袁术亲叔父,只听联军寨中传来号哭之声。不一时却见一中年将军率军马列兵成阵,旗子上书一“王”字,孙策小声道:“大约是河内郡太守王匡。”
                      周瑜点了点头,“送死来了。”
                      果见董卓寨中鼓声雷动,士兵呼喝之声震耳欲聋,却见一青年将军率三千铁骑来迎,为首旗帜上“吕”字迎风而舞,却见那将军身下战马,浑身上下如火炭一般鲜红夺目,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只一出营寨,便嘶喊不止,端的是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正是“马中赤兔”,孙策看得连眼睛都直了。
                      再看那青年将军,顶束发金冠,身披烂银百花战袍,脸如冠玉比日月耀眼,身长九尺顶天立地,弓箭随手,手持方天画戟,果然“人中吕布”。只看得孙策周瑜都呆了。
                      却见王匡正要唤将,吕布挺方天画戟直冲过来,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一戟挑了王匡左右两侧大将,联军寨中急冲出两路军马,将王匡救了,折了不少人马回营。
                      吕布得胜回营前,董卓大军喊叫声震天,直唤联军出将再战。孙策直看的血脉喷张,周瑜忙拉住道:“不要胡来,那个红脸长须汉子还未出来应战。”
                      孙策点头称是,强按了心神,却见联军这边厢又派了几员大将出来,均战不到三个回合便被吕布刺死。


                      97楼2013-01-25 09:03
                      回复

                        第四十三章 自是英雄出年少(3)
                        孙策点头称是,强按了心神,却见联军这边厢又派了几员大将出来,均战不到三个回合便被吕布刺死。
                        孙策看得心焦,低声道:“何苦唤这些不在量级的人物出马,徒让人送了性命。”
                        周瑜白了孙策一眼才道:“因为这些人也发白日梦,以与吕布一战为终极目标,纵是死了,也死得其所。”
                        两人正低声交谈,却见联军营寨门大开,一黑脸将军圆睁环眼,倒竖胡须,挺丈八蛇矛,摆了阵势高声吼道:“你爷爷燕人张飞在此,三姓家奴吃我一枪。”
                        周瑜见吕布双颊微微抖动,脸上含了一抹冷酷的笑,挺戟便战张飞,张飞也不敢大意,两人酣战数十回合,却见清晨斩华雄的红脸将军拍马而来,口中大叫:“三弟,愚兄来助你一臂之力。”话音未落,已冲至吕布身侧,青龙刀飒飒起风,只见吕布面色不改,手上方天画戟舞得密不透风,关羽、张飞两个连赤兔宝马的身都近不得。
                        三人正缠斗,又见一长脸汉子掣了双剑前来助阵,只见这人生的颇是异相,双耳直垂到两肩,双手过膝,舞着两口宝剑,一时四人厮杀,直看得人天昏地暗,两边营寨呐喊助威之声不绝于耳。
                        孙策看得激动难耐,对周瑜道:“那个大耳汉我见过,自称是汉室宗亲,叫刘备什么的,曾来见过我父亲。”周瑜听了只点了点头,目不转睛的看四人厮杀。
                        吕布被三人围在中间,一时伸展不开手脚,忽听吕布一声暴喝,只见赤兔马高扬前蹄,刘备一时勒马不及,被吕布一戟刺中手臂,摔下马来。
                        剩余两骑急忙拦了吕布方天画戟,策马救了刘备逃进寨中而去。
                        周瑜看得心惊,吕布果然是不世出的神将,却见吕布倒提方天画戟,身披灿色日光,恍若神祗,董卓部寨中早已高声呼叫示威,吕布嘴角微微扯了个弧度,朗声高叫道:“有哪路兵马还敢前来一战?”
                        周瑜侧身想看一下孙策,一看却惊的心都跳了出来,哪里还有孙策的影子,再看时却见孙策骑了雪骓,挺了一杆游龙枪,只盔甲不甚合身,骑在高头白马上,更觉身姿英挺,气度不凡,边拍马边高声喝道:“小爷来会会你。”
                        话音未落,游龙枪已斜斜刺到,吕布一个措手不及,倒被孙策虚晃了一枪,忙提戟来迎,却见少年手劲不凡,硬生生的压了下来,吕布侧身打马而过,两人转灯儿厮杀,身下马匹也不甘示弱,赤兔通身血红如炭,雪骓满身白透似雪,只见红白交错,日光之下煞是好看,吕布舞戟大开大合,气吞山河,少年挺枪精准熟练,宛若游龙,偏二将生的天人之姿,只看得两军寨中目瞪口呆,连着袁绍、曹操几人也被吸引到了寨高处,一观战况。
                        两人用得均是孔武之道,少年难免有些力怯,竟渐渐落下风去,联军寨中正暗暗捏了把汗,却见一红衣少年,宛若天人下凡般俊美,不过披了一士兵甲胄,掣了宝剑夹马前来助战,再看那红衣少年出剑,竟无凶狠之态,只剑锋婉转,只趁着吕布与孙策僵持之时,剑剑刺其要害,偏二少年似心有灵犀一般,配合默契,一人引吕布前来恋战,另一人寻空隙而动,三人勒着马缰厮杀,均是俊秀无匹,只看得两寨的人如看年画一般。


                        99楼2013-01-29 09:01
                        回复

                          第四十四章 肯学阴谋画奇计(1)
                          却说袁绍众人在军中观望,连连发出赞叹之声,更有刘备等人,满脸钦羡之色,袁绍问道:“诸公可识得此二少年?”
                          袁术撇过头自与杨弘交谈,曹操与郭嘉互望了一眼不答话,其余众人纷纷摇头,袁绍只得道:“待厮杀了了,快快请进寨中,莫要怠慢了。”袁术自请命下去接应。
                          郭嘉见曹操满脸忧郁,轻声道:“明公可知刚才周瑜用的是何剑。”
                          曹操沉思了阵方道:“看上去倒是把好剑,只不知道出处。”
                          “碧水剑。”郭嘉笑道:“孙家的传家之剑。”
                          曹操脸色暗了暗,郭嘉续道:“养虎成患。孙文台有子如此,复得周瑜能谋善断,如今二人皆年少,若过个三、五年,必成大患。”
                          曹操眼睛射出一丝狠戾的光芒,“依奉孝言,有何良策?”
                          郭嘉笑得倾城绝色,脸上却带了三分苦楚,“我有一计,只不知明公要不要留着周瑜?”
                          曹操愣了愣,半晌不答话,郭嘉笑道:“奉孝知道怎么做,明公放心。”
                          两人讲了几句话,浑不知寨门前袁术早领了兵马掩杀,冲散了三人,董卓军里也有士兵冲杀过来,双方厮杀了一阵,各自鸣金收兵,约了明日再战。袁术只把二人接引至自己帐中,却不来引荐给袁绍。
                          孙策周瑜二人气还未喘定,袁术便拿了长辈的派头,拉着周瑜的手一叠声道:“怎如此不晓得轻重,你父亲要是知道了,必是要担心死的。“
                          孙策见袁术拉着周瑜的手不放,一股无名火气,拉了周瑜在身后道:“袁世伯,我早晨见华雄挑了我父亲的巾绩前来叫阵,可是我父亲出了甚意外。”
                          袁术皮笑肉不笑道:“哪儿的事,孙将军作战英勇,自有神人护佑,哪那么容易出事。”
                          周瑜轻声叹了口气,今天他二人胡作非为,估计父亲不一会儿就能知道,还是自己早些去自首好,便恭敬的问道:“请问后将军,不知周瑜父亲现下可在军中。”
                          袁术听周瑜称呼自己为“后将军”,端的比孙策还要生疏几分,一时没了兴致,懒懒的道:“你父亲督粮去了,晚间便回。”
                          周瑜“哦”了一声,复道:“还请后将军劳一小兵指路,瑜与伯符兄自去父亲帐中歇息。”
                          袁术思量了一阵才道:“也好,只是天即将黑了,你二人先吃些饮食,我再派人送了去,估摸着到时你父亲也该回营了。”
                          孙策、周瑜二人互望了一眼,觉着没有什么理由拒绝,周瑜便道:“那劳烦后将军了。”
                          袁术鼻子里“哼”了声,“二位如今是有功之臣,我巴结还来不及呢。”
                          话音刚落,就听帐外有人禀报袁绍前来相请,请后将军立刻至中军帐商议军事。
                          袁术不以为意,只喝了声“不去”,帐外人却不依不饶道:“后将军,袁盟主请您,有要事相商,好像是为了粮草的事。”
                          袁术闻言脸上立刻灰暗了些,周瑜听外边人说“粮草”二字,便留了个心眼,见袁术脸色有异,不由心惊起来,别是和父亲有关吧。
                          -------------------------------------------------------------------------------------------------------
                          注:标题选自陆游的《读老子刺前韵》
                          力探玄门穷众妙,
                          肯学阴谋画奇计?
                          言狂不独人共排,
                          志大仍忧后难继。


                          100楼2013-01-29 09:02
                          回复

                            第四十六章 肯学阴谋画奇计(3)
                            孙策也是一惊,却见中军帐内灯火通明,也不知里面在密谋些什么,不一时帐门打开,几路太守纷纷撤了出来,有几人摇头叹息,却见袁术倒是满脸喜色,只听一武士高声喊道:“粮草官周异,玩忽职守,违抗军令,扣发长沙太守部军粮,以至延误战机,现证据确凿,周异明日斩首示众,以显军威。”
                            周瑜浑身颤抖,紧紧抓住孙策臂膀才不至于瘫坐在地,孙策忙道:“公瑾,我连夜去寻我父亲,不是说不给我父亲粮么?只要我父亲出面,便可无事。”
                            周瑜颤声道:“来不及的,孙伯父屯兵汜水关,你一来一往哪里来得及,况且孙伯父是军中主帅,怎可轻易离营?”
                            孙策心里也知周瑜讲的是实情,只不甘心,又道:“要不去求袁术帮忙,伯父是袁术一力举荐,说不定能。。。。。。”
                            “你容我想一想,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孙策见周瑜神色凝重,手指嵌在自己衣袍之中,指节都发白了。便不敢出声打扰,不一会儿周瑜道:“伯符,还是要麻烦你去求求孙伯父,让他许你领精兵五百,你明日一早要在我们昨日歇息的树林子里等我,快去,莫要浪费时间。”
                            孙策脸上暗了暗,嘴唇动了动,到底不敢说出口。周瑜见孙策脸上一副灰败神色,勉强挤了个笑容道:“我心中已有计划,只是需要你带兵接引。”
                            孙策只紧紧的抓着周瑜的手,千言万语只说不出口,心里惊惧待不肯去,又怕真的要了周异性命,但是留了周瑜一人在军寨,袁绍、袁术又岂是好相与的,况周瑜又长得这样绝色。一时心里只换了六七个主意。周瑜见他脸色比自己还要忧愁,知道孙策忧虑自己,勉强扯了个笑容,正色道:“你放心。”说着紧紧握住孙策的手,“如果这次能平安渡险,我便。。。我便。。。”。
                            一个热吻,将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话赌了回去,只喃喃一句:“我知道。”
                            。。。。。。。。。。。。。。。。。。。
                            却说曹操营帐里,曹操满脸阴骛之色,郭嘉倒是神色自若,脸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曹操到底忍不住,“袁绍要当场砍了周异,你为何暗使眼色叫我拖至明天。”
                            郭嘉收了笑意道:“如果当场砍了周异,周瑜必会恨袁术入骨,孙策虽然现在帮不上忙,等孙坚一死,孙策必与袁术结怨,明公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是周瑜就没明公什么事儿了。”
                            曹操迷惑了一阵才道:“此话怎讲?”
                            周瑜在此军中只认得明公和袁术,以周瑜的聪明不难推出袁术栽赃嫁祸给他父亲,叫他去求袁术是万万不能的,那他能求的只有明公,我已叫帐外悬了‘曹’字旗,并打听明白孙策周瑜二人早从袁术帐中逃脱了,要不要救周异,就看明公的了。”
                            曹操“哦”了声,满脸喜气,郭嘉却轻声叹了口气,只低着头专注的盯着自己脚尖,“只要你想要的,我想尽办法给你夺了来就是。”
                            帐内倒是沉默了,不一时有小校前来禀告道:“先生叫留意的红衣少年,往盟主谋士田丰帐中去了,不到一刻钟,田丰领着那少年进了盟主帐中。”
                            郭嘉猛的起身,声音有些变味,“你可看清楚了。”
                            小校立刻回道:“那红袍少年端的跟花儿一样,军帐之中哪有这样的人物,小得绝不会看错。”
                            曹操冷笑了数声,平静道:“你出去吧。”
                            小校应声而退,曹操发狠道:“周瑜这小子留不得。”


                            103楼2013-01-31 10:10
                            回复
                              2025-11-04 05:15: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四十九章 结交在相知
                              “孙文台有子如虎,周瑜此去,无异于如虎添翼,此二人以后必是孟德大患,不如除之。”郭嘉脸上无甚神气,就这一句话似用了天大的力气一般。
                              曹操低头不语,好一会儿才叫人唤了夏侯淳,低头吩咐了一阵,夏侯淳正欲离帐,郭嘉忽道:“夏侯将军,若是能生擒,便是最好。”
                              夏侯淳看了看曹操,等他示意,见曹操也点了头便飞似的离了帐,郭嘉轻笑道:“是奉孝思虑不周,叫周瑜钻了空子,只是不知他缘何得知我与田丰不睦。”
                              曹操不做声,转身捏着郭嘉下颔,看了会儿才道:“要说奉孝姿色也是绝世无双,怎么周瑜的脸还在我跟前晃个不停,像。。。。。。对,像一块美玉,忍不住就想占为己有。”
                              郭嘉脸色白了白,“有些人永远只希冀远方的风景,不惜费尽心力踏破,而对于身边的美色又常常视而不见。”说着不觉笑得酸涩,“何不怜取眼前人。”
                              曹操愣了愣,倒险些被他凄美的笑容所迷,豪笑道:“奉孝莫不是当真了吧?”
                              “当不当真又有什么关系?只是孟德当不当他真才是最要紧的。”
                              曹操一时无话可答,便斜靠在塌上装着打盹,只听到郭嘉重重的叹了口气,似有窸窸窣窣之声,睁眼看时,身上已多了领披风,郭嘉已背对着他,独自孤寂的立在那儿,看上去清瘦萧条,曹操只觉得郭嘉的背影看着令人不胜心酸,好似无穷无尽的心思与悲伤照在那一片背影之中。
                              不一时天便大亮了,夏侯淳挑帘进账才见曹操卧在榻上,郭嘉枕在榻边休憩,场面暧昧难堪,正要退出去,却听曹操叫唤了一声,倒不敢走了。
                              曹操起身将披风盖在郭嘉身上,扯了夏侯淳到一角,才见夏侯淳手臂背上都有伤,惊道:“如何伤成这样?”
                              夏侯淳脸上似有不忿之色,却还是尽量压低声音禀道:“周异儿子看来伤得不轻,周异用了布带捆住二人才勉强没有摔下马来,两人速度慢,我眼看要追上,横杀出来一位少年将领,挺了一杆长枪,十分的霸气,见了我如同杀父仇人一般,不由分说就喊打喊杀,似有怒气无处发泄,身后还跟了不少人,看着盔甲像是孙将军那里的人。”
                              曹操叹息了一阵,却听身后郭嘉清冷的声音,“是被孙策接应了去么?”
                              曹操道:“奉孝不用放心上了,周瑜孙策两个如今还成不了气候,慢慢再看吧。”
                              郭嘉嘴角含笑,也分不出喜怒,只叹了口气:“我还是过于心软了。”
                              。。。。。。。。。。。。。。。。。。。。。。。。。。。
                              注:标题选自汉乐府《箜篌谣》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意思是相知比骨肉之亲还亲。)


                              110楼2013-02-11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