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36贴子:89,842,071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天后,周瑜先请蒋干参观军营,巡视仓库与武器装备,然后又是吃饭喝酒。
之后,又语重心长地对蒋干说了一句话: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这就是周瑜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周瑜要的,不是什么名,什么利,只是当年的那一份最简单最纯粹的梦想。
或许现在的征战沙场,只不过是小时候和孙策一块玩时的一句玩笑话。
“喂,公瑾,咱们俩将来一统天下吧。”
“好啊”

————————————————————————————————————————
多少人,在少年时期,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梦想,和朋友一切探讨:“我们将来要成大科学家”“我们将来要成大老板”。而大了之后,那些就都成笑谈了。
他们自己当做了笑谈,所以他们本人也注定只能是笑谈。
但孙策周瑜都没有。
他们中的一个,已经为之付出了生命。
另一个,正在为之付出生命。
蒋干沉默了
周瑜的个人魅力,已然征服了他。
于是他微微一笑,终无所言,始终没说一句劝降的话。
蒋干的笑容,已给出了答案,心有灵犀一点通
毋需多言,早已了然于心。


832楼2012-09-30 22:37
收起回复
    蒋干虽然没有完成使命,空手而归,但蒋干一点都不后悔,更不怨恨
    回来后,他还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语所能间也!
    由此可知,蒋干并非一个小丑和蠢材
    相反,他是个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
    悉人心,雍容得体。
    ————————————————————————————————————————
    周瑜已然离开人世,但都督这一要职
    可不能空着


    833楼2012-09-30 22:41
    回复
      2025-11-13 08:5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赤壁之战后,鲁肃先行归来
      孙权把诸位将军都请来,大张旗鼓,隆重迎接这位大功臣。
      鲁肃进殿拜见孙权,孙权赶紧起身回礼,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且问道:
      “子敬,我持鞍下马相迎,很给你面子吧?”
      大伙正笑眯眯的等待鲁肃致感谢辞,只见他走前两步,摇了摇头,说了两个字:没有!
      什么,这还不够?
      大家无不愕然,都觉得鲁肃这小子,怎么打了个胜仗,就这么狂了?
      鲁肃不理会,不紧不慢地就座后,徐徐举起手中的马鞭
      “等主公一统天下,做了皇帝后,派专车来接我,那才算有面子!”
      孙权明白了
      原来这是鲁肃的欲擒故纵,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要记住更高的目标
      足见其心中抱负
      当然预祝自己当皇帝,谁都高兴,孙权也很高兴,拍手大笑。
      周瑜去世后,孙权遵其遗愿,让他接替周瑜的工作,继续处理荆州事务。
      东吴五督第二督,就此上任
      若干年后,孙权真的当上了皇帝,刚要登坛拜祭天地时,突然转过身来,对臣下感慨道,我有今天,子敬早就说过了呀
      只是这时候,鲁肃再也看不到了,他已经去世十二年了。
      美丽的夜空,划过一颗
      绚烂的流星


      835楼2012-09-30 22:45
      收起回复
        因为过节,今天着实挺累了。。就先到这儿吧
        明天依然过节- -估计也没什么时间吧
        不过下一次更新的则是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
        独断的外交家——鲁肃

        


        836楼2012-09-30 22:51
        收起回复
          明晚10点半 准时更新 嗯


          845楼2012-10-02 23:31
          收起回复
            在三国众多的明星人物中,鲁肃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形象。
            他虽然忠厚可嘉,善解人意,却又显得才智不足,胆小怕事。
            既没有诸葛亮的天才智慧,也没有周瑜的胆识魄力。在他身上,很少有可圈可点的大作为。
            当然了,这样的刻画对于烘托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能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不过,历史上的鲁肃真的是这样吗?
              


            849楼2012-10-03 16:01
            收起回复
              ——诸葛亮
              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确很了不起,而且他提出来的时候,自己的身份还是隐居隆中的一个“山野草民”,并且刘备当时是势孤力单,岌岌可危。
              并且,《隆中对》从整个分析的水平上来说,要比鲁肃当时那段谈话的水平要高不少。正所谓胸怀天下,眼观全局,这也是诸葛亮远远高于其他智者的地方。
              不过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是在什么时候呢?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也就是鲁肃那番分析的六年之后
              那个时候刘备因为还没成气候,刘表比较强大,但是鲁肃已经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
              之所以后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得不说孙权原来就已经受到了鲁肃思想的影响。而后来让诸葛亮一说,孙权就更能下定决心了。
              所以在这件事上,鲁肃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度的智慧和远见更是很令人叹服的。
              然而不得不说老罗爱黑吴,周瑜的冤案已经很多了,鲁肃的,也不妨再加几件
              于是又有了那个大名鼎鼎的“单刀赴会”
              


              852楼2012-10-03 16:32
              回复
                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
                  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
                  龙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
                  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
                  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
                  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
                  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
                一曲元曲《江上行》道尽了关云长单刀赴会,傲视群雄的非常气魄。仿佛让我们又回归到那个激荡起伏的纷乱时代。
                而眼前站着的正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那个演义里单刀赴会,占尽上风,力挫东吴计谋的英雄形象
                当时鲁肃设计请关羽赴宴,而关平等人都劝关羽不要去,太危险了。
                关羽则表现的很大义凛然:“不怕,看他们能奈我何!“
                于是关羽就带了十几个人去赴会了
                我们要注意一点,是鲁肃设宴去请关羽,而关羽只带了十几个人(虽然他后来布置了关平等五百人架了小船要准备接应),这个风险显然是不对等的。
                也就是说,关羽冒了极大的风险,最后还把鲁肃给震住了。而且是吓得是魂不附体,如痴如呆。
                这就是演义里的“单刀赴会”,两个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关羽的神勇,以及
                鲁肃的窝囊
                冤,实在是冤!
                不得不说老罗蜜关羽的同时把鲁肃黑得相当的彻底
                然而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853楼2012-10-03 16:42
                收起回复
                  2025-11-13 08:44: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儿发生的背景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取得益州后,任命关羽总督荆州事务;第二年,孙权派使者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借口说夺取凉州以后再归还荆州。
                  孙权果断大怒,派官吏强行接受长沙、贵阳、零陵三郡,关羽派兵将孙吴官吏全部赶走。他决定用武力夺取荆州——派吕蒙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又派鲁肃率领一万人马驻守益阳。
                  不过刘备也不甘示弱,亲自带领五万大军屯兵**,又派关羽率领三万军队前往益阳与鲁肃对峙。
                  孙、刘两家荆州对峙,随时会发生一场恶战!
                  鲁肃作为一个联盟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必然不想将它彻底打破。能用和平一些的方式解决自然是最好
                  于是,鲁肃就去和关羽进行谈判了,演义里的单刀会也就是根据这次谈判改编的。
                  关于这次谈判,历史上有两种记载


                  854楼2012-10-03 16:59
                  收起回复
                    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意思是说,在益阳前线,两方军队各距百步之外,鲁肃和关羽两人不带士兵,在两军中间搭起帐篷,在里面谈判。
                    这点我们就要注意了,双方都是单刀赴会,风险是均等的。
                    而且更严格一些考虑的话,鲁肃的风险更大。
                    毕竟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谈判没谈好就撕票的情况,真打起来鲁肃还是抗不住二哥这把菜刀的。
                    然而,谈判一开始,鲁肃就义正词严地谴责刘备言而无信。
                    “你们本来说没有地盘,借荆州。现在你们已经得了益州了,荆州不还。不仅荆州不还,你连江南三郡你都不还,你们……”
                    当时鲁肃说到一半, 关羽手下就有一部将突然插话:“天下的徒弟归属贤德之人,没有永远属于一方的。”结果鲁肃当即呵斥,脸色非常严厉。关羽也很快示意那人退下。。
                    最终这次谈判的结果,就是决定以湘江为界,湘江以西归刘备,湘江以东归东吴。
                    就这样 没打一仗,没交一个回合,鲁肃就拿回了三郡的土地,不得不说其大智大勇。
                    至于另一条记载,就更有意思了


                    856楼2012-10-03 17:06
                    回复
                      ——关羽请鲁肃赴会
                      鲁肃手下有些将领遍劝他不要去,太危险了。
                      然后鲁肃力排众议,坚决赴会,并在会上又是一通义正词严的批评,批评刘备在这方面不守信用。结果《三国志上》记载,“羽”无以对,关羽听了哑口无言,只好乖乖地交出三郡。这简直就是把演义里的两人的形象调转了
                      不过相比两条记载,个人觉得第二条可信度不高,毕竟当时战争一触即发,鲁肃一个人去关羽大营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无论怎样,历史上的单刀会是有的,而且真正凸显出来的英雄
                      是鲁肃
                      一般评判一个英雄的标准至少有三条:有胆有谋、顾大局、识大体。而鲁肃便很好得符合了以上三点。
                      一.鲁肃识大体,知轻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现出了鲁肃的胆量过人,为国家的利益,不怕牺牲自己。
                      二.一旦两军交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表现出了鲁肃的机智有谋,能够相时而动,事半功倍的军事思想。
                      三.做事有主见,永远都有自己做事的原则。
                      “独断外交家”的称号,实至名归


                      858楼2012-10-03 17:22
                      回复
                        ……免费的网果断靠不住啊,居然断了…晚上再把剩下的更完吧~


                        来自手机贴吧859楼2012-10-03 18:06
                        收起回复
                          犹记得林包刚普及的那阵子,“这货不是没什么能力么,怎么技能那么逆天??”“一个和袁术类似的失败之作”等等言论层出不穷。
                          不单纯考虑平衡问题的话,那就是大家觉得鲁肃配不上他在三国杀中的强度。
                          但我觉得,他配得上
                          —————
                          他用《吴中对策》寥寥200多字明晰了孙权成霸业的蓝图;
                          他力排众议,力挺孙权抗曹,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他坚决维护孙刘联盟,保证了关乎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
                          没有他,东吴的历史必将改写,不过我也多次说过,
                          历史不可假设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46岁的鲁肃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孙刘联盟也随即土崩瓦解
                          “此联盟已破,吴蜀休矣”
                          ——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之后的夷陵一战更是让蜀承受了巨大的打击,使得吴蜀再也不能充分合作
                          吴、蜀也最终被曹魏(虽然后来改姓司马了)轻松击破
                          ....
                          ....
                          虽然鲁肃一生的努力最终随风而逝,但他注定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
                          ——作为东吴最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861楼2012-10-03 21:42
                          收起回复
                            曹操的助理刘巴
                            刘巴这人与刘备就很有渊源了。他是江南才子,出身名门,才华横溢,是个奇人,但一生就瞧不起一个人
                            ——刘备
                            在他眼里,刘备不过是一个卖草鞋的街头混混,与自己差距太远,所以当曹操打来荆州的时候,许多荆州名士都追随刘备南下,他却不赶潮流,反其道而行之——北上投奔曹操。
                            曹操很高兴,马上任命他为丞相掾,也就是自己的助理。
                            之后,曹操命他南下长沙、零陵和桂阳,招降这三地。不过刘巴怕斗不过刘备,不想去。
                            为了给他信心,曹操保证说要是刘备来了,就派大军保护
                            于是刘巴就这样上路了——去招降荆南三郡
                            可是赤壁曹操惨败,自己都顾不上了,哪还想到刘巴?
                            刘巴只能自生自灭了。他想回去复命,可是刘备挡着,他只好逃往交阯,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并且改名换姓,在交趾太守士燮手下干活。
                            后来又因为处得不好,再次逃亡,跑到今天的云南省,在那里,他又不幸被逮捕。
                            刘巴就是这么一个杯具…而且刘备对他恨之入骨
                            可就是这个让刘备“深以为恨”的人,最后却成了刘备的尚书令。
                            尚书令是个什么概念?
                            荀彧,也是尚书令,还被人尊称为“荀令君”。如此可见一斑
                            虽然刘巴这货是各种不愿降刘备
                            但还是有人愿降的


                            867楼2012-10-03 22:26
                            回复
                              2025-11-13 08:38: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将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的赋税全部交给刘备。
                              为什么武陵不给呢?
                              原因很简单:当时武陵比较富,自然要留给自己。
                              为了统筹这些税赋,刘备派了一个人专门管理——诸葛亮。
                              诸葛亮现在的身份是军师中郎将,不过还有其他身份:
                              刘备的特使,诸葛瑾的弟弟
                              所以派他管这事最合适,可以省去很多与东吴官员交涉的麻烦。
                              诸葛亮离开了刘备,来到了临烝。临烝,在今天湖南衡阳
                              在这里,诸葛亮统一征调三郡的税收,以充军实。
                              ok,地方有了,钱有了,人也慢慢有了
                              那刘备下一步该干些什么呢?


                              873楼2012-10-03 22: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