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357贴子:89,834,567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客们可能会说了,“总不能再是周瑜了吧?!”周瑜连战连捷,独中两元,该给其他人一些表现空间了吧。
非常不幸的是
还是周瑜。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就在周瑜登上点将台,率军出征,直讨江夏的那一刻,当年的一幕幕再次回到了他脑海中。
当年,年方二十的周瑜,领着几千人,攻横江,袭当利,击秣陵,灭笮融,败薛礼,下湖孰,定江乘,入曲阿,拔皖城,进寻阳,破刘勋,与孙策一起,短短数年间,便席卷江东,纵横扬州,那是何等的威风!
然而接下来的数年,却只能因为天塌一方,而不得不独木擎天,支撑着这临将破碎的江东政权。数年的时光,就这么白白的平静过去了。
时至如今,周瑜利剑再出,一战定麻保,二战下柴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往日的热血豪情,终于又再次回来了!
他再次看到了,当年那梦想的曙光。
未来的一战,面对的荆州门户重镇,如果破此地,荆州,就将把的脖颈亮在江东群狼面前了。
是的,这将会很难。荆州也知道此地的重要性,一向是重兵防守,想攻下这里,谈何容易?
然而正因为他不容易,才更有趣。
周瑜我
来了!



582楼2012-09-18 16:20
回复
    = =打错了 上一楼最后一句是 “我周瑜 来了!”


    583楼2012-09-18 16:21
    收起回复
      2025-11-11 15:2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镇守江夏的,是黄祖大军。
      黄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把他好有一比,射雕英雄传中的柯镇恶。
      柯镇恶,江南七怪之首,武力根据七怪=1个全真七子,七子=1个梅超风的原则,这老爷子处于食物链最低层。
      但偏偏这么一个人物,却有着彪悍的战绩。成天瞎着眼拿个拐杖,不是追杀西毒欧阳峰,就是大战赤练仙子李莫愁,竟然还一直活到了最后。
      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究其根源,是因为其靠山太硬。不光黑道白道,一见柯镇恶,第一个念头就是“莫非郭靖黄蓉便在跟前?”老爷子一招“狐假虎威”玩的已臻化境。
      黄祖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单从表面看,他可说是拥有着比曹操还彪悍的“战绩”


      584楼2012-09-18 16:23
      收起回复
        单从表面对手看,曹操的对手是袁术、吕布、袁绍、张绣。概念化角度来看,也一般。
        而黄祖呢。对手,孙坚,孙策,孙权,周瑜。
        江东四大头头儿全遇了一遍儿,还杀了第一个。
        有机会的话真要让黄祖讲讲成功心得。
        其实他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让江东四大重量级人物都对他另眼相看,也是因为“狐假虎威”。
        而他这个“虎威”,就是刘表的信任。
        刘表对黄祖非常信任 ,黄祖在刘表帐下,几乎就扮演着一个类似刘备之下关羽的角色。
        他手据重兵,盘据在荆州的东大门江夏,连孙策都说:“祖宿狡猾,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鸱张,以祖气息”
        屡打他的原因,就是因为黄祖掌握着荆州精兵,而且虽然说不上什么兵法大家,但脑子相当灵光,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名将孙坚就是被他这么一阵王八拳给打死的。
        和前面麻保二屯一样,作为西进荆州的重要战略地,江东政权对此发动过两次征伐,第一次,孙策。第二次,孙权。结果都是胜利,但胜利的结果是黄祖死灰复燃。
        不死小强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这不死小强,终于迎来他人生中的最大危机。


        585楼2012-09-18 16:31
        回复
          建安十三年,周瑜为前部大督,发动了对江夏的攻伐。
          江夏一战,事关东吴命运,事关能否取得长江上游,解除江东致命威胁的问题。
          周都督重出江湖已有数年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这江夏一战,能否成功呢?
          周瑜的信念是,“狮子搏兔,必尽全力。有胜无败,有生无死。”
          为此,他奠出了麾下六员大将。
          听众:却是哪六员大将?
          说书人(惊堂木一拍):话说周元帅这帐下六员大将,
          第一名,乃是吕蒙吕子明,
          第二名,凌统凌公绩,
          第三名,董袭董元代
          第四名,周泰周幼平
          第五名,徐盛徐文向是也!
          听众:那第六员呢?
          说书人(惊木再一拍):一会儿再说。
          周瑜兵陈江右,带上六将,展开了对江夏的攻势。


          586楼2012-09-18 16:36
          收起回复
            黄祖面对江东大军,有恃无恐。原因是,第一,他有坚城,第二,他有重兵,第三,他有一种特别战法。
            这种战法颇具创造性。
            他先是搞了两只大蒙冲,守在进攻江夏的必经之路--沔口上
            然后,用系在大石头上的办法固定,保持起稳定性。
            再后,每只蒙冲上,放上千人,配备强弓劲弩。
            好,战法好始了。一但对方冲锋,两船数千人就开始射击,箭如飞雨,令敌军不能进。
            这就好比建了两个大碉堡,对方敢冲的,就统统死在机关枪下吧。
            不得不说,黄镇恶的战法,还是相当有新意的。他把陆上的构筑工事办法,创造性的使用在了水上。
            他觉得凭借这套办法,防住吴军不在话下。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587楼2012-09-18 16:41
            收起回复
              人的意志。
              而对着这两艘巨大蒙冲构筑的防线,周瑜令剑一挥。
              “攻!”
              手下有人说了,这样攻,人数伤亡会很大吧。
              周瑜又发话了:“伤亡数字终究只是个,我的目标只是江夏。”
              得嘞,主将这么凶残,下面还能说什么?
              正所谓“凶残之下必有勇夫”,主将的意志绝定整支部队的意志,将魂即军魂。
              强攻之令一下,
              只见大江面上,两艘船破浪前行,火石电光一般的向蒙冲驰去。


              588楼2012-09-18 16:47
              收起回复
                吴军两船之上,各立着一员先锋大将。
                董袭,凌统。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孙策时代就跟着讨贼,曾独斩黄龙罗、周勃二将。
                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也。跟着早年跟着孙策混,混的结果是四个字“冠军履锋”
                这两个人在小霸王光环下还能勇显名,实属难得。
                现在,他们誓将这分勇猛进行到底。
                两个人,各率一百敢死队,喊着军号,向蒙冲突去。
                不过两个人猛归猛,但不是没脑子。他们也知道对方弓箭的厉害,所以,
                他们部下全部都身穿两层护甲。
                这就是将军和匹夫的区别。
                两个百人敢死队,拼了命的向前突,对方蒙冲上如雨下,把船射的好像刺猬似的。
                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冲!
                一气冲到了蒙冲跟前。
                这时侯,董袭要开始表演绝技了。


                589楼2012-09-18 17:25
                收起回复
                  2025-11-11 15:23: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刚刚相接,董袭怒喝一声,跳到对方船上,大刀翻飞,开始一个人玩千人斩。
                  荆州兵被这份二敢子吓着了,纷纷躲避,董袭趁势再进,用大刀砍断缆索。
                  蒙冲失去了固定点,马上被江水冲走。
                  另一艘蒙冲上, 凌统也在做同样的事。
                  两个水上大碉堡,被这么两个猛将一冲,
                  垮了。
                  可凌统还觉的很不过瘾,带人继续前冲,行入右江,斩黄祖部将张硕,尽获船人。
                  黄镇恶还没来的及享受自已发明的快乐,一场战斗就这么以自已的失败结束了。
                  对面这是群什么人?对着碉堡还敢冲?疯啦?
                  是疯了。
                  一支好的军队,就是得有这么股子疯劲儿。该用战术时,其疾如风,难知如阴,千里也敢玩大迂回,让你找不着北。该猛攻时,管你什么碉堡还是坚城,爷们儿下了死劲的给你磕!
                  黄祖微微有点晕。
                  这支军队不好办,玩点鬼点子吧。
                  黄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591楼2012-09-18 17:34
                  回复
                    玩个“围魏救赵”吧。
                    他派出儿子黄射(这名儿= =),带数千人,绕到周瑜大军后面,去攻打柴桑。
                    这时,大军都在进攻江夏,防守柴桑的,只有二百人。
                    黄祖玩谋略了,有人建议周瑜,您也玩点谋略对付吧。
                    他只答了三字军令:“不用管”。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虽然柴桑只有二百人,但统率这二百人的,
                    却是那个人。


                    592楼2012-09-18 17:35
                    收起回复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以勇气闻。
                      周瑜相信他。
                      徐盛也的确没辜负大家的期待,黄射来后,他的成名之战开始了。
                      黄射见对方人少,于是两千人蜂拥城下,开始攻城。
                      徐盛也不含糊,马上带着二百人在城上拼命射箭。
                      以记载看,他所部士兵的箭术相当好,不到二百人,一会儿就射杀了对方上千人,箭无虚发
                      黄射名字叫射,却没射过对方,正有点郁闷的时候,更郁闷的事儿来了。


                      593楼2012-09-18 17:41
                      回复
                        你妹…网号没钱了…手机再发一段吧-.-


                        来自手机贴吧594楼2012-09-18 17:46
                        收起回复
                          徐盛放箭放着放着不想放了 大开城门,攻击! 黄射这个时候第一反映是转身看剧本 “导演!这是谁在攻城?他拿错剧本了吧!” 导演手一摆“没错,继续接戏!” 徐盛带着二百人,直接向黄射剩下的几千人发动了冲锋。 什么叫气势? 这就叫气势! 决定战争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是气势。 武器不是不重要,而是因为有了人的气势,武器才能最好地发挥。 因为气势,人心与武器合而为一,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就是孙子说的“兵非多益”。精兵,多多益善(当然也要将帅给力)而乌合之众人多可能还有副作用。 徐盛带着着二百人,攻敌数千,“大破之” 。 此战后射射就人间蒸发了 得,赔了儿子又折兵。 黄祖蛋疼归蛋疼,但办法还得想。 此法不行,那就再来个别的办法!


                          来自手机贴吧595楼2012-09-18 17:57
                          收起回复
                            就先到这儿了哈~


                            来自手机贴吧596楼2012-09-18 17:57
                            回复
                              2025-11-11 15:17: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这个办法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奇袭不行,老老实实的正兵交战,总行了吧?
                              于是黄祖派出手下水军都督陈就,率领精锐水军,向吴军发动了进攻。
                              而这时候,又一员大将,未来的元帅,华丽丽地站了出来
                              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
                              一般人的印象,他是一个白板,动则不如白板。
                              孙权劝学,让他读书之后,他突然变身,智商成倍增加,成了转化蒙
                              其实并非如此。
                              


                              625楼2012-09-21 16: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