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吧 关注:540,570贴子:22,700,423
也是刚才去一餐吃饭,在二楼等的时候见到一个瘦瘦的妹子,长得很清秀的样子,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其实像我这种死宅,硬盘阅女无数,偶尔出去,尤其是本校,本来是几乎没有入法眼的。但对这个妹子就是有一种特殊感觉,姑且称之为一见钟情。美好的YY在暗淡的灯光下转瞬即逝,一个和这位妹子穿着同样绿色情侣T恤的男生和她一起坐到一边吃饭去了。忍不住又看了两眼,心中只剩下懊恼。当然你懂我懂,就算没有这个男生,我也不敢上去搭讪什么的。注定孤独一生啊,呵呵。
跑题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他。


1楼2012-08-31 19:35回复
    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我们的家乡在太行山脉的末端,王屋山麓的一个小山村,那时候几乎与世隔绝,却也山清水秀。太小的时候我不记得了,无非是捉鱼尿泥过家家。他有个哥哥,我对此表示羡慕,因为这就表示有了靠山,没人敢欺负你。但他告诉我事实恰恰相反,他的哥哥在远方上学,每月回来三四次,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况且他和哥哥经常打架,结果可想而知,他哥哥要比他大五岁呢。


    5楼2012-08-31 19:41
    收起回复
      2025-05-20 23:01:52
      广告
      “还是有个姐姐好啊。”他经常这么说。因为别人家的姐姐回家的时候经常给弟弟买衣服啊吃的啊,可是他的哥哥据说从来没有过。他说起这个的时候语气总是显得很悲愤,又很无奈。我看着他这样的表情,心里也泛起一阵落寞和伤感,想说一句“我也没有哥哥啊……”,却不知为何最终也没说出口。
      


      7楼2012-08-31 19:45
      收起回复
        后来在村里上小学了,大家都很调皮。据我不完全统计,他的头一共破了4次之多。有两次是某个最捣蛋的小朋友拿石头打的,有一次是自己跳的时候摔的,还有一次忘记了。那时候他总是很爱哭,经常满脸的泥土,眼泪一下,一片狼藉。
        他的性格应该就是那时候形成的,喜静而不喜动,经常钻在家里看书。他老爸是当老师的,他曾在家里翻出好几本厚厚的《中师语文》给我看。那时候他已经把王昌龄的《出塞》和柳永的《雨霖铃》背熟了。看到他若无其事地背了几首诗,我感到相当惊异,心里却又暗暗不服,嘴里嘟囔着你也太无聊了,这些都拿来背。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9楼2012-08-31 19:55
        回复
          那时候应该是小学三年级或者四年级,暑假的午后充塞着焦躁的蝉鸣与炽热的阳光。我们慢慢走在去往大卖场的路上。路两边的数都耷拉下枝条,树叶被空气中悬浮的小灰尘烫得卷了起来。我心情像天气一样烦闷,还在怨念妈妈为什么要叫起睡觉的我去看麦子。我低头踢着小石子,听见他在念叨着什么。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是“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当时我就想提笔写一写他,但是我太懒了,转身就忘了这事,竟然拖到现在。


          11楼2012-08-31 20:09
          收起回复
            到了打麦场,我们就坐在场子边的柿子树下。喝完当时盛行的“黑加仑”饮料,无聊之下又忘了父母的训诫,我们先后爬上树去摘柿子。熟透了的柿子鲜红夺目,晶莹剔透,昂立枝头,娇艳欲滴。这玩意儿不像核桃,可以拿石头或者弹弓打下来。当然也是有竹子做的工具把它们取下来的,但我们手无寸铁,又是暗中行事,只好铤而走险。所幸没有受伤,得益于当时从未放松的爬树训练。最后我们都吃到了香甜的柿子,嘴角沾满红色的汁液,现在想来竟然有种吸血鬼的冷艳。


            12楼2012-08-31 20:16
            回复
              后来我在他的影响下开始涉猎文学著作。在当时的条件下,当然是始于四大名著。西游记我当然是看过的,那是假期里放了一遍又一遍的电视剧,至今还长盛不衰。当时年幼无知,当然不知道电视屏幕上炫目的特技与精彩是剧情背后还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涵,以至于当我拿起书读到“行者”如何如何,又是好多“诗云”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颇多失望与不解,虽然耐着性子读了下去,终究没有看完整。还有水浒传,虽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令我们热血沸腾,但总的来说不免沉闷。三国演义又太嘈杂,千军万马尔虞我诈令我头痛不已。后来读了一本叫做厚黑学的书,才知刘备脸厚,曹操心黑,而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是取二者之长,兼而有之了。


              13楼2012-08-31 20:26
              回复
                那时候他不知从何处搞到一本《红楼梦》,据说是他哥哥买的。此书黑色的硬封皮,厚度犹如砖头,今天看来则是类似牛津高阶英汉辞典。刚得到的时候还有点惊喜,毕竟这是一本我尚未在电视上见过的著作。但这种喜悦就像恋爱的激情,慢慢消磨在岁月的风里。以至于这本书每每让我睡前一读,成为催眠圣品。不得不说,当时的我发现此书中有许多类似水浒里潘金莲和西门庆那样的故事,这种东西往往令快要睡着的我精神为之一振,逐字逐句地找下去,却又免不了失望。作者好像是故意玩弄,有关情节总是欲言又止,以至于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宝玉和警幻仙子还有秦香莲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惊一乍的瞎兴奋之后又渐渐地睡着了。


                14楼2012-08-31 20:35
                回复
                  2025-05-20 22:55:52
                  广告
                  后来我学了个乖,就是从章回的标题去找。初试云雨情什么的太隐晦了,倒是贾瑞正照风月鉴那章写的尤其露骨,至于如何露骨还是请君自己去找吧,书中自有那个啥。之后又看到四十回左右,后面几乎再无如此标题,而且人物越发繁杂,情节难以理解,我头痛欲裂,只好作罢。


                  15楼2012-08-31 20:42
                  回复
                    他则与我不同,这就是影响我们一生的素养问题吧。我见他把黛玉的葬花吟抄了下来,那首诗显而易见是写得非常好的。但是我是非常之懒的。由此一事几可推得我极俗而他极雅。但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上初中之后,我们的学校离家远了一些,要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当时的交通工具什么车之类的还没有普及,我们都是爬山路过去的。他告诉我,有一次周末放学回家,他走的比较晚,那时已经没人和他一起走了。他在山路上疾走,蓦然发现前面几百米处拐弯处一个倩影飘然而过。他心里咚咚直跳,因为那是他小学就暗恋的女生啊。不得不说那女生长得很漂亮,当时几乎是公认的校花。小学的时候我们每个年级只有20个人,大家平时还在一块儿打打闹闹。初中之后,有三个班,每班40人,而且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几乎没敢和她说过一句话。
                    他就那么不疾不徐地跟在她后面,满脑子都是亢奋的喜悦,和跃跃欲试的邪恶念头。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我们一致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善恶一念间,当时他几乎做出错误的事情来。终究是没贼胆战胜了有贼心,才没有酿成大错。有时候他会出神地说,如果将来有了孩子,这种事情还真是难以教育呢。我想想也替他感到后怕,不只是因为那个妹子后来张残了,还有他老爸和那妹子的老爸是同事,如果当时恶向胆边生了,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啊。


                    19楼2012-08-31 21:02
                    回复
                      我记得我们是从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才开始学英语的,开始的时候我抵触情绪很强烈,当时的我单纯得就像现在还在抵制日货的热血少年们。初一的女老师是我的一个堂哥当时的女朋友,不过后来分手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当时的我雄性激素分泌过剩,除了头脑简单性格叛逆,作为一个男孩子,当时的傲娇属性竟然是满格。女老师很温柔,由于我当时认定她是我将来的嫂子,尤其放肆。我和一些根本不学习的人混到一起(所幸只是英语),集体抗议学英语。他则很低调,当然不是因为他喜欢英语,是因为他老爸是中学里的老师。


                      20楼2012-08-31 21:32
                      回复
                        这样浑浑噩噩,直到初二的时候,换了英语老师,我才开始真正融入其中学英语。他说有时突然学懂了某个知识的时候会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啊原来这就是单数第三人称啊”之类的感慨,融会贯通后发现以前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东西是如此简单。还有那些他读过的诗词,时隔多年在崭新的语文课本上看到,有种老友重逢恍若隔世的感觉。又一次他对我说,某天他睡的迷迷糊糊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时候,陡然听到有人在唱歌,歌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西部复还”,曲调极尽苍凉悲壮。他说当时还没接触过这个,是后来才知道是荆轲刺秦的故事。本来他以为是他老爸唱的,因为当时只有他和老爸两个人在家。但是后来问他老妈,全然一副困惑的表情。后来再看到这两句歌词,不禁悚然,后背竟有冷汗冒出。说得我也心有戚戚,莫非是有鬼。此事虽不知真假,但至今无解。


                        22楼2012-08-31 21:42
                        收起回复
                          明日再更。


                          23楼2012-08-31 21:59
                          回复
                            刚去西门外买了铁板炒饭,回来吃完,打开豆瓣FM,继续关于他的更新。


                            24楼2012-09-01 19:58
                            回复
                              2025-05-20 22:49:52
                              广告
                              由于涉猎甚广,初中的他已经是文采斐然,而且依他执拗的性子,文章改来改去,总是朝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向发展。初二的时候,我们的政治老师是个二十四五的姐姐,但这个姐姐脾气甚坏,动不动就发脾气拿我们出气。当时刚刚迈入青春期的孩子,虽然生活中总有些出格的举动和异想天开的想法,但课堂之上,大家对老师还是比较恭敬的,当然这也与老师的严厉程度成正比。毕竟山村不比城市,民风淳朴,小孩子也比较单纯和羞涩。这天,本班政治考试又考了全年级最后,政治课上老师龙颜大怒,不用说,自是腥风血雨一片,许多同学深感躺着也中枪。但是大家要么忍着,要么权当没听见。但是他听得义愤填膺,因为老师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了学生的身上,像个泼妇一样骂着大家,好像自己全然没有责任。骂完之后,老师余气未消,要大家每人写一份此次考试失利的反省,表面上说自己认为是什么理由就写上去,其实就是想要一份检讨,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变态的自尊。
                              他气不过,于是私下对我说,要我和他一起写一份“檄文”对老师这种没有素质的行为和恶趣味进行讨伐。我听了很感兴趣,当场答应下来。但是小孩子忘性大,一下课我就忘了。交了一份随大流的检讨,无非是说都赖我们学习不用功,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25楼2012-09-01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