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历史人物之一:千秋微子——有感于权势与尊严
在我国北方,有一处水域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的湖面,那里烟波浩淼,风景如画;那里船只穿梭,运输繁忙;那里山水相映,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她就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
微山湖,微山岛,微山县,这些名字都来源于一个人,他就是微子。
微子,商末周初人,名启,是商王帝乙之长子,殷纣王之庶兄。因母低贱,不得嗣位。《吕氏春秋•仲冬纪》云:“纣之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其时尤尚为妾。改而为妻,後生纣。纣之父欲立微子启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故立纣为後。”其封地于微,爵位为子,故称微子。
纣王即位后,微子并没有因王位之争而对纣王有所偏见,相反,却是一心一意与比干、箕子等人一起辅佐纣王。微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更是一个有着贤仁美德的人。身为王兄,又有着令人赞颂的美德,应该说微子具有了继承王位的客观条件。如若平时多做些思想上的准备,多些主观上处心积虑的谋划,或许殷商时期的历史就会重新书写,或许微子作为国君的殷商会成为开启我国古代繁盛社会先河的盛世大同时期。但是,青山依旧,历史依然,只是因为微子就是微子。在别人看来,这是成就大业千载难逢的良机;而在微子眼里,商纣即位的那一天是和平时一样的云淡风清。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禅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出于对权势的向往和追求而使他们迷失了人性的美好、丧失了理性的光辉,即使是对一官半职的小小权位的贪图就足以使闹剧不断产生,而对于最高王权的追逐更使历史上演了无数场父子相斗、手足相残的悲剧。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曹丕死命相逼下的七步成诗;才有了李世民亲手射死自己的哥哥、杀死自己的弟弟、逼父皇让位的“玄武门” 政变;才有了雍正上台后对自己的皇兄皇弟的清洗……这些人的成功,都牺牲了人格的尊严、人性的尊严,在他们的眼里只残余了权势。在权势面前,他们是成功者,但是,在人格尊严、人性尊严的对话席上,哪怕你是开启一代盛世的君王,也只能羞愧闭口、噤若寒蝉了。
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以尊严相许?
而在这生死相许之外,还有听到尧让自己做官便忙到河边洗耳的许由,还有不愿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的伯夷、叔齐,还有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潜……他们远离官场,醉心于自我的精神世界中,那里,是他们天马行空的所在;那里,是他们思想飞扬的空间;那里,是他们精神梦想的归宿。他们在现实的物欲诱惑下而坚持自我道德的操守,在淡泊与宁静中构建精神的乐园。他们是精神的,而不是世俗的;是纯净的,而且纤尘不染——这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毫无矫饰的自然状态。权势与尊严对这样的人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生死。这样的人不会成为生活中的伟人,而注定是精神上的圣者!
在我国北方,有一处水域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的湖面,那里烟波浩淼,风景如画;那里船只穿梭,运输繁忙;那里山水相映,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她就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
微山湖,微山岛,微山县,这些名字都来源于一个人,他就是微子。
微子,商末周初人,名启,是商王帝乙之长子,殷纣王之庶兄。因母低贱,不得嗣位。《吕氏春秋•仲冬纪》云:“纣之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其时尤尚为妾。改而为妻,後生纣。纣之父欲立微子启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故立纣为後。”其封地于微,爵位为子,故称微子。
纣王即位后,微子并没有因王位之争而对纣王有所偏见,相反,却是一心一意与比干、箕子等人一起辅佐纣王。微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更是一个有着贤仁美德的人。身为王兄,又有着令人赞颂的美德,应该说微子具有了继承王位的客观条件。如若平时多做些思想上的准备,多些主观上处心积虑的谋划,或许殷商时期的历史就会重新书写,或许微子作为国君的殷商会成为开启我国古代繁盛社会先河的盛世大同时期。但是,青山依旧,历史依然,只是因为微子就是微子。在别人看来,这是成就大业千载难逢的良机;而在微子眼里,商纣即位的那一天是和平时一样的云淡风清。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禅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出于对权势的向往和追求而使他们迷失了人性的美好、丧失了理性的光辉,即使是对一官半职的小小权位的贪图就足以使闹剧不断产生,而对于最高王权的追逐更使历史上演了无数场父子相斗、手足相残的悲剧。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曹丕死命相逼下的七步成诗;才有了李世民亲手射死自己的哥哥、杀死自己的弟弟、逼父皇让位的“玄武门” 政变;才有了雍正上台后对自己的皇兄皇弟的清洗……这些人的成功,都牺牲了人格的尊严、人性的尊严,在他们的眼里只残余了权势。在权势面前,他们是成功者,但是,在人格尊严、人性尊严的对话席上,哪怕你是开启一代盛世的君王,也只能羞愧闭口、噤若寒蝉了。
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以尊严相许?
而在这生死相许之外,还有听到尧让自己做官便忙到河边洗耳的许由,还有不愿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的伯夷、叔齐,还有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潜……他们远离官场,醉心于自我的精神世界中,那里,是他们天马行空的所在;那里,是他们思想飞扬的空间;那里,是他们精神梦想的归宿。他们在现实的物欲诱惑下而坚持自我道德的操守,在淡泊与宁静中构建精神的乐园。他们是精神的,而不是世俗的;是纯净的,而且纤尘不染——这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毫无矫饰的自然状态。权势与尊严对这样的人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生死。这样的人不会成为生活中的伟人,而注定是精神上的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