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流年吧 关注:768贴子:85,580

回复:【好书分享】呻吟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圣人之道,本不是要违拗他人,但也不求迎合他人。人情本来就无可限量,要迎合他人,不但不对,也不可能做到,所以君子只求满足事理。
从实践道义到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没有一定要怎么做的规定,因为世界上具体的事物千差万别,怎么能有一个固定的行为规范呢?
在劝告过程中,态度与事理更为重要,人的天性会维护自己,即使对方明白你说的对,但也许因为你的态度让他受到伤害而拒绝承认。
《礼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圣贤制定的礼,是为了表达内心的道德与情感。
雨果:“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121楼2012-09-26 16:16
回复
    雨果:“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
    英国作家D•H•劳伦斯《长生鸟》:多愁善感是用自己并非真正具有的感情消磨自己。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取决于我们的思想。
    弥尔顿:思想的运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自以为真理在握,只有我对,而别人都错的人,恰恰是偏见最深的人。而真理,总是掌握在那些不被偏见所困惑,能够多方探求,全面认识事物的人手里。
    不付出劳动就取得食物的,是麻雀和老鼠;通过肆意伤害来取得食物的,是老虎和豺狼。做官的人,应该把这些话当作座右铭。
    


    122楼2012-09-26 16:17
    回复
      2025-11-16 20:34: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下大势,都是逐渐积累而形成的。不要轻忽一根羽毛,积累得多了,装在车上也会压断车轴。不要轻忽冬天的寒露,逐渐寒冷下去,慢慢就会成为坚冰。自古天下国家乃至自身的败亡,无不由“积渐”二字造成。微小的积累,缓慢变化的开始,足以让人寒心。
      人的局限,在于往往只见大而不见小,只见迅速的转变,而不见缓慢的积累。所以细微的事物,微小的变化,迟早也会酿成大害。稻草虽轻,一根一根加上去,总会有一根把骆驼压垮。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做人处事不可不谨记“防微杜渐”四个字。
      人不可过于主观,要从不同的观点、角度看待事物,更要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
      事情少有能够一劳永逸的,往往需要勤勤恳恳,一点一滴地做,即使想一劳永逸也不能够做到。但有的事,却只要忍过一时的苦痛,就能够获得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轻松。
      畏一劳而永不得逸。
      治病先治根,治乱先治本。处理事物要抓其根本,而不能被枝节小事绊住手脚。
      


      123楼2012-09-28 10:09
      回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事万物都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因为它们的不足,而抹杀它们的长处。要使它们各得其所,才能够物尽其用。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更好的发挥它,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能知道自己的短处,才能扬长避短,少犯错误。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运用在人,而不在物。所以事物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运用它的人。对于物的运用,责任不在于物,而在于人。
        拥有千金的富翁,不是一天就会穷下来的。每天每月都少一点,亏损发生在平日,而贫穷突现于一天。不归罪于平日,而归罪于贫穷的那一天,是愚蠢。所以君子注重细小的损耗,注意细微的举止,防备微小的弊端。
        人的学识修养,要靠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学识修养是伪装不了的,平日没有积累,言语之间就会原形毕露。
        


        124楼2012-09-28 10:10
        回复
          一位长辈把他的文章给我看,让我为他修改。我推辞表示谦虚,长辈说:“我不护自己的短。即使我确实可笑,也只是你一个人笑;如果你为我回护,就是让天下笑我了。”我非常钦佩他的诚恳,又佩服他的智慧。可叹啊,世人讨厌被一人当面指责,而宁愿天下人在背后笑话。
          发议论的人,总是要旁征博引。但征引传文不如直接征引经典,征引经典不如直接根据事理。
          论述文字中,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常常需要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堆砌论据,而是为了把道理说得更清楚,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狂放不羁的人兴致豪爽,他的诗雄健,读了让人情绪激昂,能够使懦弱的人为之振作;清高脱俗的人多美好的情感,他的诗俊雅,读了让人自珍自爱,摆脱粗俗的形象;沉静含蓄的人多深幽的兴致,他的诗淡雅,读了让人心灵宁静,引发深远的思绪;淡泊的人多雅兴,他的诗老练,读起来很平和,让人的心态更加老成。
          


          125楼2012-09-29 09:35
          回复
            艰深晦涩的语言,偏僻生怪的字词,都是文章的妖孽,大道的蝥贼,对于后学者有害,对于雕版的木头是灾难。本来平坦的路,非要弄成深山险壑;本来明亮的日月,非要搞得云遮雾障;没有新异的理论,却非要使用新异的言语;没有厚重的感情,而非要使用厚重的语言。这样的人不去训诫,这样的书不去烧毁,是担负教育之人的罪过。如果非得说这样的人是博学多识,有深奥的理论而新奇的表达,那么孔子、孟子的话,岂不都成了浅陋鄙俗了。
            写文章务求平实,最忌艰涩。即使是很深奥的道理,也要力求深入浅出,尽量用浅显的话把它表达出来。
            心中有道,说话才能够近道。
            诗歌拙劣的地方,在于引经据典,编排对仗;高明的地方,在于写心中的自然情趣,说眼前现成的景致。
            古人不写没有益处的文章。他们要说明真理,所以必须把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要发表议论,所以不得不用言语写文章。这就是所谓的通过文章来阐述真理,而他们的文章是古体还是今风,是工整还是笨拙,也就没有必要细致地加以讨论了。
            


            126楼2012-09-29 09:35
            回复
              本楼正文结束,谢谢大家!

              


              127楼2012-09-29 0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