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01贴子:87,728,866

回复:【颠覆世界观】科学家实验证明佛菩萨、鬼神、净土、地狱存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方科学实验证实鬼神存在并与之沟通】
南无不动佛
按:本文摘编自钟茂森博士主讲的《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四集)》
前面我们基本上把西方科学界和医学界对于因果轮回的实验案例报告到第三点。前面三条,第一是对灵魂存在的研究,第二是对于能够记忆前生者的立案调查研究,第三是用催眠的方法来回忆前世的研究。下来我们继续把最后两个方面的研究情况来报告一下,这是第四,对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研究,和第五,特异功能者对轮回的促进研究。
好,我先看第四个方面对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研究。什么叫做不同维次空间生命?我们知道人的身体是活在三维空间里头,所谓三维就是长、宽、高,叫三维;再加上个时间就叫四维空间。实际上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四维空间这个时空,它是一个维次很小的,科学家现在已经发现,在宇宙当中有十一个维次的空间。
实际上按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量无边的,每个空间当中都可能会有生命存在,我们肉眼看不到,在另外一个空间当中,可是他存在。这是我们一般所称的,比如说鬼神,真的有鬼,真的有神,真的有天人,像我们昨天谈到的,魏斯医生他在催眠当中所发现的,真的有神灵存在,这些都是所谓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现在西方的科学界也在这方面努力的探索,其中一位很着名的在欧洲意大利的一位专家,他的名字叫做马协娄·巴希博士,着名的灵性生命研究专家。这位巴希博士很早,从一九四九年就开始对于灵性生命的研究,这一生就投入在这样一个研究的事业上。
 他所研究灵性生命的方法,就是用一种特殊的通讯仪器来收录那些鬼神的声音。这几十年来他做的实验很多,也很成功。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这幅图是在他的实验室里照的,早期的一个相片。他的实验通常是在一个很大的实验室里进行,参加实验的人数通常都有几十人,包括一些专门研究这种超自然现象的专家,灵性生命的研究专家,也包括这些通讯工具的工程师,还包括志愿参加实验的研究对象。那些是什么研究对象?通常都是一些母亲,她们因为最近孩子死了,她很思念自己的孩子,想要跟这个孩子沟通一下,听说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她们,她们就自愿的来参加这个实验。
实验通常都是晚上九点钟开始。诸位问问为什么晚上开始?鬼通常是晚上出没。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巴希博士领导这一组专家,用他的这些通讯仪器就调到一个短波段,一个七到九兆赫的短波。这种短波段可以过滤掉一般的电磁讯号,什么手机的讯号、电视、广播电台,这些讯号统统都不影响这个实验室。完了之后从喇叭里就听到传出一些正常的噪音,这种噪音大概持续了十到二十分钟以后,就听到喇叭里这种噪音就突然中断,代之以一种像风的声音在吹,从喇叭里吹出来,在风声当中还夹着人唱歌的声音,由远即近而来,真的好像那些鬼神来了。
  当他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因为巴希博士这种实验做了好多次,做了几十年了,他就很有经验,他就马上对着喇叭开始呼叫,他说“朋友们,你们在哪里?我们就在这里,请你说话”,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真的就听到喇叭传出应答声,“来了,来了”。完了之后这些声音愈来愈明显,有时候是一个人的声音,有的是好几个人的声音,后来这些声音很清晰的时候就可以录音录下来。从这些讲话当中去判断,都是这些志愿来参加实验的这些母亲,她们的孩子刚死了,都是一些孩子回来的讲话。
  比如说这里给大家摘抄了一段他的一个录音,这个录音他是一个意大利的孩子,刚刚死了没多久,叫做Gregorio,他的母亲在场,结果他来了以后就通过这个喇叭对他母亲说话,这段话是这样讲的,这原来都是意大利文,把它翻译成中文,“亲爱的妈妈,不要难过,总有一天您会知道我们的奥秘,当您离开身体的时候,您会发现您的灵魂进入了另一个层次的生命”,这种对话。很显然这个孩子回来是安慰他的妈妈,告诉他妈妈说你不要难过,也不要太过思念我们,我们在这里还活得好好的,总有一天你会来到我们这里,就看到我们的奥秘了。所以这种录音很多,很多都发表在巴希博士后来一些论文里面。


26楼2012-06-08 23:50
回复
    马克


    28楼2012-06-09 00:01
    收起回复
      2025-09-05 03:14: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结果他到部落里头就住了几天,在这个部落里面,这些部落的人都相信他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墓园里面,这块墓园他们想这是一块圣地,我们一般人不可以随便闯入,如果随便闯入的话会被他们的祖先惩罚。这两个学者也不知道这个规矩,结果有一天到了黄昏的时候,他们两个就来这块圣地游览,看到风景还不错,就想照个相,结果用一个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印度的学者首先给日本的学者来拍照,结果快门按下去之后,不一会那个日本学者突然之间昏倒在地,把这个印度学者吓坏了,他赶紧跑到部落里面向这些部落长老来求救。这些长老们来一看就知道,因为他们都很有经验,晓得这个人刚才一定是被祖先惩罚,被打倒在地,所以赶紧用一些咒语,用一些草药,就把他救活过来。他苏醒之后两个人都不敢久留,就赶紧回家。
        当他回家以后,当这个印度学者把那天傍晚所照的照片下载到他的电脑里头的时候,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张相片我已经从网路上摘下来,请大家看看。这个相片后面,这位日本学者的身后真的站了一个鬼,这个鬼你看,他没有眼睛、没有腿,很可怕。这是用数码相机照下来的。我们想想,这种相机能够拍摄到鬼的形相也是有道理,为什么?因为人的肉眼所看见的这些形相那个光波叫做可见光。我还是翻到下面,省得大家印象太深,晚上睡不着觉就麻烦了。人所见到的光是可见光,可见光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只是占整个宇宙光波里面的百分之二,换句话说,百分之九十八的光你是见不到,你只能见到宇宙里百分之二的东西。
       一般的相片,像过去用胶卷那种相片,它的感光颗粒所感的光谱就比人的肉眼这个光要更宽,所以肉眼看不到的光,相片它可以感光。比如说我们熟知的X光,是透射用的,肉眼看不到,但是它真的可以在相底上面感光;还有一些光,像红外线、紫外线、伽玛射线、还有些宇宙射线,这些光波我们肉眼都看不到。用数码相机它的感光颗粒,一个感光的颗粒叫一个像素,这个像素它所感应的光波又比可见光、又比相片所感光又更宽。所以现在在天文学上用的这些拍摄技术也都是用数码照相。
       所以我们来看看用数码相机拍摄来的这些形相,我们人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它能够拍摄下来,这是有道理。希望以后科学愈来愈进步,能够发展出一种专门照出鬼的形相这些相机,大家对不同维次空间生命就了解得更多了。总之,结论就是在宇宙当中,不同的空间里面真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存在。可能就在你我对面之间不知站了多少这种生命,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所以当我们在一个人的时候,独处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不然被那些生命看到之后他也会给我们惩罚的。
      ==================================
      【视频】钟森茂博士讲演: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594605.html
      ==========================
      【【【【【【【【【【【【【【【【【【【【【【【【
      前苏联科学家钻探到地狱:来自地狱的惨叫声 】】】】】】
      /

      【【根据因果规律,杀生、非-婚关系等等,都可能转生地狱受大苦
      】】
      2005年一则新闻说:前苏联著名地质学家阿撒哥夫博士讲过,他带队的一组工作人员在进行钻探工作时,用机器钻开了一个地洞。到了大约九英里深时,钻探机器突然转得异常剧烈,显示出地底下有一巨大的空间。极为恐惧的是,里面竟然飞出一头青面獠牙、长有翅膀的怪物。稍后,他们将一台拾音器送下洞去,收听到阵阵凄厉悲惨的惨叫声,仿佛有数不清的人正在受到极大的痛苦。
      对此,阿撒哥夫博士说:“作为一个无神论的***员,我一向不相信有天堂或地狱之说。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现在却不能不确信有地狱存在。” 他们公开了一小段所录到的地狱哀叫声,我以前在网上听过,大概有40秒左右。当时,前苏联官方对于此事,没有作出任何评论,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只表示将会审查该盒录音带。不过,他们想否定的话,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毕竟眼见为实;肯定的话,又与自己的无神论信仰有抵触,所以后来就不了了之。
      这段录音,还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广播电台放过,英国BBC台也有一卷同样的带子。原本还有录影带,但这个一直没公布,只公布了一小段录音,里面确实有无数的众生在尖叫、哭号。
      ---------------------
      


      29楼2012-06-09 00:06
      收起回复
        问:阴间为何常找阳间的人当阴间的官差呢?
        答:因为富贵的人家有众神守护,且供使唤的仆役又多年青力壮,阳气旺盛,所以当他们家中有人过世时,阴间鬼魂无法接近去摄受死者的魂魄,又例如武将死在军营时,他四周警卫森严,枪炮林立,营中士兵也都年青力壮,阳气逼人,一般鬼魂也都没办法接近死者魂魄,诸如此类的情形,就有赖阳间人的生魂当阴差去执行了,因此阴界常有用阳人当差的情况。
        问:凶死的人身首不全,他的鬼魂跟平常寿终正寝的鬼是否不同?又鬼的容貌会不会逐年衰老?
        答:凶死之鬼魂除面容稍显模糊,表情好像蛮痛苦的,且伤处带有血痕外,其余与一般鬼魂并无差别,至于鬼的容貌都与他死时相同,并不会因年久而变衰老。
        问:人死灵魂离体时会不会感到痛苦?
        答:一般而言,人的死亡都是因疾病而来(老死者也是内在生理机能败坏所导致),这时候灵魂离体就好像开门外出般的毫无痛苦,且脱离肉身后反而会有疾病霍然痊愈的舒服感觉。但死者若迷恋家眷、财产或世间的种种,这时灵魂就不容易脱离肉身而会产生如乌龟脱壳般的巨大痛苦,因此一个人在生前应培养淡泊之心,对于妻子、财产等不要过分贪恋,如能做到这样,那么他死时之灵魂离体会如脱掉衣服般的毫不费力。
        问:鬼跟人谁多?是人怕鬼还是鬼怕人?鬼和人的疆界如何划分?
        答:阴间的鬼比阳间的人多得多,来来往往擦身而过的比比皆是,他们与人的疆界似有似无,实在很难讲得清楚,但鬼在阳间行走时多走在道路两旁或阴暗的地方,且人怕鬼,鬼也怕人,尤其是正人君子,鬼必敬而远之,但对于心术不正或运气差的人,则鬼多喜欢捉弄他们。因此人类从午后到晚间,走路时尽量不要走道路两旁或阴暗的地方,而且走路应缓慢或稍微发出声响,让鬼有时间避开,以免出其不意与鬼相撞,人固然会起鸡皮疙瘩,鬼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问:人死后真有转生的情形吗?如何去证明呢?
        答:人有生必有死,有死也必有生,它的道理就如同每一件事物只要有作用就必定有反作用一样。例如我们吃了东西,一定会有排泄,这是非常简单明了的,但因人死后所存在的是个精神体,而非物质的原素,所以无法用求证物质原素的方法来探索精神体的来去,而只能用精神来领会精神,宗教修行的作用就刚好能提炼人的精神成分,提高精神的效能,所以只有在宗教的经验中可求证到人类生死轮回的现象。
        问:人死后就是鬼吗?为什么人死后有的会显灵,有的却毫无音讯呢?
        答:除非是超出轮回的圣者,否则人死后会有六道轮回的,而由于鬼道只是属于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因此人死后并不一定就是鬼,如果轮回在鬼道者,在有必要或由于阳世眷属请人作法召请时,他是有可能显灵,但死后生天、下地狱、或转生为畜牲道者,就不会愿意或无法再来显灵了。又阳寿已尽,已经到了该死年龄而死去的人,不论他是凶死或善终,都会纳入一个规则的系统,就好像部队改编一样,直接从一个部队向另一个部队报到,这时他们就没有机会在外闲逛,显灵的情形就比较少。但如命不该绝而死的人,他们的鬼魂在未被鬼界收容发落之前,并没有立即可归宿的地方,只得在外东闯西荡(中阴身),而在这闯荡期间,与人相遇的机会就很大了。
        问: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如孔子、孟子等人,为什么后人再怎么祭拜他们,也不见他们显灵呢?
        答:要知道虚空、宇宙及世界都是无限的,众生也是无限的,那些伟大的圣贤豪杰为了他们自己的愿力来到我们的地球世界,从事教化这世界众生的工作,当他们的任务完成到某一预期程度时,他们就会离开这地球世界而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依据他们的愿力去教化另一世界的众生,他们以无限的愿力往返于无限的宇宙、世界间,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以我们这个极其有限的时空观念来探索他们的来龙去脉,自然是莫测高深的事了,因此若以他们显灵与否来批评他们的存在,就大错特错了。


        32楼2012-06-09 00:21
        收起回复
          【二百名各宗教领袖投票,佛教被评为世界最佳宗教】
          作者:人间社记者满容

          二百名各宗教领袖投票决定赞扬佛教无战事,目前无团体代表领奖,因荣誉属于全人类
          据日内瓦论坛报报导,经国际联合宗教会票选,佛教获得全球“最佳宗教世界”奖。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联合宗教会(ICARUS),基于提高并促进宗教和灵性的融合与交流之目的,于今年七月投票决议赋予佛教团体最高荣耀奖,一致表决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
          这个奖项是由二百位宗教领袖共同参与的国际圆桌会议投票决定的。会中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宗教领袖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宗教,而是把自己手中神圣的一票投给了佛教,虽然佛教徒只占ICARUS会员的极少数,但得票数与呼声却最高。国际联合宗教会的研究主管伊卡罗斯认为,佛教能赢得世界最好宗教的荣耀称号,是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一场战争是以佛教名义进行的,与其它宗教明显不同。
          他认为佛教徒真正实践佛所倡导的宗教精神,而这也是佛教比其它宗教做得更彻底的地方。天主教神父泰德表示,他也投了佛教一票。他虽崇爱天主教,但内心常深感不安,因为在倡导基督爱的同时,往往在圣经里发现为上帝而杀害异教徒的经文。穆斯林的神职人员塔尔阿斌•魏塞德说:“虽然我是虔诚的穆斯林,但看到很多个人在忿怒和瞋恨时,藉用杀戮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宗教的崇敬,而不是通过自我调解的途径来解决。”
          另犹太教的拉比罗宾•山谬•华圣斯坦说:“我爱犹太教,但自1993年以来,我每天都在练习内观禅修,并将之作为修持功课之一。” “佛教徒备受肯定,”身属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社团、也是国际联合宗教会拥有投票权的委员之一的魏塞德说:“事实上,我最好的朋友当中有不少人是佛教徒。”
          国际联合宗教会目前尚未找到愿意受奖的团体。当被问及为什么佛教界拒绝接受奖项时,缅甸翰达比丘表示:“我们感谢佛教被肯定,但此奖应属于全人类,因每人皆有佛性。”委员之一的葛力奇说,他们将会继续寻找下去,直到找到一个佛教团体愿意接受它。当找到时,一定会告诉大家。
          来源 智悲佛网
          ========================
          【西方博士撰文:西方人普遍认为佛教先进、科学】
          用现代的观点看佛教
          作者:彼得·德拉·桑蒂那博士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化的神,无需教条主义和神学,它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将所有的自然和精神世界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所获得的那种宗教意识之上。”
          ——西方现代物理学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看待佛教有很多方法,不同文化的人民有不同的观点,而我尤其认为我们该比较一下西方或现代的观点与传统观点的区别。这种观点的研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如果我们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是如何看待某一事物的话,我们就会开始看到自己片面观点的局限性。
          


          34楼2012-06-09 00:33
          收起回复
            【【【在西方,佛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认同。西方社会有许多地位显赫的人要么是佛教徒,要么是佛教的赞同者。】】】这一点最清楚地表现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写自传的谈论中,他谈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他是的话,他愿成为一名佛教徒。这让人吃惊,而且毫无心理准备,不曾想现代科学之父竟会做出这样的评论。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当代的西方社会,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是佛教徒,那里又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佛教徒。】】】待会儿我们将探讨西方对佛教感兴趣的原因。但在此之前,我想先比较一下西方与这里的情况的差异。
            【【【在欧洲,总的来说,对于佛教的看法是:佛教是非常先进,非常理性,和非常复杂的。】】】】所以,当我来到新加坡,发现这里的许多人认为佛教是过时的、非理性的和与封建迷信过从甚密的宗教时,着实使我大吃一惊。这种态度是阻挠人们了解佛教的两种态度之一。另一种态度,则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认为佛教太深奥、太抽象,以至于从来就没人理解过它。
            这就是我所说的“看法”这个词的意思。因为以西方人的观点看,佛教是一种形象,而以传统的观点看,佛教又是另一种形象。在真正能够了解佛陀的教法之前,人们必须改变心目中预先抱有的“消极佛教”的形象,之后才谈得上形成一种关于佛教的实事求是的观点。
            西方人欣赏佛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不为文化所限制,不为任何特定社会、种族或民族所限制。有某些宗教是受文化限制的,比如说犹太教。佛教则不然。所以历史上我们有印度佛教徒、泰国佛教徒、中国佛教徒、斯里兰卡佛教徒、缅甸佛教徒等,而将来会有英国佛教徒、美国佛教徒、法国佛教徒等等。因为佛教不囿于文化。它可以很容易地从一种文化流向另一种文化。其原因是佛教的重点在于内心的修持,而不是表面的实践。它的重点,是在你进化发展自己精神的方式方法上,而不是在于你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或留什么发型。
            我要谈的第二点,是关于佛教的“实用主义”或者说“实际性”,和关于佛教“正视问题”而不搞形而上学的这个事实,以及佛教识别具体问题并用具体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佛教又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相契合,即:如果某个东西实用,那就用它。这是西方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重要部分。 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在《箭喻经》(《Culamalunkya》)里表达得很清楚,经中佛陀用了一个受箭伤者的譬喻。这位受了箭伤的人,不是先让人替他把箭拔出来,而是想先四处打听清楚是谁放的箭,箭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箭头是骨制的还是铁制的,箭杆又是用哪种木头做的。这个人被用来比喻那些想知道宇宙的本源、世界是否是永恒的、是有限还是无限的人们,在不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们是决不会去实践一种宗教的。可惜,这些人在得到他们提出的所有这些不恰当的问题的答案之前,只会像那位中箭者一样白白死去。
            这一点展示了我们所说的佛陀“实际的态度”。它对问题的优先权和如何处理问题论述颇多。如果我们老问些错误的问题,那我们在开发自身的智慧上是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的。因为这完全是一个优先权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位的任务是解决“苦”的问题。
            正因为佛陀认识到这一点,才说我们用不着去猜测世界是否是永恒的——我们胸口上所中的,恰好就是这只箭!这一点,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停地在根据优先权做出选择。
            譬如说,我们在炉子上煮豆子时决定同时打扫房子的卫生,而当我们打扫卫生时闻到豆子烧糊了,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是继续打扫房间,还是把炉子上的火关掉以保全豆子呢?同样,如果我们想得到智慧,就必须认清事物的轻重缓急。这一点,在上面受箭伤者的寓言中已经讲诉得很清楚了。
            我要谈的第三点,涉及佛陀所教诲的通过实践来验证的重要性。在《羁舍子经》(《Kesaputta》,与汉文大藏经中的《伽蓝经》相近,但有所不同)中佛陀对迦摩罗人的建议阐明了这一点。迦摩罗人的情况和我们今天暴露在众多的教法之下的情况很相似。他们找到佛陀后问询道:世间有如此多的老师,他们个个都宣称自己的教理是真实的,而怎样才能够知道到底谁说的是事实呢?佛告诉他们:不要仅仅由于某种权威而接受任何事物;不要因为这种东西碰巧被记载下来而去接受它;不要仅仅因为对老师的尊重而去接受任何事;不要因为道听途说或某事听起来有道理而接受任何事;而是要去验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检验所听到的事情。当自己知道某事是有害时就摒弃它。而当知道某事是有益,可以使人幸福和平静时就去做这件事。佛陀建议,一个人得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去验证所听到的事。 在佛给迦摩罗人的建议中,我认为,佛是在说,我们要把自己的脑子作为一个“试管”。我们自己也可以领会到,当心中有贪嗔时,它们会让我们受罪、痛苦和不得安宁,而当贪嗔从脑子里消失时,会使人感到幸福和安宁。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简单实验。


            35楼2012-06-09 00:34
            收起回复

              凤凰网:明星信佛为哪般

              【李连杰谈学佛原因:生死大事没解决,身价百亿也快乐不起来】
              


              37楼2012-06-09 00:52
              回复
                才知道“地狱”存在呀?那好吧,“天堂”其实也有的。


                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2-06-09 02:04
                收起回复
                  2025-09-05 03:08: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9楼2012-06-09 02:17
                  收起回复
                    【看遍佛书,唯独这本,一下子想到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值得反复阅读【【【李连杰推荐的一本佛书,故事书一般生动有趣,很多知识分子喜欢读】】】
                    大师巨作 在知识精英群体引发持续阅读热潮 《正见——佛陀的证悟》当当、卓越、书店有售
                    推荐序
                    佛法的书读了不少,唯独这本,让我觉悟了佛法的真谛,写得清澈、明了、公允。一下子想到了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
                    佛教四法印: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盘超越概念。
                    ---------------------------------------
                    作者的话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说服大家都去追随释迦牟尼佛,成为佛教徒,修习佛法;我有意地不谈禅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语。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与其它见地不同的独特部分。这位印度王子,到底说了什么,能赢得世人如此的尊敬与景仰,甚至包括如爱因斯坦等现代怀疑论科学家们都如此?他到底说了什么,能感动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Bodhgaya)?佛教与世界上其它的宗教有什么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试图将这些艰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
                    悉达多的重点是要直探问题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它与ZF或ZZ完全无关。悉达多对学术论述和科学论证没有兴趣,地球到底是圆的还是扁的,他也不关心。他关切的是另外一种实际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我希望可以让大家了解,他的教法不是让你读完后放回书架上的哲学巨著,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见地。为了这个目的,我尝试用各类人的各种角度,包括从坠入情网,乃至文明诞生的例子来说明。虽然这些例子和悉达多所用的不同,但它所传达的讯息是相同的,因为悉达多所说的一切,至今仍然颠扑不破。
                    然而悉达多也说过,不要不经分析就相信他的话语。因此,像我如此平凡的人,更需要被仔细地审视。我邀请大家分析、思量你即将读到的内容。
                    ---------------------------------
                    献给印度王子,净饭王之子
                    若不是因为他
                    至今我还不明了我是一个飘泊的人。
                    ==============================================
                    《正见:佛陀的证悟》 (又名《近乎佛教徒》 ) 当当、卓越、书店有售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拨浪鼓及其他分心物
                    。追寻真理可能像个坏事
                    。佛陀的发现
                    。‘当下即是’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
                    。不稳定性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
                    。明了的利益
                    。情人眼里出西施
                    。无常是好消息
                    。老沙弥的故事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个人快乐的定义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习气:自我的盟友
                    。与自我作战
                    。那么爱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们有限的逻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逻辑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执着困住了你’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明了的利益:续集
                    第四章 涅盘超越概念
                    。天堂:终极的假期?
                    。快乐不是目标
                    。快乐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什么样的感觉?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结 论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出离中的丰富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42楼2012-06-09 04:01
                    回复
                      。修持祥和
                      后 记
                      感 谢
                      译者注
                      ----------------------
                      摘录:
                      第一次听到悉达开始迈向证悟的故事,我们可能认为实在是太天真了。听到一位将要领导整个国家的太龘子,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似乎很奇怪。但其实我们才是真正幼稚的人。在这个资讯时代,斩首、斗牛、血腥谋杀等衰坏与死亡的影像环绕着我们。这些影像环绕着我们。这些影像非但没有提醒我们最终的命运,反而被拿来作为娱乐和获取利润之用。死亡早已成为一种消费产品。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去深思死亡的本质。我们不去承认自身与环境都是由不稳定的元素所组成,只须要一点小刺激就会分崩离析。我们当然都知道终有一天会死亡,但是除非是被诊断罹患绝症,大部分的人都自认暂时不会有危险。偶尔想到死亡的时候,所思索却是“我会得到多少遗产?”或者“我的骨灰要洒在什么地方?”诸如此类的事。从这个观点来说,我们才是太天真了。
                      *
                      在很多地方我们也和悉达多一样。我们有自己的宫殿----不论是贫民区的单身公寓、郊区的双层别墅或在巴黎的顶层楼阁。我们也有各自的耶输陀罗和罗候罗。我们也许不是拥有孔雀的王子,但我们有事业、宠物猫咪和数不尽的责任在身。所有的事情老是出状况。家电坏了,邻居吵架、天花板漏水。亲爱的人死了;或是他们早上醒来之前,下巴和悉达多的宫女一样松垮,看起来就像死了一般。也许他们闻起来有积浊的烟味、或昨晚的大蒜味。他们唠叨不停、而且是张着嘴嚼食物。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困在那里,不试图逃开。或者,我们终于会忍无可忍,心想:“我受够了!”,然后结束一段关系,却又再找另一个人重新来过一遍。
                      我们对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从不厌卷,因为我们期待而且相信,有个无瑕的灵魂伴-侣或者完美的香-格里拉正在某处等着我们。面对着每天令人懊恼的事,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认为我们可以把它们弄对,这一切都能修理,牙齿是可以刷的,我们可以感到完满。也许我们还会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从生命中的课题中学会圆满。我们期望自己变成像星际大战电影中的智慧长者Yoda一样,却不知圆熟只是衰朽的另一个面向。潜-意识中,我们期待自己会到达不再需要修理任何东西的境界。总有一天,我们会“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我们深信“解决”的概念。好像我们所有经历的一切,到这一刻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盛大的演出还没有开始。
                      全文 http://tieba.baidu.com/p/1635757150
                      


                      43楼2012-06-09 04:01
                      收起回复
                        留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2-06-09 05:34
                        收起回复
                          1


                          IP属地:河南45楼2012-06-09 06:36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49楼2012-06-09 0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