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01贴子:87,731,073

回复:【颠覆世界观】科学家实验证明佛菩萨、鬼神、净土、地狱存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西方,佛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认同。西方社会有许多地位显赫的人要么是佛教徒,要么是佛教的赞同者。】】】这一点最清楚地表现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写自传的谈论中,他谈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他是的话,他愿成为一名佛教徒。这让人吃惊,而且毫无心理准备,不曾想现代科学之父竟会做出这样的评论。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当代的西方社会,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是佛教徒,那里又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佛教徒。】】】待会儿我们将探讨西方对佛教感兴趣的原因。但在此之前,我想先比较一下西方与这里的情况的差异。
【【【在欧洲,总的来说,对于佛教的看法是:佛教是非常先进,非常理性,和非常复杂的。】】】】所以,当我来到新加坡,发现这里的许多人认为佛教是过时的、非理性的和与封建迷信过从甚密的宗教时,着实使我大吃一惊。这种态度是阻挠人们了解佛教的两种态度之一。另一种态度,则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认为佛教太深奥、太抽象,以至于从来就没人理解过它。
这就是我所说的“看法”这个词的意思。因为以西方人的观点看,佛教是一种形象,而以传统的观点看,佛教又是另一种形象。在真正能够了解佛陀的教法之前,人们必须改变心目中预先抱有的“消极佛教”的形象,之后才谈得上形成一种关于佛教的实事求是的观点。
西方人欣赏佛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不为文化所限制,不为任何特定社会、种族或民族所限制。有某些宗教是受文化限制的,比如说犹太教。佛教则不然。所以历史上我们有印度佛教徒、泰国佛教徒、中国佛教徒、斯里兰卡佛教徒、缅甸佛教徒等,而将来会有英国佛教徒、美国佛教徒、法国佛教徒等等。因为佛教不囿于文化。它可以很容易地从一种文化流向另一种文化。其原因是佛教的重点在于内心的修持,而不是表面的实践。它的重点,是在你进化发展自己精神的方式方法上,而不是在于你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或留什么发型。
我要谈的第二点,是关于佛教的“实用主义”或者说“实际性”,和关于佛教“正视问题”而不搞形而上学的这个事实,以及佛教识别具体问题并用具体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佛教又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相契合,即:如果某个东西实用,那就用它。这是西方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重要部分。 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在《箭喻经》(《Culamalunkya》)里表达得很清楚,经中佛陀用了一个受箭伤者的譬喻。这位受了箭伤的人,不是先让人替他把箭拔出来,而是想先四处打听清楚是谁放的箭,箭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箭头是骨制的还是铁制的,箭杆又是用哪种木头做的。这个人被用来比喻那些想知道宇宙的本源、世界是否是永恒的、是有限还是无限的人们,在不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们是决不会去实践一种宗教的。可惜,这些人在得到他们提出的所有这些不恰当的问题的答案之前,只会像那位中箭者一样白白死去。
这一点展示了我们所说的佛陀“实际的态度”。它对问题的优先权和如何处理问题论述颇多。如果我们老问些错误的问题,那我们在开发自身的智慧上是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的。因为这完全是一个优先权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位的任务是解决“苦”的问题。
正因为佛陀认识到这一点,才说我们用不着去猜测世界是否是永恒的——我们胸口上所中的,恰好就是这只箭!这一点,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停地在根据优先权做出选择。
譬如说,我们在炉子上煮豆子时决定同时打扫房子的卫生,而当我们打扫卫生时闻到豆子烧糊了,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是继续打扫房间,还是把炉子上的火关掉以保全豆子呢?同样,如果我们想得到智慧,就必须认清事物的轻重缓急。这一点,在上面受箭伤者的寓言中已经讲诉得很清楚了。
我要谈的第三点,涉及佛陀所教诲的通过实践来验证的重要性。在《羁舍子经》(《Kesaputta》,与汉文大藏经中的《伽蓝经》相近,但有所不同)中佛陀对迦摩罗人的建议阐明了这一点。迦摩罗人的情况和我们今天暴露在众多的教法之下的情况很相似。他们找到佛陀后问询道:世间有如此多的老师,他们个个都宣称自己的教理是真实的,而怎样才能够知道到底谁说的是事实呢?佛告诉他们:不要仅仅由于某种权威而接受任何事物;不要因为这种东西碰巧被记载下来而去接受它;不要仅仅因为对老师的尊重而去接受任何事;不要因为道听途说或某事听起来有道理而接受任何事;而是要去验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检验所听到的事情。当自己知道某事是有害时就摒弃它。而当知道某事是有益,可以使人幸福和平静时就去做这件事。佛陀建议,一个人得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去验证所听到的事。 在佛给迦摩罗人的建议中,我认为,佛是在说,我们要把自己的脑子作为一个“试管”。我们自己也可以领会到,当心中有贪嗔时,它们会让我们受罪、痛苦和不得安宁,而当贪嗔从脑子里消失时,会使人感到幸福和安宁。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简单实验。


35楼2012-06-09 00:34
收起回复

    凤凰网:明星信佛为哪般

    【李连杰谈学佛原因:生死大事没解决,身价百亿也快乐不起来】
    


    37楼2012-06-09 00:52
    回复
      2025-09-05 03:52: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遍佛书,唯独这本,一下子想到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值得反复阅读【【【李连杰推荐的一本佛书,故事书一般生动有趣,很多知识分子喜欢读】】】
      大师巨作 在知识精英群体引发持续阅读热潮 《正见——佛陀的证悟》当当、卓越、书店有售
      推荐序
      佛法的书读了不少,唯独这本,让我觉悟了佛法的真谛,写得清澈、明了、公允。一下子想到了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
      佛教四法印: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盘超越概念。
      ---------------------------------------
      作者的话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说服大家都去追随释迦牟尼佛,成为佛教徒,修习佛法;我有意地不谈禅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语。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与其它见地不同的独特部分。这位印度王子,到底说了什么,能赢得世人如此的尊敬与景仰,甚至包括如爱因斯坦等现代怀疑论科学家们都如此?他到底说了什么,能感动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Bodhgaya)?佛教与世界上其它的宗教有什么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试图将这些艰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
      悉达多的重点是要直探问题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它与ZF或ZZ完全无关。悉达多对学术论述和科学论证没有兴趣,地球到底是圆的还是扁的,他也不关心。他关切的是另外一种实际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我希望可以让大家了解,他的教法不是让你读完后放回书架上的哲学巨著,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见地。为了这个目的,我尝试用各类人的各种角度,包括从坠入情网,乃至文明诞生的例子来说明。虽然这些例子和悉达多所用的不同,但它所传达的讯息是相同的,因为悉达多所说的一切,至今仍然颠扑不破。
      然而悉达多也说过,不要不经分析就相信他的话语。因此,像我如此平凡的人,更需要被仔细地审视。我邀请大家分析、思量你即将读到的内容。
      ---------------------------------
      献给印度王子,净饭王之子
      若不是因为他
      至今我还不明了我是一个飘泊的人。
      ==============================================
      《正见:佛陀的证悟》 (又名《近乎佛教徒》 ) 当当、卓越、书店有售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拨浪鼓及其他分心物
      。追寻真理可能像个坏事
      。佛陀的发现
      。‘当下即是’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
      。不稳定性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
      。明了的利益
      。情人眼里出西施
      。无常是好消息
      。老沙弥的故事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个人快乐的定义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习气:自我的盟友
      。与自我作战
      。那么爱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们有限的逻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逻辑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执着困住了你’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明了的利益:续集
      第四章 涅盘超越概念
      。天堂:终极的假期?
      。快乐不是目标
      。快乐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什么样的感觉?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结 论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出离中的丰富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42楼2012-06-09 04:01
      回复
        。修持祥和
        后 记
        感 谢
        译者注
        ----------------------
        摘录:
        第一次听到悉达开始迈向证悟的故事,我们可能认为实在是太天真了。听到一位将要领导整个国家的太龘子,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似乎很奇怪。但其实我们才是真正幼稚的人。在这个资讯时代,斩首、斗牛、血腥谋杀等衰坏与死亡的影像环绕着我们。这些影像环绕着我们。这些影像非但没有提醒我们最终的命运,反而被拿来作为娱乐和获取利润之用。死亡早已成为一种消费产品。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去深思死亡的本质。我们不去承认自身与环境都是由不稳定的元素所组成,只须要一点小刺激就会分崩离析。我们当然都知道终有一天会死亡,但是除非是被诊断罹患绝症,大部分的人都自认暂时不会有危险。偶尔想到死亡的时候,所思索却是“我会得到多少遗产?”或者“我的骨灰要洒在什么地方?”诸如此类的事。从这个观点来说,我们才是太天真了。
        *
        在很多地方我们也和悉达多一样。我们有自己的宫殿----不论是贫民区的单身公寓、郊区的双层别墅或在巴黎的顶层楼阁。我们也有各自的耶输陀罗和罗候罗。我们也许不是拥有孔雀的王子,但我们有事业、宠物猫咪和数不尽的责任在身。所有的事情老是出状况。家电坏了,邻居吵架、天花板漏水。亲爱的人死了;或是他们早上醒来之前,下巴和悉达多的宫女一样松垮,看起来就像死了一般。也许他们闻起来有积浊的烟味、或昨晚的大蒜味。他们唠叨不停、而且是张着嘴嚼食物。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困在那里,不试图逃开。或者,我们终于会忍无可忍,心想:“我受够了!”,然后结束一段关系,却又再找另一个人重新来过一遍。
        我们对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从不厌卷,因为我们期待而且相信,有个无瑕的灵魂伴-侣或者完美的香-格里拉正在某处等着我们。面对着每天令人懊恼的事,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认为我们可以把它们弄对,这一切都能修理,牙齿是可以刷的,我们可以感到完满。也许我们还会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从生命中的课题中学会圆满。我们期望自己变成像星际大战电影中的智慧长者Yoda一样,却不知圆熟只是衰朽的另一个面向。潜-意识中,我们期待自己会到达不再需要修理任何东西的境界。总有一天,我们会“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我们深信“解决”的概念。好像我们所有经历的一切,到这一刻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盛大的演出还没有开始。
        全文 http://tieba.baidu.com/p/1635757150
        


        43楼2012-06-09 04:01
        收起回复
          【菩萨现身 救护车难】
          ——陈孟奎

          有个汽车司机,姓严,潮潮州市人,家住北门,在潮州某厂任司机。1987年农历四月初七下午,在广汕公路上驾驶货车,晚九时左右,经陆丰县境,与对面高速来车猛然相撞,彼车一人当场死亡,一人重伤,抬去医院急救无效,亦死亡。严驾驶的汽车,车头凹陷,驾驶室玻璃粉碎,严某昏迷。
          这时,忽然来一女士,约30多岁,仪容端庄,波浪型发,米色时装,白色高跟女皮鞋,到跟前把严某唤醒,向他说:“你喉干,要喝点水吗?”严某上身全是血,大汗流淌,口渴如焚,甚想喝水,但上肢酥软甚痛,原来是被撞坏的机座压住不能动弹。这女士从身边背袋掏出花瓶形小水壶,倒上一瓶盖儿水给严某喝下。严某连喝三次,神志稍清,于是问女士:“你是从哪里来的?”女士说:“我从海外来,我到处救苦。”想再问时,救护车来了,有人高喊:“走开,走开!”此女霎时不见了。
          经医院检查,严某额头角破皮,缝了三针;足盘、腿部几处裂伤,内脏骨骼均无损害。但手臂上发现“G普T”三个字(今查汉英字典:G是观音——Guanyin的字首,T是普陀的陀——Tuo字首,连起来就是“普陀观音”)医生惊奇地问严某:“此字何时刺你臂上了?”严某说:“我素来不懂外文,也从不曾在臂上刺过字。”
          严某的岳母吴明巧,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平生专信观世音菩萨。每当女婿出车,她就在佛前诵《普门品》,祈求女婿出车一路平安,严某此次合当受难,然以岳母诵经之力,以此因缘,竟逢凶化吉了!佛经云:普陀洛伽常入定,随缘赴感靡不周,寻声救苦度群迷,故号名为观自在。
          来源:《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
          =========================


          56楼2012-06-09 09:18
          回复
            【发愿放生三百次 女儿的癫痫神奇痊愈】

            末学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儿。家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家庭。
            两年前夏季的一天,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噩梦从天而降!正在玩耍的女儿怪叫一声,头偏向了一边。
            初时以为与邪祟有关,遍访当地有名的神婆,烧纸画符,毫无作用。
            后来去了当地医院,医生检查完毕,神色凝重地告诉我们,赶紧去大医院。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大城市的大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如晴天霹雳。是癫痫!
            尽管去时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做好了种种打算,当接到这个结果时,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从此,妻子常常哭到半夜!
            因为听说治疗此病的药物,对人的脑子及身体,伤害很大,且根本无法根除。所以自始至终,我们也没有用过药物,而是(把心思)用在寻找偏方上。
            有一次,当地一个很有名的老先生,告诉了我们一个偏方。说是用某物(为避免造业,暂隐其名!),活活炖汤,连肉带汤,给患者吃了,有奇效。


            57楼2012-06-09 09:52
            收起回复
              对一个不明白生与死的人来说,人生是一种很令人烦恼的事情。若想度过潇洒的一生,学习思维生死无可避免。或许一开始的时候这很令人不安,但当你慢慢克服恐惧而深入时,会发现真相充满惊喜,思维生死只会使生命越来越灿烂丰盛。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就是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


              60楼2012-06-09 10:47
              收起回复
                【量子物理学实验惊人证明——所谓的“迷信”其实是超前科学】
                佛教的很多修行者都体验了佛菩萨亲临身边传法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还没有什么修为的佛弟子有过这样的体验:
                遇到极度危险时立即念某个咒语,或者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立即化险为夷。在普通学人特别是普通百姓看来,这完全违反科学规律,除非是密切注意科学进展的物理学家,很多搞科学的人是断然接受不了的,于是就斥为迷信。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远距感应并相互作用的事情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在孪生兄弟之间,当一个人经历痛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立即就有感应,甚至会有一模一样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间,当一方经历极大痛苦时,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应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体极度难受,内心翻腾不已,几次恶心欲吐,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亲从老家来电话告诉他父亲刚刚跌倒去世。
                所有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对这些奇怪的事情,理论物理学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确切的证明和解释,只是,众多生命科学学者不了解这样的巨大进展,普通百姓更无从知晓,而佛教当然更是不屑于科学来证明的。
                那么,科学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一九八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派克特(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的关系。
                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不管两个粒子(有共同来源)距离多么遥远,一个粒子的变化立即就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这就是量子纠缠。准确来说,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
                量子纠缠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两个以相反方向、同样速率等速运动的电子为例,即使一颗行至太阳边,一颗行至冥王星,如此遥远的距离下,它们仍保有特别的关联性;亦即当其中一颗**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63楼2012-06-09 15:06
                收起回复
                  2025-09-05 03:4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此现象导致了“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at-a-distance)之猜疑,彷佛两颗电子拥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就像念动咒语)一般。
                  “鬼魅”(spooky)一词出自爱因斯坦之口,他曾经推断,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似与狭义相对论中所谓的局域性(locality)相违背。因此直到过世前他都没有完全接受量子力学是一个真实而完备的理论,一直尝试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诠释。
                  这也是当初爱因斯坦与玻理斯·波多斯基、纳森·罗森于1935年提出以其姓氏字首为名的爱波罗悖论(EPR paradox)来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原因。
                  量子纠缠证实了爱因斯坦不喜欢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纠缠超越了我们人生活的四维时空,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体具有整体性。
                  简单地说,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属于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物体(在物理模型中称为“粒子”),如果你把它们分开了,有一个粒子甲在这里,另一个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遥远(比如说相距几千、几万光年)的地方。
                  如果你对任何一个粒子扰动(假设粒子甲),那么瞬间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瞬时的,超越了我们的四维时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号传递到那边。
                  这边一动,那边不管有多遥远,立即就知道了,即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立即影响到很远的地方。这说明,看起来互不相干的、相距遥远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着联系。这与我们人的意识作用非常相似!
                  实证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用我们人类熟悉的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来测量意识,但是我们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识是存在的。如何来研究无法用常规方法测量而又存在的意识呢?
                  目前有些学科在神经和大脑上对意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虽然对大脑的许多功能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对于意识本身仍然是个迷,仍然无法解释“意识的难题”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意识的难题”是指体验与感受的问题(the problem of experience),例如对颜色、味道、明暗等等的感受,对价值观的判断等等。“意识的难题”近年来重新触发了哲学上长期解决不了的争论,即意识是从物质中突然出现的,还是万物皆有意识(中国古代叫万物皆有灵性)?
                  自笛卡儿以来的西方主流世界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在物质中产生的副产品。然而,这种唯物论观点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与挑战。
                  例如,(1)许多科学家认识到,要从没有意识的物质中产生意识,这需要奇迹的发生,而唯物论是不承认有超自然现象的,换句话说,这是不可能的。
                  (2)在长期研究大脑工作中,神经科学对大脑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但是许多人怀疑唯物论能够解决“意识难题”。
                  (3)现在有科学研究者从量子测量的角度分析,认为意识不能够被进一步简化,也不是在物质运动中突然出现的,因为如果意识只是物质的副产品,那么这无法解决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难题”。量子力学认为物体在没有测量之前,都是几率波,测量使得物体的几率波“倒塌”(collapse)成为观测到的现实。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意识是从物质中产生的,那么从根本上讲大脑也只是由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几率波,大脑的几率波如何能够使得被观察物体的几率波“倒塌”呢?
                  对于更大的宇宙的现实来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存在宇宙之外的具有意识的观察者?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测量佯谬”。为了解决这个量子测量佯谬,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是从根本上仍然无法绕开意识的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威格纳(Eugene Wigner)认为,意识是量子测量问题的根源。
                  虽然物理学认识到意识在量子力学的层面上就存在,但是量子力学本身无法解决意识的问题。从量子力学创立时起意识就一直困扰着量子力学,但是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试图逃避这个令物理学尴尬的难题。


                  64楼2012-06-09 15:08
                  回复
                    基于实证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问题,现在在哲学界、神经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就像时间、空间、质量、能量一样,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这与佛学认为“万物皆有佛性”具有惊人的一致!
                    量子纠缠的存在是微观粒子具有意识的证据,给“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证据,其意义非同寻常。
                    基于上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认识到,沿着唯物世界观来研究意识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他们(其中很多是西方人)认识到,必须要改变西方实证科学的世界观,转而向东方哲学的世界观。
                    于是许多西方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转向印度,这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印度瑜伽和神秘主义在西方流行。
                    如果认识到意识是物质的一个根本特性,那么就不难理解人们发现的“有感知的水”,“祈祷治疗”,“念咒感应”“孪生兄弟姐妹感应”“夫妻感应”“巴克斯特效应”(见附注),“因果轮回”等等实证科学无法解释的和灵界有关的现象。
                    佛家的“万物皆有佛性”,应该是修行者细微观察宇宙得出的结果。意识超越我们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四维时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够看到微观,那么就可以看见意识的存在。佛家的开悟,或许正是到了这个境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预言和期望,一个新的世界观的时代就要来临,科学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和宗教的界限很快会消失。
                    来源:智悲佛网


                    65楼2012-06-09 15:08
                    收起回复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无数潜在的功能都可以被开发。开发的方法,是学智慧和修禅定。可惜我们只关心物质的开发,而不重视精神的开发。


                      66楼2012-06-09 15:12
                      收起回复
                        【深信又常念 火灾房上越】
                        我的堂妹,住在上海杨浦区济宁路198弄5号房。今年5月18日,邻居发生火灾。火从2号房烧起,向3号、4号迅速蔓延,眼看堂妹住房毁在顷刻。真是不可思议啦!大火竟跳过5号,又从6号烧起,接着7号、8号连续烧下去……。路上行人见此现场,无不惊奇!赞叹她为人良心好,菩萨保佑她。堂妹心地善良,与我相处亲密友好。她虽跟我信佛不久,但她一心深信,每天持诵《大悲咒》,称念观音菩萨名号,非常诚心,所以感应道交。菩萨慈悲,救苦救难,真是无量无边。
                        (上海宏礼1986年) 选自《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75楼2012-06-09 20:28
                        收起回复
                          佛陀教我们如何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痛苦,如何深入地探究痛苦的根源及超越它的方法,并没有教我们消极和逃避。


                          76楼2012-06-09 20:29
                          收起回复
                            【天籁佛音 不容错过】徐清原-彼岸【听即解脱咒吟唱版】 36咒音
                            【听一次增长一天运气】【跟唱一遍增一周运气】【顶贴或转帖一次记十功德】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eShPmmT6us/
                            徐清原-彼岸 (听即解脱咒吟唱版) :
                            a a xia sa ma ha
                            ma man da ma ra ra
                            ha gang ga a xia la
                            sa man da ma da li
                            ga ha na a li da
                            ha ma sa xia gei you
                            【一共36个咒音 每小段6个咒音】
                            智慧殊胜慈悲听即解脱咒
                            由于伟大的慈悲心,给予懒惰的人类及无知的动物这些咒语,让他们得以从下三道获得解脱,最终证入佛道。
                            功德利益:听即解脱,只要听到这些咒音就已足够。听到咒音之后,心中所留下的感官印象,将成为未来中阴身时如来引领此人的吉祥征兆,并成为获得未来成佛之功德益利的器皿,确定未来可以成佛。
                            根据这个预示,虔诚祈祷持诵此咒者,将带给众生无量功德利益,小至昆虫,大到人类。
                            【更多佛音:
                            http://www.folou.com/forum-17-1.html
                            【听一次增长一天运气】【跟唱一遍增一周运气】【顶贴或转帖一次记十功德】
                            ============================
                            【能量超强的震撼佛乐】药师佛心咒,梳理身心能量,净化心魔
                            http://tieba.baidu.com/p/1592617052


                            82楼2012-06-09 21:35
                            收起回复
                              2025-09-05 03:40: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佛像伸手接住了一个从12层掉下来的女孩】
                              作者 六道慈悲
                              位于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的崇文镇每逢阴历正月15都会开塔会,届时人山人海,表演杂技、马戏 、卖小吃的什么都有异常热闹。记得是2002年,正逢塔会,有个顽皮的8岁多小女孩从崇文塔12层的防护栏钻出,不小心从塔上跌落下来,当时下边有超过一千人在下边逛塔会。就在小孩跌落的同时,崇文塔第二层西南方向的一个佛像伸手接住了小女孩。当时下面的人都吓坏了,只看见小孩一个劲的在这个佛像怀里哭闹。家里人把小孩接下来后却发现小孩安然无恙,连一点皮肤都没碰破。当时下边最少有100人说看见佛像伸手接住了孩子。但是那佛像都是石头做的,当时大家都很纳闷。此后许多老人还给那尊佛烧香。以后每逢塔会孩子的全家人都带着小女孩给那尊佛像烧香披红(披红;就是给佛像身上批上红绸布,表示对佛像信仰尊敬)
                                正是下边的这尊佛像救了小女孩。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佛门神迹是很多的 佛菩萨不可思议 佛菩萨不仅可以化为人身 也可以化为桥、灯等无生命的物体来利益众生
                              在佛菩萨的加持下 佛像大庭广众下走动也有可靠记载
                              所以 信佛保平安 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心诚则灵 功夫到了自见分晓


                              84楼2012-06-09 2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