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985贴子:10,086,207
  • 11回复贴,共1

[吐血考察]黛玉的爸爸应该为正从三品职,附其养廉银考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经过长期考察,认定黛玉大爸爸,林如海并非诱人所说的从四品职,而应该为正或从三品.
    明清管制中没有见到确切的巡盐御史一职,但是<清盐法制>上有记载.
   <清盐法制>上记载,"盐运使之上还有巡盐御史(盐政)一职,晚清有督抚兼任,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不载其养廉银数".而盐运使本为从三品职,所以巡盐御史应为正三品或者从三品(应该高不过巡抚的从二品去),所以林如海的官职绝对没有比贾府的几位大人低的(贾珍记得是三品威烈将军吧).
   另外,<清代盐政与盐税>上记载,巡盐御史养廉银各区不等,如长芦巡盐御史,雍正元年奏准支20000两,雍正六年裁300两,乾隆14年裁5000两.
   作为盐官,除了养廉银,其他的收入多了去了,盐铜官员根本无须像其他官员那样就靠点养廉银多日子(那点可怜的岁俸就更别提了).不过本人还是为了对比一下,特别查找了长芦盐场当时所属的直隶省的督抚等官员的养廉银数目.
   直隶省,只设总督,不设巡抚.总督养廉银,15000两(,提下俸禄,直隶总督因一般兼任兵部尚书衔,故为从一品衔,岁俸180两);布政使(从二品,相当于文职的省长,巡抚为武职),养廉银9000两;按察使8000两;道员为2000到4000两.所以长芦巡盐御史的20000两养廉银应该是整个直隶省官方正式规定收入最高的官员.
   当然我说过,以上只是官方的正式规定收入,盐官的收入绝对不仅仅来自与养廉银(督抚这样的官员收入基本来自于养廉银),盐铜官员其他乱七八糟的收入多如牛毛,光冰炭银这样的就不知有多少.
   另外,以上所说与贪污受贿无关,贪官污吏的收入另当别论,盐官的冰炭银等这样的收入并非非法收入,只是不是由朝廷出面规定的正式收入而已(养廉银也是雍正元年才纳入朝廷规定).


1楼2007-01-16 22:13回复
    楼上的,查找这些东西的艰辛就不多说了.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个兰台寺大夫,实在是在清代的史料里找不出来,不然还可以深究下的.


    3楼2007-01-16 22:56
    回复
      2025-11-13 19:22: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多谢楼上的指点了.我也奇怪,哪里跑来这么个官职呢.


      5楼2007-01-17 09:39
      回复
        是啊,贾珍也只不过是个三品威烈将军,贾赦为一等将军,一等将军据本人考察应该为正三品武职,其实官位和林家差不多,高一点点.贾政的官位,某部某司员外郎,应该为从五品.其次,林如海的官职应该是靠他本人拼出来的,而并非世袭.而贾珍贾赦他们都是"袭****将军".所以林如海绝对是个不简单的人,不但非常有才华(探花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弄来的),而且官居高位,而且身居要职(关键是超级肥差).地方上高于林如海官位的,也只有总督(正二品,兼任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巡抚(从二品,兼任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布政使(从二品)以及按察使(正三品)了.


        8楼2007-01-17 10:24
        回复
          有这个可能,因为古代,官员外任时将幼小的儿女放在家里或者给亲戚照顾一段时间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后来林如海死的时候没有给黛玉留下一点点遗产,哪怕是生活费和嫁妆,的确令人费解.个人认为很可能贾母之前就和林如海拟定好了将来,即黛玉嫁入贾府,林家财产归贾府所有.因为林如海和林家的亲戚关系都隔得很远(毕竟几代单传嘛),林如海应该更愿意把财产留给他"爱如珍宝"的女儿.当时他也只有把黛玉托付给贾府最为放心.所以贾家也才突然有了"巨资"修建了庞大的大观园工程.


          12楼2007-01-17 10:44
          回复
            楼上的,你说的这点我也考虑过.并且考查过,可关键问题就是清代的大理寺和光禄寺,以及太常寺等,都没有大夫一职,光禄寺大夫隋唐之前仍有,元代也设光禄寺大夫,但是明清并未设此位.
             不过我可以把我查到的大理寺等的各官职介绍一下,供参考.清代顺治元年设大理寺,设设满、汉卿各1人(满正二品,汉正三品),少卿满1人(正三品),汉2人(正四品).顺治十六年改满卿为三品,满少卿为四品.康熙六年又改满卿为二品.康熙九年,满,汉卿俱定为三品,满,汉少卿均定为四品.其余几院和大理院差不多,只不过光禄寺,太仆寺卿为从三品,太常寺卿为正三品.少卿皆为正四品.
             另外提一下,京官没有所谓的耗羡征收,所以没有养廉银.但是从雍正三年(雍正帝随官员真是好啊,这么多关于俸禄的改革都是雍正做的)开始,京官享受双俸制,意思就是收到的俸禄为品级俸禄乘以2,一般为双银单米(因为俸禄规定本是一两纹银兼之米一斛的).京官的品级俸禄,从顺治13年开始,定例为正从三品岁俸130两,正从四品为105两.(当然就算是双银单米,也是无法与地方官的养廉银相比的,呵呵)


            22楼2007-01-17 18:22
            回复
              我也看到有些文章里面提到了光禄寺大夫二号大理寺大夫,但是究竟没在正式文献中找到,那些XX寺大夫应该是某个职位的俗称或者另称,这个还需我再去查查.所以我也把这些院的主要职位列出来供参考,所谓的大理寺大夫活着光禄寺大夫应该就是卿或者少卿中的一个.


              24楼2007-01-17 18:42
              回复
                因为清代把文职高级官员俗称大夫,所以光禄寺大夫无外乎就是指光禄寺卿或者光禄寺少卿.


                25楼2007-01-17 18:49
                回复
                  2025-11-13 19:16: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外还有一点,清代设有光禄大夫,这是个高官,居正一品.但是这个与光禄寺大夫并不是一职,也并不隶属于光禄寺.


                  26楼2007-01-17 18:51
                  回复
                    嗯,关于这个光禄寺大夫的问题,本人一定再去研究.


                    29楼2007-01-17 21:12
                    回复
                      同意33楼的,不过黛玉想在元春面前表现一下是可以理解的,哪个不想表现一下.宝钗不一样吗.


                      34楼2007-01-18 15:00
                      回复
                        楼上的,对于黛玉这种状况,三代单传而没有子嗣,女儿具有继承权,这点已经讨论过很多次.况且遗嘱高于法定继承权,在清朝也是一样.
                         其次,你的第一句话说的有点伤人,并且极具火药味.本人不想和你吵,但是大家同为黛玉的FANS,都有各自喜欢黛玉的方式,你站在自己的立场的观点上盲目否定他人的做法令本人十分不齿.


                        47楼2007-01-23 1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