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958贴子:10,084,944

[吐血考察]黛玉的爸爸应该为正从三品职,附其养廉银考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经过长期考察,认定黛玉大爸爸,林如海并非诱人所说的从四品职,而应该为正或从三品.
    明清管制中没有见到确切的巡盐御史一职,但是<清盐法制>上有记载.
   <清盐法制>上记载,"盐运使之上还有巡盐御史(盐政)一职,晚清有督抚兼任,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不载其养廉银数".而盐运使本为从三品职,所以巡盐御史应为正三品或者从三品(应该高不过巡抚的从二品去),所以林如海的官职绝对没有比贾府的几位大人低的(贾珍记得是三品威烈将军吧).
   另外,<清代盐政与盐税>上记载,巡盐御史养廉银各区不等,如长芦巡盐御史,雍正元年奏准支20000两,雍正六年裁300两,乾隆14年裁5000两.
   作为盐官,除了养廉银,其他的收入多了去了,盐铜官员根本无须像其他官员那样就靠点养廉银多日子(那点可怜的岁俸就更别提了).不过本人还是为了对比一下,特别查找了长芦盐场当时所属的直隶省的督抚等官员的养廉银数目.
   直隶省,只设总督,不设巡抚.总督养廉银,15000两(,提下俸禄,直隶总督因一般兼任兵部尚书衔,故为从一品衔,岁俸180两);布政使(从二品,相当于文职的省长,巡抚为武职),养廉银9000两;按察使8000两;道员为2000到4000两.所以长芦巡盐御史的20000两养廉银应该是整个直隶省官方正式规定收入最高的官员.
   当然我说过,以上只是官方的正式规定收入,盐官的收入绝对不仅仅来自与养廉银(督抚这样的官员收入基本来自于养廉银),盐铜官员其他乱七八糟的收入多如牛毛,光冰炭银这样的就不知有多少.
   另外,以上所说与贪污受贿无关,贪官污吏的收入另当别论,盐官的冰炭银等这样的收入并非非法收入,只是不是由朝廷出面规定的正式收入而已(养廉银也是雍正元年才纳入朝廷规定).


1楼2007-01-16 22:13回复
    好强~~~~这清盐法制之类的书是怎么找到的啊?:)
    像林如海这样中探花得官又做了几年,应该很不错的家庭了。
    不过还是应注意一下,林如海是“去年”才当上“巡盐御史”的,结婚的时候还不是呢。
    不过即使是四品也说的通,三品的千金嫁给四品(注意是本人,不是四品的公子哦),也是正常。


    2楼2007-01-16 22:35
    回复
      2025-11-10 11:1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上的,查找这些东西的艰辛就不多说了.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个兰台寺大夫,实在是在清代的史料里找不出来,不然还可以深究下的.


      3楼2007-01-16 22:56
      回复
        • 60.190.254.*
        回楼主,兰台寺大夫是曹雪芹杜撰出来的一个官职,不过也不是完全的凭空捏造。
         大夫一职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三公九卿之下就是大夫,相当于今国务院下属各部的部长、部员这样的职务。
         兰台寺则是东汉出现的一个行政机构,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首脑为御史中丞,是位列三公的正一品大员,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兰台寺内其他官员称监察御史。在东汉末年,这个机构曾权倾朝野,对群臣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兰台寺大夫这个官职是曹雪芹把两个概念拼凑而成的结果,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官职是监察官员,而且京官的特征明显。相信林如海曾在京任职,因表现良好被皇帝钦点到地方上担任钦差,这也就不难理解贾林两家怎么会通婚了,相信贾敏出嫁时林如海很可能还在京任职,而且很得皇帝器重,前途一片大好。


        4楼2007-01-17 09:31
        回复
          多谢楼上的指点了.我也奇怪,哪里跑来这么个官职呢.


          5楼2007-01-17 09:39
          回复
            • 60.190.254.*
            呵呵,因为人家老说黛玉是孤苏小吏家的女儿,所以我特地去查的。事实证明黛玉不但不是小吏家的女儿,反而是真正的公侯小姐。
            非常为林如海可惜,命不长。我读第二回那段介绍林如海的文字,明显觉得他从高中探花开始有一个官职升迁的过程,相信他一定是个很有政绩的好官,而且在皇帝心中都挂了号的。如果他不死,将来只怕会超过那个靠吃老本的贾家,贾家说不定会抢着要为宝玉娶黛玉呢!


            6楼2007-01-17 09:46
            回复
              • 60.190.254.*
              另外再多罗嗦几句。因为兰台寺大夫为杜撰出来的官职,所以没办法知道是几品官,但可以根据后来钦点担任的巡盐御史的品级推测。我也查过关于巡盐御史的资料,一直认为是从三品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林如海的兰台寺大夫应不会高于从三品,否则他就是降级被贬到地方了。所以曹雪芹笔下的这个兰台寺应没有最初东汉时期那个兰台寺这么高地位。但也不会太低,林如海不可能被连升好几级到地方上任,因此,兰台寺大夫是正四品或从三品的可能性较大。


              7楼2007-01-17 09:55
              回复
                是啊,贾珍也只不过是个三品威烈将军,贾赦为一等将军,一等将军据本人考察应该为正三品武职,其实官位和林家差不多,高一点点.贾政的官位,某部某司员外郎,应该为从五品.其次,林如海的官职应该是靠他本人拼出来的,而并非世袭.而贾珍贾赦他们都是"袭****将军".所以林如海绝对是个不简单的人,不但非常有才华(探花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弄来的),而且官居高位,而且身居要职(关键是超级肥差).地方上高于林如海官位的,也只有总督(正二品,兼任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巡抚(从二品,兼任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布政使(从二品)以及按察使(正三品)了.


                8楼2007-01-17 10:24
                回复
                  2025-11-10 11:04: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上都好专业啊~~~顶一个!!!!楼主辛苦了


                  9楼2007-01-17 10:29
                  回复
                    • 60.190.254.*
                    还有,以前我一直疑惑,林如海怎么这么狠心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送到外祖母家去。通过这次研究,我突然明白了,林如海当时应该对自己会回京任职有相当大的把握。他也不知道自己命不长了,所以只是在自己扬州任职期间将女儿交丈母娘代为照顾,将来自己回到京城,妇女团聚的


                    10楼2007-01-17 10:35
                    回复
                      • 60.190.254.*
                      父女团聚,晕!

                      同意8楼,所以我前面说贾家是在吃老本的


                      11楼2007-01-17 10:38
                      回复
                        有这个可能,因为古代,官员外任时将幼小的儿女放在家里或者给亲戚照顾一段时间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后来林如海死的时候没有给黛玉留下一点点遗产,哪怕是生活费和嫁妆,的确令人费解.个人认为很可能贾母之前就和林如海拟定好了将来,即黛玉嫁入贾府,林家财产归贾府所有.因为林如海和林家的亲戚关系都隔得很远(毕竟几代单传嘛),林如海应该更愿意把财产留给他"爱如珍宝"的女儿.当时他也只有把黛玉托付给贾府最为放心.所以贾家也才突然有了"巨资"修建了庞大的大观园工程.


                        12楼2007-01-17 10:44
                        回复
                          顶,读得细致,自唉不如!


                          14楼2007-01-17 11:21
                          回复
                            咳~~这些东西好难查啊!亏了楼主花心思了


                            15楼2007-01-17 11:53
                            回复
                              2025-11-10 10:58: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了,楼主。
                               曹雪芹的祖辈曹寅、李煦都兼过“盐政”。过手的都是百万两级的数目。
                               而小说中,林黛玉的家境之所以会给人错觉,可能就是因为曹雪芹心里认为:巡盐的也有好人,有文化,有教养,比较清廉


                              16楼2007-01-17 1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