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素材吧 关注:7,543,923贴子:475,337,217

玛丽苏看多了,我也开始无所事事写小说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我艺和我爱的你,以及你们。
中考倒计时十一天。
告别倒计时十一天。


1楼2012-06-03 18:00回复
    =-= 我疯了 欢迎吐槽 迷茫的时候 就一个人写点小说


    2楼2012-06-03 18:02
    回复
      2025-08-11 04:1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生愿得长相依
      1
      屋里焚着合欢香,凝眸见烛光影绰,阖眼了斜倚在榻上,拂袖便趋了宫人退去,只听得宫人掩了门,长夜里,确乎只有一个人坐着了。
      犹记得母亲那日牵了手立于吕后前,她坐在那里烹茶,于是上前叩礼:“皇祖母长乐无极。”吕后倒是笑,扶她起来又揽入怀中,盈盈笑道:“嫣儿已然出落得如此美丽。”她一句话中有无数珠玑,语气却像是说给自己听。“嫣儿,皇祖母若将你许给舅舅,你说可好?”
      她的母亲鲁元公主笑意盈盈的立在那里,她却从母亲眼里看得一丝哀怨,但想起吕后虽语气温婉,目光却孤冷,实在不知说甚。而吕后读得她目光闪烁,便抓了她的手,道:“嫣儿,你若答应皇祖母,日后皇祖母定不让你受半分欺辱,你便应允了可好?”吕后实在用力,她白皙的手臂上顿时生了红痕。她吃了痛,惊恐的甩开吕后的手。终究不过是十二岁的年纪,她蜷在锦衾华服里,越发显得清瘦。她比鲁元公主美得多,明眸如星,皓齿若贝,实在生的好看,不禁让人怜爱。吕后却已然恼羞成怒,指了鲁元公主道:“阿乐,哀家心意已决,明日便拟旨昭告天下,立张氏为后。”吕后说到这里,目光一转,像是冷箭刺向她。她虽年纪尚小,却听得母亲说起宫中要懂得处处谨慎,纵然心中百般不愿,她却只施礼道;“嫣儿谢皇祖母恩典,嫣儿定笃孝思进,还请皇祖母放心。”
      尔后她便做真做了皇后,金册又由正宫门玉辇抬进。甚比吕后当年风光千百倍。长安城里百姓皆嗤之以鼻。街头巷尾的议论的皆是吕后为巩固她手中皇权,竟让嫡亲的外孙女做了皇后。她听得这消息,却只盈盈的笑,葱指弄素琴。吕后附耳叮咛她“嫣儿,你是大汉皇后,你可记着,若有人对你不好,你便让她去死。”
      死。张嫣心头一震,于吕后,性命不过蝼蚁。又想起那日听宫人说的人彘酷刑,寒意已然爬上心头,便施礼道:“母后,臣妾身体欠安。母后若别无它事,臣妾先行告退。”
      吕雉暗叹她实在聪明,不似她母亲般娇蛮,温婉贤淑,冷暖自知。令人惶恐的早熟。其实她也并非一心想让自己的外孙女受苦受难,只是相比天下江山,一切于她来说,皆过眼烟云。
      她正颓颓欲睡,却闻得窸窣的脚步,继而有人拥覆暖衾,她眯了眼探看,原是刘盈,他气息间吐纳着醉意,目光间却满是怜爱,自她册为皇后,时日已然过得不算太短,他始终不肯亵渎她,有时她想,如果刘盈的母亲不是吕后,那么他应当会是一个好皇帝,至少不会那么痛苦。而今他活在吕雉全盘的操控下,只如同傀儡一般,她年纪虽青,却将一切看得太清。
      她咯吱的笑出声来,然后伸出小手拍他,唤道:“舅舅你怎的这时才来,嫣儿还等你教我念书。”刘盈浅笑着,立在灯前,续了长灯,上前对了她颔首道:“嫣儿去拿书来罢。”
      她索性赤足走在毡毯上,裙裾无声的划过,素手拿了一卷竹筒递给刘盈,他便笑道:“舅舅教嫣儿念书,嫣儿,你要记得,舅舅教你念书不是为让你日后权倾天下,舅舅是想让你心里豁达些。毕竟,这宫里实在太冷。”他声音微颤,听得人难过,张嫣却不知如何帮他,只道:“舅舅,嫣儿自然是明白的。嫣儿若得了机会,定然头也不回的离开这宫里,于我,锦衣华服,山珍海味都不重要,嫣儿只想活得自在。”
      刘盈本想说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说。执了她的手读书,其实那时他知道,张嫣的父亲张敖自幼便教她念书识字,那些字她多半认得。而她那么聪明,自然是清楚他已知道的。但二人就这般心照不宣。


      3楼2012-06-03 18:02
      回复
        玛丽苏是什么


        4楼2012-06-03 18:03
        收起回复



          5楼2012-06-03 18:04
          回复



            6楼2012-06-03 18:05
            回复



              7楼2012-06-03 18:06
              回复

                那日她在屋内拨琴,琴声绕梁,绵绵不绝。闻得屋外有声响,她推了门探看,只见一群宫婢奴才围望着一名少年郎,那少年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剑眉星目。似曾相识。捏着手绢变戏法,逗得一群宫人咯咯直笑。宫人见了她,乱了阵脚,慌忙跪下:“奴婢该死,不知惊扰了娘娘,娘娘饶命。”
                她没有说话,却是径直走向那少年,问道:“你唤何名?素日里本宫为何没有见过你。”他抬了头,答道:“奴婢沈禩不过一名侍卫,承蒙太后娘娘恩典,到椒房殿守卫娘娘。”她顿生寒意,吕后原来要监视她,她一举一动皆活在他人监视之中,确乎让人痛心。她凝眸道:“你们都起来罢。本宫没有责备你们的意思。”
                那伏了一地的宫人,盈盈起了身。她回眸却望着那少年,只觉心底涟漪层层。回了屋她摒退了宫人,在手心里描摹,画来画去皆是那少年的模样,她顿时乱了心智,那少年的一举一动,皆像是扎入她心里。


                8楼2012-06-03 18:07
                回复
                  2025-08-11 04:0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
                  她渐觉乏了,恭儿由奶娘抱在怀里,逗得咯咯笑,她心想,若恭儿日后不卷入这场勾心斗角的战争,该有多好。她自奶娘手中抱过刘恭,轻轻拍着他,他不多时便阖眼睡去了。她便趋奶娘带着他退去,便伏上软榻睡了,她羽睫根根分明,依旧是个孩子的模样。
                  宫里渐传来惠帝病危的消息,她确乎也见过几次,他病怏怏的坐在那里,显得萎靡不振。见了她却依旧笑:“嫣儿,舅舅怕是时日不长了,舅舅这辈子最亏欠的,始终是你。”她却不让他说下去,道:“舅舅莫乱说,嫣儿相信舅舅会一直陪着我的。”刘盈便笑,他自己的身子,他何尝不清楚呢。
                  而她日里心心念念的皆是沈禩,他春日里扎了纸鸢给她,她趁东风放纸鸢,他立在一侧,旁的人看来皆是他为吕后监视张嫣,而他夜夜梦到的,何尝不是她的袅袅身姿,她的盈盈笑靥。有时夜里他偷拿了烟花陪她在椒房殿最静僻的地方放,放完便偷偷潜回室中,一路上避过宫人,他拖着她的手,蹑手蹑脚,她时时刻刻想着,若她能就这样牵着她走到老该有多好。
                  得郎如此,夫复何求。
                  一晃便是两年光阴,她回首一生时,尤记得这段时光。是她最快乐的。刘盈的身体日渐衰弱,两年来皆是吕后把持朝政,而刘盈终于去了,她看了他走时的样子,他嘴角还凝着笑,她想,对刘盈来说,死或许是快乐的罢。她上前抚平他的眉,俯身对耳道:“舅舅,你终于解脱了,而嫣儿,不知还要熬多久。”她说完便笑了。说这话时,她不过十五岁,已然是皇太后。
                  后来啊,后来她过的还是一样的生活,吕后待她实在好,也是,她现下是吕后手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沈禩已然不在她身边了,甚至连生死都不知。她越发像是迟暮的老人,素日里念念书,绣绣花,弹弹琴。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去,包括她的母亲。八年的时光,她清心寡欲,有时烹一盏花茶,就能坐上一日。
                  


                  9楼2012-06-03 18:07
                  回复

                    兵临城下,代王刘恒做了皇帝,薄姬做了皇太后,皇后窦氏原是吕后赐给刘恒的,窦氏念她尚且年幼,只令她迁往北宫,她日子过得越发清苦,却也闲适,一朝一夕,一月一年。她变得极其寡言,她日日看着太阳东升西落,草木荣枯。竟也记不得过了多少年,只有夜深之后,她想起伴着他的少年,才觉得顿生心疼,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4、
                    她走的那一日,阳光很好,她仰面坐在那里,手中还握着书筒,她只觉得自己困了,便阖眼睡去。这一觉怕是她一生睡得最好的罢,她自小的梦魇不断,如今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
                    她入殓时,宫婢惊觉她竟是处子之身。世人无不唏嘘张氏看似柔弱,实则刚贞。张后生性温婉恬适,娴静明理,又加上她容貌脱俗,丽质天成。时人奉她为花神,修葺花神庙祭奠张后。
                    她下葬的那日,城头上一名守城侍卫自墙头跃下,他身着重孝,发丝间已然落了点点的霜,想来也不过将近四十,竟苍老如斯。没有她相伴的一分一秒,度日如年,他一头青丝熬成了几许白发,只为隔着朱墙重重,楼阁座座,守护她。
                    他嘴里念的是她的小字。淑君,淑君。我们此生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他想起那年静如止水的夜里,她笑靥如花的对他道:“倘若有一日我能出了这宫门,你可否带我过平凡夫妻的生活?”
                    他那时没有回答。
                    他此刻才答道,淑君,我自然是愿意的。自然是愿意的,愿意与她白首相依,相待终老。愿意日日醒来望见她的笑颜,愿意日日替她画眉,夜夜为她暖手。愿意到老了,执着她结满了茧的手,看着她日渐秽浊的眼眸,对了她不再美貌的容颜,二人白首不相离。只是他们之间隔得太远太远,远得他心底难以压制的疼。
                    纵然情深,奈何缘浅。
                    时光一去,再难流转。浮生红尘皆衮衮。他二人纵使望断三生也回不去那年。
                    不过,他二人终于在一起了。纵然一个葬在皇陵,一个抛尸野外。逃脱了这深宫,逃离了这俗世,终究得以长相厮守。


                    10楼2012-06-03 18:07
                    回复
                      =========第一篇完,欢迎吐槽========


                      11楼2012-06-03 18:08
                      回复

                        拱手山河待你欢
                        “云若,昔日山河入梦,而今唯你是我不得不刻骨的风景。”
                        如今万里江山,皆是他囊中之物,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女子皆渴望得到他垂青,而他心里的只有她一个。
                        却已成过往。
                        1.
                        那年上元佳节,他本在一旁要了一碗元宵,元宵细白软糯,他食指大动间却见她扮作俊俏小生,小丫鬟扮作小厮随着她,她一袭月白锦缎长衫,手执纨扇,自以为天衣无缝。他却一眼看破她是女子。
                        她举措谨慎,倒真若偏偏佳公子,只是笑颜展露之间,梨涡轻陷,分明是娇俏袭人的可人儿。有人出了灯谜,叫看的人绞尽脑汁,而她略加思付便对答如流。
                        他轻笑,站起身来,将一角碎银子放在桌上,示意店家,便踱步到她身后,拱手道,“公子器宇不凡,定是饱读诗书,上元佳节,灯谜对公子,确是小菜一碟,在下冒昧请公子赐教古人诗词,在下出上句,公子对下句,公子可有兴趣?”
                        她养在深闺,除了父兄,未曾见过多少男子,现下自觉新奇,粗着嗓子道:“愿闻其详。”
                        他早知道她会答应似的,折扇一展,道:“长风破浪会有时。”
                        她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公子果是渊博,想必定然胸有大志,这李太白的诗句,在下听不少人念过,却不如公子念起来有韵味。世人都说太白乃诗仙,依我看,这“仙风道骨今谁有”,只怕只有公子担得起。”说罢微微一顿,道:“这下一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话中句句赞他,若是平时谁那么说,他定觉得是阿谀奉承,可她语气自然,神态自若,没有半点刻意恭维的样子。他倒愿意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
                        他二人觅得一家酒肆,温一盏酒对坐,他愈发兴致,连出数句,她皆对答如流,不禁令他刮目,一个女子,如此学识,如此气度,实乃罕见。
                        最后她面颊微红,顾盼之间更掩不住倾城姿容,他心中似揣着一只小兔,眯了眼睛,道:“书上说木兰替父从军,勇猛杀敌,不逊色男子半分,我只道是书中杜撰,哪有这般女子,今日倒是见着了。”
                        她显然慌张,蹙了蹙眉,却故作淡然,道:“仁兄此话怎讲?”
                        他站起来,轻轻一笑,道:“我早知你是女子。”
                        她一怔,旋即横眉,拂袖而起,推他一把,他不妨她有这一招,连退两步,她气急败坏:“你既知道,为何如此,我还以为你饱读圣贤书,彬彬有礼,原来亦不过登徒浪子!”
                        他站定,看她气结的样子,面如红霞,柳眉倒竖,他不禁笑起来,她气得面红耳赤,问:“你笑什么?”
                        他道:“我自不是登徒浪子,只觉得你一个小女子,不好好与家人游园赏灯,偏偏扮作男子,实在好奇。便逗你一逗。”他微笑着拱手,十分郑重似的,道:“在下多有得罪,还望小姐见谅,小姐学识渊博,谈吐之间大家风范,实令在下钦佩。在下裴安虞,敢问小姐芳名?”
                        她又羞又恼,哪里顾得理他,牵了小丫鬟的手,道,“诺儿,我们走。”说罢真拂袖而去。他一人站定在哪里,笑意阑珊。
                        


                        12楼2012-06-03 18:08
                        回复
                          。。。古文看不下去


                          来自掌上百度13楼2012-06-03 18:09
                          收起回复
                            帮顶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6-03 18:10
                            回复
                              2025-08-11 04:00: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
                              日子就平淡得如一碗水,皇帝自那之后待她愈发不同于其他妃嫔,与她畅谈古今,与她把酒谈笑,与她弹琴起舞,愈发相敬如宾。皇帝未尝动她半分。她慢慢觉得,皇帝真是好人,不仅是个明君。更是个好丈夫。
                              只可惜始终不是她心上的人。
                              她常在梦中想起,上元节的花灯中,那个男子眉目如星,器宇出尘。
                              她想起她走出酒肆,那男子最后的一句诗,她分明听见,却没有驻足,只是在心里,吟出了下一句。
                              他说,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她不敢回头,她怕一回头,就会义无反顾的奔向他,可是她知道,她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现在她所走的这一条。
                              如果她要嫁的,是别人,那么那时候,她一定会央求爹不嫁,只要她求,爹就会答应。到时候,不管他家境一贫如洗也好,还是家中妻妾成群也好。她生死相随。
                              因为从第一眼,她就知道,他是她生生的劫。
                              只可惜,她要嫁的那个人,是皇帝,是天子。
                              她身不由己。
                              锦衣玉食,仆从如云,而她还是无比孤寂。
                              裴安虞,裴安虞。
                              这名字如毒蛊一般,蚕食她一颗心。


                              16楼2012-06-03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