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编写《汉语文化读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是因为观察到一些现象。比如大学生写错别字和读音错误、文理不通、词不达意、对祖国文化的无知等。比如接待的外国元首或名人往往引用中国古诗或故典,而接待者却常常不熟悉这些引语或故典。影视和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人用错传统称呼。
更严重的是现代汉语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表现在流行许多潮流用语和简陋的句式,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用法中有这样的句式:不就是什么什么吗?如:老子不就是五千言吗?(有什么思想!)分子生物学不就是基因吗?(有什么新鲜!)电脑不就是处理器吗?(有什么复杂!)这种语言习惯可以说是简化一切的思维习惯,使我们失去求真求证爱美的心灵渴望,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由的尊严。
我们编写《汉语文化读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是因为观察到一些现象。比如大学生写错别字和读音错误、文理不通、词不达意、对祖国文化的无知等。比如接待的外国元首或名人往往引用中国古诗或故典,而接待者却常常不熟悉这些引语或故典。影视和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人用错传统称呼。
更严重的是现代汉语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表现在流行许多潮流用语和简陋的句式,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用法中有这样的句式:不就是什么什么吗?如:老子不就是五千言吗?(有什么思想!)分子生物学不就是基因吗?(有什么新鲜!)电脑不就是处理器吗?(有什么复杂!)这种语言习惯可以说是简化一切的思维习惯,使我们失去求真求证爱美的心灵渴望,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