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二小同学的OSPF实验之三
在这次实验中,二小同学的任务是在前次实验(实验之二)的基础上再于路由器R101上为1.1.1.1/32注入一个[N1]路由,量度为1。如下图所示。

小二同学分别从三个观测点跟踪了OSPF为1.1.1.1/32计算的最佳路径,结果如下:
1) R102=>R101, 理论路由的总花费3+1=4
2) R107=>R105=>R102=>R101, 理论路由的总花费1+5+3+1=10
3) R111=>R106=>R104=>R102=>R101, 理论路由的总花费1+1+3+2+1=8
这些结果让二小同学很费解。为什么OPSF舍近求远呢? 二小同学对1),2),3)提出了疑问。
为什么R102要选择R102=>R101(3+1=4)路径,而不是如前次实验中所选择的 R102=>R100(1+1=2)的路径呢?
为什么R107要选择R107=>R105=>R102=>R101(1+5+3+1=10)的路径,而不是如前次实验中所选择的 R107=>R105=>R106=>R104(1+2+1+1=5)路径呢?
为什么R111要选择R111=>R106=>R104=>R102=>R101(1+1+3+2+1=8)路径,而不是如前次实验中所选择的R111=>R106=>R104(1+1+1=3)路径呢?
小二同学又用trace检证了一遍, 实际路由和理论路由一致,自己的观测没错呀。
R107#trace 1.1.1.1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Tracing the route to 1.1.1.1
1 10.105.107.105 28 msec 16 msec 16 msec
2 10.102.105.102 84 msec 84 msec 28 msec
3 10.101.102.101 96 msec * 56 msec
R107#
再给同学们发个红包: 更让二小同学百思不解的是即使R102一定要优先采用由R101注入的[N1]路由,R102=>R100=>R101(1+1+1=3)的路径不是比OSPF的计算结果R102=>R101(3+1=4)路径更近吗? 小二同学快崩溃了。
吧中的哪位同学们能解答网二小同学的疑问? 请举手发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