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即是我单独撰写此文引发大家思考的目的,很多讨论不要走到极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其实我们两个不同避难思路的也在不同借鉴和融合。
下面继续摘录相关章节,我反复说答案都在避难计划中,生存狼就是不看,没什么办法,我只能再次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如何有序的撤离
前文我们讨论了如何甄选出合适的避难地点,下面我们谈一谈如何组织自救团队所有成员安全有序的撤离到避难地点。很多兄弟说了,撤离有什么难的?到时候带上东西就跑呗,这也要做计划吗?岂不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撤离对于渐进派还真有相当大的难度,且听我慢慢道来。
撤离对于行动派而言不难,因为他们可以提前较长的时间出发,可以提前做好很多准备,即使出现问题,也有足够时间进行调整和修正。而渐进派就不同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撤离计划务必要严谨周密,其困难体现在:
1. 行动派可以提前对多个避难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一个营地进行妥善经营,搭建避难设施,事先储备足够多的生存物资和生产物资;而渐进派无法对所有备选避难地进行考察,不可能也没必要事先选定避难地进行经营和物资储备,因为渐进派的撤离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交通、天气等)的干扰,会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撤离路线和目的地。
2. 行动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有条不紊的实施撤离计划,而渐进派就比较麻烦了。前文说到,渐进派相对于其他无准备的人可做到提前3~6个月撤离,但即使这样,撤离路途上发生非常规的突发事件的概率增大,天气异常造成的交通不畅等等状况都有可能,只能临时调整。正因为撤离路线和目标地点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渐进派必须尽可能**所有的团队成员,并携带所有的物资装备进行撤离,这让整个撤离过程变得很复杂,甚至可能难以协调,需要事先制定详细的预案,保证撤离过程中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3. 行动派即使在撤离过程出现重大问题,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调整和缓冲,说句夸张的话,行动派抵达营地后发现某件东西落在家里了,都可以回趟家取东西。渐进派除非再次将撤离时间提前,否则一旦在最后阶段携家带口的出发,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走回头路。
总之,撤离的时间越晚,撤离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越多,路途越艰辛,就越需要周密和严谨的撤离计划和多个预案,以免灾难还没到,避难团队就先乱了阵脚。
但是渐进派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提前撤离时间,否则就不叫渐进派了,变成行动派了。所以,如何把握撤离的时间点就变得很重要了,既不能太早,时间太早动员大多数家庭撤离有困难,筹备的物资和装备也可能还不够完备;也不能太晚,太晚的话,没有足够的时间搭建避难所,妥善处置灾后生存物资,也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用来处理突发事件。
坦率的讲,确定撤离时间是个难题,我们团队是通过设定几种撤离条件来把握撤离时机的,同时在撤离计划实施开始约定了大家都要遵守的号令,如下图:

我们把实施撤离行动的号令分成两个层面:动员令和召集令。
动员令也就是随时准备出发的命令。自救小队领导小组(前文说提到的团队管理人员组成的日常事务决策小组)根据团队事先约定的动员令规则,判断当时的形势及灾害发展趋势是否满足发布动员令条件,如若满足立刻通过电话、短信通知所有成员,有必要也可召集大家会商,进行情况通报和指导完成最后的储备工作,做好随时可以出发的相关准备。
召集令也就是集结出发的命令。自救小队领导小组在发布动员令之后,随时关注灾害演变形势,一旦满足撤离条件,即可发布召集令。召集令有一般召集令和紧急召集令之区分:一般召集令要求所有团队成员在命令下达的第八天早上在指定地点集结进行撤离,也就是说给予队员一周时间尽快处理好个人事务,把还没到的家人接回来,处理工作、房产等;如果情况紧急,那么只能下达紧急召集令,要求团队在12小时,最晚不超过24小时,在指定地点集结,实施紧急撤离。
为什么要预定两到三个集结地点和集结时间?就是考虑集结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或某些团队成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及时赶到第一集结地点,为了不影响整个团队的撤离进度,团队领导者又必须严格按照预定时间带队出发,因此可在沿途的第二或第三集结地点稍事休整,等待后面赶上来的其他团队成员。
关于集结地点的设定,我这里稍微多啰嗦两句,一般建议撤离沿途设立三个集结地点,第一个集结地点选择在城市边缘,不易受到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影响;第二个集结地点选择脱离城市影响范围的郊县或者撤离沿途抵达的第一个城市,可以让前期撤离团队处于较安全的区域进行休整和等待,但距离也不能太远,最好一天内的路程即可抵达,否则一旦撤离路线发生变化,会让后面追赶的团队无所适从。如果等待一天后,延后团队仍然未抵达第二集结地点,同时通信可能受阻,无法将路线变更信息通知延后团队,那么需要在第二集结地点留下清晰的图案标识(图案蕴含信息应事先约定并熟记),标明大部队撤离的方向和路线,然后再继续撤离。第三集结地点可选择靠近避难地最近的城市,供团队大部分成员驻扎和短期休整。一方面可以收拢后续赶上来的队伍,另外一方面可派遣先锋小队前往避难地勘察,选择整个团队最终的休整驻扎地点。每个集结地点的集结时间可根据沿途路程依序确定,在不延误团队大部的撤离进程基础上,尽量给后续团队留有充足的追赶时间。
其实上面已经谈到了撤离的步骤:在第一集结地集结出发,在第二、第三集结点进行短暂休整并归拢队伍,然后选择最靠近避难地的村镇作为进入避难所前的长期驻扎地点。安顿好团队中的家属后,团队派遣精干成员前往避难点选择营地,开始搭建避难所,挖掘避难工事。
要提醒的是,撤离沿途只要能够装载,尽量采购和置换生存物资,家属在驻地也要尽量收集各种生活物质,在营地进行妥善安置这些物资和装备。
当情况变得不稳定,家属在驻地生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将整个团队迁移至营地生活,并随时准备进入避难掩体进行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