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救联盟吧 关注:37,328贴子:841,507

【2012-5-23】论避难的机会成本(有感于和小吧生存狼的争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


1楼2012-05-23 02:36回复

    今晚和小吧生存狼就避难思路起了一些争执,(原帖:http://tieba.baidu.com/p/1605402787)冷静下来思考了一下,其实根节点在于对避难机会成本的理解不同。
    我在原来的《如何制定你的避难计划》中归纳了吧友几种避难思路,大致可分为:
    1. 提前建基地型:如画家等,提前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规划、建设避难基地,这种方案无论时间、精力、物力都投入比较大,即投入成本较高。
    2. 渐进型:如我们这些人,不会像画家那样提前那么早,而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步投入,计划在最后的两到三个月内提前撤离到避难地点,开始营地的建设。这种方案投入成本其次。
    3. 原地等待型:在居住地进行相关的准备,没有具体的撤离时间,灾难如果真的发生,再做打算。这种方案投入成本最少。
    注意,以上的成本不单指财力,包含你为避难做出的一切付出,例如时间、精力的投入,工作机会的失去,家庭的付出,别人对你的看法等等。
    


    2楼2012-05-23 02:37
    收起回复
      2025-10-19 00:46: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在避难计划中并没有对以上各种方案做详细对比,因此有感于与生存狼的争论,特开贴进行讨论。
      我个人的观点是:所有避难方案都不能保证我们能在全球性的灾难幸存下来,也无法保证你在灾后能持续生存,但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你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好,我们就避难的机会成本先来讨论如下典型几个问题。


      3楼2012-05-23 02:38
      回复

        1. 你做那么多准备,付出那么多,灾难不发生怎么办?
        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常用安全带的例子说明。我问,你开车寄安全带吗?回答:寄。又问,你因为寄了安全带,就希望车祸发生吗?回答,当然不希望。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开车这么多年都寄安全带,都平安无事,难道会说,考,安全带白寄了,没发挥作用。也不会因为以前开车没事,所以以后不用寄安全带了。
        说到这,有人会说,这和避难不是一回事,寄安全带很简单,不用付出那么多,好,等下我们在详细论述衡量机会成本大小的问题。
        


        5楼2012-05-23 02:40
        收起回复

          3. 你能保证你的避难计划就是对的吗?例如,你能保证你选的避难地就是安全的吗?
          坦率的讲,我不能,我想任何一个普通吧友也不能保证自己的避难计划都是完美的,选择的避难地就是安全的。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避难计划风险降低。
          举个管理的例子吧,从99年到现在,我大概做了十二年高管,我个人的一点心得是,管理好比是一个接一个的决策过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决策不出错的。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分析得越严密,预案越周详,你做出的决策越贴近客观,风险也就越低。当然决策的贯彻执行是另外一个行动力的问题,不在此累述。
          制定避难计划也如此,你吸收消化的信息越多,各种可能情况都做了比较周密的推演和预案,那么出错的概率也就越小,那么生存的概率也就越高。


          6楼2012-05-23 02:40
          回复

            4. 避难机会成本如何衡量?
            这个问题很难解答,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样。换句话说,同样一件事物在每个人的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觉得和家庭在一起很重要,无论发生什么,无论生死,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其他都无所谓。
            有的人觉得事业很重要,不能为了避难而放弃很好的事业发展机会。
            有的人觉得面子很重要,为了避难而让周围的人把自己当成疯子一样,这无法让人接受。
            有的人觉得钱很重要,为了避难而花那么多钱,甚至失去一些挣钱的机会,这无法接受。
            有的人觉得孩子的学业很重要,为了避难迁徙可能会让孩子休学一段时间,这无法接受。
            诸如此类,等等。。
            我周围的朋友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是父母身体不好,经不起大的折腾,为了和父母守在一起,选择作为原地准备避难的方案。
            有几个是做老板,公司正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首要考虑的是股东利益,一众员工对他们的期望,事业机会等等;他们选择了原地进行准备。
            我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每个人对未来看法不一样,对有没有全球性灾难的判断不一样,对灾难破坏程度看法不一样,故导致大家对付出的机会成本的判断不一样。
            大家不妨将家庭、生命、财产、事业、名誉等在心目中排排次序,然后再判断哪个避难方案更适合自己。
            这个世界没有鱼和熊掌兼得的完美结局,衡量机会成本其实就是个衡量得失,做出取舍的问题。
            在避难求生的这个全世界难题中,除了极少数人外,没有太多拼爹的机会,运气对大家来说都是均等的,因此付出的越多,生存的几率就越大。


            7楼2012-05-23 02:42
            收起回复

              5. 如何降低为避难而付出的机会成本?
              首先,先说一下,我个人对避难机会成本的看法。
              家人的生命安全在我心目中最重要,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排在后面,包括我的生命。纵然有可能无法和家人一起面对死亡,但也希望我的牺牲能给他们争取一丝有尊严的活下去的希望。
              在这个前提下,照理说,我应该参照画家的思路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但是我没有画家这么大的实力,我只能尽最大可能实现全家能够幸存下来,并在灾后像人一样生存下去。(关于避难的目的论述,请详见避难机会,不在复述)
              在我看来,没有绝对的非此即彼的事情,没有最好的方案,但是可以找到一个最适合的方案。因此,我们考虑的是再不影响避难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机会成本。
              例如,不在避难地购置土地房产,而选择租用;如果怕别人当自己是疯子,那么准备避难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低调点;工作上是否可以和单位协商请个长假;避难地的经营是否可以寻求一些关系,以减少对避难地的投入等等。
              这个问题只是想告诉大家,虽有各种避难方案,但没有说哪一种方案,你就一定要这样要那样,方法可以多想一些,在不影响避难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降低机会成本。
              诚然,如果你和画家一样有能力,我的建议还是,在全球性这种大灾难背景下,任何准备都无法做到充分,都是不够的。所以尽可能做到最好吧。


              8楼2012-05-23 02:44
              收起回复

                6. 最后,请尊重生命!!
                虽然我尊重各位吧友的选择,虽然大家对灾难是否到来,灾难到底有多大仍然各执一词,但我仍然想再次提醒各位,我们今天讨论的机会成本,不是商业上的讨价还价,而是今天我们付出的成本,在未来可能会挽救我们和我们的家人。
                诸如金钱、面子、学业等机会成本也许会在未来得以弥补,而当灾难降临在我们头上时,只要一次,无论大小,无论区域,对于我们而言可能就是百分百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再次挽回。
                以上,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9楼2012-05-23 02:45
                收起回复
                  2025-10-19 00:40: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各位大佬真给面子,上午开了一个会,回复就这么多。谢谢大家参与讨论。
                  画家的思路是清晰的,我们其实也从去年开始考虑避难地建设的问题,和你的建议是一致的,但难度相当大,主要反应在实力有限,而且团队成员各自情况差别较大,统一起来比较困难。
                  但核心想法仍然坚持提前撤离的思路,可无论怎么撤,也不会像生存狼说的那样,大搬家似的撤离,我们是去临时避难,不是去另外一个地方长期定居。临时避难,短则2-3个月,长则半年左右,所带离的物资装备都是和避难有关系的,还不致于大规模搬迁。
                  


                  136楼2012-05-23 15:53
                  回复

                    谢谢这位兄弟,其实关键点也在于此,如果生存狼看过避难计划的帖子,也不必引起误会。
                    故,我在此把避难计划的相关章节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关于避难团队的组织形式
                    对于渐进派而言,预警阶段如何组建一个高效的自救团队是个难点,坦率的讲,我们在实际组建自救小队也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至今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在本章讨论里,也希望各位兄弟群策群力、共商良计。
                    相对于渐进派,行动派组建避难团队要稍微容易些,原因如下:其一,凡是行动派成员对全球灾难认识更加深刻,危机感更强烈,因此容易在应对灾难态度方面取得一致。而意识统一、态度一致正是建立一个严谨高效的自救团队的首要条件;其二,行动派大都家底殷实,具备提前行动的经济实力,不会受太多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困扰,较容易在空间和时间上协调并实施避难筹备的相关活动。
                    而行动派的优势正是渐进派的软肋,以我们这个自救团队为例,是在同学、多年好友的基础上成立的,优点是大家彼此互相了解,比较信任,经常一块携家属出行户外游玩,谁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大家心里都比较清楚,团队配合应该没太大问题。缺点还是因为太熟悉了,很难形成强有力的核心权威;更主要的是作为渐进派本质上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感情因素或经济因素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同时容易受到家庭各种矛盾的掣肘。
                    我们前文说过,对全球性灾难形势(覆盖范围、时间、破坏强度等)预判不一样,那么依此制定的避难计划将千差万别。这一现象在我们这样的渐进派团队上体现的淋漓精致:经过长期的讨论和观察,团队成员对全球灾难加剧这一现象虽然有了一致的认识,但在对全球性灾难形势的预判上一直未达成一致,有的认为时间没有那么紧迫,有的认为灾害破坏性没有那么大,还有的兄弟没啥主观意见,属于随大流的那种;这种认知差异反应在制定避难计划时,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统一步调,在很多计划细节上更难做到周密严谨。例如:有的人大部分物资准备妥当,有的兄弟才刚刚开始筹措物资;有的人已经动员了家里大部分人,有的人还没做好家里的工作;有的人希望提前对避难地点进行考察、部署,有的人却认为还没到时候;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团队成员各自判断不同,因而对全球性灾难的重试程度不同,势必影响了整个团队实施避难活动的进程。
                    目前我们也没有特别好的处理办法,经过几次动员,效果不佳。只能逐步对团队成员进行甄选、分类;保留危机感较强,对全球性灾难重视程度较高的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这样可以使整个团队的认识和避难目标尽快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家共同认可并遵守的团队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保证团队行动步调的一致性。其他敏感度不高的成员作为外围成员,进行信息通报及共享,动员其尽快开展自救活动,结合其自身情况分阶段准备物资和装备。
                    但无论预警阶段,团队的组织形式如何松散,但只要进入撤离阶段(团队会议决定发布召集令),履行团队预先制定的撤离计划时,团队所有成员必须遵守事先约定的团队组织原则和内部行为准则,否则不予接纳。
                    


                    139楼2012-05-23 15:58
                    回复

                      这即是我单独撰写此文引发大家思考的目的,很多讨论不要走到极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其实我们两个不同避难思路的也在不同借鉴和融合。
                      下面继续摘录相关章节,我反复说答案都在避难计划中,生存狼就是不看,没什么办法,我只能再次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如何有序的撤离
                      前文我们讨论了如何甄选出合适的避难地点,下面我们谈一谈如何组织自救团队所有成员安全有序的撤离到避难地点。很多兄弟说了,撤离有什么难的?到时候带上东西就跑呗,这也要做计划吗?岂不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撤离对于渐进派还真有相当大的难度,且听我慢慢道来。
                      撤离对于行动派而言不难,因为他们可以提前较长的时间出发,可以提前做好很多准备,即使出现问题,也有足够时间进行调整和修正。而渐进派就不同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撤离计划务必要严谨周密,其困难体现在:
                      1. 行动派可以提前对多个避难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一个营地进行妥善经营,搭建避难设施,事先储备足够多的生存物资和生产物资;而渐进派无法对所有备选避难地进行考察,不可能也没必要事先选定避难地进行经营和物资储备,因为渐进派的撤离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交通、天气等)的干扰,会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撤离路线和目的地。
                      2. 行动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有条不紊的实施撤离计划,而渐进派就比较麻烦了。前文说到,渐进派相对于其他无准备的人可做到提前3~6个月撤离,但即使这样,撤离路途上发生非常规的突发事件的概率增大,天气异常造成的交通不畅等等状况都有可能,只能临时调整。正因为撤离路线和目标地点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渐进派必须尽可能**所有的团队成员,并携带所有的物资装备进行撤离,这让整个撤离过程变得很复杂,甚至可能难以协调,需要事先制定详细的预案,保证撤离过程中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3. 行动派即使在撤离过程出现重大问题,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调整和缓冲,说句夸张的话,行动派抵达营地后发现某件东西落在家里了,都可以回趟家取东西。渐进派除非再次将撤离时间提前,否则一旦在最后阶段携家带口的出发,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走回头路。
                      总之,撤离的时间越晚,撤离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越多,路途越艰辛,就越需要周密和严谨的撤离计划和多个预案,以免灾难还没到,避难团队就先乱了阵脚。
                      但是渐进派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提前撤离时间,否则就不叫渐进派了,变成行动派了。所以,如何把握撤离的时间点就变得很重要了,既不能太早,时间太早动员大多数家庭撤离有困难,筹备的物资和装备也可能还不够完备;也不能太晚,太晚的话,没有足够的时间搭建避难所,妥善处置灾后生存物资,也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用来处理突发事件。
                      坦率的讲,确定撤离时间是个难题,我们团队是通过设定几种撤离条件来把握撤离时机的,同时在撤离计划实施开始约定了大家都要遵守的号令,如下图:

                      我们把实施撤离行动的号令分成两个层面:动员令和召集令。
                      动员令也就是随时准备出发的命令。自救小队领导小组(前文说提到的团队管理人员组成的日常事务决策小组)根据团队事先约定的动员令规则,判断当时的形势及灾害发展趋势是否满足发布动员令条件,如若满足立刻通过电话、短信通知所有成员,有必要也可召集大家会商,进行情况通报和指导完成最后的储备工作,做好随时可以出发的相关准备。
                      召集令也就是集结出发的命令。自救小队领导小组在发布动员令之后,随时关注灾害演变形势,一旦满足撤离条件,即可发布召集令。召集令有一般召集令和紧急召集令之区分:一般召集令要求所有团队成员在命令下达的第八天早上在指定地点集结进行撤离,也就是说给予队员一周时间尽快处理好个人事务,把还没到的家人接回来,处理工作、房产等;如果情况紧急,那么只能下达紧急召集令,要求团队在12小时,最晚不超过24小时,在指定地点集结,实施紧急撤离。
                      为什么要预定两到三个集结地点和集结时间?就是考虑集结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或某些团队成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及时赶到第一集结地点,为了不影响整个团队的撤离进度,团队领导者又必须严格按照预定时间带队出发,因此可在沿途的第二或第三集结地点稍事休整,等待后面赶上来的其他团队成员。
                      关于集结地点的设定,我这里稍微多啰嗦两句,一般建议撤离沿途设立三个集结地点,第一个集结地点选择在城市边缘,不易受到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影响;第二个集结地点选择脱离城市影响范围的郊县或者撤离沿途抵达的第一个城市,可以让前期撤离团队处于较安全的区域进行休整和等待,但距离也不能太远,最好一天内的路程即可抵达,否则一旦撤离路线发生变化,会让后面追赶的团队无所适从。如果等待一天后,延后团队仍然未抵达第二集结地点,同时通信可能受阻,无法将路线变更信息通知延后团队,那么需要在第二集结地点留下清晰的图案标识(图案蕴含信息应事先约定并熟记),标明大部队撤离的方向和路线,然后再继续撤离。第三集结地点可选择靠近避难地最近的城市,供团队大部分成员驻扎和短期休整。一方面可以收拢后续赶上来的队伍,另外一方面可派遣先锋小队前往避难地勘察,选择整个团队最终的休整驻扎地点。每个集结地点的集结时间可根据沿途路程依序确定,在不延误团队大部的撤离进程基础上,尽量给后续团队留有充足的追赶时间。
                      其实上面已经谈到了撤离的步骤:在第一集结地集结出发,在第二、第三集结点进行短暂休整并归拢队伍,然后选择最靠近避难地的村镇作为进入避难所前的长期驻扎地点。安顿好团队中的家属后,团队派遣精干成员前往避难点选择营地,开始搭建避难所,挖掘避难工事。
                      要提醒的是,撤离沿途只要能够装载,尽量采购和置换生存物资,家属在驻地也要尽量收集各种生活物质,在营地进行妥善安置这些物资和装备。
                      当情况变得不稳定,家属在驻地生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将整个团队迁移至营地生活,并随时准备进入避难掩体进行避难。


                      141楼2012-05-23 16:05
                      回复

                        我们肯定生存狼作为小吧对维护吧内次序有一定贡献,但当别人提出质疑的时候,就认为我们觊觎他的小吧位置,这让人太无语了。。
                        其实我写本文的初衷还是希望能提醒吧友们,生命无价!尊重生命!!
                        漠视生命其实不是某一类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郭嘉文化出现断层,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食品安全、小孩被碾压无人管、强拆引发命案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层出不穷。
                        我们身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难免会对生命价值出现错误的评估和衡量,我身边的人有时候不光漠视别人的生命,也漠视自己的生命,从事一些危险的工作,不做安全防护等等。就连驴友的这个圈子,也经常出现准备不足,而发生事故的状况。
                        每每听到这些事情总能引发我的痛惜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多时候真的不是马虎和大意,很多时候就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人命关天,无小事,供各位吧友自勉!


                        148楼2012-05-23 16:23
                        回复

                          刚贴出来再141楼,详细内容可参看《如何制定避难计划》


                          149楼2012-05-23 16:27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1054459026?pn=1
                            相关章节都有论述,请参考!


                            151楼2012-05-23 16:29
                            回复
                              2025-10-19 00:34: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的,这个计划是我们最初制定的,我们也一直的再不断修正这个计划,从今年起,我们就开始考虑分布撤离,即考虑将家属和大批物质先行撤离的方案,这个阻力还是蛮大的。
                              这个考虑其实就是画家说的,渐进派向行动派趋于靠拢的方案。
                              还是那句话,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对自己现有生活造成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尽早提前撤离。当然如果对目前的灾难判断还不是很清晰,还在观望,那就另当别论了。


                              155楼2012-05-23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