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60,898贴子:19,991,285

【转帖】“淡极”、“更艳”薛宝钗的两个极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我不知道这个能不能发在这里的说。。。
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角之一,她所受到读者的关注与喜爱是远远不及红楼梦中的另一位主角林黛玉的,原因是她除了在小说中的份量不及林黛玉外,就是人物的一些品性受不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不令广大观众的喜爱,比如:淡。
薛宝钗给人的淡是:冷淡,素淡,没有情趣。这些都是薛宝钗备受诟病的品性。
常言道:爱一个人就会看不到她的缺点,或者是说会忽略她的缺点,甚至会去掩饰她的缺点。
薛宝钗虽然不受很多读者的喜欢,但并不等于没有读者,没有观众喜欢。
但是一个人要受到别人的接受与喜欢她就得必须有着让人接受与喜欢的理由。
冷淡,素淡,没有情趣,这些是能让人喜欢的理由么?虽然薛宝钗也有一些优点,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读者会因为薛宝钗的冷淡,素淡,没情趣而不喜欢她,不接受她。
然而作为一个薛宝钗的爱好者,难道不怕别人非议:一个冷淡,素淡,没情趣的人你也喜欢?难道你有这种不良嗜好?你有这种不良嗜好是不是因为自己也是这种人?不然你怎么会喜欢这种人呢!
也许是有了这些顾虑,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或掩饰某些东西,那就要那些认为薛宝钗素淡,冷淡,没有情趣的人对薛宝钗有所改观或者是对薛宝钗有另一样的新的看法。
于是当看到薛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时,有些人就象抓住了救命稻草,急于向大家解释:看到了没有,薛宝钗不是冷淡,素淡,没有情趣,那是清雅,其实她是热情的,是艳丽多彩,很有情趣的。
对于这些说法我不以为然,对于我来看,这种解释无非就是一种粉饰太平,美化丑陋的行为。
如果我们能理智下来,客观的去看这句话,就可得知:
淡,这是句中提到的,说明薛宝钗确实是淡,确实是一个冷淡,素淡,没有情趣的人。而这个“淡”并不是一般的“淡”,而是“淡极”,是淡到极点,极淡。
无疑,极就是一种极端,可见薛宝钗的“淡”是走到一种极端。
艳:这也是句中提到的。这“艳”只能说明薛宝钗也是艳的,但这“艳”不能说明她“不淡”。
我们应该注意到句中的“艳”不是一般的“艳”,而是“更艳”。
“更艳”也就是比别人更出色,相对于别人来说,在“艳”方面,比别人那也是更近极点。
所以,不论是“淡极”还是“更艳”都在表述薛宝钗性情的极端走向。
其实薛宝钗的“淡”与“艳”并不矛盾。
薛宝钗是一个冷淡,素淡,没情趣的人,而且这种品性让她发挥到了极点,当她走到这个极端的时候,在人群中自然会显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而显得鲜明艳丽,这就是她为何能够“无情”也动人了。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现象,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非常受她周围人喜欢的人,而在红楼梦之外,她却得不到这样的荣宠,反之,还受到很多人不喜欢与非议的人物。为什么梦里的她与梦外的她受到的却不是一样的看法与待遇呢?难道是广大的读者与观众都瞎了眼,不喜欢这位如此美丽大方的女孩子?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些或许能解释为什么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让梦里人与梦外人的反应如此大相迳庭。
作为读者,一个人物在小说里的明里的暗里的一言一行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作为小说里一个当局的人物她不一定能看得清她们身边的人的暗里的想法行为,这就是当局者迷了。
如果我把薛宝钗这一人物在戏里受到周围身边的人的好评人气用“艳”来比喻的话,那她在戏外受到观众好评的人气相对来说就“淡”得多了。
“淡”与“艳”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东西,但它们的同时存在并不矛盾。因为一个可以明里存在,一个可以暗里存在,存在的空间不相同也就能共存了。明里头可以装扮得很素淡,暗里头其实对物质的追求其实更为强烈;明里头可以对人很热情关心,其实暗里头觉得连你的命一点都不可惜;明里头装得不关自己事,一问三不知,高高挂起,其实暗里头知道的事比谁都多。
所以,不要以为“淡极始知花更艳”是为薛宝钗的缺陷作辩解或什么清雅美丽的描述,而是薛宝钗的两个极端、矛与盾并存的一个复杂立体人物的客观写象。



1楼2012-05-13 15:45回复
    昂~子引总是喜欢占座么= =


    6楼2012-05-13 16:14
    回复
      2025-05-13 22:02:21
      广告
      谢谢姑娘如此大段的评价,于是在下想说、这只不过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自古历来有尊薛而抑林,尊林而抑薛两派,所以个人认为没什么。宝钗虽然举止行为都喜欢迎合他人的意思,但内心却自有主张,并不因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喜好。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时候,见到他的屋子“如雪洞一般”,勃然大怒。凤姐送来的东西她也退了回去,这说明她在自己的私人领地坚持自己个性和主张,即便这让贾母大感丢面子。宝钗从“受宠”转为“失宠”都是因为她的个性。她恰恰是最不屑于玩弄什么“城府”,以讨好家长的人。“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对弱者真切的同情,却对权势者“不屑”,个人认为这才是宝钗行事的基调。


      23楼2012-05-13 16:28
      回复
        笑】姑娘同在下见解一样。黛玉悲的让人有保护欲,而宝钗悲的让人心疼。


        24楼2012-05-13 16:30
        回复
          爷~您来了啊~


          28楼2012-05-13 16:33
          回复
            姑娘高见。事事繁杂,也许并不是心里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人总是这样,不能把生死名利置之度外,不过说来,这才是真人吧。


            30楼2012-05-13 16:36
            回复
              昂、姑娘见笑了。
              人有各自的处事方法,不去猜测、不去怀疑,怎么生存在这复杂的大宅子里。或许个人认为“城府”不同罢了。


              38楼2012-05-13 16:41
              回复
                在下究竟干嘛要感动。。。


                39楼2012-05-13 16:42
                回复
                  2025-05-13 21:56:21
                  广告
                  是啊、难。姑娘交个朋友如何?在下戏子、可否冒昧问一句姑娘芳名?


                  41楼2012-05-13 16:43
                  回复
                    突然好想说一句= =【占着茅坑不拉屎。。。。】


                    44楼2012-05-13 16:44
                    回复
                      = =啊~在下好感动哦~。。。爷真是好人~


                      45楼2012-05-13 16:45
                      回复
                        嗯、世事如此罢。


                        47楼2012-05-13 16:45
                        回复
                          脏了我的地盘要负责的!


                          49楼2012-05-13 16:46
                          回复
                            啊啦、爷原谅你~谁叫你是美人呢~


                            53楼2012-05-13 16:49
                            回复
                              2025-05-13 21:50:21
                              广告
                              噗哈哈哈哈。。。倚老卖老= =、姑娘敢问芳名?


                              56楼2012-05-13 16: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