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VS诸葛亮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天。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郭嘉这颗将星不像诸葛亮那样璀璨明亮。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出山,到五十四岁病故,为刘备集团服务了二十八年,而且还有十一年时间是大权独揽;郭嘉为曹操集团服务却一共只有十一年,而且职务不过军师祭酒(参谋)。两人施展才华的背景环境及条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郭嘉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则断定刘表不敢来犯,而结果不出所料,待曹操征乌桓凯旋而归时,刘表这才后知后觉,悔不该当初未听取刘备的建议呢!曹操此次虽是险胜,却也正证实了一点:郭嘉,军事奇才,敢出险招,看透了人心,看破了人性,当机立断………
郭嘉此人,后世对他的了解大都鉴于他的‘十败十胜’论。
官渡之战,曹袁两军临水对峙,相持不下……这一战的结局我们都是知道的,袁绍以其多于曹操几倍之军攻打曹操,以多败少,仓皇而逃。但,这一战在当时曹操打的是相当艰难。而对于这个胜利的结果,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有人为曹操预见了………没错,此人正是郭嘉!袁绍当时雄踞河北,风生水起之时不免有点飘飘然了!亲帅十万大军准备攻打许昌,曹操能够以少于袁绍几倍的兵力悻然应战,多半也是少了那个战前‘胜败论’的鼓舞!从这里我们至少能够得出一点:神机妙算之才,非孔明一人尔!
至于诸葛孔明其人其事,我想就无需我再赘述了吧!相必没人不知道他的吧!
基于理性思考与感性使然,综合而论:如若郭奉孝没有在诸葛孔明出隆中之前逝世,那么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中,乃至于此后的历史可能都要改写。郭嘉纵使没有回天之术,但也一定能够与诸葛亮一决雌雄。至少,两大军事巨才之间一定少不了几场‘智斗’的游戏!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天。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郭嘉这颗将星不像诸葛亮那样璀璨明亮。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出山,到五十四岁病故,为刘备集团服务了二十八年,而且还有十一年时间是大权独揽;郭嘉为曹操集团服务却一共只有十一年,而且职务不过军师祭酒(参谋)。两人施展才华的背景环境及条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郭嘉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则断定刘表不敢来犯,而结果不出所料,待曹操征乌桓凯旋而归时,刘表这才后知后觉,悔不该当初未听取刘备的建议呢!曹操此次虽是险胜,却也正证实了一点:郭嘉,军事奇才,敢出险招,看透了人心,看破了人性,当机立断………
郭嘉此人,后世对他的了解大都鉴于他的‘十败十胜’论。
官渡之战,曹袁两军临水对峙,相持不下……这一战的结局我们都是知道的,袁绍以其多于曹操几倍之军攻打曹操,以多败少,仓皇而逃。但,这一战在当时曹操打的是相当艰难。而对于这个胜利的结果,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有人为曹操预见了………没错,此人正是郭嘉!袁绍当时雄踞河北,风生水起之时不免有点飘飘然了!亲帅十万大军准备攻打许昌,曹操能够以少于袁绍几倍的兵力悻然应战,多半也是少了那个战前‘胜败论’的鼓舞!从这里我们至少能够得出一点:神机妙算之才,非孔明一人尔!
至于诸葛孔明其人其事,我想就无需我再赘述了吧!相必没人不知道他的吧!
基于理性思考与感性使然,综合而论:如若郭奉孝没有在诸葛孔明出隆中之前逝世,那么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中,乃至于此后的历史可能都要改写。郭嘉纵使没有回天之术,但也一定能够与诸葛亮一决雌雄。至少,两大军事巨才之间一定少不了几场‘智斗’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