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乘坐缴获的德国sd.kfz.250半履带装甲车执行侦察任务,其车头用白色书写的字母“K”说明它原本属于德军克莱斯特将军麾下的装甲集群。照片摄于1942年8月,莫多克(Mozdok)附近,塔斯社宣传照片。
1942年7月6日,红军第107独立坦克营的政委I·索夫琴科(I.Sobchenko)正在向部队官兵宣读战况文件,政委和军事委员在战争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照片中的德制4号和3号坦克都画上了镰刀锤子标志。照片摄于1942年7月6日,沃尔霍夫(Volkhov)战区。
塔斯社记者同时拍摄的宣传照片,第107独立坦克营的车长们正在进行战斗部署,他们佩戴着1935年制定、1940年修改的军衔领章,以左侧军官为例-他的领章底色为黑色,表示坦克兵,金色的小坦克徽章同样表示兵种,2个带黄边的红色正方块表示中尉军衔,而领章的金色镶边是军官才有的。
1942年,红军回收小组正将一辆没有炮塔的3号坦克开往维修基地。从车体前部附加装甲和托带轮位置可以判断这是一辆3号G型坦克,但奇怪的是车体侧部观察口被去掉了。在车体侧部可以确认到德军第11装甲师的常用师徽“挥舞宝剑的幽灵”。
库尔斯克会战期间,苏联坦克手们正在检查一辆德国长身管突击炮,确认完好之后它会立即被投入战斗。从车长指挥塔可以看出这是一辆突击炮G型,而从战斗室前部右侧的形状和车体前部附加装甲可以判断出是1943年5月至10月生产的,即第2批次的G型,亦可分类为G中期型。车体前部的符号是库尔斯克会战期间德军第11装甲师使用的变形师徽,目的是伪装自己,使红军对德军部队番号产生误判。照片摄于194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