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腾吧 关注:42贴子:1,366

转摘:摩罗街(2012的逆转),不定期更新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挺不错的一部连载,不定期给大家更新点看看,喜欢的同学,可以上tianya前排围观。。。


1楼2012-02-25 15:38回复
    据说,当时有些偷渡者听说老虎的尿可以吓住狗,还专门去广州动物园去想办法偷老虎的尿液,也不知道成功与否?
       陆路不成,更多的人想的地方是海路,也就是从海面偷渡过去。在惠阳和深圳之间,距离香港有十多公里的水面,由于面积较大,看守又是海面,相对于陆路来说,大陆这边的看守较为松点,偷渡的人一般乘自制的橡皮艇或者一切可以飘起来的物体冲过去。但是这里一般海浪很大,偷渡中,就有相当多的人淹死在这里。
    打算海上偷渡的人,首先要去惠阳,从惠阳走一个多礼拜的山路,几乎是兜很大的一个圈,才可以到达海边。到了以后,风浪大小,边防的出现,都完全要看运气了。
       后来,又有人想到了扒火车的点子,解放后,内地几乎每天都有给香港送货的火车,偷渡的人就藏在去往香港的货车中。但是想走这条路也不容易,要么买通当地的铁路运输系统的人,要么小心别窝在某个角度,被不知情的装卸工给用货物埋在里面,闷死或者压死。那几年,到了香港,卸车的工人经常发现偷渡者的尸体藏在某些货物的下面。
       对于我来说,哪条路都难,那条路我都没什么好办法,可是我知道,我没退路了。我和陈哲商量半天,决定还是从海上出发。
       我们开始四处准备,所谓的准备,其实就是去广州城里买新的篮球,因为,我们受到当时宣传中,一名泅渡投诚过来的国民党军官启发,他就是抱着几个篮球顺着湾流飘到大陆这边来的。
       可能想这个点子的人不止我们俩,再或是官方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时候,广州的篮球相当的难买,甚至买一个都要开介绍信。
       就在我有些绝望的时候,终于一天,一个神秘的人来找到了我。
    


    9楼2012-02-25 15:56
    回复
      2025-11-19 11:55: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到了天黑的时候,我一直坐在船舱里,瘦老头不时钻进来招呼我喝水吃东西,对我所有的疑问,笑而不答。
         因为我没有手表,船里也没有鈡,而且我待的船舱可能是底舱,没有窗户,只有一盏我进去时候就一直亮着的昏黄的电灯。我不知道待了多久,只是似乎听见有人来回地走动,没多久,好像船起航了,因为我听见柴油马达发出的“哒哒哒哒”发动的声音。
      开了有一会了,瘦老头终于进来了,带了点饭菜给我。我也有些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点着一根烟,眯着眼看着我吃。笑着说“祥少爷还真有点像老爷,您去了,老爷的心也就定了!”我没搭理他,因为问他,也问不出什么来。直到我到了香港后,我才知道这个瘦老头是小外公家里的管家,也是他生意上的得力助手。在我们摩罗街上,人们都叫他“老鬼”。
         记得船是开出大概几个小时候,没有再开,而是抛锚停了下来,瘦老头叫我一起出舱看看,我巴不得出去活动一下。
         我出舱的时候,海面上一片漆黑,我所在的这艘船,全部熄灯停航,静静地飘浮在海面上 。驾驶舱里还有一些隐隐约越的人影,没有一个人说话,能感觉的出每个人神情都很紧张,只有瘦老头很镇定,看不出什么表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见船舱里有人轻声地唤道“来了!”果然漆黑的海面上,有一处亮起来了光束,一闪一闪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船老大忽然打开了船舱顶上的探照灯,也一闪一闪地打起信号来。我有些亢奋起来,那时候我只在电影里看见过这样的情形,怎能想到自己也会身临其境呢。难道这是特务们在接头?可不是有解放军把守的么?我有点恍惚,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发了一会信号,我们的船启动了,对方的船也慢慢向我们靠过来。没一会,2艘船就相会了。船上的灯也打开了,我惊奇地发现,2艘船竟然一摸一样,大小,颜色,也船的编号都是一样。太神奇了!
         不过我明显发现,对方的船吃水要重些,肯定有不少重物在船里。在我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2艘船几乎靠在了一起,2边的人搭好了几条跳板,对方有人来到了我们的船上,有人开始招呼起来,我依稀只听见“同志,辛苦了……”“XXX先生问候XXX先生”之类莫名其妙的话。
         瘦老头拉着我,不说话,冷冷地看着这些场景。过了一会,他拉着我轻声说“回去吧,祥少爷,海上风大。”
         我们回到了船舱, 他早布置好了床铺,让我躺下休息,我没什么选择,只能躺下,没多久感觉船又开动了。 瘦老头哪里也没去,就坐在旁边,抽着烟看着我。
         累了一天,也紧张了一天的我迷迷糊糊地随着船的颠簸也终于睡了过去。


      11楼2012-02-25 15:57
      回复
        等我再醒来,船已经靠在了一个码头上,瘦老头明显情绪好了许多,也轻松了很多,见我醒过来,很兴奋地对我说“祥少爷,我们到了!香港到了!”
        我一听,立即爬起身,推开舱门就往甲板跑,果然,这里与我在广州看见的码头有些不一样,远处的山上多了一些高层的建筑,就连码头上也出现了我之前从未见过的白色的游艇,工人们在忙碌着在各条船上起着货,没有人注意一个一脸兴奋与茫然,脸上挂满泪水的16岁的孩子。
           香港,我来了!
        此刻时间是1969年的8月7日。
        瘦老头也随着我,走到了甲板上,两个穿黑色西服的中年人站在码头上迎着我们,他看见我,冲我友好地点点头,瘦老头带着我走到了码头上,2人非常客气地和他打着招呼,瘦老头很矜持地点点头,把手里的行李交给了他们。船上的人,我注意到,没人再下来,只有我们2个下了船。
           走出码头,外面有一部黑色的汽车等在那里,我长这么大,除了坐过陈师傅的卡车,从来没坐过小汽车,这个汽车非常的气派,车门是好从前往后打开的,里面有2排座位,是面对面坐着的。瘦老头帮我打开车门,嘱咐我坐好,自己也坐到我了前面的位置,关上了车门。汽车缓缓开出了码头,我记得路过了长长的海堤,白色的浪花轻轻拍打在礁石上,四周群山环绕,景色十分怡人。
           途中,我再次好奇地追问瘦老头我们去哪里,他说我们回家。我又问他,为什么有一艘和我们一摸一样的船?为什么中间还要碰面一次?那船里究竟装了些什么?瘦老头还是笑而不语,两眼望着窗外,不再理睬我。
           我也没办法,只能停止好奇心,向窗外望去,这个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没怎么让害怕。街上的行人,穿着肥大的喇叭裤,带着巨大的墨镜招摇过市,让我觉得好笑。
           车最后停在了一个很大坡道的房子里,这个房子很大,有着十分阔气的门厅和花园,房子的大门在我们车子进来后,很快地有闭合上了。
           瘦老头打开车门,先跳下车,站在车外十分恭敬地对我说“祥少爷,到家了!”
           我满怀好奇地下了车,四处打量这个只有在梦里以及电影里见过的房子,感觉眼睛好像不够用似的,看的眼晕。
           我来到客厅,我的汗一直淌个不停,一个上了岁数的阿姨穿着灰色的对襟小袄笑容满面地递上一条毛巾,让我擦拭下。
           瘦老头说了句,我去找下老爷,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我一个人坐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觉得这一切真仿佛做梦一般。
           正在我梦游时,一个低沉的声音自我背后响起“小祥,你终于来了”
           我赶忙回头,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灰色的西装裤,身材挺拔,满脸老人斑的表情威严的老人在瘦老头的搀扶下出现了。
           瘦老头看见我有些傻了,赶紧提醒我说“快喊小外公啊,祥少爷!这是您的小外公啊!”
           我这下是真傻了。


        12楼2012-02-25 15:58
        回复
          小外公由瘦老头仔细搀扶坐下后,上身挺直,双手轻轻搭在膝盖上,一点也没这个年纪老人的慵懒和蜷缩之感。
             他坐下后,之前给我毛巾擦拭的阿姨赶紧为他上了一碗盖茶,小外公很从容地掀开盖子,偏头吹了吹了茶里的浮沫,小心地抿了一口,我很好奇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小外公喝好水,把茶碗放下,微笑地看着我说“小祥,你终于回家了!你和我大哥确实很像!”“对了,见过你老鬼叔了?”他笑着往旁边指了指带我来的瘦老头,原来他叫“老鬼”。老鬼叔也微笑地看着我,俯身和小外公轻声说“老爷,我回房去换身衣服。”
             “去吧。”小外公摆摆手。
             随着老鬼叔的离去,整个空荡的大厅就剩下我和小外公2个人了,我们谁也没说话,彼此细细打量着对方。小外公端详了我一会,咳嗽了一下,打破了寂静。
             “孩子,我知道你有很多问题,也还不适应这里,也不太相信我们,对么。没关系,慢慢来吧。我当初到这里,也很多不适应!你是我们盛家的后代,必须要承担起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事情和磨难。这样吧,随我来,我给你看些东西。”
             我心想,到了这里了,不管是真的假的小外公,我都无所谓了。我关心的是怎么能告诉我的父母还有姐姐,我已经平安到了香港。
             我起身,随小外公去了2楼的一个很幽静的房间,是个书房,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书犹如城墙一样陈列在顶到屋顶的书架里,褐色的书架和暖色的灯光让我觉得温暖和恬静。
             小外公从靠自己书桌边的一个木柜子里,取出一架机器,我吃惊地看着这个机器,这不是2年前,在家里神秘失踪的那部“根德”的收音机么?怎么飞到香港来了?那天造反派来家里什么也没搜到,原来父母早就藏到小外公这里了?难怪呢?我想。我接着又想到,那么那天晚上,父母在摆弄这架收音机在干嘛,真是在发报收听敌台?我的脑子里一下乱哄哄的。
             小外公看见我的摸样,笑了,说“是不是你上海的家里也有一架这样的收音机?”
             我使劲地点头,等着小外公来解释。
             “这个机器确实和你家的那部是一样的,但是也不一样!丹师傅早就把它们改了!”小外公出神地望着收音机说道。
             “改了?改了什么?不是收音机么?”
             小外公收回神,转身对我说,你是不是想给家里报个平安?
             我赶紧点头,可也好奇,怎么报?家里是没电话的,只有弄堂口的街道办公室里有一部黑色的电话,连碰都不会让我家人碰的。电报?这个时间,好像邮电局关门了吧?再说,从香港发电报?好像不大可能吧?
          


          13楼2012-02-25 15:59
          回复
            晚饭后,众人都退下了,我和小外公再次来到了他的书房。他在房内多不了一会,站定。眼神炯炯。
               他看了我一会,我很窘迫,不敢看他。我注意到书房的墙上挂了一堆照片,其中一张,是个穿着抗日战争片中国军服的青年男子,似乎很像现在的小外公。
               小外公随我视线看去,见我正在盯着的照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是我!”
               我不敢说话,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那是我在部队的照片,很年轻是吧?”我点点头。
               “可惜你的外公没看见了。”他仰头长叹了一口气。
               “别着急,有些话可以和你说了,你一定奇怪这些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吧。”小外公的口气坚定,不容置疑。我只能点头。
               那天晚上,我终于知道了一些事情,一些让那时的我几乎不敢相信的事情。我捡最主要的来说吧。
               小外公首先回答了我,为什么送我来香港的船那么奇怪,为什么人们千辛万苦想偷渡来,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实现的事情,老鬼叔怎么就那么轻松地带着我登上了一艘竟然有解放军守卫的船,直接来到了香港。
               原来,小外公在香港是经营古玩生意的,在荷李活道有家很大的古董店,那艘船是他的。他告诉我,其实那船一直以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从大陆乘着乱,走私文物和走私一些香港急需的物资使用的。因为陆路交通是不可能做这些事情的,因为边境有解放军和英军守卫,想从陆路走私文物和物资是十分危险和困难的。
               我知道这是实话,因为我在广州那段时间充分领略到了这点。
               小外公的海上走私也是十分地艰辛和充满危险,因为海上一样有边防巡逻艇和海上警卫在巡逻,抓到后轻则罚没物资,重则人物全部扣留。甚至,还有国民党海军和海匪在打这些走私船的主意。
               小外公就这样经营了一些年头,和各种势力斗智斗勇。
               直到一个意外的机会的出现。
               那是50年末的一天下午,小外公在家里休息,店里有老鬼叔打理,他一般也不用天天去。大门铃响了,家里的佣人去开了门,回来禀报说是有2个男子要求见小外公,口气十分彬彬有礼。送来的名帖上写着是中华XXXX贸易有限公司,小外公瞥了一眼名帖,心里十分纳闷,因为这家公司名义上是一家普通的贸易公司,实际上当时内地在香港的一家国有公司,专门在香港进出口限制物资的贸易公司。一般情况下,港英当局对这家公司的业务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去干涉他们业务,只在一些友盟势力干涉或者敏感时期,才象征性地去“关照”下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来找小外公有什么事情呢?小外公心里有些不安。
               来的人是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年纪大点的自称姓王,年纪小点的自称姓张,也不知道真假了。我这里姑且称为老王,小张吧。老王是个负责的,十分客气地向小外公自我介绍了下,小外公因为对这家公司早有耳闻,也不陌生
              ,点点头示意。小张随后说了一番话,让小外公恐惧不已。
               他指名道姓地说出了小外公的真实姓名和籍贯(小外公在香港从没使用过真名,真名只有老鬼叔知道),小张紧接着说,我们非常敬佩先生在抗战期间的卓越表现,对先生奋勇杀敌的事迹十分地尊敬。同时也对先生随后急流勇退,退居幕后,以及身怀使命,表示理解和尊重。这番话说的小外公顿时冷汗都出了,紧张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原来小外公当年抗战期间,加入的是国民党最为有名的余成万师,即国民党74军57师,在1943年的常德会战中以八千人孤守常德,对抗3万多日军进攻达半月之久,最后仅83人生还,这一仗打出了57师的天下威名。甚至来当时开罗
              会议上的罗斯福通都过国际舆论听说了这一战场的惨烈状况,并且特意向蒋介石询问了守城部队番号和主将姓名,并将余程万的名字记在备忘手册上。
               当时的蒋介石最喜欢的小说家张恨水因受人委托,写了他一生总唯一的一部军事小说《虎贲万岁》,“虎贲”一词遂名扬天下。
               小外公当时以知识青年投军,加上和余同为黄埔学员,深受余的喜爱,招为贴身卫士,随余转战。战后,余成万率领两百余人渡江突围,因违背蒋介石的战略部署,被蒋关入监牢,突围而出的两百卫士,随之在余坐牢的地方,四处租房或从事小买卖,守卫师长。小外公也在其中,在街上的一家酒铺做了伙计。
               就在小外公等待自己师长出狱的时候,一些神秘陌生人找到了他。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追随余成万,但是要对余的一举一动都要随时汇报。
               小外公起初没有接受这个任务,要他做内奸,比杀了他还难受。但是这些陌生人并不放弃,直接报出了自己的身份“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中统”。他们告诉小外公一个事情,让小外公几乎不相信自己
              耳朵。那就是,余在常德战后,因不被上峰所理解和重视,思想上有左倾倾向。上头又因余系黄埔一期,在部队,虽然自己是师长,但是资历比其74军的两任军长俞济时、王耀武还要老的多,就连两位军长私下见了余都要乖乖地喊一声“学长”。所以,一直保余的呼声不断,加上美国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对余遭遇的同情和关注,余最终被获释。余获释后,始终郁郁不乐,身边一直有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出没。处于当时青年人对政府以及对抗日局势的热情,小外公勉强答应了任务。
               余成万后任国民党军二十六军军长,因思想动摇,其后在内战期间,再无打过一场如常德会战一般像样的作战,解放战争期间,奉命守卫云南,云南王卢汉宣布起义,随即扣押了余,后在余身边地下人员的斡旋下,卢放走了余,余先是出走海南,后自称以“带罪之身”在香港定居下来,而这之前,余的家属早有秘密人员帮他全部安置在了香港。余在香港当起了小业主,开设了米店,当铺等行当,而所有员工均为原57师的老人,小外公也在其中。
               据说,当时香港鱼龙混杂,生意难做,开设任何店铺都会被洗劫和偷盗。唯独余的店铺,可能有其虎贲师长威名所震慑,也可能是当地各方势力敬重其当年的英勇,余的店铺从未有任何盗窃或打劫之事发生。即使有,想必那些57师的老战士也不是吃素的。
            


            15楼2012-02-25 16:02
            回复
              度娘又抽风了,敏感。。。


              16楼2012-02-25 16:07
              回复
                这期间小外公则因表现优异,被台湾当局随后授予上校军衔。之前,小外公追随余大半生,从投军时的少尉军衔到解放战争期间,在国民党二十六军任职警卫参谋,也不过是少校军衔。破格提升的很大原因是小外公一直没中断和对面的秘密接触,此时的中统已经更名为内政部调查局,是今日台湾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
                   原来中统的负责人在余的事情上可谓功过相抵,功是在其威胁和引诱下,余最终并没有随卢汉起去路香港当寓公,还算是给国民党方面留点面子;过则是并没有真正查出藏在余身边的地下工作人员,让余思想摇摆,作战不力!
                   小外公并不看重这个虚名军衔,因为一来这个是靠出卖老长官得来的,再者,小外公心里一直怀有着某种使命感,此时的他对这类名和利早已看得很淡了。
                   对面交给小外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了解下余日常的生活和接触的人,积极向在港的联络站汇报。对面实在是不希望再出现某个曾经的高官又被大陆给动员回去了。
                   此时,对面在香港的联络站以及情报点可谓多如牛毛,甚至和内地的一些情报单位是犬牙交错,异常复杂。当然,1965年的李宗仁事件发生后,实在是让台湾方面十分地无语了,这是后话。
                   小外公这辈子最无法忘怀也是最为介怀的事情,就是参与暗杀了自己的老长官余的事件!50年代开始,内地和对面在香港的各种交锋曾出不穷,最为激烈的就是,内地争取各类民主以及旧时人员归国,而对面则是千方百计不让这些人员顺利归国,要么威逼利诱,要么劝阻不听,就直接杀害。应该说内地在保护这些爱国人士方面是做了卓越表现和重大牺牲的,但是,由于香港地理位置特殊,仍属殖民地管理,在很多方面,内地的一些保护措施和行动依旧是于事无补。
                   余先生来香港后,虽不问政事,但是对当年自己战功卓著却依旧被蒋剥夺兵权关入牢狱耿耿于怀,几次在和老部下老员工喝酒吃饭时表现出对蒋的不满。这些言行自然也被小外公汇报了上去,被指令严密监视其行为。
                   就在这个时期,一些自称是XXX贸易公司的人和余接触多了起来,买了不少余店铺的物品,甚至还委托余代为购买一些当时十分紧缺的**和一些机械物资。小外公警惕起来,汇报了这些人情况,很快信息反馈回来,这个XXX贸易公
                  司实际上内地在香港的一个国营贸易公司,当时朝鲜战争正进入最后谈判阶段,国际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在各方面严密封锁新生的中国,战时急需的一些物资无法顺利筹集到,只能通过一些秘密渠道去进口,而香港是最为重要的流通渠道和交流平台。
                   一开始,对面密令小外公继续监视,对于物资购买,对面实在是无能为力,因为此时这类的贸易实在太多了,他们阻止也阻止不了。而且事实上,对面其实也在香港做着类似的贸易,毕竟那是个孤岛,不是大陆,物资的短缺只会比大陆要严重的多。
                


                17楼2012-02-25 16:08
                回复
                  2025-11-19 11:4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可是,事情的变化是从余的小老婆开始的。余的这位年轻貌美的太太原先是苏州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抗战后因为看了张恨水的小说《虎贲万岁》,竟然由书及人,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绝然的要求嫁给余做太太,当时,余虽然已经放出监狱,但是属于赋闲状态,没有多少人真正能理解他,突然有个如花似玉的美少女投怀送抱怎么不叫他惊喜交加呢,几番真真假假的推辞,让周围的人看出端倪,顺水推舟地成全了老师长的好事。
                     这样一个思想开放,行为大胆的女子恰恰给余带来了灾难。此女子也一直为小外公所痛恨和不齿,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小外公随后的婚姻生活。
                     后来的一段时间,小外公注意到很多操苏州口音的人员来往余的家中频繁,多是以找余的小老婆打牌,听戏,购物为由来接触。起先小外公并未在意,因为这个时候的香港,苏州话,上海话,苏北话实在是比广东话还要多,都是解放前逃到香港的各类地主富绅或者资本家之类的人物,以江浙两省最为多。
                  


                  18楼2012-02-25 16:10
                  回复
                    不过,逐渐的,小外公发现有点不对劲,因为这个小太太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向余宣扬内地建设如何好,对面怎么昏暗无能之类的思想。余是个惧内的人,每次听见,虽不以为然,但也不得不点头称是。小外公遂把这个情况汇报了上头。上头大为恼火,即令小外公和本地的人员想办法解决掉余的这个小老婆,不让余再执迷不悟受到蛊惑。
                       行动定在1955年的一个夏天的晚上,余带着众下属和警卫出去赴个朋友的宴请,家里只有小老婆和几个原57师的弟兄和一些打杂的佣人。因为一直是太平无事,余的家门一直是敞开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事情。
                       小外公那天是和余一起去赴宴的。行动是由另外一个小组的人去执行的。目的很简单!直接绑架余的小老婆,然后威胁她和余今后不得再和不明人员接触,否则一切后果自负,这是他们的老套路老手法了。
                    


                    19楼2012-02-25 16:13
                    回复
                      度娘真敏感,没法发了啊,以后的更加敏感啊,鄙视


                      20楼2012-02-25 16:19
                      回复

                        没办法了,只能截图发,爪机们,对不起啦


                        21楼2012-02-25 16:22
                        回复
                          接上:
                          爪机们,上一图片大致意思是:行动出现了意外,余长官回来早了,与行动小组赶一起了,余拿枪就上,被行动小组一起掳了,JC到来了,把所有人一锅端了,余长官牺牲。
                          谅解!!


                          22楼2012-02-25 16:25
                          回复
                            小外公当时就傻了眼了,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般,他说自己那时可谓是“丧家之犬”,什么理想信念,都瞬间崩塌了。
                               虽然,后来因为身在香港,还是不得不和对面合作,只是已经不那么积极,那么主动了。
                               这件事情,小外公从没对任何人提起过,后来开贸易行,古玩店,周围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但是那天来的2个男子轻易地将他内心的秘密和身份点破,小外公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小外公听完来人的介绍后,内心虽然很慌乱,但是多年的军旅生涯还是让镇定了下来,他倒是想看看来人究竟想怎么样。
                                其实,事情非常简单。当时的政治环境依然复杂,国内的很多急需物资仍然被一些国家控制和封锁着,周边一些国家驻扎了大批的美军,甚至背面也有大国虎视耽耽,内陆各个边境都守卫的十分严密,靠陆路输入一些物资越来越艰难。唯一可行的就是海路了,通过香港为中转,将国内急需的物资输送到大陆。
                            来人希望通过小外公的走私文物的渠道,帮他们做点事情。
                                这段历史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如今,香港和澳门的一些大亨首富,号称“XX大王”的“XX船王”的都在当时或多或少地做着类似的贸易,虽然也有巨大的风险和危机,但是如今的政治回报已经足以补充当年的提心吊胆了。
                                只是那时侯做这类事情是非常隐秘和慎重的事情,小外公也十分地不解,既然都知道了他的身份了,怎么还敢找他做事情呢?
                                老王看的出来小外公的犹豫,笑了,说了一段很有水平的话“盛先生不必顾虑,您的情况我们都了解,您至今也没做过任何有损于祖国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事情,这点,我们是清楚的!另外您好象还有亲属至今在国内吧?您难道不想他们么?”
                                这些话说出,小外公对国内的情报手段是又惊又怕,说了句“让我好好考虑下吧。”
                                老王和小张互相看了一眼,很满意今天的谈话效果,说了句“先生多保重!我们先走了,希望今天的事情先生就不要扩散出去了。我们等待您的回音!”
                               “好的,我明白,您二位走好,恕不远送了!”小外公拱了拱手,让佣人送走了二人。
                                小外公知道此事确实不能声张,更不能断然回绝.否则今后他的船队在海上或者被扣住后的命运可想而知。
                                小外公思索了一会,备了车,直接开往自己的店,他想找下老鬼叔,研究下下一步该怎么办。


                            23楼2012-02-25 16:27
                            回复
                              2025-11-19 11:43: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老鬼叔此时正在店里打理生意,店铺里没有什么人,只有个散客在四处悠闲地看着店内的物品。老鬼叔见小外公突然来到,楞住了,小外公冲他微微点点头,就自己走进店内的库房。
                                 老鬼叔很快就应付掉了店内的散客,将门口的:正在营业“翻为“盘点”管好门,径直进了库房。小外公没多寒暄就把下午的事情告诉了老鬼叔。但是有些事情,他并没有说实话。
                                 老鬼叔听完,沉思良久,抬起头来忽然看见小外公轻松的眼神,心里一下明白了起来,笑了声“那大哥的意思呢?”
                                小外公此时已经打定主意,不管怎么说,躲是不躲不掉的,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现在,虽然局势还不是很稳定,但大局其实已定!小外公也多少获悉一些同行也在做类似的行径,加上对自己生意的长远考虑,所以心里是同意与大陆合作的,只是希望得到老鬼叔的支持和肯定,这次急忙驱车前来。老鬼叔看见小外公的表情,心里也明白了几分。两人新招不宣的笑了一下,点了点头,这个事情就算定下了。
                                 老鬼叔其实是小外公在57师时的战友,小外公大老鬼叔几岁,私下,老鬼叔喊小外公“大哥”。两人曾经生死与共,互相并肩作战,在生与死中结下了友谊,后来老鬼叔在余师解散后,自己投奔了另一支部队,两人很多年都没联系了。到了解放战争时候,老鬼叔的部队也奉命退守到了云南的昆明,两人这才意外地在昆明相遇了。后来小外公继续追随余四处漂泊,来到香港定居下来后,于是将同样无处可去的下级军官老鬼叔接到了香港。
                                 老鬼叔来了香港后,起初也在余的店铺内干活,但因为毕竟不是余的人,有点不自在。就自己出去寻觅出路去了,中间也做过不少职业,直到余走后,小外公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这才赶紧又将老鬼叔找了回来,成为自己事业的左右手。老鬼叔来了后,非常尊敬小外公,对外不再喊小外公“大哥”,而是和家中下人一样一起喊小外公“老爷”。
                                 小外公在老师张走掉后,一度有点绝望。但是他最后碰见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小时候府中教过他和外公的英国工程师丹利文,小外公和外公称其为丹师傅。
                                 英国人丹利文,原系李鸿章聘来的电气工程师,矿务顾问,随后帮助盛宣怀创办了萍乡煤矿,开创了当时国内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协助盛宣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
                                 满清覆灭后,他的才干被同胞当时的港督Sir Francis Henry MAY (梅含理爵士)看中,招到了香港,在港英政府内任职电气化工程师及电报局顾问。
                              小外公此时已经在和老鬼叔在荷里活道开了家小铺子,开始了专门的文物买卖和古董收藏的业务。开店的钱是小外公这么多年积攒的薪水和对岸每月所支付的一笔不菲的薪水。
                                 开什么店,他们争论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下来,开古董店,老鬼叔说他懂得一些文物鉴别的方法,可以担当重任。小外公是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军人思维,加上他也十分信任老鬼叔,也就同意了。实际上,老鬼叔的考虑是妥当的。因为俗话说“平安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当时香港有太多的大陆下来的人,带来了不少珍奇古玩,没钱了,只能去当铺当掉,可惜那钱总归是三瓜两枣,十分可怜,而且毕竟是祖传宝物,就这么当了,很多还是死当,也自觉愧对祖先。因而当时香港,随着逃港的人数增多,围绕着热闹的“摩罗街”Cat street新开了不少家的古董店(其实这也就是后来荷里活道成为香港知名古董街的重要原因)。
                                 这些古董店老板都是相机而动的一些人,他们抓住生活暂时困顿,急需用钱的一些人的心理,嫌当铺钱少,又怕自家宝物流落到不明不白的人手里,花言巧语地将原本进当铺的人拉进了自己的古董店,狠狠赚了一笔。
                                 小外公的店其实也就这是这么慢慢开出来的,老鬼叔对这个店功不可没,那么多年下来,几乎没看走眼东西。小外公因为自小在官宦人家长大,多少也识得一些真假,但还是对老鬼叔的本事佩服不已,几次询问其怎么会有如此能力,老鬼叔都是含糊地说自己小时家中有人也是做此行当,学了点皮毛而已。小外公情知他没说实话,但是也不再追问。装装糊涂罢了。
                              


                              24楼2012-02-25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