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腾吧 关注:42贴子:1,366

回复:转摘:摩罗街(2012的逆转),不定期更新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外公开设这家店还有个好处就是,他借此另外开了个贸易行,表面上是经营蔬菜生鲜,暗地里从大陆等地乘乱走私偷运各种文物和香港需要的原材料。主要的渠道,就是自己贸易行所属的几艘渔船。加上自己真真假假的“地下身份”在生意上也帮了他不少的忙。
   如此经营了这么几年,小外公彻底在香港站住了脚,生意也越做越大,业务的范围也越来越杂。于是,小外公也不在天天在店里待着了,基本上都交给老鬼叔打理,自己开始结交各类人物,开拓新的生意。这点,他确实遗传了他的父亲,我外公的“过房爷”——盛宣怀。
   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到来,让小外公终于明白了命运让他来到香港的意义,知道了一个保存了几代人的秘密。
   丹师傅来了。
   那天,老鬼叔回来的时候,带回个洋人,小外公仔细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最后还是来人自报家门,小外公惊喜地才认出来人就是小时候自己最佩服的丹师傅,此时的丹师傅已经操了一口标准的中文了。
   丹师傅非常欣喜地看着小外公,看了看小外公的宅子,感叹道“虎父无犬子”。
   两人激动地在一起叙旧的时候,老鬼叔早已安排好厨房做好了饭菜,三人把酒言欢,气氛热闹。饭后,老鬼叔悄悄退下,丹师傅随小外公来到他的书房,小外公递给丹师傅一根Dannemann 雪茄,丹师傅是个识货的人,把玩了一下就说这是Espada,好东西啊!呵呵,你的日子可比你爹强啊!说到了小外公的父亲,明显丹师傅感慨了下,令尊大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近代中国的多少工业,学堂,电气设施都是他兴办和付出心血的啊!
   小外公因为自幼是随外公一起长大,加上行伍一生,实际上对其生父的事迹了解并不多。听了丹师傅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拉着丹师傅细细询问起来。
   丹师傅也很乐于回忆曾经的辉煌,不厌其烦的向小外公介绍其身世来。
   原来小外公实际上是盛宣怀侧室或者说是小妾的所生,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是盛的最后的老儿子,深得盛的疼爱,可惜因母亲缘故一直不受大太太庄夫人喜爱,生养均在府外,大约长到6,7岁的样子,因为要受到启蒙培养,遂被盛接到了府里,府中,可能是小外公与盛的其他子弟自小不在一起的缘故,哥哥姐姐对这个弟弟并无感情,倒是同为境遇差不多的外公一见如故,亲如兄弟。
   盛去世前,对家中子弟评价不高,事实也是如此,小外公的几个亲哥哥后来大多一无是处,老大老二老三先后沦为鸦片鬼,而老四更是花钱无数,据说,曾经有一晚上输掉一整条弄堂的“豪举”。至于几个姐姐嫁入豪门,改为他人妇,盛家事情更是不管不问。
   唯独对这个小儿子却青睐有加,赞赏其“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小外公幼时天资聪慧,性格豪爽大方,就是身体可能因其父年纪过大才生养的缘故,体质较弱,也一直为盛所牵挂。家中弟兄对其不亲近,盛是知道的,但是各个孩子后面都有各房的眼睛,自己也无可奈何,故而后来见外公待小外公视作自己的亲弟弟搬照料,心中无比欣喜,有意无意地将外公开始培养,并明确希望外公能逐渐接手盛的业务,也可以借此将自己的小儿子带入正途。可惜外公天命有归,终难担此重任。
   1916年盛撒手人寰,一家人在遗孀庄夫人的接管下,盛的业务继续接下来,各自一滩,日


25楼2012-02-25 16:27
回复
    小外公以前从没听过这些关于自己身世的完整介绍,我的外公实际上也不是很清楚。小外公只是知道自己的家世显赫,但是世态炎凉加上时过境迁,自己却是一丝也没感觉出“显赫”何来?
       小外公最后非常好奇地问了丹师傅怎么也来到了香港,为什么突然想起来找他。 丹师傅看了一会小外公,很严肃地问了他一个问题“还记得你小时候有天晚上,我突然回到你府上,带回来的奇怪东西么?”
       小外公依稀有点印象。
       那日,丹师傅神秘兮兮地回到家中,外公被惊醒后,被“过房爷”拉到厢房内,小外公其实也醒了,见外公出去,自己也蹑手蹑脚地跟了出去,只是一直没敢进屋,只是知道丹师傅带了个奇怪东西回来,后来,自己被父亲发现,就被父亲安排外公带回去睡觉了,因为迷迷糊糊,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面也未见丹师傅再出现,这事也就慢慢淡忘了。丹师傅这么一提醒,他倒是忽然反
      应过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小外公追问,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究竟是个什么奇怪的东西?丹师傅没有作答,眼光瞟到小外公屋子里的那台德国造的。“根德”的收音机,忽然一笑,走过去,打开了收音机,边调频,边说“这个收音机是可是个老古董了哦。”小外公很奇怪,机器是自己做生意的时候,有人送来卖的,因为记得小时候家里也有一台这样的收音机,小外公无比亲切,收购下来就自己用了。忽然间丹师傅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句,狐疑地盯着丹师傅看。
       丹师傅没多解释,自己小心翼翼地在搜台。他调的是短波频道,满屋子都是“吱吱吱吱‘的电波频段声。忽然,他停住了,声音一下变的清晰起来,收音机里传出一种很有节奏的,但是不知道什么语言的播报声,音声忽强忽弱。丹师傅让小外公仔细地聆听,可惜小外公什么也听不出来,很纳闷地等丹师傅解释。
       丹师傅叹了口气说,我研究了这么久,可惜还是没研究出个头绪来啊!
       小外公有点天真地问丹师傅这是不是附近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电台播报呢,当时东南亚有很多国家的广播都可以在香港收到,只是小外公对那些叽里呱啦的鸟语十分反感,从不去收听,反正也听不懂。
       丹师傅扑哧笑了,但是又很快摇摇头,说,不是我们自己的广播信号。你知道广播是谁发明的么?小外公自幼当兵,对自然科学很多都是一窍不通,自然只能傻笑摇头。
       丹师傅也不意外,很快就接上“其实,我也不知道。呵呵,不过,在我们的一般人的认为里,Guglielmo Marconi(古列尔莫·马可尼)是最早将无线电技术的用于实用用途的人,虽然,他未必是真正的发现者。那是你出生那一年,光绪27年,也即是1901年,Marconi在位于加拿大Newfoundland(纽芬兰)的SignalHill(讯号山)),用带金属线的飘空气球作为接收天线,成功接收到了从我的家乡不列颠的西南角的Poldhu(宝窦)发送的一串莫尔斯电码,这次试验被我们视作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跨过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也是最远距离的无线电通讯。”
       “那么远的距离?怎么能接受到信号呢?信号不是都是散在了空中么?”小外公有点兴趣了,他在军中多少和电台打过交道,但是也没时间去研究电台的原理。
       丹师傅点点头,说”是的,你的想法其实和当初我以及我的一些同事的想法都一样,我们也有些怀疑,这些信号是否真的成功接收了。我们一般人认为无线电某种意义上类似光波,发射是应该是一种直线,而我们的地球表面是弧形的,这些信号怎么可能绕过大西洋,传送过来呢?还好,后来的我的同胞Oliver Heaviside(奥利弗·黑维塞)提出了电离层中的KENNELLYHEAVISIDE层(肯涅利-赫维赛德层)理论,他猜想大气有一层导电物质,可以像镜子般,把无线电折射回地球,而不致于直奔太空,就是由于这种折射回返的讯号,使得远方的电台得以互相通讯,而今日我们的短波之所以如此发达就是受了电离层之赐。”
       小外公自然是听的如醉如痴,稀里糊涂。听了大半天就是觉得科学家真了不起,将中国的“天涯咫尺”变成了现实。他又醒过神来,问“那这些和你给我听的这些古怪声音是怎么一回事呢?”
       丹师傅沉思了一会,才说道“我前面和你说了,人类目前最早的无线电实验也是在1901年,你出生的那年,但是据我研究,这组短波播报至少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27楼2012-02-25 16:30
    回复
      2025-11-26 01:46: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这些信号,其实 Marconi以及后来的Heaviside先生很早就发现了,这些信号不同于我们所了解的Morse Code(摩尔斯电码),据我所知,连Morse先生创造出Morse Code也是拜这组短波数据所赐,当时他正和自己的好朋友wells一起研究一种高效的实用的信息传输设备,在一次Continuous Wave(一种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传播实验)中,意外地接收到这组数据,他们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位置发布这些数据信息,持续不断,也一直破译不了,但是这些持续的数据信息给了他们灵感,他们将英文的字母开始重新组合,使用不太一样的特殊点、横线,斜线以及特殊空格来表示具体数字和特殊符号,然后再将此转换为响应的五个字符所组成一组的代码,再翻译成对应的字母。这样的装置加上我前面所说的无线电技术,只要有了接收和发报的固定位置,就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无线电台或者广播。”
         “那你现在放的难道不是谁发的什么密码么?或者我记得有无线电侦测技术,可以定位信号发出的地点吧?”小外公回想起自己在部队时候的一些经验,小声地反问道。
         丹师傅关掉了收音机,走到沙发边坐了下来,他摇摇头说“不一样的,记得还在我来香港不久时候,我的一位朋友写信告诉我说告诉了我Oliver Heaviside(奥利弗·赫维赛德)先生去世的消息,知道他最后的一句遗言是什么么?呵呵,Logic can be patient for it is eternal!我相信他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你知道么,在1901年的Marconi的试验之后,很多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发现了这组信号,起先都以为是谁的恶作剧,可是后来人们在互相沟通后,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个信号强大,从不列颠到阿拉斯加,从智利到冰岛,几乎所有的无线电基站以及爱好者都可以接收到这组讯号,只是谁也不知道在哪里,是谁在发,又究竟是什么含义?人们把这组讯号称呼为Numbers Broadcast(数字广播),一种奇怪的只有接收方,却不知道发报方的广播形式。”
         “那这么多人可以接受到信号的话,不是正好可以直接定位发报的位置了么?”小外公的军事才干又要体现出来了。
         丹师傅赞赏地看了看小外公,赞许道“没错,这其实也是我早先鼓动李大人和令尊兴办无线电局的动因。”丹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小外公看见,装作没在意,继续问道“那么这么多年,就你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找我父亲办无线电局又是何意呢?”丹师傅赶进解释道“这么多年,并不是我一个人在研究这个,当年我主动邀请去筹办天津无线电局,目的,就是希望在远东设立观察点和监听哨,我想知道,是否在远东一样可以接收到这些信号?当然,我也是为了更好地将一些先进技术传播到贵国来,造福黎民啊!”
         小外公有些好笑“洋鬼子果然是有些鬼!自己的一些自私主意到最后变成了莫大功劳了。”
         “不瞒你说,我们一些研究的人确实已经找到了一些线索,而且有些人似乎已经捷足先登了。”丹师傅有些遗憾。
         小外公接下来听到的是更加离奇的一些表述。在他后来逐渐转述给我的时候,我也恍若天方夜谭一般,我没敢相信。但是后来因为他的嘱托,20多年前,算是我曾经的几次探险吧,让我还是永生难忘,那些探险九死一生,毕生难忘。
      诸位就当个鬼话小说看吧。
         有些事情,我当初并不相信,但是最近几年的一些解密事情,反而让我当初觉得最匪夷所思的事情到变成了事实,这才促使我加快速度,想留下一些凭据的动因。


      28楼2012-02-25 16:30
      回复
        好吧,我也自己理下思路。我想介绍的就是一种至今仍无法完全破译的一种短波信号,几乎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和力量都在找寻这个神秘讯号的源头,因为有证据表明这个信号可能和史前文明有密切关联。
           比较著名的就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德国人的香巴拉探险,目前的解释,都最后归结为德国人狂热的民族起源热以及玄学文化对纳粹的影响,而很少去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讲究证据,重视细节的德国人不远万里的去西藏去需找稍微动动脑子都觉得胡说八道的“世界轴心”,是什么让希特勒如此深信不疑?
           此外,根据近百年的观测记录,ITU(国际电信联盟)在100多个国家,近40个观测点,做的频段分析,这个信号源实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官方的解释是太阳辐射电波以及恒星衰减时候的电磁波。
           香港在60年代末,曾经由英国人带队,部分香港人以及尼泊尔参与,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做过一次秘密的大气层电磁波及无线信号探测的试验,因为有记录显示那里一直有持续不断的电磁波发出,甚至可以干扰正常人的听力和感知能力,被当地人视为佛音。
           这次探险,小外公得以参加,其中一些事情直到他过世前才和我提起。10年后,我也踏上了同样的路线,做了一些探索和记录,得到了一些结果和第一手资料。
           至于2012,玛雅人的一些算法至今是有争议的,一些玛雅后裔的现在使用的语言和今天很多表述相差太多。就像今天的人和5000年前的人在说话和语言表述山是肯定有巨大差异的。所以勉强用现在的玛雅语去推敲几千年前的玛雅语是不负责任的。
           此外,玛雅文化和亚洲很多文化有相通处,这点最近几年很多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这个事实,而传说玛雅人很早就掌握了电磁波技术,可以远距离传送信号。
           不过,根据霍金先生的论断,他说,宇宙物质已知是由电子等极小粒子组成,但因受限于人类物理实验有限的精密度,实际上并无方法确定这些粒子真的是无限小的点。即著名的“全能理论”。
           因此有人假设这些粒子其实是极小的弦(曲线),然后试着由此描述基本物理定律。目前弦论是唯一可能解释一切已知物理现象的理论,因此又称为“全能理论”。该理论虽仍在发展中,也还没有任何实验证据,但它是目前基础物理研究的主题之一,霍金的意思是暗示着我们的宇宙其实还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空间和生命体。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世界给了我们许多的暗示,只是很少有人可以联系起来思考而已。历史也好,胡说也罢,世界都是精彩的


        29楼2012-02-25 16:31
        回复
           丹师傅于是接着回忆下去。他告诉小外公,实际上,这个神秘信号起初没人发觉,虽然无线电技术发明后,世界各地有很多爱好者都捕捉到了这个奇怪的信号,但是因为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量的无序信号和奇怪讯息层出不穷
            ,也不奇怪,因为任何新的技术都会首先被各国政府使用在军事用途。
             在德国的Enigma(恩尼格玛密码机)还没正式投入使用前,各国的密码战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奇招。尤其是各种带有保密用途的情报,更是研究的重点。比如,英国的情报组织,为了研究情报专用的显影墨水,在20世纪初种化学试验了几千种化学材料。当时各国的外交邮件或者被怀疑的邮件一般都会在不损伤邮件表面的情况下,用碘蒸气来检查被怀疑的邮件,这个方法至今还在使用,主要是用来勘察现场指纹用。幽默的英国人在研究了各类材料后,居然发现最完美的间谍墨水竟然是男人的**,因为**对碘蒸气不敏感,可以很好地充当专用的间谍书写工具,只是一个问题,原材料不是很好弄,呵呵。最后这个经典发现只能暂停。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一些情报人员在互相交流和沟通过程中,都提出了在平时的电讯监测和侦听过程中,有一种奇怪的讯号,这个讯号只在一个狭窄的频率被侦测到,大量跟踪数据显示,它是不通过字母数字编码来记录的任何一
            种有知的无线电波,起初,一些科学家倾向于此类讯号可能是行星和脉冲星自然产生的无线电讯号或低频电磁辐射,
             但是,更多的侦测显示,这些可疑讯号原发点就在地球上,这些信号被协约国称为“影子广播”(Shadow Broadcast)。数个国家开始了秘密的协作以搞清这些讯号的来源和所包含的意义,这其中的研究者都是各国无线电,密码学,天文物理学等方面的专家。
          


          30楼2012-02-25 16:33
          回复
            丹师傅这些话并不是一次性和小外公介绍完的,而是在随后的一些接触中,一点点透露出来的,小外公的好奇心完全被丹师傅所调动了起来,他听的津津有味,可是丹师傅似乎总在某个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词。小外公当时有些怀疑丹师傅的身份,但是又没什么凭据,只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继续和丹师傅保持着联系。
            我来到香港的时候,小外公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了,虽然多年的军人生涯让他的精神状态一直不错,但是他一直有个心病,就是自己并无子嗣,而且年纪大了更加挂念大陆的亲属,所以设法想找到我们。
               其实,他找到我的过程很简单,因为当时他已经和大陆方面合作,而且在很多方面的合作已经超出了对方的要求,他说自己毕竟是炎黄子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完全应该的。
               说到这里,必须说下小外公的店铺,名字就不方便说了。当时他的店铺已经搬到摩罗街比较大的一个门面里,打理的人还是老鬼叔,明里,他们还是经营者文物买卖和古董收藏售卖的业务,暗地里还有一个比较私密的业务,那就是洗钱。
            


            33楼2012-02-25 16:37
            回复
              小外公一生未娶,原因是一方面他的性格比较孤僻,有了钱后反而很少有什么娱乐,自从和丹师傅联系上后,对无线电以及一些神秘主义的事情乐此不疲,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投在了这个上面。再者,就是他心里一直有个结,那就是老长官的突然暴亡,事情虽然是由其小老婆所致,但是小外公一直非常自责,懊悔,对年轻漂亮的女人一直心生厌恶。
              


              35楼2012-02-25 16:39
              回复



                36楼2012-02-25 16:41
                回复
                  2025-11-26 01:40: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度娘比较敏感,我只好分段发,然后敏感的地方截图,尽量少的截图,爪机党辛苦了。。。


                  37楼2012-02-25 16:44
                  回复
                    老鬼叔在店内教了我很多鉴别文物古董知识,我很奇怪他如何懂的那么多,只是每次问到这个问题,他总是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我觉得他有什么事瞒着我,可我和小外公一样没好意思再追问下去。
                       我也问过老鬼叔这么多年,碰见过什么难忘或者好玩的人没有,他说,很多啦。
                       比如香港的庄世平老爷子,此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不过熟悉中国书法史的朋友一定听说过故宫里的三希堂。这不足六平方米的养心殿西暖阁,曾经是整个紫禁城的“艺术中心”——一生爱好书画乾隆皇帝,把他最心爱的三件书法珍品就存放在这里。
                       据说这里珍藏了乾隆最为喜爱的三件书法字帖,也就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此外,三希堂还收藏了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余人,墨迹三百多件以及拓本五百种各类书画国宝。
                       至今,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个“三希堂”,存放着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些国宝颠沛流离,几经周转。值得庆幸的是,在1951年,《中秋帖》和《伯远帖》重返祖国怀抱。
                    


                    39楼2012-02-25 16:45
                    回复



                      40楼2012-02-25 16:47
                      回复
                        小外公熟悉的杜的儿子是杜的三太太的儿子维亲,此公子长的比较像他父亲,瘦瘦高高的,喜欢金石书画,常去摩罗街淘宝,一来二去就和小外公熟悉了起来。小外公此时也得知了他的身份,恰好几次收到维亲相邀去家里做客,正好他也想见识下那个当年红遍整个上海的流氓头子,就答应了下来。
                           小外公后来和我说,杜住的一般的公寓,没什么奢华的地方,地址是在香港岛中半山的坚尼地台二十号。杜当时精神状态已经很不好,看人眼神十分地狐疑,家中到处是**和补品,医生和看护出入不停,杜不停咳嗽吐痰,下人忙乎不断。看见小外公前来看望,也没什么过多表示,只是指指旁边的椅子,示意笑外公坐下,小外公注意到杜虽热天,也不开电扇,只是由下人和太太轻轻打着蒲扇,仍身穿一件青色长袍,脚上套着一双布鞋。孟小冬侍奉在一旁,不多话,只是见人微笑。
                           在杜的家中,小外公见其并无任何杜的照片以及家人合影之类的东西,仅在杜坐的摇椅旁的西式矮柜上摆放了2张黑白照片,一张是其和五太太孟小东的合影,他坐着,孟小冬站着;另一张竟然是杜身着戎装的照片,这让曾是军人的小外公吃惊不小,不知道杜何时也加入国军了?后问了维亲才知道此照片是杜在抗战后当上所谓“少将参议”后兴致所致去拍的,很少拍照的杜非常喜欢这个照片,一直带在身边,只是那军服自此再也未见穿过。
                        


                        42楼2012-02-25 16:48
                        回复



                          43楼2012-02-25 16:54
                          回复



                            44楼2012-02-25 16:55
                            回复
                              2025-11-26 01:34: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摩罗街其实有很多有故事的店铺,前面我已经交代了,在此街上有很多店铺,看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斋”和“宝”。斋,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屋子的称呼,也就是说,这里的一个个店铺并非单纯地做买卖,也是在广交朋友、交流文化。
                                 相熟的一些老板和掌柜都是经历风雨的人,很多店铺都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和传奇,甚至身份也十分特殊。其中有一家老板,姓董的掌柜,东北人,系早年来港的大陆人士,他有个十分要好的朋友是北京的一位黄先生,这个黄先生的身世十分蹊跷。据说,他才是真正的中国首富,用个成语来说就是富可敌国。
                                 内地有部电视剧叫<<人间情缘>>据说就是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的。此人现在是大陆著名的慈善家,拥有拥有三辆顶级版的劳斯莱斯房车和一座价值约一个亿的仿白金汉宫的豪宅,他其中的一部座驾CornicheIV,是国内进口的第一辆劳斯莱斯敞篷跑车。此外他还在美国曼哈顿和北京各处拥有的大量不动产,个人就两大嗜好做慈善和收藏古董。
                                 这位黄先生的富豪身份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诞生的,传说1980年,一位年届花甲的好莱坞女影星在北京旅游时遇到他,并对他一见钟情。随后,李春平以非常奇怪的“儿子情人”的身份赴美,与该影星共同生活近 12 年后,女影星去世,将所有财产赠送给他,自此一夜暴富。
                                 董掌柜说,这位黄先生行事低调,如果不是当年业内有名的承德“11·28”特大盗窃走私文物大案事件牵涉,很多人还不一定了解这位号称“大陆慈善第一人”的黄先生。
                                 当年,在香港古董和文物界对这个事情无不知晓,并且都十分地好奇和关注,因为此事充满了太多戏剧性和悬念。
                              


                              45楼2012-02-25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