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奏折,可以 看出,当初是赖士、顺承郡王、长史阿禄,撺掇起“行刺”之事,而后“递至阿哥(胤褆)”,可所谓的谋刺人员在托合齐看来,亦是谎言。
另张明德一案的揭发,或许确实是胤褆刻意为之,一为试探康熙,一为祸水东引至胤禩,同时举荐胤禩应是也存了几分私心,作为预留的后路。这样的话,之前对胤褆的性格分析可能是对了,胤褆并非鲁莽无谋之辈。
我个人觉得胤褆并不是心粗之人。不管是战争还是定理河工,胤褆被委任的最多、职务最大,处理能力和头脑可见一斑。而且关于请杀太子这一段,胤褆的话更是巧妙。原本是胤褆策划的“谋 杀”(先不管有没有真的策划),经他的一句话“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钦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倒变成胤禩是主谋了,顺带试探了康熙有没有杀 太子之心,而且把胤禩牵扯进来,还是以推荐的方式,就算胤禩事后被责,也能以好心办坏事搪塞过去,让胤禩吃个哑巴亏。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果然,关于张明德一案,康熙因为他的“此等情节、直郡王早已详悉密奏。”被判为无罪。然而,最终胤褆仍是没有摆脱被圈的命运,只不过换了个镇魇太子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