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在发斗嘴贴,没正经谈过功法认识,借此机会也谈谈个人看法。
楼主的提问,按我的理解是应该分为两个问题,疾病是疾病,练功是练功。我认为不能混为一谈,站桩对身体是有好处,但要区别对待习练者的身体状况而论。本人不苟同“站桩万能论”“百病站桩祛”的说法。我承认做为身体锻炼手段的站桩会加强身体素质,但并不是治疗目的的最终手段,否则将使站桩被居心不良者利用而陷入类似“绿豆治百病”的荒谬尴尬。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我所说的“疾病有多少大师借你之名趁机敛财出名,荼毒学问”。学问还是各司其职得好。
一、胃病问题:本人不是医生,不敢班门弄斧言说某某是治疗某某最佳最经济的方法,虽然现医疗体制存在种种不如意,但我认为疾病发生就应该找医生治疗,哪怕效果不如意至少在医学方面他们是术业有专攻的人。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站桩能否做为适当辅助。待身体恢复常态后,再进行系统站桩训练以期达到“治未病,不治已病”的健身效果,这才是武术健身的意义所在。如要追求拳学上的长进,则另当别论。
二、“注意呼吸会胸闷”问题:我归结为站桩范畴内锻炼过程的问题反映。本人试答这个问题,不涉及胃病的医学范畴。单就站桩过程而言,只能说你肌肉紧张了。总想抱着治疗目的的急切想法,这对锻炼无益。王芗斋先生早已在其经典拳学著作《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之站桩篇中明示:“无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横膈膜一发紧便是错误,愿学者慎行之,万勿忽视”。摆桩架站桩的过程中肌肉耐力不足产生酸痛,反馈刺激神经系统造成肌肉僵硬。呼吸系统以增多频率摄氧来缓解。以具体正面桩为例,环臂圆抱,长时间的悬空,手臂肌肉抗耐力会减弱,肌肉这玩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紧张则周身则紧,上半身表现最明显。我们的肺部正处在胸腔包围,胸肌紧张造成横膈膜肌紧张直接影响到肺部呼吸,一般而言我们是感觉不到横膈膜肌的作用的,只有在呼吸上才体现出来。肌肉紧张势必影响呼吸,人为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长短,也就是横膈膜肌紧张,造成肺部呼吸频率转换不及时加上腿部负担过重小腹收紧才导致你的胸闷问题。
所以王芗斋先生始终强调放松正是此意。要缓解胸闷的问题,先排除病变原因,胸部位置稍内含,也就是古拳谱所说的“含胸拔背”,这四个字地球人都知道。但做此要领不应有意为之,否则过度含胸又造成驼背,又要胸闷了。以你呼吸顺畅为准,如做对此要领,稍试呼吸会有气息直通到小腹的感觉。只是恳请楼主别按图索骥,生理上小腹是不能接受呼吸的,只有肺部才是呼吸的主导器官,只是说呼吸顺畅了小腹会觉得很沉实一通到底,说明你放松了。说到意念,我认为还是顺其自然,别人为之。
一些个人理解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望楼主批判待之,不要以此为圭臬。同时恳请看官们不吝指正其中谬误以达互相学习之目的,真正的善待发展王芗斋先生的经典拳学---大成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