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吧 关注:1,771,319贴子:18,994,478

元宵佳节献圆睿 圆睿深刻学习青岛村级历史和被殖民的悲惨历史课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末,今青岛市区大部分属即墨县仁化乡范围,今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范围属仁化乡文峰社,有2276户10131口人。当时有20多个村庄,当时的居民集中居住在青岛村、会前村、孟家沟(今大窑沟一带)、杨家村、辛家庄、鲍岛村和扫帚滩等。青岛河入海口,依山傍海沿河有一个小小的渔村,叫青岛村。
[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 后来,德占青岛后,青岛村被强制迁移。大部分迁到了上马镇一带,少数零星散布在青岛各区。



1楼2012-02-06 17:03回复
    青岛 样板殖民地:阳光下的罪恶
    课本前言:
    1898年《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德皇威廉二世于次年下令将胶澳租借地新市区命名为“青岛”。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为了证明自己的殖民地经营管理能力,叫板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 ,于是提出把胶州湾建设成为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模范殖民地”以及“德国人工作成就的永久性展览会”的构想,德国的建设是以殖民和掠夺为目的的,而且将居民分为四等,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等级统治方面,青岛也是“样板”。
    


    3楼2012-02-06 17:07
    回复
      2025-08-23 20:41: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2节:
      残酷等级统治:
      将殖民地居民分为四等
      谈及“样板殖民地”,鲁海认为在殖民地、外国租界上实行残酷的等级统治,青岛可以说是“样板”。“在这块殖民地,居民分四等,一等人是德国人和欧美人,二等人是中国的高官,三等人是豪门巨富,四等人是普通中国人”,鲁海说西方国家无论“民主共和”也好,“君主立宪”也好,都有议会。在青岛殖民当局,不但没有全体居民选出的议会,就是在租借地的德国人也没有议会,是完全的殖民专权统治。
      “殖民地特征是统治者与殖民地的被统治者,一方是主人,一方相当于奴隶,青岛就是这样,法律应该是最公平的,但在青岛有两种法律,一种适用于统治者欧美白种人,一种适用于原居民中国人”,鲁海表示:“就是法院乃至监狱也完全不同。”余凯思也在书中披露,殖民当局继续沿用了如笞责、枷板等中国传统的惩罚措施,“此类惩罚措施在中国清朝末年的刑罚改革中大都已被废除了,但是德国行政管理当局却把它们顽固地保留了下来。”
      海水浴场的游泳区也分设两部分,一部分为德国人及欧美人游泳区,一部分为中国人游泳区,而如亨利王子饭店等旅馆也只准欧美人入住,直到辛亥**后,逊清大吏来青岛才允许这类旧吏入住。胶济铁路通车以后,设一、二、三等车厢,中国人不准乘坐一等车。
      并且在学校系统内也要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1898年建立的总督府学校只录取在东亚定居的德国人的子女。1905年,中文报纸《胶州报》的发行人李世恩试图送其子女到德国学校实习时,马上便出现了一种强烈反对这种“奢想”的抗议风潮,定居青岛的德国人绝不允许任何企图把德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混合在一起的做法。
      所以,鲁海说:“现在青岛人常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自豪,但在殖民统治时期,其只属于殖民者,而在被统治的中国人居住区依然是黑瓦黑墙,房屋低矮,院内无自来水,只有公共水栓——青岛人叫‘水龙’,房内无厕所,只有公共厕所,青岛人叫‘大茅房’。”
      


      5楼2012-02-06 17:12
      收起回复
        第4节:
        允许卖淫活动:
        妓女到**局登记注册
        虽然德国人旨在青岛建立现代卫生标准,然而在欧洲驻防部队中经常发生的疾病并非瘟疫,而是性病。余凯思表示:“性病的传播与卖淫有着密切联系,后者从一开始就存在于胶澳租借地。对于这个现象,殖民当局采取了一种‘开明’态度”,余凯思披露,总督府政策的目标不是禁止卖淫,而是借助行政管理章程和社会控制机构消除性病传染的可能。
        根据1899年1月19日的**条例,“所有从事卖淫活动的人”都必须到**局登记注册。妓女应当每星期六到德国医生那里进行一次检查,查看是否患有传染病。每次检查都记录在案,妓女们人手一册,随身携带。一旦发现某妓女染上了性病,就要把她强制性地送到专门为中国妓女开设的医院中接受治疗,该医院也是唯一一所接受部分中国人就诊的海军医院。余凯思透露,在殖民地做妓女的妇女绝大部分是中国人,也有个别欧洲妇女。除了对登记注册的妓女定期检查,当局还试图对逛妓院的嫖客加以区别对待,有人曾设想不允许中国人进欧洲人光顾的妓院,反之亦然。
        


        7楼2012-02-06 17:17
        回复
          今天的课暂时上到这里,圆睿为什么鼓吹殖民的好处,显然此人要捞到殖民好处必定要替德国人卖命做奴才,但是经课本上的分析得出结论,奴才也没法当的,望圆睿澳傻好好读读,写篇读书笔记,深刻反省,要么就剖腹以谢德国,也不妄为真正大德国的好良民、大忠实的走狗


          8楼2012-02-06 17:23
          收起回复
            鲁海说:“现在青岛人常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自豪,但在殖民统治时期,其只属于殖民者,而在被统治的中国人居住区依然是黑瓦黑墙,房屋低矮,院内无自来水,只有公共水栓——青岛人叫‘水龙’,房内无厕所,只有公共厕所,青岛人叫‘大茅房’。”
            咱们青岛人可不能认贼作父啊,想想你爷爷的爸爸和爷爷都住在黑瓦黑墙,房屋低矮,院内无自来水,只有公共水栓——青岛人叫‘水龙’,房内无厕所,只有公共厕所,青岛人叫‘大茅房’。” 这样的环境中,知道你这样的崇拜殖民你爷爷的洋鬼子,心里能不生气吗?真是不孝子孙常常有,青岛地方特别多
            


            10楼2012-02-07 14:55
            回复
              圆睿所标榜的殖民地好处真是太多了,大家说说看圆睿在那个青岛被殖民的时代能担当起什么角色


              11楼2012-02-07 14:57
              回复
                我说的是历史和现实的问题,你说的复杂且不符合现实,这贴是献给圆睿的,严肃的话题。
                凡是替德国殖民者和日本殖民者说话的都不符合本帖的旨意。尤其是青岛被德国和日本看中,难不成是你有情我有意,青岛乐意被德国和日本殖民,这和被强奸的感觉有什么区别


                13楼2012-02-07 15:14
                回复
                  2025-08-23 20:35: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圆睿没进来看这个贴吗?你父亲都来看过了


                  20楼2012-02-13 14:24
                  回复
                    对青岛人民遭受殖民统治的悲惨苦难历史深表同情
                    对以歌颂殖民地为荣的“圆睿”之流表示强烈愤慨和指责


                    21楼2012-02-13 14:32
                    回复
                      还是让圆睿重新温馨一下,他的祖先被美好的殖民历史吧,功课要定期温习,这样才能有出息,斗嘴的时候也好有知识优势


                      22楼2012-03-03 09:48
                      回复
                        我觉得这样的帖子不该受冷落,对那些大吹特捧殖民地光荣的洼民来说,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真实教材啊,他们应该定期来温习一下


                        23楼2012-03-03 09:59
                        回复
                          勿忘历史——迪特里希碑——青岛的耻辱之碑(德国日本占领青岛所刻)
                          迪特里希碑位于青岛信号山,如今仅剩残体。 信号山,海拔98米,面临青岛湾,从山顶远眺,前海风光尽收眼底。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占青岛后,曾将这里命名为迪特里希山。冯"迪特里希,是当时德国远东舰队的司令。
                          1898年11月14日,为宣扬占领者的功绩,德国在现信号山西南侧的山腰处,树立起了占领青岛纪念碑(下图),将其命名为迪特里希石,并在此建立了无线电台和信号台,民间俗称望海楼。

                          迪特里希碑原貌 迪特里希碑分为主碑和副碑,大部分是在天然的岩石上刻成,小部分有人造石构成。迪特里希碑落成是为了“纪念”远东第一块殖民地的获取,彰闻迪特里希为夺取这块殖民地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据德国当时的新闻报道,“纪念碑”的最初设想来自海因里希亲王,由当时负责青岛防御工事的米勒设计并建造。
                          从当时德国的新闻报道来看,迪特里希碑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块碑刻有碑文:  1897年11月14日海军将领封.迪特里希在这个地方占领了胶州地区(青岛)。  第二块碑刻有中文,描述同样的事情。  第三块碑石是主碑,面向胶州湾,高8.5米,宽22米,有象征着德意志帝国的鹰,环绕着帝国鹰刻有德文:  他在这里为皇帝和帝国取得了这块土地,这块岩石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迪特里希碑。
                          1897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上将封.迪特里希(Von Diederichs)指挥的德国舰队以借地操练为名,逼迫清军撤军,占领胶州。
                          德国强行占领青岛一年后,1898年11月14日,德国殖民当局在今信号山南麓举行迪特里希碑落成典礼。今信号山当时在德国人的表述中叫做特鲁伯山。
                          迪特里希碑落成典礼这一天,德国的军舰“德国号”、“威廉亲王号”都停泊在胶州湾,代理总督迪尔上校在“纪念碑”前致“揭幕词”,此时,迪特里希已被调职到上海,驻扎青岛的军官向他发电报表示祝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青岛被日本占领。象征着德国在青岛统治权的迪特里希碑,有被刻上了日本的“军功”,增刻上了日本占领青岛的日期:  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1914年11月7日)
                          后来,迪特里希碑不翼而飞,遗落何处成谜。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主权之际,日本人在撤离青岛前,将刻有日占日期的石砌碑体拆散,运回日本后重新进行了组装,对岩石上另外两块碑刻进行了爆破拆除。这些碑体,现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另有说法,该碑石在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之后被拆除。
                          迪特里希碑在青岛殖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德国在远东扩张和日本先后占领青岛、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实物,是青岛历史上的一座耻辱碑。
                          相信我们有勇气用恰当的历史观来看待它的存在,并以此为鉴,来教育和警示自己和我们的后人。青岛,你如此的美丽,怎么可以再被玷污。


                          24楼2012-03-17 14:30
                          回复
                            圆睿就是以殖民地为荣的,对此他自己并没有异议


                            25楼2012-06-16 08:48
                            回复
                              2025-08-23 20:29: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歌颂德国统治,现在中国人有几个,除了圆睿以外


                              29楼2012-07-04 1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