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鸟记
作者: 韩仁均 推荐人:《故事会》杂志社 来源:《故事会》1990年7月
“十年内乱”期间,李三宝是够忙的啦!不管刮风下雨,天冷天热,每在下班后还要套了红袖章在街道里弄新顿里兜兜看看,密切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
这一天下午李三宝刚从苏州河旁边兜过来转进一条弄堂,就远远看到有个戴草帽穿草绿衣服的乡下人,东张西望,走走停停,见李三宝在朝他走去,就急匆匆地弯进了一条小弄堂。李三宝想近来有些郊区农民摇了船到苏州河里来,收集附近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回去垩田,但那些农民不一定个个都是正宗的贫下中农,可得要提高警惕,脑子里阶级斗争这根弦不能松啊,李三宝慢慢地跟了过去。
李三宝走到弄堂口一看,没人影了,他想这条弄堂反正是条死弄堂,我就守在弄堂口,看他搞些什么鬼名堂。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李三宝感到问题有些复杂了,就悄悄地摸了进去,那弄堂中间有个直角转弯。李三宝刚一转过弯,就看到那乡下人蹲在不远处,窸窸邃邃地弄什么。看到李三宝在走过去,似乎一愣,神情有些紧张,看看李三宝,看看地上,突然摘下草帽往地上揿。李三宝见乡下人神色慌张,行踪可疑,脑子里阶级斗争这根弦马上绷紧,不等走近就高声喝问:“你在干什么?” 乡下人用另一只手在嘴边摇摇,轻轻地对正在走过来的李三宝说:“嘘,轻点声。一只鸟。我罩住了一只鸟。”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李三宝心里县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李三宝正巧是个养鸟迷,家里养了好几只鸡,只是怕别人讲小资产阶级情调,破坏领导阶级名声,才不敢把鸟笼挂出来。现在听乡下人说罩住了一只鸟,马上来了兴致,蹲下身来要捉。 乡下人说:“慢,这样空手捉要飞掉的。这只鸟花的,蛮好看,可能受了伤,飞不高,飞不远,我追了好一会了。但空手捉了两次都捉不牢。老师傅你帮我揿揿牢,我去找个工具来捉。捉牢后你欢喜你就拿。”李三宝很高兴地揿住了草帽。乡下人又叮嘱李三宝千万不要松手,等他拿了工具来促,然后向苏州方向走去。
弄堂里刚才没人,这会儿进出人正好多起来了,见李三宝揿住草帽不动,便好奇地走了拢来。上海人大多喜欢小动物,又天性爱看热闹,一问是罩住了一只好看的花鸟,一个个都彻底生根不走了。后来人见这围了不少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都围了上来。不一会,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条弄堂挤得水泄不通。
好一会还不见乡下人来。李三宝虽然等得心焦,但仍然很耐性。围观的人倒不耐烦了。有人说:“阿乡憨头憨脑,笨得要死,就算找到工具也不一定再找提到这条弄堂。不要等了,等到夜里也等不来。”一个小青年说:“你这样揿着,闷也要闷死了。”有个小胡子索性嬉皮笑脸地举起了一脚说:“什么鸟不鸟的,踏煞算了。”李三宝爱鸟如命,把小胡子伸过来的脚用力一拨,瞪着眼睛说:“哎,请你帮帮忙好吗,不要捣乱。”也有人一本正经地出主意说:“老师傅,找只麻袋套牢也可以捉住。”但到哪里去找麻袋?有人说:“网袋也可以,不过要大的。”有人说:“脱件衣裳罩住,作第二道防线。”只有衣服是现成的,于是李三宝采纳了最后一个建议。
李三宝当即脱下一件衣服,罩住了草帽。大家都想动手来捉。李三宝哪里肯让。他把手伸进衣服里面,把草帽掀起一角,怕鸟飞走,十分小心地伸进一只手去摸索。自我感觉快要把鸟逼到草帽角上的时候,便加快速度出奇不意地一把抓过去,同时喊道:“看你往哪里逃!”刚才大家都屏息静气地看李三宝捉鸟,现在见李三宝得手了,大家都非常高兴,许多人几乎同时问:“捉住了吗?”李三宝十分得意地点点头。但忽然感到势乎乎的东西好像并不像鸟。旁边人早已扯掉了衣服和草帽,一看捉了半天的鸟竟是乡下人那臭不可闻的大便,一个个掩着鼻子连呼:“上当上当!”李三宝尴尬地想:坏人没捉到,却捉到了这样的一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