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吧 关注:21,479贴子:1,440,746

回复:觉得高中生写作能超过《杯中窥人》的进来看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说的很清楚,你非专业人士,那么你分析此文有何意义?我也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我怎么分析都会有不同看法。引人们就此文的文法争执与韩寒写作真假有什么价值?


77楼2012-01-26 17:12
回复
    这是你之一家之言


    78楼2012-01-26 17: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问问你周围的语文老师(大学老师最好,哪怕高中老师优秀的也可以)是不是有同感。
      不是任何东西都值的辨的,如果都说一家之言什么的,中文系可以休矣。


      79楼2012-01-26 17:19
      回复
        就此打住,如果你还是这种思维方式,我和你已无再谈下去的是必要了。


        80楼2012-01-26 17:23
        回复
          我听说许嵩写的文章曾经当过高考模拟考试的现代文阅读,许嵩啊,该打击了,我真怕方老师打击嵩哥。我小青年一个,异常喜欢韩寒许嵩,不喜勿喷


          来自掌上百度81楼2012-01-26 18:02
          回复
            楼主,如何


            IP属地:湖南83楼2012-01-26 18:09
            回复
              文章名:《把伤痕当酒窝》
              作 者:许 嵩
              详 情:此文章是许嵩高二时期看到余秋雨文章的题目“把伤痕当酒窝”后,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感而发之作,“当时只是兴趣所至,就发到了个人主页上。”之后被作为 江苏省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的阅读题目。 可见许嵩在写作方面也有一番造诣。
              正文 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心情不错。是的,我搬家了。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赫然是《把伤痕当酒窝》。正当我准备看看这个标题背后的内容时,父亲叫我:出去找一个拾废品的人来,家里正有一堆没用的旧东西。
              下了楼,我走在一条极其平凡的街道上。一些高雅人士所鄙薄的低俗人等,全部在这条街上济济一堂,先是五家大排档,然后是一排小吃摊,再过去就是农贸市场。这些人有时的确粗俗,譬如他们的三轮车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只是表情怪异的一笑;譬如你买东西跟他们讨价还价到最后他们会蛮横的说,我不卖了。后来我渐渐想通,前者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城里繁琐的礼貌用语,因此他们只能投以抱歉的微笑,但是这一笑遭遇到了 城市人 翘起的嘴角和傲慢的眼神,所以这个笑容顿时变味;后者更好理解,因为城市人砍下的价格已然超过了他们接受的底线。
              一个老人缓缓的从我身边走过。一手牵着条狗,另一只手里搓着 健身球 ,背部倔强的挺直,眼角流露出幽默的笑意。
              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这条平凡的街道默默的注释着。
              拾破烂的终于在这里被我搜索到。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他的身后,悠悠然跟着一个孩子,这是老人的孙子。
              天更暗了,一些雨点开始打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三个默然前行,再也没有说话。
              到家了。老人嘱咐孩子等着,然后随我上楼。进门时我发现老人的鞋子很脏,我不希望他将泥土带进我的新家。老人似乎明白,脱下鞋子,赤着脚进来。虽然这时早已立秋,天气转凉。
              父亲让他稍坐,便进房里整理废品,只剩我和他孤坐客厅。忽然想起晚上我要上课,便丢下老人自己到房里穿戴整齐。
              然后准备出发。我觉得我应该戴上手表。一个中学生的时间,若不珍惜,很容易从指尖溜走。
              这时老人已把东西弄好,付了钱,准备走。父亲见外面雨大,便让他稍作歇息。他没推辞,便和父亲随便聊聊。
              他的孙子的父母死了。孙子八岁,还没上学。此时,他们还没吃饭。
              托尔斯泰 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认为恰恰相反。富裕的家庭能营造不同的环境,所以多样;不幸的家庭总是相似,因为单一。
              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在找我的手表。我很不愿意这样想,老人拿了我的手表。因为有两个证据:其一,我记得我的表就放在老人坐的椅子旁边;其二,老人的裤子口袋里露出一截银光闪闪的东西,我想那是我的表带!
              我不鄙视穷人,但是穷人要是不知自重,我们也不必怜悯。而且我没有时间等了。想到这儿,我很有风度地说,老人,请还给我,我的手表。
              我认为这是我平生说过的最委婉的一句话,能把对他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想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顺手牵羊,我们不必大动干戈。
              老人看看我,忧伤的沉默。我想他一定为他罪行的败露感到可耻。
              然而父亲还没懂得我的意思,竟然问我,你在说什么?我很平静的重复了一遍。
              父亲责令我住嘴。然后令我把他的包拿来,我知道事情可能会有点微妙的变化。
              打开包,我的手表。原来父亲今天上班时看见我的表不走了,就拿去表店换了一块电池。
              我何以那么草率的认为是老人拿了手表呢?我说我不鄙视他们,然而骨子里对他们还是信任不过的。是的,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正当我准备道歉,老人笑了。这种幽默的笑意,似曾相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而笑,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他伸向裤子口袋的手默默的注释。他掏出来了,不是我认为的“表带”,只是一个不锈钢的勺子!
              我不知道我的话对他造成了多少伤害。对于一个贫穷的人,最大的侮辱莫过于说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摆脱贫穷。
              然而我对他的这种伤害,被他化为了一个笑容。
              《把伤痕当酒窝》这篇文章我还没看,但是我已经找到了最好的解释。
              雨更加大了,祖孙俩推着车子一路小跑。天空升起了一颗早熟的星星,而那黑夜,也在重重的幕帘后面静静的注视着一切,不忍心走来。


              84楼2012-01-26 18:26
              回复
                我只想说一句,音乐纯粹,爱V绝对


                85楼2012-01-26 18: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主这么问就是有问题的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86楼2012-01-26 18:34
                  回复
                    哇 星域是许嵩的迷啊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87楼2012-01-26 18:35
                    回复
                      历年高考文章中都有很优异的篇章,这在中国还是非常让人欣慰的事儿,再说近点的 郭敬明跟韩寒是同龄人,当时新概念的时候金奖,似乎当时还是两届金奖,韩寒一届金奖一届排了个名次。足以论证《杯中窥人》并非不可超越的丰碑,无需让人代笔。只是少年惊艳无可厚非。


                      88楼2012-01-26 18:37
                      回复
                        是,V迷无处不在,嘿嘿


                        90楼2012-01-26 18:44
                        回复
                          嘿嘿 我基本也是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91楼2012-01-26 18:46
                          回复
                            高中生能不能写出《杯中窥人》还真的很不能绝对化,思想早熟的人还是有的,有些高中生的文章水平确实很高,吾等俗人不敢乱评!不过韩寒最近那几篇回应文章确实有失水准啊!叹!


                            92楼2012-01-26 18:5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嘿,想我了吗?我已经搬家了,你不用去我原来住的地方找我,想知道我现在在哪吗?那打个电话给我吧。
                              这封信很短,但言简意赅,我不想把它扔进邮筒,那样很没情调,我想把它扔进风中,然后让风把这封信送到她手中。于是我拉开窗户。把包装精美的信封扔了出去,信封在风中飘来转去,我的视线跟着信封飘荡,忽快忽慢,忽上忽下,但慢慢好像出现了某种规律,我发现它打着旋向对面那栋楼飞去,我的目光也跟着落到了对面那栋房子的阳台……突然,我猛的一惊!!不知什么时候,对面阳台上也站着百十号民工,手拿电锯锄头,蓄势待发。
                              什么情况!!!!
                              我赶忙叫房东上来。老大爷像下去时那样慢悠悠的上楼,刚进门就开口了:
                              “小伙子,咋啦?我这下去才刚走到一半就被你叫上来了。”
                              “您看对面。”我手指向窗外。
                              大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啊~对面那栋楼啊,怎么了?”
                              “那些人在干嘛呢?”
                              “装修啊,要接着往上盖,这都看不出来。”大爷丝毫不在意。
                              我急了:“那比这栋楼高了,不是又遮住太阳了?”
                              大爷挥挥手“放心,小伙子,咱们这栋楼也要再往上盖。每盖完一层,你就搬上去,这样你就一直住最上面了,这成了吧?”
                              “嗯……那成吧。”我想了想,又问:“这楼也够高了,为什么还要往上盖啊?”
                              “这个嘛,是市政府的意思,居民楼要高,才能体现咱们市经济繁荣啊。这前几天新闻不都说了嘛,钱也是市政府出的嘛。”大爷说着拍拍我的背:“年轻人要多关注时事啊。”
                              说完大爷再次迈着梦游的步子走下楼,临走时叫我没事别再叫他了,有事明天说。我也的确没什么事了,但大爷走后我还是站在窗前望着对面那栋楼,虽说大爷答应把最高一层留给我,但我还是有些不好的预感。
                              3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这几十天,每当一层新楼盖起,我就搬上去,虽说装修很吵,但每天还是能沐浴在充足的阳光里,享受温暖与光明。对面那栋楼也节节攀升,两栋房子就这样你一楼我一楼争先恐后往上盖。我不知道市政府打算盖几楼,因为新闻里没提到,只说楼越高说明经济越繁荣,所以要保持房子又好又快,持续稳定的增高。不仅是这两栋房子,我发现周围的房子都在往上盖,新闻里没说为什么,但是大爷告诉我这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人人平等,民主,文明的优越性,和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
                              日复一日,又过了几个月,我的生活过的很惬意,住的越来越高,地面的噪音渐渐离我远去。有一两次我看见了几架飞机从窗外飞过,我以为那是巧合,直到经常有飞机从窗外飞过,我才发现我住的这栋房子已经很高了,大爷不会用电梯,又爬不上这么高,所以每个月除了交房租的时候,我们基本见不上面。高耸入云的感觉让我觉得孤独,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心情。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对面的房子比这栋房子高了,不管怎么往上盖,对面那栋总比这栋高一层,于是几个月来第一次,我在不是交房租的时候主动去找了大爷。大爷二话不说,把我带到了附近一座小山上。在山顶上,可以看见整个城市。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城市有五排房子,现在它们在我眼前一览无余,几排房子从左往右由高到低呈阶梯状排列,而我住的房子就在那最低的一排。
                              大爷气喘吁吁,干咳了几声后开口了:“小伙子你看,市政府觉得这样盖房子很有美感,就把这几排房子这样设计了,以后也按这规律往上接着盖。”
                              “那我不要住最低那排了,我想搬到其他地方去。”
                              “搬哪儿?”
                              “搬到最前面那排最高的房子里,那里最高,不会被其他房子挡住阳光。”
                              “那儿你住不了。”
                              “为什么?”
                              “那排是市政府办公楼。”
                              4
                              从山上回来后几天,每天都活在阴暗中,看不见阳光,大白天也要开着日光灯,其他的居民没什么意见,他们觉得发达国家都应该是到处开着机器的,我只觉得自然的阳光是最明亮的。在几天的尝试之后,我觉得我没办法开心的住在这样阴暗狭小的空间里,我又一次找到了大爷:
                              


                              94楼2012-01-26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