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
虽然这是仿古文章又不是一个文体,不过你既然贴了,我就我的看法写写。
两篇文章的凝练不在一个水准的。
比较各文第一段: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既然仿古,公元221年可以删掉,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和其他叙述过程,还是不够地道。如“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在文言中可以写为“权惊,遂访江东名士伯喜”,并不够简练。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的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谈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我有我的看法”这几个字很简单,却很有质感。
前两段的凝练让别人很难删减字数而不伤含义。
只是我个人看法,非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