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晒晒代表作
1. 博闻强记
说起某个名人的传记,最开始肯定是描述他的天赋。如果这个名人是政治家,一定会描写他自幼早慧,没识字就抱着比自己还大的报纸看;如果他是音乐家,一定会说他从小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出生时哭的声音都像欢乐颂;如果他是武学奇才,一定是天生三花聚顶,比谁都抗揍,等等。
如果他是文学家呢?
无数传记几乎都指向一个天赋:博闻强记。
什么叫博闻强记呢?复杂地说,这是强大记忆力升华的一个体现。简单地说,就俩字:能记。
过目不忘,看过的书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只需一遍就可以背下来,隔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即使是不大注意的内容,譬如一个字的写法,虽然事后不能立刻回忆起来,但只要书柜就在眼前,就能够轻易地找到那本书,那一页,那一行,那一个字。有了这本事,对于读过的书籍,就相当于拥有一个首字母索引。
这是一种天赋,但也不是少数特殊人的专长。后天的训练,例如学习速读速记的法门,都可以让一个记忆力一般的人拥有这样的能力,但究竟没有天生具备来得快。当然,具备这一天赋的人,经过后天锻炼会使这一功能更强更实用。钱钟书先生就是把博闻强记练到极致的人之一。他谈到德国文豪,可以用德语背诵他的著作,谈到英国文学家就用英语,据说一字不差,虽然这些书他只读了一遍。这样可怕的记忆力对文学进步的促进作用,可以想象。
虽然我的博闻强记比较粗糙,但总算是有,这将是我文学飞速成长的前提。
2. 就从这里起步
有了天赋,就该奠定基础了。
写作的第一步,是什么?不要告诉我是拿起笔,如果没有可以写的东西,拿起笔又有何用?写什么?如果你正为这个问题发愁,说明你连文学的大门都没摸进。
在我看来,通向文学小成的漫漫长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段的前面,都有一扇门阻隔,只有达到门上的要求,才可以打开它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的大门上有四个大字:“博览群书”,要求是:“识字千把,对文学有一定兴趣”。
没错,第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读书!刚刚走近文学的人,心灵一片空白,资历基本没有,只有进的气,哪有出的气?这个时候,我们只有借助别人的思想,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其糟粕,得其精华。这一过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有所沉积,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于是又人说了:“这也太简单了吧,是个人就能做到啊。”其实文学本来就是很大众的一种艺术,没有太多限制。再说,也有个先来后到吧,我敲开这扇门的时候,三岁。
这可真该感谢我的父母啊!三岁时,我识字两千,基本上把常用字都囊括了,读个书一般不成问题了。而这些字,如果按语文新课标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得到五年级,十三岁才能识全(幼儿园的教育也计算在内),而我三岁就达到了。提前的这十年,能干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
一切,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