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贝洛娃吧 关注:526贴子:25,218

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个人很喜欢lily pons或curcci那类的百灵鸟般的女高音,仔细跟现在的世界女高音尤其是中国女高音(民美的)对比了一下,发现老一辈女高音的特点都音色集中明亮轻巧,尤其没有那种扯着嗓子“嘶吼”的感觉,像没有喉咙一样,乐句很流畅,听着也舒服。可发现现在再也没有像那样的声音了,却都喜欢做出那种气势特别大号笨重汹涌澎湃的,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1,现在人们对美声的审美观念就是喜欢那种嘶吼感?
2,现在的歌唱家技术不过关?
3,……?
(弱弱地说一句,如果各位觉得这个问题很弱智,那就算了,不过这个问题真的是我纠结了很久的心声。。。)


IP属地:广东1楼2012-01-14 15:22回复
    2222222222现在就算在欧美舞台上的相当牛逼的年轻女高音穿越到20世纪初连合唱团都不一定能进去~~~国产红的女高音到欧美估计就大一大二水准吧~~~或者剧院里的小角色都比国产的高 这就是差距
    当然我没有说我喜欢民美,我是说我想听中国作品。纯民的接受不了~~~~宁可听昆曲的~


    2楼2012-01-14 18:25
    回复
      2025-05-16 20:48:07
      广告
      我觉得还是跟科技发展有关


      3楼2012-01-14 20:27
      回复
        反正我认为在声乐技术上不应该分民美;有美感的,合适自己的,不要逆着自己生理条件硬来的声音才是好的。民美只是作品风格和处理上的说法。尤其中国人大多数女高音的声带都是长的薄的,应该能出很多漂亮的百灵鸟(花腔女高音),而不是学会吼得大号。可惜了啊。。。(纯属个人观念)


        IP属地:广东4楼2012-01-14 22:18
        回复
          首先应该是悟性差异,其次是审美差异。这当然是听众对声音质感,色彩的需求变化,主观上是人的情感需求变化,对于歌者则是发音部位的变化。喉音在通俗技法里还被作为一种技巧,而所谓“刮喉音”更是不健全审美需求-不统一共鸣体验-不健康发声的身体记忆 等等的综合结果。 我们可以认为,老派的发声技巧是中西共通的,它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健全发声体验上的人声最为一种乐器的技术追求和人声作为赤裸裸表达情感(通俗歌曲则强调含蓄或者变态释放,失其中正)和时代精神或哲学观念等等的工具。
          偶临时瞎总结的。~~ 愿供参考。


          5楼2012-01-16 21:04
          回复
            我也固执地认为,好的发声方法应该不分什么民美的,什么歌都能唱,反正声音悦耳就行了。可现在尤其流行歌曲中,越嘶吼的声音越受欢迎(美国偶像……什么的),像怒音,开始听我还替唱歌的人难受呢


            IP属地:广东6楼2012-01-17 20:35
            回复
              民美还是得分。民美和纯正的花腔女高音的发声方法还是很有区别的。你不信推一个唱民美的和KIRKBY这种"白嗓”比 差别大太多了!咬字的方法就完全不一样。还有声门闭合的方式。


              7楼2012-01-20 16:47
              回复
                我当然觉得好的方法是好的方法~~ 但是和音乐风格无关。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最好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演绎。当然某些人喜欢搞跨界在现在这个社会确实不是不可为而是太多了~~~


                8楼2012-01-20 16:49
                回复
                  2025-05-16 20:42:07
                  广告
                  楼主的问题有点纠结~先是拿西洋正统美声和中国民美相比,后来又扯到流行歌曲...我觉得楼主可以举些具体的例子,是哪些歌手.您主要想问的是:现在的歌手(不论美声还民美或流行)怎麼没有老一辈歌手那种悦耳的歌声,反而很多嘶吼的感觉?
                  嘶吼的表现方式未必不好,相反地,作为表达手法之一,在必要的时候恰当地用上,会制造出画龙点睛般的效果,尤其是流行歌曲.嘶吼般的歌唱技巧并不比唱出明亮悦耳的技巧简单,要吼得恰到好处,得到必要的效果,都很考验歌手嗓子的能耐.
                  "音色集中明亮轻巧..没有那种扯着嗓子“嘶吼”的感觉...乐句很流畅,听着也舒服",这种女高音古今中外都有,随便举不都一堆? 倒是在中国有某个特定的时代,明亮轻巧悦耳抒情的歌声是被视为"反动"、"***",是"黄色"、"走资",而被严加禁绝和批判的,就算再怎样的抒情小嗓都被迫撑著唱出嘶喊般的歌声.西洋美声中的女高音也未必没有"嘶吼"的,卡拉丝不就是?他不是不能唱出明亮轻巧悦耳的声音,而是他的演唱是以戏剧表现力为前提,因而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迪里拜尔这个抒情女高音声音算是明亮轻巧和悦耳了吧! 只是他高音唱强时常用气太重而导致尖刺有嘶吼感,这是技术上的问题.


                  9楼2012-01-21 00:52
                  回复
                    楼主的欣赏范畴比较局限在只要悦耳就好.令我联想到历来对歌剧女神卡拉丝歌声的争议.转贴一些东西给您参考:
                    卡拉丝说:"光有美妙的声音是不够的,这是因为诠释一个角色时,有上千种音色可以描绘快乐、喜悦、悲伤、愤怒、或恐惧等各种情绪。如果只拥有美妙的声音,要如何做到这一切?像我有时因为出于表达的需要,会唱出刺耳的声音,就算别人不懂,歌者还是必须要这么做,因为得忠于表达。有些人认为歌唱的艺术仅是绝对完美的声音和技巧,以及出色的高音,原则上我不反对这个论点,但如果仅执着于这一点,却是相当肤浅的。我认为完美的声音和技巧,是每个音乐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达到的,这是为了日后他们必须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作为诠释角色的基础。而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能且不适合用完美声音去表达的时刻。而且,无论如何,要一直保持完美的声音在生理上本来就不可能,而有时唱出反耳的声音,是为了诠释上的更完美而故意为之的。当人声中实地展现艺术时,是无法一直唱着全然不反耳的声音的。表现优劣的差异是在于,这些音你唱得怎样地反耳,以及声调上怎样地不完美。当然,也不能『艺术表现』当借口,来推卸唱得不好的音调与高音。最重要的是在艺术创造上的展现是否成功,这是所有艺术家唯一的目标。...高音和其它的音一样重要,都是作曲家为了表达角色的情绪达到某种高点时的感觉而写。因此同一个高音,不一定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唱;光是音准正确、饱满如银铃,仍是不够的。」
                      无庸置疑,「美妙的声音」是上天的神奇赠礼,但是歌剧歌者最重要的职责,应该是要透过音乐来强化戏剧张力
                    无庸置疑,「美妙的声音」是上天的神奇赠礼,但是歌剧歌者最重要的职责,应该是要透过音乐来强化戏剧张力...塞拉芬(著名指挥家,卡拉丝的伯乐)...也许是深具洞见的人,当我问他,他认为卡拉丝声音美不美时,他立即响应道:「哪一个声音美不美?是诺玛、奥维莉塔的?还是露琪亚、米蒂亚、伊索德?或阿米娜?…我还可以一直举下去。你知道,他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不同的角色。我听过许多卡拉丝的声音,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他声音美不美,我只知道他的声音总是正确的,这比美不美更重要。」这个看法意义非凡。塞拉芬的话说明在艺术上,美感与技巧都不是绝对的,因为都只有配上情感因素,才能真正深刻动人。
                    


                    10楼2012-01-21 00:59
                    回复
                      可以看得出美少年的观点中,"美声"与"民美"的距离似乎不大.KIRKBY这种的在中国绝对会被归在美声的范畴里.现实来看,中国歌坛"美声"与"民美"的距离也在不断地缩小当中,可想而知,"民美"的"民"渐渐的会消失无形.


                      11楼2012-01-21 01:04
                      回复
                        “都喜欢做出那种气势特别大号笨重汹涌澎湃的”。。那也未必吧。。现在的轻型花高仍然有很多啊。。只是一般技术不如以前罢了。。原因的话恐怕还是《谁杀了古典音乐》里面讲到的一些内容有关吧。。当然歌手地位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prima donna。。导演神马的才是老大。。
                        对于卡拉斯我的确不了解很多。。。不过我觉得可能与二战后人们审美标准的变化也有关吧。。以前也不是缺少这样的情感与戏剧张力。。只不过这些标准恐怕都是相对的吧。。。。
                        callas的思路是对的,然而她在某些领域的实际表现效果的不一定如此了。。。


                        IP属地:江苏12楼2012-01-21 09:50
                        回复
                          可是现在许多人太注重戏剧性,那些美妙的声音渐渐消失
                          这么强调戏剧性,对一些初学声乐的娃儿是不好的,这样就忽略了发声技术了
                          一样东西它首先要美,才能起到打动人的作用


                          IP属地:广东13楼2012-01-21 13:07
                          回复
                            还有我真的很想说一句。。
                            戏剧性,谁不会啊,喊一下不就戏剧了咩!!!!“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在表达新年的喜庆~


                            IP属地:广东14楼2012-01-21 13:09
                            回复
                              2025-05-16 20:36:07
                              广告
                              首先KIRKBY肯定是美声。。。民美绝对和其是有区别的。但是你如果去八大音乐学院找一位音乐老师给她们听KIRKBY 大部分一定会说 这个人唱的是民歌吗? 我认识音乐学院的朋友大多数有这么悲剧的老师! 上音的一些还比较重口味喜欢考夫曼和NETREBKO 认为只有那样的声音才叫美声。可想而知对于他们来说美声是一种厚重的音色。当然喜欢“小细嗓”的老师不少!比如曾经认识一个中国院的朋友的老师 就说 女声的声音应该是纤细的 秀丽的 也不管对方的本钱是不是这样一个劲地叫她往亮里唱叫她“帖咽部壁 帖咽壁”这种抽象的概念 学生在完全不知道如何掌握动作的情况下 让她唱得十分卡 声音都在鼻子里!还有认识一个沈阳师范的也是这样 “要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结果学生根本没有用自然的状态,反而寻求那种“自然的音色”“追求音色”其结果是声音又挤 又干 还推气。
                              可见这2种趋势的极端。
                              还有我认为 民美基本上渐渐地在消除民 同意你说的这句话


                              15楼2012-01-21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