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吧 关注:8,728贴子:50,692
  • 5回复贴,共1

【围城】方鸿渐其实相当优秀,围城里他的实际学问很可能最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读者因为方鸿渐的博士学位是“克莱登大学”而认为他不学无术,没本事,苏文纨追求他是放下身段云云。其实从原著看,根本不是这样。正好相反,方的实际学问,很可能是围城里出现的诸多人物中最高的
  首先要指出,方鸿渐买假文凭,不是因为他学力不够,而是因为他早年游学玩世不恭的态度,等到感受到家里要文凭的压力后,才发现时间不够,不得不买了假文凭。原著明确说了,“就近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算最容易混得了,但也需要六个月,”方鸿渐留学四年,如果他一开始就抱着要拿博士学位的心态的话,拿个真文凭回国是没有任何压力的,甚至可能花的时间更短
  然后看苏文纨的实际水平。原著说了,苏文纨在“里昂研究法国文学”,论文却是《中国十八家白话诗人》,研究法国文学却写中国诗人的论文,她的含金量可想而知。而且苏文纨自己也承认,“她为了得学位写那本书,其实她并不瞧得起那些人的诗”,她自己得意的诗,其实却是抄袭自欧洲中世纪的民歌
  更要紧的是,接下来方鸿渐说“你们上的是本系功课,不做笔记只表示你们学问好;先生讲的你们全知道了。我们是中国文学系来旁听的,要是课堂上不动笔呢,就给你们笑程度不好,听不懂,做不来笔记”,随后苏承认“你说这首诗有蓝本也不冤枉。我在一本谛尔索收集的法国古跳舞歌里,看见这个意思,觉得新鲜有趣,也仿做一首。据你讲,德文里也有这个意思。”可见苏文纨确实没有听好课,“欧洲文字史班上讲过这首诗”她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反倒是外系的方鸿渐,掌握程度远比她高。曹元朗也是同理,“曹元朗料想方鸿渐认识的德文跟自己差不多”“曹元朗顿时胆大说”等等,从这些字句看,他的剑桥学位看起来也水得很
  然后是赵辛楣。他是在美国留学的硕士,仅仅擅长英语演讲,“可惜赵辛楣法文程度不够看书”,德语就更不用说了。和方鸿渐比,或许赵在英语上造诣深些,但广度远不如方鸿渐
  然后是三闾大学的几个教授。高松年这样理科的和文科没有可比性,不列入比较。剩下的,“分好几等呢。譬如你们同来,我们同系的顾尔谦就比你低两级。就像系主任罢,我们的系主任韩先生比赵先生高一级,赵先生又比外语系的刘东方高一级。”“为什么你们的系主任薪水特别高呢?""因为他是博士,PhD,我没到过美国,所以没听见过他毕业的那个大学,据说很有名。在纽约,叫什么克莱登大学。"”
  从这个列表看,如果真有一个克莱登大学的话,方的学位是同事中最高的。而上面分析过了,方的实际学问就是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的层次,刘东方、顾尔谦这些人都不如他。
  李梅亭更不用说了,他教的是“先秦小说史”,众所周知先秦根本就没有小说,钱钟书这里摆明讽刺他不学无术。而且他也没有海归学历
  剩下的唐晓芙孙柔嘉这些大学生就更别提了



1楼2011-11-22 20:25回复
    方鸿渐算不上顶尖人才,只能说是中等偏上吧。方的长处在于涉猎广,有点像万金油,什么都能上手,也都能做好,但都不算特别好。
    方鸿渐实际最擅长的是国文(他本科专业就是中国文学系),但要他教哲学教英语,也都可以应付。
    排个次序的话,我觉得
    论国文
    董斜川>方鸿渐>韩学愈>曹元朗>苏文纨>李梅亭>陆子潇>>其他所有人
    论英语
    曹元朗>赵辛楣>刘东方>方鸿渐>>孙柔嘉>刘小姐
    论法语
    苏文纨>方鸿渐>曹元朗>>其他所有人
    论德语
    方鸿渐>曹元朗>>其他所有人
    论哲学
    褚慎明>方鸿渐>>其他所有人
    


    4楼2011-11-22 20:31
    回复
      2025-08-25 23:18: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简单说就是,围城书中方鸿渐在事业上的处处碰壁,其实很大程度是一种假象。方在点金银行和三闾大学的工作碰壁,其实都是他感情问题的外部反映,就工作本身而言,方鸿渐的表现并不差。至于他在上海报馆的不顺,则是整个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大背景所致,如果不是因为孙柔嘉执意要回上海,方本来一开始就可以去重庆的。
      


      7楼2011-11-22 22:40
      回复

        方在点金银行虽然学不对路,但当时是抗战时期,上海租界本来就没有多少机会,早在第二章方鸿渐就已经有“上海又没有多大机会,想有便到内地去”的想法了
        和后来孙柔嘉介绍他去孙姑妈工厂相比,点金银行也算是好职业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孙家和方家的地位差距,孙家千方百计争来的职位,方家早在一开始就看不上眼
        方鸿渐从点金银行到三闾大学的经历,在当时人看来是绝不是碰壁而是升迁才对。王主任“赞他实至名归,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蛟龙非池中之物,还说什么三年国立大学教授就等于简任官的资格”方遯翁也说“这才是留学生干的事”。只不过正好碰上方鸿渐失恋,读者也受情绪影响,才会错误感觉他工作不顺
        


        10楼2011-11-23 16:26
        收起回复
          还有,方鸿渐后来三闾大学碰壁虽然是由于和同事关系不洽,但最关键还是受赵辛楣和孙柔嘉感情牵累,而不是方个人表现的问题。
          本来方已经很好处理了他和同事关系,所以才有“汪派”,才有汪太太做媒。如果不是因为赵辛楣和汪太太高松年丑闻的发生,方决不至于被高松年辞退的。方和汪、刘的矛盾也都是因为汪太太,和陆、李的矛盾则是因为孙柔嘉,如果说这里方哪里没有处理好的话,难道我们该去责备他,不该和孙柔嘉恋爱?或者不该和赵辛楣做朋友?
          


          11楼2011-11-23 16:37
          收起回复

            方鸿渐人生最杯具的就是重回上海那段,从“怕人家倾轧”,到“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反映的就是方社会地位的急剧下降
            方鸿渐在香港重会苏文纨时的想法就很有代表性:“两年前,不,一年前跟她完全是平等的。现在呢,她高高在上,跟自己的地位简直是云泥之别。”和孙柔嘉结婚以后,方鸿渐就没有一件事顺利过了


            12楼2011-11-23 16: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