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2日漏签0天
张国荣吧 关注:1,557,787贴子:24,973,67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46回复贴,共4页
  • ,跳到 页  
<<返回张国荣吧
>0< 加载中...

转文:面对张国荣,我们是否真的,无言以对?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因着电影《霸王别姬》的缘分,张国荣进入大陆的文化圈,以此开始,他感染了所有接触过他的人,――我们从众多的回忆文字中获取了这样的信息,这些文字承载着书写者们的一往情深。这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是对张国荣的品质的回馈。但同时,或许不那么有趣的是,我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重音”,一种“难言之隐”。众多的文字既充满敬意,却欲言又止。呑呑吐吐,遮遮掩掩,矜持得可以。“人都那样了,还让我们说什么!”真的可以因此沉默么?更令人奇怪的是,近年来热热闹闹的大陆文化批评,于此却呈现出了一种暧昧的麻木与寂寥。唯一可以见到的,是社会学者李银河的一篇短文,她讨论了张国荣的“生活姿态”,将其称作“奇妙新世界的报春鸟”,作为她近年译介的西方“酷儿理论”在中国的一个应答。当新浪网等多家媒体举办的“文化偶像选举”之时,有学者将该选举活动称作含义丰富的“社会征候”,或者,这的确是一个时代“征候群”,在被文化批评家们用来诊查“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尝试着诊查一下“诊查者”自身。选举中,张国荣的入围提名和高票获选成为争论的焦点,


2025-08-12 13:0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人说,无论如何,不可能绕过张国荣去解读香港的流行文化,而“香港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称作“中国流行文化的工业中心”。有说他是香港演艺圈中的No.1,是香港打入世界文化市场的一个“品牌”。我想说,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解读,已成为“文化符号”的张国荣,确实具有相当的潜力,有更多的“侧面”,并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示出更多的“不可失去”、“不可绕过”。然而,在新世纪刚刚展开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深层震慑能量的“国家事件”,一个承载着新鲜的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面对着张国荣以其多元文化价值带来的挑战,我们见到的是大陆文化批评的窘迫与苍白:在张国荣面前无言以对。我们的批评呈现了“失语症”,迷失了批评规则,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或者,这是对批评能力、批评权力、批评意识的有意的放弃。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国荣的艺术表演“近于完美”,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样一个基本的评价似乎已成为共识。他在多个领域里的突出成就,他作为“演员作者”的创作风格,他极富个性的艺术理念及源源不绝的创造能力……在在都见证着这个香港的“传奇”。深入考察张的艺术成就并非本文的主旨,我们面对的问题或许是:在什么意义上,张国荣可以被称作“文化符号”?或者说,迄今为止,我们可能在那些层面上,读解“艺术家张国荣”这个词组,带给我们的文化思考与启示?
应当承认,由于文化的隔阂,由于他本人的低调,至今我们对他仍所知甚少。但我们相信,在他低垂的眼帘下,拥有最为本色的人格力量,拥有挑战规范创造自由的强悍能量。而他在戏梦人生中的真诚出演、心灵对话,则启动着我们对于生存乃至死亡的反思。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记得凤凰卫视在4月8日追悼张国荣的专题里,主持人对他的评价,选择了一个平实、安全的起点:美丽、善良、真实。这是一个非常质朴的评价,这种评价风格贴近张的生命本色。但今天看来,它却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深层的结构:真、善、美。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所达的境界,代表了我们心中的张的形象与意义的本质。张国荣是在他所投身的艺术事业中,充满善意地拥抱世界,又以一种惊人的坦然,面对真相,探问真理。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还需要对“老实人”加以界定的话,张国荣就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正视心灵、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力度,令人敬佩,亦令人感慨。在这一点上,他与鲁迅相通。他以高贵、优雅的姿态,在微笑与凝视中,独自抗拒着来自任何方向的霸权与压力。他从不讳言自身的浮浅或局限,而承认浮浅,才是他的智慧与深刻。张国荣对“善”的原则,有一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令人诚服的维护与坚守,这给他的个人形象乃至艺术形象都带来某种“神圣”的意味。在生活中,在舞台上,人们感叹他人性的、温暖的一面,而像在《色情男女》、《春光乍泄》中的表演,那种艺术、道德、真实的纯净感,令他做到“化腐朽为神奇”,令他以“扭转乾坤”的定力,将自己都不愿认同的“仆街仔”何宝荣,演绎得深情入骨,超凡脱俗。追求唯美的张国荣无意中打破了唯美主义历来推崇的“美、善对峙”的艺术规则:美不一定以泯灭善为代价才能实现突破,在更深的层次上,至美与至善将相互融合。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张国荣带给我们的诸多反思中,对“善”的理解变得颇有意味:一个并不承载“启蒙”使命的普通艺人,生活在以私人利益为轴心的文明秩序中,可以于功利之外,孤独地,只为着自己的“心”,去追寻纯真的善。可以站在时尚的前沿,用前卫的甚至颓靡的形式,不懈地传递出熨帖灵魂的“善”的信息。他无意寻求官方的“命名”,也不刻意辩驳舆论中的歪曲,他只要“站在光明的角落”,守住真实,付出真诚,用“心”交流,直抵人们渴望美与善的灵魂。是什么元素结构了他内在的自律性?是类似韦伯所言的“新教伦理”之精神?是超越了时代和政治樊篱的伟大的传统文明?是面对幻变人生的深思与顿悟?张国荣是香港的“楚门”,――一个在公众的目光中成长的人,众人的目光塑造了他,而他也重塑了这大众的目光。他是怎样在一个囹圄的世界中坚守住个人的自由,坚持并完善着一种伦理的原则?有人说,他是上帝赐予的“尤物”,但我们更愿意相信是他对人格境界的不懈追求,因为,难得他一次次地超越自我,不畏艰险,引领潮流。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国荣挑战规范的能量引人注目,而事实上,他的出现,改写乃至颠覆了我们自以为熟知的许多概念。伴随着张国荣的去世,“传奇”、“偶像”、“流行文化”乃至“艺术”、“尊严”等一批词语,在更深的层面上被读解、被发掘。“传奇”一词在张国荣那里,不再是一个好莱坞式的起承转合的美丽故事,而成为对“平凡的现代生活”的沉重质疑,对人文理想的悲剧性守护。张国荣的个性无疑是丰富而深邃的,他有着多层次的可解释性,他的智慧与真诚注定了他的复杂多义。他注定要占领矛盾的两极,―― “双极性”是他重要的精神特征。他前卫而又传统,柔韧而又刚烈,直率而又内向,忧郁而又飞扬,……人们用多种悖论式的语句来描述他性格中的悖论,描述他艺术中的人性蕴含和时代精神。丰富深邃的个性与他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魅力无穷。林沛理先生在提出他的“演员作者”的概念时,这样写道:“作为一个浪漫象征、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表演艺人,张国荣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他的暧昧矛盾和不可捉摸。” 我们不能忘却他在“跨越97演唱会”上,在一曲“红”的表演中,那挑逗与冷傲同在的眼神,于颓靡中蕴藏坚毅的舞姿,那是一次巴赫金式的“复调”艺术的充分演示,举手投足之间,解构着观众猎奇式的心理期待,传递着生命深层的痛楚,散发着难以言说的美丽。我们更不能忽略,是他以另类的、边缘化的表演风格,既挑战了“主流”,也挑战了“大众”,在驳杂的流行文化中坚守着人性的尊严,和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张国荣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对“美”的偏见,常常是人性的一个误区,而人们在美的天性面前的自我迷失,会有复杂的心理含义。我们看到,“美丽”,俨然成了人们抗拒张国荣的一个理由,正如他的一首歌名:“怪你过分美丽”。而他却始终以惊人的坦率和精微的分寸感,揭开我们在文化面具之下,对美丽、性别、性感等人性问题的微妙闪躲与心理诉求。他的表演亦因之而成为健康、自由、人道的美丽的隐喻,成为人们面对新的社会焦虑之时,心灵的栖息之地。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勿庸讳言,张国荣的性取向,他对“爱”的理解与执著,至今仍是“张国荣传奇”中最难破解的密码,是他被冠以“超凡脱俗”、“饱受争议”的潜台词。生活于“爱情规范”之中的人们,可以善意地去“理解”和“宽容”同性恋族群的生存权力,但这种善意中却常常暗含着等级与霸权,并不具备与张的观念对话的基础,更难以揣摩他所承受的生存压力。误解是多重的,这些误解可能与他在舞台上的表演同样的暧昧莫明。张国荣曾含蓄而审慎地声明自己是“双性恋”者,他也曾策划过一个自己的电影,以叙述对爱的理解。或许他想说明,因着他的率性与不羁,最终能超越人类理性的自我设限,抵达人性中本真的爱。但我更愿意推测,借程蝶衣形象以自称的“人戏不分,雌雄同在”,正是张国荣用生命构铸的一个意义结构。他拒绝“程式化”的表演,拒绝“复制”艺术――拒绝“take two”,他调动自身生命的资源去创造艺术,又在艺术创造中探问着生命的意义与可能,这使他成为一名罕见的“演员作者”,他甚至将个体生命的终结,设计为最后的出演。他赋予了“戏梦人生”的生存状态,一种全新意义的文化反思。张国荣在其艺术理念中,明确地传递出相当前卫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态度,而他又具有十分自觉的“精英”意识,认可“创造性”为艺术的永恒价值。如同他跨越了性别之界、人戏之分、生死之域,他也洞穿了我们关于“大众”与“精英”的两分壁垒,颠覆了我们对流行文化的成见――包括颠覆了我们关于“文化沙漠”的看法。如果能够认可“文化英雄”这一概念,我想,他当之无愧。


2025-08-12 12:5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q532745856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某种意义上说,欣赏张国荣、认识张国荣、感受张国荣,是一种奢侈,一个境界,也是一种能力,而解读张国荣,在今天,或许是一种压力、一种奢望,但更是一份责任。
仔细品味张国荣的辞世所引起的震荡,将会发现它含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性质,即它是相当“私己化”的,它直击着每一个个体的心灵。借用“荣迷”们的一种极致的又颇为直白的表述是:它不同于亲人的离去、父母的离去、甚或精神领袖的辞世,而更像是:我们个体生命的一部分的流失,或升华。它是一个遥远的而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它是一个私己的、可以触摸的灵魂。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张国荣是以他的表演人生,同我们展开着个体的心灵对话,这其中,有着强悍的人文力量。以他说法是,他用一颗心,交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同时,他也呼吁他的观众,回馈一颗真诚的心。这使我们悟到:当我们说“文化符号”的时候,它也是有生命的,一如我们自己,如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生。自四月以来,张国荣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或许是,他发掘了流荡于民间的、充溢在普通人心灵中的人文的力量。他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在我们“文化研究”中,众多的“批评”、“阐释”,只能是一种对他人理论的重写?批评,是批评家们以语词、概念为载体,探索世界、探索生命的方式,是批评家们的生存方式,在什么意义上它更是?
或许,我们的确不应过于地“理性”化,只记得某种“理论操作”的过程,而忘记了人文学者应当持守的“人文精神”。
亦或许,我们还可以扣问自己的心灵:面对张国荣,我们是否真的,无言以对?
谨以此问,纪念尊敬的张国荣先生。



  • 泰爱BieM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哥哥 想你了、


  • 泰爱BieM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某种意义上说,欣赏张国荣、认识张国荣、感受张国荣,是一种奢侈,一个境界,也是一种能力,而解读张国荣,在今天,或许是一种压力、一种奢望,但更是一份责任。



  • 青春仿佛因我爱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无心睡眠


  • 舞台上灯光闪烁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深奥啊!哥哥,你到底有多少个侧面?


  • 风华leslie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得好反驳了那些质疑哥哥的人


2025-08-12 12:5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流光溢彩入凡尘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46回复贴,共4页
  • ,跳到 页  
<<返回张国荣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