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
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没有尽心。‘知天’的
知犹如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
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
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
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
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
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
有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
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没有尽心。‘知天’的
知犹如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
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
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
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
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
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
有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