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物语吧 关注:49,856贴子:1,474,269

▼▼和风物语之饮食文化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受墨小澄mm《真实版の和风物语》这篇帖子的启发,这两天查了些和风物语里涉及到的日本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现已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O(∩_∩)O~
首先对日本饮食文化作个总体概述。
前天看到一篇报道正好是关于日本饮食文化的:
——“日本饮食文化登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会”日前公布了即将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书。报告书里详细记载了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此报告书于12月以后在日本文化厅特别委员会做讨论。预计明年3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
报告书里将日本的饮食文化特征分为了4部分。第一部分为“饮食同年中的活动仪式和人生礼仪的结合”。第二部分为“乡土气息浓厚的多样新鲜食材的使用”。第三部分为“米饭为中心,优秀的营养平衡”和第四部分“美味多汁的发酵食品的运用”。除此之外,对饮食文化的内容整理和传承方面,为申请做了必要的准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针对没有固定形式,对社会习惯、仪式、祭祀礼仪为对象的审查登录。现有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饮食文化有,法国料理,墨西哥料理和地中海料理(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摩洛哥)。——
(以上是引入的报道)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例如,日本栽培的农作物大豆、赤豆、稻米、小米、玉米等,日本人饮食中常用的酱、酒、醋、盐、豆豉、酸饭团等主要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可以说,日本列岛饮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有人曾评价说:西方饮食最重营养;日本饮食最重外观;中国饮食最重口味,所以和中国饮食比较起来日本料理偏向清淡。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也就出来了。
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地传承自己祖先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过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好了不多说了,开始上图~


IP属地:新疆1楼2011-11-11 00:47回复

    1、日本烤肉

    日本烤肉(日本烧肉)是一种在日本最常见的烧烤美食,日本烤肉在日文中读作“YAKINIKU”,汉字亦标示为“烧肉”。日本烤肉独具特色,讲究用炭火烧烤,将事先切好的牛肉烤熟后蘸烤肉专用的酱汁食用,肉香回味无穷。
    日本烤肉使用的牛肉部位种类很多,另还有牛的内脏等供烧烤食用。一般的日本烤肉套餐有牛里脊肉、牛肋条肉、牛五花肉、牛口条、蔬菜、色拉、牛肉拌饭、朝鲜冷面、米饭等。高级烤肉店还提供入口即化的雪花牛肉,如神户牛、松阪牛等高档牛肉。但也有极为便宜的可吃到饱的物美价廉的烤肉套餐,可根据各自的预算而定。


    IP属地:新疆2楼2011-11-11 00:48
    回复
      2025-11-24 16:03: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便当

      找到很多很可爱的便当,没法全部展示了,就发这几张吧~~
      日本的便当绝对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便当在汉语里一般译作盒饭。日本的便当种类繁多,既有几个饭团加几根咸菜的简单便当,也有包含鱼子酱,生鱼片等高级材料的便当;既有自家制的便当,也有在超市、便利店、便当店、火车站等地卖的价格不一的便当,最便宜的便当二三百日元(十多元人民币),最贵的便当要一万二百多日元(约八百多人民币)。
      日本的便当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古坟时代(大约四世纪至六世纪之间),那时的便当还很简单,就是把做好的米饭在阳光下晒干,叫做“干饭”,具有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可以立即食用的优点。在战国时代成为武士在战场上的军粮。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下半叶左右)出现了现代便当的雏形,即把饭菜摆在专门的便当盒子的便当。当时的大名和贵族经常在赏花和看红叶时携带便当。
      到了江户时代(17世纪),便当就更加普及了。日本最常见的“幕之内”便当就出现在这个时代。幕之内便当是当时人们在去剧场观赏歌舞伎表演等节目时,幕间休息时吃的便当。当时的幕之内便当的确非常实用,握好的米饭都是扁圆扁圆的,一口一个刚刚好,且都经过烘烤,米饭不会干燥。菜肴也都是煮炖、熏烤的食品,不用担心会坏掉。
      现在的便当不但是上班族的午饭,也是人们郊游时的必备。日本的便当店遍布全国各地,方便了出租车司机以及喜欢夜生活的顾客,许多店都是24小时营业。


      IP属地:新疆3楼2011-11-11 00:49
      回复

        3、日本拉面

        日本拉面,是一种来自中国,但在日本成为代表性的大众面食。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冬面,拉面,荞麦面)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早期最普遍的拉面口味是加上叉烧肉、笋子的酱油口味,但现在拉面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
        日本最早的拉面店是明治四十三年在东京浅草开张的“来来轩”,来来轩把日本的传统汤头——柴鱼、昆布高汤,混入猪骨或鸡骨熬制成的高汤中,而东京风味的酱油拉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现在的日本面食专卖店,一般都以自家独特的酱汁加入高汤稀释。这种店家也几乎都以酱油调味为多,少数以味噌或盐调味的只是为求变化,不会是店家的秘传招牌面。
        不论是日式拉面或中华拉面,都是品尝其面条和汤汁,中华拉面保留了中国正统的汤面形式,以配料来展现其独特的味道,而日式拉面配料较少改变,一般都是以玉米、叉烧、海苔、笋干、蛋、豆芽、海鲜等为基础再做变化,不过拉面本身并不会因为这些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为汤头及面条的融合才是绝佳拉面的重头戏。


        IP属地:新疆4楼2011-11-11 00:51
        回复

          4、章鱼烧

          章鱼烧是起源于日本关西的料理,作法是在生面团里加入章鱼脚烤成约3~5cm的丸子。主要是作为非正餐的点心。
          在大阪章鱼烧是用牙签叉来吃,而东京是用筷子夹,在早期则是用竹串以三个一串的方式处理的。
          ~章鱼烧由来始末
          章鱼烧的祖先叫做明石烧,原先作法是用蛋白蒸成很软的圆形糕。1933年,“会津屋”的老板加了牛肉、蒟蒻和酱油在大阪贩卖。但有客人不满地说:“明石烧可是有加章鱼的耶!”就因为客人这句话,章鱼烧就此诞生。
          ~章鱼烧的种类
          **原味章鱼烧
          完全不沾酱料,或是只沾酱油。最近也有加上果醋和粗盐作速食之用。
          **酱汁章鱼烧
          在章鱼烧表面涂上酱料,近年来成为主流。
          **酱油章鱼烧
          在章鱼烧表面涂上酱油,以名古屋一带为多。


          IP属地:新疆5楼2011-11-11 00:52
          回复

            5、生鱼片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它堪称是日本菜的代表作。生鱼片在日语中写作“刺身”(さしみ)(罗马音 sashimi,音译“沙西米”)而生鱼片则是中国人对它的称呼。因为生鱼片是舶来品,在早期多由日本厨师操刀制作,故多少显得有些神秘。其实,只要掌握了生鱼片的选料、刀工、装盘、佐味等基本工序,制好生鱼片并不难。
            ①、选料
              制作生鱼片的原料较为广泛,但以深海产的鱼类及其它海产品为主。如鱼类有三文鱼、旗鱼、鲈鱼、鲔鱼等;甲壳类有海胆虾、龙虾等;贝类有鲍鱼、牡蛎、赤贝、北极贝等。生鱼片的选料非常严格,应保证原料的新鲜、洁净、无污染。
            ②、刀工
              加工生鱼片的刀工颇为讲究,所采用的刀法应因料制宜,灵活掌握。但无论采用哪种刀法,都必须顶刀切,且刀与原料要呈90°夹角。例如,取一块无骨刺、无皮的三文鱼肉,平放在砧板上,左手按住鱼肉,右手持刀垂直向下,用推刀法顶刀将鱼肉一片片切下。注意,切鱼片时不可在切到一半时回刀,以保证鱼片的整齐、光洁、美观。标准的生鱼片以厚约3毫米为宜,且每片的重量在8~10克之间。
            ③、装盘
              美观的造型是生鱼片的一大特色,故装盘这道工序尤为重要。生鱼片多选用半圆形、船形或扇形等精美餐具作盛器,再以新鲜的番芫荽、紫苏叶、薄荷叶、海草、菊花、黄瓜花、生姜片、细萝卜丝、酸橘等作配饰料。这些配饰料既可作装饰和点缀,又可起到去腥增鲜、增进食欲的作用。例如,先在盘中铺好紫苏叶或生菜叶,再将切好的三文鱼片以5~7片为一组(一人量),摆在紫苏叶上,旁边用细萝卜丝、番芫荽、黄瓜花等错落有致地进行点缀,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④、佐味
            绿芥末(わさび)(即山葵泥,罗马音“wasabi”。音译“瓦沙比”)和日本浓口酱油是生鱼片的主要佐味调料,常用的绿芥末又有粉状和膏状两种。粉状芥末的调制方法是,将粉状芥末与水以1∶2的比例调匀,再密封3分钟,待产生芥末独有的刺激辣味时,即可盛入味碟内。膏状芥末是成品,使用时直接挤入味碟内即可。


            IP属地:新疆6楼2011-11-11 00:54
            回复

              6、天妇罗

              天妇罗,又称天麸罗,台湾称甜不辣,日语发音:tenpura,源自葡语Tempura,即“快一点”之意,当时是为了以较快的速度可以取得充饥的食品,所以使用这种油炸的料理方式,是葡国人在大斋期(Lent,基督教节日,指复活节六个半星期以前)吃的,大斋期禁吃肉,葡萄牙人就吃鱼代替肉。
              天妇罗由葡萄牙传教士于16世纪传入日本,后来于日本流行,现在已是最能为世界各国一般人接受的日本食品。
              在日式菜点中,用面糊炸的菜统称天妇罗。用面粉、鸡蛋与水和成浆,将新鲜的鱼虾和时令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时蘸酱油和萝卜泥调成的汁,鲜嫩美味,香而不腻。
              天妇罗原料大致分为三类∶
              **海鲜类天妇罗;
              **蔬菜类天妇罗;
              **禽类天妇罗。
              天妇罗的烹制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面糊的制作。天妇罗以鸡蛋面糊为最多,调好的面糊叫天妇罗衣,做面衣用的面粉,日语叫薄力粉,就是面筋少的面粉。这种面糊做出来的天妇罗挂面薄而脆。夏季调面糊的水最好是冰水。


              IP属地:新疆7楼2011-11-11 00:56
              回复

                7、豆腐

                右下角的那幅图和一级豆腐店很像呢~ ~
                这里之所以会列出最普通的豆腐,是因为这样一则报道:日本人把豆腐店开到了租金最贵的大楼里,一块普通豆腐卖15元人民币,比超市贵2倍以上。而一个简单的豆腐套餐,则卖145元人民币。奇怪的是,日本主妇们不但没被这高价吓倒,反而争先恐后地去买豆腐。在中国平易近人的豆腐,传到日本竟成了高档食品。
                豆腐是在公元前2世纪,由中国汉朝的淮南王发明。日本奈良时代(7世纪),由日本遣唐使带入日本。刚开始时,豆腐只是日本贵族与僧人们的高级食品,并初次记录于1183年的奈良春日大社的库录中。到了18世纪的江户时代,豆腐才开始成为百姓的日常菜肴。1782年出版的日本豆腐菜谱《豆腐百珍》第一次将豆腐的烹饪方法公之于众。
                经过1000多年,日本人已经把豆腐做得很精,并做出了一种文化。目前,日本的豆腐分成三大类几十种,一类叫木棉豆腐,相对比较硬;第二类叫绢豆腐,属于嫩豆腐;第三类叫充填豆腐,是加一些配料的豆腐。如今在中国被称为“日本豆腐”的鸡蛋豆腐,就属于“充填豆腐”的一种。
                看来,我们眼中最为普通的豆腐,在日本竟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IP属地:新疆8楼2011-11-11 00:57
                回复
                  2025-11-24 15:57: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酒

                  ~~清酒
                  想到日本庭园,自然离不开松、竹、梅;说到日本文化,自然离不开沁人心肺的日本清酒。自古以来,日本人最喜欢清酒是名不虚传的。清酒是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经发酵后酿成的。可以说,“酒是米、水以及酒曲子的艺术结晶”。所以,名酒的产地必然要有充足的水源而且盛产大米。丰富的水源,优质的大米是生产香醇美酒的先决条件。
                  日本菜以鱼类海鲜为主,吃日本菜喝威士忌,因酒性太烈,破坏了日本菜的鲜美,喝啤酒又觉得“味”不足,还是香醇爽口的清酒配上日本菜才有滋有味,再合适不过了。
                  日本人后来用大米的“芯”酿造“吟酿造”很受欢迎,这是清酒中的最高极品。日本清酒品牌众多,“上善如水”、赤磬雄町、久保田万寿、千寿等是成功人士的首选,因而价格也较高;玉乃光、醉心吟酿、朝香大吟酿、万寿纯米吟酿、菊源氏等价格适中,很受中级白领的青睐;菊正宗、美少年、日本盛、朝香等走平民化路线,特别被一般家庭所推崇。
                  ~~烧酒
                    清酒很适合正规礼节的宴会,而烧酒却比较适合于轻松愉快的场合。在鹿儿岛,如果提到“酒”,不言而喻指的是烧酒,当地人对烧酒深爱不已,举杯多为烧酒。
                  烧酒常用的原料是山芋、小麦、荞麦等,但也有用芝麻、胡萝卜、咖啡、甘蔗等制成的另一种风味的烧酒。蒸馏而成的烧酒,酒精的含量比清酒高,从25度到45度,达到了与威士忌一样的度数。
                  在冲绳,人们喜欢喝一种叫“泡盛”的酒,这种酒与清酒一样也是用大米作原料,但与众不同地使用黑发酵,这反映了很早以前琉球人与东南亚的交流频繁,接受了许多外国的影响。“泡盛”也和烧酒一样属蒸馏酒类,但是也有数量高达60度以上的烈性酒。琉球菜浓油重,如果“酒劲儿”不够,确也难以与其“拔刀对阵”。
                  ~~啤酒
                    很多日本人喜欢喝啤酒。一般的上班族在下班后都喜欢去居酒屋喝啤酒(beer)。


                  IP属地:新疆9楼2011-11-11 00:59
                  回复

                    9、寿喜烧

                    寿喜烧是一种日本的火锅料理,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的。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与海鲜、蔬菜等一起煮,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
                    日本古代就有这种进食的习惯,明治维新以前的农民将兽肉放在屋外的锄头上烧熟后食用,最初叫“锄烧”。后来发展为在地坑上的铁锅里加入葱、豆腐、鱼肉、蔬菜等,大家边煮边吃的“寿喜烧”。
                    由于佛教、神道等各种影响,西元765年,天武天皇旨禁人民食用兽肉。在德川幕府时期,一般不食牛肉,除生病进补或是除了因为有值得庆祝的日子而吃“寿喜烧”。(有点类似为了庆祝某件事物,而吃红豆饭那样。)当时的寿喜烧的食材是鸡肉,所以又叫鸡素烧。自明治维新后,日本人逐渐接受进食牛肉,寿喜烧演变为以牛肉为主要食材。各地作法各异,但食时都拌以蛋汁。
                    在关东,寿喜烧又名“牛锅”(以酱汁煮牛肉的火锅),以酱油和糖为基底,口味浓郁。
                    而在关西,寿喜烧又名“锄烧”,是寿喜烧作法的原型(烤牛肉),口味清淡。


                    IP属地:新疆10楼2011-11-11 01:00
                    回复
                      这次发帖还挺顺利的~
                      以上就是我这两天找的资料,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介绍了这么多,里面是否有你喜欢的 或是引起你食欲的美食呢?O(∩_∩)O~


                      IP属地:新疆11楼2011-11-11 01:02
                      回复
                        拉面、烤肉、章鱼烧、生鱼片,这些在国内还吃得到,章鱼烧大爱,步行街一般都有。好佩服啊,这么快就找齐了这么多好吃的,膜拜下。还有烤肉、螃蟹什么的,加油。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1-11-11 08:42
                        回复
                          太有爱了…看着就饿了,技术贴耶顶~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1-11-11 09:07
                          回复
                            我嘞天~好喜欢章鱼烧的~希望和风多出些美食店家~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1-11-11 09:09
                            回复
                              2025-11-24 15:5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D:1t4je 1是数字
                              每2小时上线一次,无所不能的好友,你值得拥有!!!!


                              15楼2011-11-11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