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吧 [ :票 ] 关注:5,976,272贴子:40,667,469
  • 2回复贴,共1

股海游戏心得之:股市相对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股市是个充满相对的地方,凡是以绝对式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股市,都难免遇到挫折。
股市里常听到的一些比如多头空头,买点卖点,追涨杀跌与高抛低吸,顶部底部等等说法,但归根结底,人们最关心的是正确与错误,尤其是正确的操作,这个比正确的预测更为重要。正确的操作需要有正确的判断,但是有了正确的判断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操作,这是个执行力的问题。股市里为什么赢家总是少数,因为能经常做到正确判断的本来就不多,而同时拥有执行力的就更少了。
股市里的任何建议,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任何建议都有很严格的限制条件。没有哪个建议对于全体参与者来说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绝对没有!因为有买有卖才有交易,全体一致就意味着没有交易,没有交易的市场离反转就不远了。股市里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操作,只有适合你的操作,从这一点上看,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也可以寻找符合自己交易策略的大师去追随。
造成股市里相对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级别的差异,比如时间级别的差异,以分钟线来观察市场,以小时线,日线周线年线来观察市场,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在历史大底大顶上的交易,都不能说是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比如说在325点卖掉股票,一定是错的吗?如果后来这只股票退市了,那么这个操作无疑是相对正确的。2245点买入股票就错了吗?2006年以前估计大都是这么看的,可是相对于后面的6124,2245不过是个小山包,而6124被某些人预言成未来5年的“铁顶”之后两年的今天,已经有数百只股票超过了6124时的高点,这时候那些在6124时买入这些股票的操作,也会再次相对地变成正确的。
既然买卖的对错是相对的,那么如何才能评价自己的交易好坏呢?有办法,而且很简单,一买一卖构成了一个循环,如果以盈利作为正确而损失作为错误,那么对错的标准是唯一的。这样来看,一切止损操作都是错误的,一切止盈操作都是正确的。这个结论听上去就觉得别扭,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投机者首先就是要懂得如何止损,为什么说止损是错误的呢?这里的原因在于评价一个交易策略是不是优秀,最终的标准是盈利的效率,而不是某次交易的正确与否。
在一个下跌趋势中止损,早止损是小错,晚止损是大错;在一个上涨趋势中,早止盈是小对,晚止盈是大对;在一个震荡行情里,止损就是错,止盈就是对。由此可以看出,高手会止损,是以小错来避免大错,争取时间来博取大对。从而整体上提高盈利的效率。这里又有个相对论,上涨趋势或者下跌趋势,也是向对于时间周期来说的,短线的上涨趋势,可能是中长线下跌中的一个反抽,而短线的下跌趋势,可能是中长线上涨中的一个回踩。所以在任何一对买卖完成以前,单纯评价某个买卖点的操作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短线正确的可能从长线看不正确,反之亦然。股市里之所以有多空,之所以有交易,就是因为参与者出于不同周期的考虑,出于不同的资金量的考虑,才会做出方向截然相反的选择。
貌似股市里几乎绝大多数点位不论买卖都可以是正确的,不过即使正确,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股市里的现实是,多数人的决策是错误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人性的贪婪、恐惧、多疑、善变甚至是因为追求完美这些特点带来的结果。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市场在底部区域往往会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区域看好未来并买入一只股票对于一个散户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时候买入的理由,常常是因为超跌,价格远低于估值等等中长线的理由。大资金或者庄家也同样看到了这些理由,但是除非过于吸引人的理由,他们不会急于拉高建仓,而是更可能震荡或者打压吸筹。于是已经建仓的散户的市值一会儿红一会儿绿,甚至套牢个10%-20%,心情非常郁闷,几个月熬过去了,终于开始拉升了,市值终于红了,终于有了10%的收益了,高兴中。可是好景不长,又开始跌了,不好了,市值又要绿了,庄家一定是出货了,毕竟离最低点有20%多的距离啊,我要快跑,毕竟赚了点,不能再次套牢了。于是乎,庄家在拿走这些筹码后,股价绝尘而去,散户后悔不迭。股价攀升阶段,出现了回调,但是即使这时候买,价格也比我卖出时高多了,再低点儿我才买,呀,怎么又涨停了,又新高了,再次后悔中。怎么疯了,越涨越快,我当初就看好,要是坚持就对了,快回调,我要上车。哈哈回调了,我终于上车了,快涨,继续创新高,嘿嘿,果真涨了,加油,咦,怎么没新高就跌了,一定是今天大盘不好拖累的。晕,怎么跌停了,又套牢了,是不是洗盘啊,要吸取当初的教训,坚决守住。哎怎么一下跌了这么多,后悔啊,如果早卖掉,少损失好多啊。终于反弹了,看来我的坚持还是对的,等待解套,嘿嘿。怎么搞的,又跌回来了,天哪,还跌的更低,后悔的平方啊。股市真不是人玩的,我要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终于又反弹了,市值增加了一点,亏损减少了一点,有点安慰。反弹怎么开始减弱了,怎么听舆论说大盘还要暴跌,还有恐怖的新低,我赶紧出来吧,等新低的时候再去抄底,清仓!


1楼2011-11-08 17:53回复
    以上的例子中散户的表现,是非常典型的,4次交易构成两个完整的循环,一个是止盈一个是止损,一个是小赚,一个是大亏,总体来说当然是错了。我们需要探讨一下这些操作到底错在哪里?正如前面所说的相对论,4次交易单独看都有它的理由,所以不能说哪次交易本身错了。第一次买在一个股票的底部区域,这当然有道理,第一次卖在股票波段涨了20%之后,也有道理,第二次买在短线回调的低点,有道理,第二次卖在短线反弹后,还是有道理。4次单独看都有道理的交易,却造成巨大的亏损,这又是什么道理?这就是交易思路不匹配造成的。第一次的买入,是当作中长线的买点操做的,与之对应的,应该是在一个中长线的卖点卖出,而中间的短线波动都应该忽略。然而散户却在一次短线波动中卖出了,于是中线炒成了短线,应该获得的盈利飞走了。第二次买入,显然不是一个中长线的买点,而是一个短线的买点,这样的买点很可能同时是中长线的卖点,买入后如果能在对应的短线卖点及时卖出,那也是个完全正确的操作,但是贪婪往往使多数人错过这个卖点,直到重新套牢,浅套的时候,对应于短线买入的前提,当然应该短线止损了,但是不愿意承认失败的侥幸心理,促使人们拒绝止损,把短线股炒成中长线,抱着了不起当个股东的信念继续在明显的下跌趋势中持股。中长线与短线的差异在于能容忍的波动范围大得多,所以也就能够为账面的浮亏做个心理安慰的解释。短线炒成中线,中线炒成股东的思想在股民中那是非常普遍的。虽然到此为止散户已经处于巨大的浮亏之中,但是这还不是最糟的,因为如果真的从此变成中长线思维,那么还是有赢回来的一天,只是效率比较低下而已。就在散户最悲观的时候,中长线可能的新底部,一次稍微有力的反弹后回踩,却再次把散户的思维引回了短线,短线的恐惧最终引发了清仓操作,而操作者全然忘记了中长线已经又回到底部区域了。上面的例子如果稍微换一下思路,第一次中线买入后,不管中间的短线震动,直到顶部的中线卖点卖出。第二次短线买入后,遇到短线卖点迅速卖出,或者没有卖点按照短线标准止损。那么结果将完全不同,不是全胜也是大赚小亏。
    总结一下,如果要想经常能获利,就要坚持一个完整对称的循环交易系统并严格遵守,买入按照什么级别的标准,卖出就一定也要按照同一级别的标准,不能中途随意更改。比如中线的买入,要么坚持到出现中线的卖点止盈,要么在买入时的理由因客观原因消失后,在达到中线止损标准后止损。而做短线,就要坚持按短线的标准止盈和止损。一定要保证整个交易循环的对称性。这里有一个特例,就是你可以针对同一支股票既做中长线,又做短线,这样还给短线带来了特殊的优势,只要你的短线仓位不超过中长线仓位,你可以进行当天买当天卖的超短线操作,使你的短线仓位不受T+1限制,更加灵活和降低风险。经验证明,凡是能够坚持按照一种合理的交易原则操作而不随意改变,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以时间换金钱,直到金钱的规模发生变化,原有的合理的原则变得不再合理为止。
    关于到底是短线适合还是中长线适合,这里大家需要了解一个规律,那就是周期越短,偶然性越大,周期越长,偶然性越小。股价的实际走势,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合力决定的,越是确定的东西,机会越少,越是偶然的东西,机会越多。长线的买卖点,可能几年才出现一次,抓住需要有超常的耐心,但是一旦抓到几乎是必胜。而短线的买卖点,可能天天都有,但是走势不符合预期的可能性很大,就算真正的高手也不能在短线上全胜,只能是赢多输少,功力高低决定赢输的比例,没有功力的人肯定是输多赢少。还有就是资金的规模,大的资金的进出会影响股价,这种影响可以使一个小规模的短线价格波动无法为大资金整体带来任何盈利,所以大资金的进出,一般最少也要是中线以上的周期。而散户资金从规模上看做短线是可以的,前提要有赢多输少的功力。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操作成本,频繁的进进出出,少不了要交手续费,忙忙碌碌的结果,大部分是给证券商打工了。


    2楼2011-11-08 17:53
    回复
      2025-08-30 04:17: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股市里的买和卖,对应着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既然买和卖没有绝对的对错,贪婪和恐惧也没有。该贪婪的时候贪婪,该恐惧的时候恐惧就对了,反之就错了,既然大多数人会是错的,那么多数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能做到这点,在股市这个投机市场就能赢多输少。
      关于股评,其实每个股评多多少少都有道理,只是很少有人会讲股评的适用人群,适合的人看了,可能受益匪浅,不适合的人看了,可能套牢割肉,这里的决定因素并不在写股评的人,而在于看股评的人,你是否了解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你是否知道看谁的文章更适合你。自己的层次提高了,你会发现可以从多数股评中吸收营养,自己层次提不高,你会骂个个股评是黑嘴,是骗子。
      最最常见的一句股评废话:“请大家注意高抛低吸,不要追涨杀跌”,这话听上去万分有理,可是做起来困难重重,而追涨杀跌,低割高接倒是很容易做到。道理很简单,涨得高时贪婪的人多,跌得低时恐惧的人多。还有一句高手常常告诉你的话,那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炒股要去弱留强”,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是鼓励你追涨杀跌,而不是高抛低吸。这些话其实都有道理,只是没有哪句是广泛适用的。对于短线震荡行情,高抛低吸,不要追涨杀跌无疑是最好的策略,而对于上涨趋势初期,追涨是有效的方式,高抛无疑会踏空行情,低吸也吸不着。对于下跌趋势初期,杀跌也是明智的,低吸会导致套牢,因为没有机会高抛。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追涨杀跌还是高抛低吸,用对了行情都是对的,用错了行情就会让你交学费。只要你判断准了当前的行情属于上涨下跌还是盘整,那么你就能有对应的最佳操作方式。但是这个判断却不是一定能判断正确的,正是因为从不同的周期来看,同一个行情可能同时属于短线的上升趋势,中线的盘整和长线的下跌趋势,那么相应的操作方式就截然不同,所以归根到底,每个人要定下来自己用怎样的周期来分析股市,同时就要坚持用同样周期的最佳操作来完成交易。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有必要对股评的“错误的误导”口诛笔伐吗?只能说他的方式不适合你,仅此而已。
      股市里的相对论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多头与空头。表面上大家都喜欢多头市场,憎恨空头市场,因为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只有做多才能挣钱。实际上呢,决定市场能涨多少的是空头的数量,决定市场能跌多少的是多头的数量。这里所说的多头和空头,是看多也做多的,看空也做空的。至于那些看空做多者,要以他做什么来归类。做多就是买入,完全做多就是满仓待涨准备高抛,做空就是卖出,完全做空就是空仓待跌持币待购。真正的死多或者死空,其实对市场没什么影响。市场的涨跌,就是那些不坚定的多头空头相互转换引发的。场内的多头,都是潜在的空头,场外的空头,都是潜在的多头。多头们天天想做的,就是把场外的空头在高价时忽悠进来,自己当空头。空头们天天想的是,把场内的多头在低价时忽悠出去,自己当多头。玩长线的,坚持自己的忽悠立场,于是就有了死多头和死空头,玩短线的,今天多头明天空头,于是有了滑头。涨势凶猛,说明场外空头急于当多头,不惜追涨。跌势惨烈,说明场内多头急于当空头,不惜杀跌。有不少人股市涨得时候骂空头,股市跌的时候骂多头,其实没有空头的股市就没有上涨的动力了,只有反转下跌一条路,没有多头的股市就没有下跌的动力了,只有反转回升一条路。好好珍惜你的对手,因为最终你们是要交换角色的。
      


      3楼2011-11-08 17: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