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个充满相对的地方,凡是以绝对式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股市,都难免遇到挫折。
股市里常听到的一些比如多头空头,买点卖点,追涨杀跌与高抛低吸,顶部底部等等说法,但归根结底,人们最关心的是正确与错误,尤其是正确的操作,这个比正确的预测更为重要。正确的操作需要有正确的判断,但是有了正确的判断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操作,这是个执行力的问题。股市里为什么赢家总是少数,因为能经常做到正确判断的本来就不多,而同时拥有执行力的就更少了。
股市里的任何建议,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任何建议都有很严格的限制条件。没有哪个建议对于全体参与者来说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绝对没有!因为有买有卖才有交易,全体一致就意味着没有交易,没有交易的市场离反转就不远了。股市里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操作,只有适合你的操作,从这一点上看,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也可以寻找符合自己交易策略的大师去追随。
造成股市里相对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级别的差异,比如时间级别的差异,以分钟线来观察市场,以小时线,日线周线年线来观察市场,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在历史大底大顶上的交易,都不能说是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比如说在325点卖掉股票,一定是错的吗?如果后来这只股票退市了,那么这个操作无疑是相对正确的。2245点买入股票就错了吗?2006年以前估计大都是这么看的,可是相对于后面的6124,2245不过是个小山包,而6124被某些人预言成未来5年的“铁顶”之后两年的今天,已经有数百只股票超过了6124时的高点,这时候那些在6124时买入这些股票的操作,也会再次相对地变成正确的。
既然买卖的对错是相对的,那么如何才能评价自己的交易好坏呢?有办法,而且很简单,一买一卖构成了一个循环,如果以盈利作为正确而损失作为错误,那么对错的标准是唯一的。这样来看,一切止损操作都是错误的,一切止盈操作都是正确的。这个结论听上去就觉得别扭,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投机者首先就是要懂得如何止损,为什么说止损是错误的呢?这里的原因在于评价一个交易策略是不是优秀,最终的标准是盈利的效率,而不是某次交易的正确与否。
在一个下跌趋势中止损,早止损是小错,晚止损是大错;在一个上涨趋势中,早止盈是小对,晚止盈是大对;在一个震荡行情里,止损就是错,止盈就是对。由此可以看出,高手会止损,是以小错来避免大错,争取时间来博取大对。从而整体上提高盈利的效率。这里又有个相对论,上涨趋势或者下跌趋势,也是向对于时间周期来说的,短线的上涨趋势,可能是中长线下跌中的一个反抽,而短线的下跌趋势,可能是中长线上涨中的一个回踩。所以在任何一对买卖完成以前,单纯评价某个买卖点的操作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短线正确的可能从长线看不正确,反之亦然。股市里之所以有多空,之所以有交易,就是因为参与者出于不同周期的考虑,出于不同的资金量的考虑,才会做出方向截然相反的选择。
貌似股市里几乎绝大多数点位不论买卖都可以是正确的,不过即使正确,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股市里的现实是,多数人的决策是错误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人性的贪婪、恐惧、多疑、善变甚至是因为追求完美这些特点带来的结果。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市场在底部区域往往会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区域看好未来并买入一只股票对于一个散户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时候买入的理由,常常是因为超跌,价格远低于估值等等中长线的理由。大资金或者庄家也同样看到了这些理由,但是除非过于吸引人的理由,他们不会急于拉高建仓,而是更可能震荡或者打压吸筹。于是已经建仓的散户的市值一会儿红一会儿绿,甚至套牢个10%-20%,心情非常郁闷,几个月熬过去了,终于开始拉升了,市值终于红了,终于有了10%的收益了,高兴中。可是好景不长,又开始跌了,不好了,市值又要绿了,庄家一定是出货了,毕竟离最低点有20%多的距离啊,我要快跑,毕竟赚了点,不能再次套牢了。于是乎,庄家在拿走这些筹码后,股价绝尘而去,散户后悔不迭。股价攀升阶段,出现了回调,但是即使这时候买,价格也比我卖出时高多了,再低点儿我才买,呀,怎么又涨停了,又新高了,再次后悔中。怎么疯了,越涨越快,我当初就看好,要是坚持就对了,快回调,我要上车。哈哈回调了,我终于上车了,快涨,继续创新高,嘿嘿,果真涨了,加油,咦,怎么没新高就跌了,一定是今天大盘不好拖累的。晕,怎么跌停了,又套牢了,是不是洗盘啊,要吸取当初的教训,坚决守住。哎怎么一下跌了这么多,后悔啊,如果早卖掉,少损失好多啊。终于反弹了,看来我的坚持还是对的,等待解套,嘿嘿。怎么搞的,又跌回来了,天哪,还跌的更低,后悔的平方啊。股市真不是人玩的,我要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终于又反弹了,市值增加了一点,亏损减少了一点,有点安慰。反弹怎么开始减弱了,怎么听舆论说大盘还要暴跌,还有恐怖的新低,我赶紧出来吧,等新低的时候再去抄底,清仓!
股市里常听到的一些比如多头空头,买点卖点,追涨杀跌与高抛低吸,顶部底部等等说法,但归根结底,人们最关心的是正确与错误,尤其是正确的操作,这个比正确的预测更为重要。正确的操作需要有正确的判断,但是有了正确的判断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操作,这是个执行力的问题。股市里为什么赢家总是少数,因为能经常做到正确判断的本来就不多,而同时拥有执行力的就更少了。
股市里的任何建议,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任何建议都有很严格的限制条件。没有哪个建议对于全体参与者来说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绝对没有!因为有买有卖才有交易,全体一致就意味着没有交易,没有交易的市场离反转就不远了。股市里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操作,只有适合你的操作,从这一点上看,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也可以寻找符合自己交易策略的大师去追随。
造成股市里相对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级别的差异,比如时间级别的差异,以分钟线来观察市场,以小时线,日线周线年线来观察市场,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在历史大底大顶上的交易,都不能说是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比如说在325点卖掉股票,一定是错的吗?如果后来这只股票退市了,那么这个操作无疑是相对正确的。2245点买入股票就错了吗?2006年以前估计大都是这么看的,可是相对于后面的6124,2245不过是个小山包,而6124被某些人预言成未来5年的“铁顶”之后两年的今天,已经有数百只股票超过了6124时的高点,这时候那些在6124时买入这些股票的操作,也会再次相对地变成正确的。
既然买卖的对错是相对的,那么如何才能评价自己的交易好坏呢?有办法,而且很简单,一买一卖构成了一个循环,如果以盈利作为正确而损失作为错误,那么对错的标准是唯一的。这样来看,一切止损操作都是错误的,一切止盈操作都是正确的。这个结论听上去就觉得别扭,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投机者首先就是要懂得如何止损,为什么说止损是错误的呢?这里的原因在于评价一个交易策略是不是优秀,最终的标准是盈利的效率,而不是某次交易的正确与否。
在一个下跌趋势中止损,早止损是小错,晚止损是大错;在一个上涨趋势中,早止盈是小对,晚止盈是大对;在一个震荡行情里,止损就是错,止盈就是对。由此可以看出,高手会止损,是以小错来避免大错,争取时间来博取大对。从而整体上提高盈利的效率。这里又有个相对论,上涨趋势或者下跌趋势,也是向对于时间周期来说的,短线的上涨趋势,可能是中长线下跌中的一个反抽,而短线的下跌趋势,可能是中长线上涨中的一个回踩。所以在任何一对买卖完成以前,单纯评价某个买卖点的操作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短线正确的可能从长线看不正确,反之亦然。股市里之所以有多空,之所以有交易,就是因为参与者出于不同周期的考虑,出于不同的资金量的考虑,才会做出方向截然相反的选择。
貌似股市里几乎绝大多数点位不论买卖都可以是正确的,不过即使正确,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股市里的现实是,多数人的决策是错误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人性的贪婪、恐惧、多疑、善变甚至是因为追求完美这些特点带来的结果。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市场在底部区域往往会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区域看好未来并买入一只股票对于一个散户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时候买入的理由,常常是因为超跌,价格远低于估值等等中长线的理由。大资金或者庄家也同样看到了这些理由,但是除非过于吸引人的理由,他们不会急于拉高建仓,而是更可能震荡或者打压吸筹。于是已经建仓的散户的市值一会儿红一会儿绿,甚至套牢个10%-20%,心情非常郁闷,几个月熬过去了,终于开始拉升了,市值终于红了,终于有了10%的收益了,高兴中。可是好景不长,又开始跌了,不好了,市值又要绿了,庄家一定是出货了,毕竟离最低点有20%多的距离啊,我要快跑,毕竟赚了点,不能再次套牢了。于是乎,庄家在拿走这些筹码后,股价绝尘而去,散户后悔不迭。股价攀升阶段,出现了回调,但是即使这时候买,价格也比我卖出时高多了,再低点儿我才买,呀,怎么又涨停了,又新高了,再次后悔中。怎么疯了,越涨越快,我当初就看好,要是坚持就对了,快回调,我要上车。哈哈回调了,我终于上车了,快涨,继续创新高,嘿嘿,果真涨了,加油,咦,怎么没新高就跌了,一定是今天大盘不好拖累的。晕,怎么跌停了,又套牢了,是不是洗盘啊,要吸取当初的教训,坚决守住。哎怎么一下跌了这么多,后悔啊,如果早卖掉,少损失好多啊。终于反弹了,看来我的坚持还是对的,等待解套,嘿嘿。怎么搞的,又跌回来了,天哪,还跌的更低,后悔的平方啊。股市真不是人玩的,我要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终于又反弹了,市值增加了一点,亏损减少了一点,有点安慰。反弹怎么开始减弱了,怎么听舆论说大盘还要暴跌,还有恐怖的新低,我赶紧出来吧,等新低的时候再去抄底,清仓!